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博士與游戲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游戲故事匯,本人為文章作者及微信公眾號管理者,請勿轉(zhuǎn)載,謝謝。
1884年,當(dāng)英國的史蒂文森完成了自己的著作——《化身博士》時,他絕對不會想到這部作品能給這個世界帶來怎樣的震撼,他不會想到這部作品會成為心理學(xué)小說的先驅(qū),更不會想到這部作品里面主角的名字——“Jekyll and Hyde”會成為雙重人格這一特殊精神疾病的代稱。
我們都知道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的善惡都呈現(xiàn)在人的身上,善惡本是一體,人類的偉大在于善惡之間的抉擇,但是假如善惡被徹底分割了呢?這就是《化身博士》的魅力,當(dāng)善惡被徹底分開,這個存在還能算是人嗎?
就像是狼人在人性與獸性之間的掙扎一樣,化身博士也掙扎于善與惡,而善惡的碰撞正是最吸引觀眾的,在其后的幾十年里,這部作品被屢次改編為舞臺劇,電影乃至電視劇,對于這樣一部出色的作品,電子游戲當(dāng)然不會放過,可惜的是似乎這些作品也被“杰克和海德”的詛咒所糾纏。

第一款《化身博士》游戲,應(yīng)該是1988年出品的《化身博士》,沒錯這款游戲就是被噴神噴的體無完膚的那款游戲,關(guān)于這款游戲噴神已經(jīng)說的夠多了,廢物一樣的杰克不知道為什么被全鎮(zhèn)人追殺,猛男一樣的海德四處擊殺一些不知道從哪來的怪物?我能理解制作者打算做出區(qū)別讓兩個人展示出不一樣的效果,不過從表現(xiàn)來看,制作者的意圖徹底毀掉了這款游戲的游戲性,更何況杰克無用的手杖和海德過多的敵人,實在無法給玩家任何游戲享受。

可能是因為這款游戲的糟糕表現(xiàn),下一款關(guān)于化身博士的游戲就要到2010年的《化身博士》,這款游戲雖然標(biāo)榜自己是一款A(yù)CT游戲,但是實際上這款游戲其實是一款A(yù)VG游戲,只是有一些ACT元素罷了,這款游戲最有意思的就是杰克和海德切換,兩個人擅長不同的東西,為了過關(guān),玩家必須掌握兩個人的切換。但是這些小花招無法掩飾這款游戲本身的中庸,事實上這款游戲不是一款爛游戲,但是絕對算是一款無聊的游戲,屬于那種玩起來讓人提不起興趣的作品,因此這款游戲最后被淹沒在2010年,某種意義上或許這款游戲還不如它的那位遺臭萬年的前輩啊。

其實化身博士改編的游戲也并非完全沒有精品,手機(jī)平臺上的《邁哲木:化身博士》就是很優(yōu)秀的作品,作為一款劇情向作品,游戲采用的是典型的維多利亞風(fēng)格,優(yōu)秀的立繪和出色的場景設(shè)計搭配著精致的畫面和動聽的bgm,把一個工業(yè)革命時期的倫敦霧都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讓玩家充分體驗到了《化身博士》善惡對撞的魅力,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款游戲是一款免費(fèi)游戲,雖然一些支線劇情和成就需要氪金,但是假如你只是想享受一個故事的話,那么不用氪金也能充分體驗善惡對撞的魅力。我衷心的期望,就像是善與惡的對比,如果說《化身博士》曾經(jīng)的垃圾作品作為海德出現(xiàn)的話,那么這款游戲就應(yīng)該是杰克,盛極必衰,無論海德曾經(jīng)多么的猖狂,最后杰克都會出現(xiàn)阻止他。

另外說句題外話,雖然《化身博士》本身的游戲并不怎么出眾,但是單純作為一個亞文化卻在游戲圈混的風(fēng)生水起,在型月世界觀下的小說——《Fate prototype 蒼銀的碎片》作為Berserker初登場,憑借儒雅的外貌和良好的性格(杰克),讓他擁有了不俗的人氣,因此這一形象也被型月世界觀下的手游——《Fate/Grand Order》采用,在游戲里的表現(xiàn)也還算是不錯。

當(dāng)然了,除了作為英靈的化身博士,作為皮膚的化身博士也很有意思,比如《王者榮耀》的扁鵲皮膚——化身博士,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當(dāng)我看到這個皮膚的樣子,莫名的想到了蒙多?或許是因為扁鵲也好,蒙多也罷都是Doctor吧!

《化身博士》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能夠百年來傳唱不衰,或許就是因為它讓人們看到了人類最原始的善惡對決,哪怕時間過得再長,人類對于自身的思考始終都不改變,為了這種思考,這份善與惡的對決難道不是我們最想看到的嗎?最后引用《化身博士》原文的一段話——“要是善與惡能分別放在不同的個體之中,那么生活就能擺脫掉所有那些無法忍受的東西。那惡的一面可以自行其是,完全擺脫掉它那高尚的孿生兄弟的遠(yuǎn)大抱負(fù)和無限悔恨;而那善的一面則可以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平平安安地走他那輝煌之道,行他的善事,不用再擔(dān)心會被什么外來的惡行搞的身敗名裂、遺恨終身。這些互不相容的柴薪被捆綁在一起,——這對水火不相容的孿生兄弟在良心這痛苦的子宮里互相對抗”
現(xiàn)在散場燈關(guān)上 紅色布幕該下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