【原神】有意思的英文翻譯--鏡花聽世
這次活動的人物立繪可真好看啊。
音游評級的四個單詞有點來頭,會仔細聊一下。歌曲名字的英文翻譯也會放在文末。

鏡花聽世

tune /tju?n/ v. 調音
英文翻譯挺對活動內容的,調好了琴,在某些地方得到了世界的合奏,有點調廣播擰到了世界頻道的感覺。
雖然每天都會被這個設定尷尬到
說起調音,原神周年音樂會里,序幕開門曲結束進入交響的時候,就有一個樂團調音的部分(2:30左右)。
一般的交響樂團演出都會在指揮入場前調音。而原神音樂會為錄播,這部分也被剪進來大概是為了增加觀眾的沉浸感。
我大學里的合唱團搞室內音樂會的時候,甚至會從練聲的部分演起,增加觀眾的沉浸感。
順便一提,溫迪加入隊伍的語音“調音完成”,英文里對應的是“Give me a moment to compose myself.”
還有另一句“是要做熱身運動嗎?”的英文也跟音樂有關:“Ready for a rehearsal?”
compose?/k?m'p??z/ v.?創(chuàng)作(樂曲、詩歌等); 為…譜曲
rehearsal /r?'h??s(?)l/ n. 練習, 排練, 排演(跟原文“熱身運動”有些差別,偏指演出的排練)


鏡花之琴
行,蒙德有風花節(jié)送的琴,璃月有鏡花之琴,我就看下一把是不是稻花琴。
這把琴的英文名字是Floral Zither,花之錦瑟。
zither?n. [音]齊特琴
來自德文,通常是指一個樂器類別,該類別下包含有多種弦樂,既有像吉他一樣的撥弦,也有類似于小提琴的弓弦,還有像揚琴一樣的擊弦樂器,共同點是平板狀的琴身和多根琴弦。這個詞也常被翻譯成錦瑟,一來本身諧音,二來中國的古琴似乎也是現在已知最早的齊特琴。齊特琴通常沒有琴頸,這一點跟游戲中的鏡花之琴不同。

道具介紹中還有一句璃月古諺:
鏡花迷眼,泥形溺心則陷。
The longer one's eye of the flower drinks, the deeper one's heart into the mire sinks.?
drink 這里大概指飲酒
mire?n. 泥潭;泥沼
迷戀觀花越久,就陷入泥沼越深。用詞實在有趣。

萬葉你又在吟詩啊
我們的萬葉小兄弟來到璃月,似乎開始作璃月詩了。

琴音嘒嘒,琴枕槁槁,獨弦系世,獨木終老…
While the bridge slowly withers, the string gently whisper
A twilight melody from the solitary zither…
嘒?huì?形容小聲或清脆的聲音。常用于蟬聲、鈴聲和管樂聲,多疊用
槁?gǎo?草木枯干?!靶娜玳履尽?/p>
bridge n. 琴橋
wither?/'w?e?/ v.?(使)枯萎, (使)干枯, (使)凋謝
string n. 琴弦
whisper v.?耳語;密談;颯颯地響
twilight?/'twa?la?t/?n. 黃昏; 黎明
solitary /'s?l?t(?)r?/?adj. 單獨的; 獨居的; 無伴的
順便一提,萬葉小兄弟的翻譯是Kaedekara Kid(翻譯組請放下你們對押頭韻的執(zhí)念)。


輕車熟路?Leggiero
音游里能拿到的評級一共有四檔,分別是

這四檔里,只有這個輕車熟路的翻譯最簡單,不愧是掛機就能拿到的評級。
Leggiero?(ital., 音樂術語) 輕快地
現在所用音樂術語多源自意大利語,比如記譜記號中常見的???(piano,弱)和???(forte,強)。

這一傳統(tǒng)大約要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彼時的歐洲,普通人家的識字率不高,很多人并沒有母語讀寫能力。但音樂家們?yōu)榱嗽谒囆g中心意大利謀生,往往都會講意大利語,能夠理解意大利語的記譜標記。再加上當時意大利在出版和印刷上的技術優(yōu)勢,意大利語的音樂術語就在歐洲成為了主流。

余音繚繞 Euphonia
這個詞合成自Euphony和Utopia,是指一個想象中的音樂桃花源。
euphony /'ju?f(?)n?/ n. 聲音(尤指語音的)和諧,諧音
utopia /ju:'t?upi?/?n. 烏托邦(理想中最美好的社會);理想國
浪漫主義作曲家埃克托·路易·柏遼茲在1844年幻想了一個音樂烏托,即存在于2344年的德國的,名為Euphonia的小鎮(zhèn)。它既是個鎮(zhèn)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樂器,因為鎮(zhèn)上所有的一萬兩千名居民都是一個巨大的管弦樂隊的成員。他們從小就開始學習音樂,他們是樂手,是歌者,也是制琴師和作曲家。

鎮(zhèn)子上的通訊系統(tǒng)是一個高塔頂端的巨大的管風琴(類似于村頭喇叭),蒸汽供能,輕松覆蓋十英里。開工、排練、吃飯、休息都靠這個風琴給信息(類似于上課鈴)。
依靠著未來的先進科技,指揮能夠帶起這個巨大的樂團,把指示精確地傳達給每一個人。
順便一提,在柏遼茲的幻想未來,風中充滿了完美的和音。在這樣的風中,人們都可以自由地移動(波的傳播玩明白了屬于是)。

敢想也敢做,柏遼茲確實在1855年指了一場超大型演奏會,算是把部分夢想照進現實了。他請發(fā)明家朋友幫他做了一個電動節(jié)拍裝置,能夠實時把他打的拍子傳遞給相隔很遠的五個分指揮,從而實現全樂團的精準配合。
“The ensemble was marvelous.”柏遼茲在回憶錄寫道。

聲動梁塵?Dulcem
是拉丁文單詞dulcis的賓格陽/陰性單數,意為甜美的(聲音、氣味、味道)。
關于為什么Dulcem評級比Euphonia高,reddit熱心網友這樣解釋:

Euphony 是悅耳的聲音,能聽,是一響兒……或者叫音樂也行。
Dulcem是從拉丁單詞“甜”來的,描述令人快樂的東西,比如好的紅酒,昂貴的糖果,也包括游戲里的音樂。

高遏行云 Discantus
同discant/descant,是一種早期的復調音樂形式,興起于中世紀宗教音樂。
彼時的音樂還比較單調,復調出現之前,圣詠中只有單音(可以理解為只有一條旋律線,不過那個時代又是宗教曲調我認為很難稱之為旋律,參考大悲咒)。9-12世紀,人們開始在圣詠的上方添加一條額外的聲部,包括Discant在內的幾種最早的復調音樂形式出現了。
這個額外的聲部與原聲部的關系通常很簡單,節(jié)奏對應,音高也幾乎平行。于是這個聲部并沒有專門的記譜,而是在原圣詠的基礎上,演唱者按照一套規(guī)則加上另外的聲部。

后來,這個詞還衍生出了其他的意思,比如指代男高音和女高音,或者一組樂器中音調最高的部分(都給高完了屬于是)。

歌單

send-off?n. 送別,送行
winding?adj. 彎曲的,蜿蜒的;卷繞的

幾個評級的用詞太深,我只能給大家表演一個百科搬運了,不知道說清楚了沒有_(:з」∠)_
參考與引用:
鏡花聽世活動公告 中文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576857?spm_id_from=333.999.0.0;英文?https://www.hoyolab.com/article/1214524
齊特琴?https://en.wikipedia.org/wiki/Zither
嘒?https://www.zdic.net/hans/%E5%98%92
槁?https://www.zdic.net/hans/%E6%A7%81
意大利音樂術語 中文 https://www.musicca.com/zh/terms;英文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Italian_musical_terms_used_in_English
為什么音樂術語都是意大利語?https://nolaschoolofmusic.com/blog/why-is-music-terminology-in-italian
郎朗巴黎大師課(字幕 高清)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x411y7tw
??送小?span id="s0sssss00s" class="qkunPe">柏遼茲?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83%E5%85%8B%E6%89%98%C2%B7%E6%9F%8F%E8%BE%BD%E5%85%B9
Euphonia 音樂烏托邦 http://imaginaryinstruments.org/euphonia/;https://www.faena.com/aleph/euphonia-a-utopian-kingdom-where-we-are-all-musicians
Delcis的維基詞典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dulcis#Adjective
Delcum為什么比Euphony高級??https://www.**********/r/Genshin_Impact/comments/qj8dhr/dulcem_what_is_the_meaning/hiogqlt/?context=3
Descant的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scant
歐洲音樂的發(fā)展與交響作品欣賞-復調音樂的興起與發(fā)展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_wOEF-JIHTwC&pg=PA5&lpg=P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