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最新知到智慧樹滿分章節(jié)測試答案
答案均來自本人收集整理,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還需要其它答案的同學,可以直接發(fā)私信哦,私信都會一一回復的,評論不回復哈!
答案均來自本人收集整理,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
第一章 單元測試
第二章 單元測試
第三章 單元測試
第四章 單元測試
第五章 單元測試
第六章 單元測試
第七章 單元測試
第八章 單元測試
第九章 單元測試
第十章 單元測試第一章 單元測試
1、 問題:《人論》是德國哲學家卡西爾寫的。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2、 問題:文化是后于個人存在的。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3、 問題:從文化史的角度來看,人類歷史可以分為四大時代:原始時代、農(nóng)業(yè)時代、工業(yè)時代和后工業(yè)時代。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4、 問題:文化的起源是由本能,語言,思維,生產(chǎn)等方面合力生成和推進。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5、 問題:“文化化”的過程不具有偶然性,它不依賴于人們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6、 問題:1712年第一臺實用蒸汽機在歐洲問世。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7、 問題:現(xiàn)代人面臨著三重疏離,首先是與大自然疏離。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8、 問題:人是生物性與文化性互動互補的產(chǎn)物。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9、 問題:在人類文化起源與發(fā)展的諸動力中,生產(chǎn)實踐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10、 問題:猿有10種音素,但人類有50種。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11、 問題:“文化化”的過程也具有()
選項:
A:必然性
B:偶然性
C:相關性
D:聯(lián)系性
答案: 【偶然性
】
12、 問題:自1712年第一臺實用()在歐洲問世,工業(yè)文明應運而生。
選項:
A:蒸汽機
B:留聲機
C:計算機
D:放映機
答案: 【蒸汽機
】
13、 問題:()中說:“在大地上所有的生物中,沒有哪一種比人更痛苦的了。”
選項:
A:雅典
B:羅馬
C:古巴比倫
D:古希臘悲劇
答案: 【古希臘悲劇
】
14、 問題:20世紀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卡西爾在《人論》中開宗明義地說:“自我()乃哲學探究的最高目標?!?/p>
選項:
A:意識
B:目標
C:認識
D:價值
答案: 【認識
】
15、 問題:人類歷史可以分為四大時代()
選項:
A:原始時代
B:農(nóng)業(yè)時代
C:工業(yè)時代
D:信息時代
E:后工業(yè)時代
答案: 【原始時代
農(nóng)業(yè)時代
工業(yè)時代
信息時代
】
16、 問題: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類進入到了信息時代,網(wǎng)絡技術和通訊技術迅猛發(fā)展,世界()都進入了全球化進程。
選項:
A:經(jīng)濟
B:政治
C:文化
D:生態(tài)
答案: 【經(jīng)濟
政治
文化
】
17、 問題:文化的起源則是由(ABCE)等方面合力生成和推進。
選項:
A:本能
B:語言
C:思維
D:經(jīng)濟
E:生產(chǎn)
答案: 【本能
語言
思維
生產(chǎn)
】
18、 問題:人與文化從()三個不同的層面進行考察
選項:
A:個人
B:民族
C:群體
D:人類
答案: 【個人
民族
人類
】
19、 問題:中華文化史是文化的多元辯證發(fā)展的歷史,每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都帶來中華文化的躍進,出現(xiàn)新質(zhì)文化,推動社會的前進,并構成了中華文化的()相結合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
選項:
A:豐富性
B:聚集性
C:多樣性
D:統(tǒng)一性
E:整體性
答案: 【豐富性
多樣性
統(tǒng)一性
】
第二章 單元測試
1、 問題:“文”的本義是指( )
選項:
A:花紋或紋理
B:文字
C:文化
D:紋身
答案: 【花紋或紋理
】
2、 問題:“化”的本義是指( )
選項:
A:變化
B:改移、生成、造化
C:化工
D:教化
答案: 【改移、生成、造化
】
3、 問題:“文”、“化”并用最早見于( )
選項:
A:《尚書》
B:《史記》
C:《易?賁卦?象傳》?
D:《說苑》
答案: 【《易?賁卦?象傳》?
】
4、 問題:從民族學角度提出文化定義的( )
選項:
A:泰勒
B:克羅伯? ??
C:克拉克洪
D:錢穆
答案: 【泰勒
】
5、 問題:物質(zhì)文化是文化系統(tǒng)的( )
選項:
A:表層
B:中層
C:里層
D:貫穿其表里
答案: 【表層
】
6、 問題:精神文化是文化系統(tǒng)的( )
選項:
A:表層
B:中層
C:里層
D:貫穿其表里
答案: 【里層
】
7、 問題:人的普同性決定了文化的( )特征
選項:
A:人為性
B:群體性
C:表層性
D:多樣性
答案: 【表層性
】
8、 問題:文化在特定群體中代代相傳體現(xiàn)了文化的( )特征
選項:
A:繼承性
B:變異性
C:功能性
D:系統(tǒng)性
答案: 【繼承性
】
9、 問題:隨著時間、空間及其他條件的變化,文化不斷發(fā)生變遷體現(xiàn)了文化的( )特征
選項:
A:繼承性
B:變異性
C:功能性
D:系統(tǒng)性
答案: 【變異性
】
10、 問題:我國最早提出“文化學”的是( )
選項:
A:張申府
B:費孝通
C:馮支蘭
D:李大釗
答案: 【李大釗
】
11、 問題:文化的部類有哪些( )
選項:
A:物質(zhì)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信息文化
答案: 【物質(zhì)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信息文化
】
12、 問題:文化學的分支有哪些( )
選項:
A:文化學原理
B:文化志與文化史
C:文化學說史與方法論?
D:分支文化學
答案: 【文化學原理
文化志與文化史
文化學說史與方法論?
分支文化學
】
13、 問題:學習文化學的基本方法( )
選項:
A:社會實踐與社會分析法
B:“他者”觀察法
C:參與觀察法
D:歷史溯源法
E:跨文化比較法
答案: 【社會實踐與社會分析法
“他者”觀察法
參與觀察法
歷史溯源法
跨文化比較法
】
14、 問題:歷史溯源法中文化史料的來源有( )
選項:
A:歷史正史
B:野史、方志、口頭傳說等
C:調(diào)查報告、論著等
D:非書面文獻等
答案: 【歷史正史
野史、方志、口頭傳說等
調(diào)查報告、論著等
非書面文獻等
】
15、 問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16、 問題:劉向《說苑·指武》中文化的含義是指變化、教化。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17、 問題:文化的發(fā)展必須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否則將適得其反。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18、 問題:文化的特征包括人為性與群體性,普同性與多樣性,繼承性與變異性,功能性與系統(tǒng)性。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對
】
19、 問題:學習文化學要努力學習知識,不需要進行社會實踐。
選項:
A:對
B:錯
答案: 【錯
】
第三章 單元測試
1、 問題:(? ?)處于文化系統(tǒng)的中層,是人與社會交互作用的產(chǎn)物,反映人與人、群體之間的關系,它一旦形成,就成為一種規(guī)范,制約著特定群體中人們的行為,有相當?shù)姆€(wěn)定性和繼承性。
選項:
A:物質(zhì)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信息文化
答案: 【制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