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駐馬店,男孩不愛學習要端盤子,母親讓其體驗端盤子的苦,“知道了生活的苦...

“湯不要撒了,顧客不要了就扣你工資!”
“為啥啊...”
“這就是生活,你打工的目的!”
“....”
“現在可以放下了,手困嗎?你知道我的意思了嗎?”
“嗯....”
“…其實我也不是這個意思,想用這種肉麻話讓你安生讀書,這樣我就可以在難得的休息日,偶爾也看看天空”
“嗯...”
“你以為我不想讓你去端盤子,但其實這個事情與你、我關系都不大,即使我們不想去當服務員,隔壁王阿姨家孩子、李姥姥家孫子很可能也會去,不是嗎?”
“可是我不想去,太累…”
“在汽修店幫忙那天,你工作量可比今天累多了哦,那天你沒叫累,爸爸和小叔都夸你小小年紀就能分清零件。你知道為什么端盤子對你來說累得很嗎?”
“可是那是愛好,這…”
“是因為旁邊有一個我,時刻靠扣工資和貶低來威脅你,精神上的壓迫感,才是撒壬的刀?!?/p>
“但這樣的人到處都是…”
“知道為啥嗎?”
“因為外人不會慣著我?就行爸爸和小叔那樣?!?/p>
“我倒是認為,這些人和你一樣都有著壓迫感,事實上,或許是因為工資壓力,或許是因為他家里也有一個我剛才那樣的領導訓他…如果大家都沒有壓力地工作,其實你還能端得更好不是嗎?”
“其實我還可以端好些?!?/p>
“是吧,而且你成為端水大師的時候,你也有成就感呢。”
“是,但是這樣掙得就少了,而且討厭的人不會因為我干得誠懇而消失,怎么辦?”
“噗!你不會覺得我坐辦公室掙很多吧哈哈。至于那些討厭的人,他們源源不斷事實上是因為大家的觀念,人們羨慕在辦公室,認為汽修、服務員和測量員是不體面的,都是笨人干得活,每天被說笨自然也變得又暴躁又討厭,付出與努力被異化為了無能和懶惰,老板又不想給這些所謂的懶人很多錢和休息時間,周而復始這些人就源源不斷了?!?/p>
“那我要好好學習,然后遠離這些...”
“不孩子,如果能選擇當然是好的,但我也說了,未來的機會越來越少,你和你的同學們很多也許真的會去干基層工作?!?/p>
“那…”
“我想說的是,這恰恰也是讀書的意義,在思辨之中你就算端盤子也知道,不是面前的人在對你發(fā)散討厭氣,而是某些結構性的東西讓大家的工作被異化,讓復出付之東流,讓回報日漸干涸?!?/p>
“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減少一個討厭的人如何?從你自己開始,然后將今天的話講給更多的人,如果大家都明白,討厭的人就少了很多,而貶低咱們的人也會忌憚?!?/p>
“但我講不太好哎!”
“那從熟讀一下這周的課文開始怎么樣?我看看…孔乙己,我們上學時候也學這個?!?/p>
“好!”
————2023.3.13 根據曾經的真實經歷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