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說唐》小說到“隋唐”評書——不同版本的《紅泥關(guān)》
文/于鵬

傳統(tǒng)評書(包括鼓書)“隋唐”的最初藍本是產(chǎn)生于清代乾隆年間的古典小說《說唐全傳》。經(jīng)過晚清、民國以來歷代說書藝人的發(fā)展加工,流傳至今,可謂枝繁葉茂、流派紛呈,臨潼山、賣馬、反長安、南陽關(guān)、四平山、紅泥關(guān)、銅旗陣、鎖五龍等名段為人津津樂道,秦瓊、程咬金、羅成、單雄信、王伯當、李元霸、羅士信、裴元慶、尉遲恭等人物更是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論影響力、論流派傳承,說是傳統(tǒng)袍帶書①的翹楚亦不為過。本文選取其中的一個片斷“紅泥關(guān)”②,通過對比各版本評書(鼓書)對該故事的不同處理,一窺各派評書(鼓書)藝人對隋唐評書的發(fā)展與加工創(chuàng)造。
“紅泥關(guān)”講的是瓦崗義軍攻打隋朝重鎮(zhèn)紅泥關(guān),與守將新文禮(新文理)開兵見仗的故事,各版本多增寫瓦崗大將王伯當與新文禮夫人東方氏(新文禮胞妹新月娥)的恩怨情仇。由于一些版本中羅士信或裴元慶兩個主要人物死于此處,順便也將此二人的結(jié)局一起加以對比,有些或超出“紅泥關(guān)”范圍。羅士信,不見于《說唐全傳》,但各版本評書、鼓書均有此人,不同于歷史上的羅士信(評書羅成的原型),評書中的秦瓊義弟羅士信是一位力大無窮卻缺心眼的“傻英雄”。裴元慶,原為隋將,因奸臣陷害投奔瓦崗,手使亮銀錘,是隋唐“第三條好漢”(即武功排名僅次于李元霸、宇文成都,天下第三)。
原著參考:
0《說唐全傳》③
用來對比的評書(包括鼓書)版本:
1《隋唐演義》(田連元本)④
2《隋唐演義》(單田芳本)⑤
3《隋唐演義》(艷桂榮本)⑥
4《忠義響馬傳》(馬岐本)⑦
5《隋唐》(姜鳳嶺本)⑧
6《響馬傳》(陳青遠本)⑨
7《三十六英雄》(連闊如本)⑩
8《興唐傳》(陳蔭榮本)⑾
9《隋唐》(王玥波本)⑿
0《說唐全傳》:新文禮火雷陣燒死裴元慶。裴元慶顯圣襲擊新文禮,秦瓊趁機將新文禮打倒,眾人趕到剁成肉泥。新文禮夫人出戰(zhàn),打傷程咬金。王伯當出戰(zhàn)活捉新夫人,綁回營中欲娶為妻室,不想被程咬金拔刀將新夫人人頭砍下。如前所述,說唐全傳無羅士信。
——各種評書紅泥關(guān)所依據(jù)的雛形就是如此簡單粗糙。程咬金殺俘還有一套理論“此女子已是破身之婦,那新文禮也是朝廷一個命官,有些名望的,你若納了他妻子,豈不是壞了他的名望?我如今殺了她,一則成全了新文禮的官箴,二則成全了此女的節(jié)操?!被蛟S此段舊的忠孝節(jié)義、歧視婦女的味道太過濃厚(以斬首成全別人“節(jié)操”),乃至影響了“農(nóng)民起義英雄”形象,陳汝衡出刪節(jié)版本《說唐》時將有關(guān)新夫人的文字全部刪除。
1《隋唐演義》(田連元本):新文禮與其妻東方云霞設計火攻害死裴元慶后,與東方夫人的兄弟東方明偷營,義軍早有準備,新文禮被謝映登用毒箭射死,東方明被捉。王伯當、侯君集假意救出東方明去隋營詐降,東方夫人看上王伯當,王伯當、侯君集假意應允應婚,趁機計取紅泥關(guān)。新婚夜,侯君集打開城門放義軍入城。程咬金殺死東方明。東方夫人發(fā)現(xiàn)上當,與王伯當戰(zhàn)在一起。程咬金趕到,用裴元慶的錘飛錘報仇砸死東方夫人。書未完,羅士信結(jié)局不詳,只知其瓦崗散將之前隨秦瓊家小回歸故里。
——田本雖然改動極大,相對來說仍是最忠于“說唐”原著的。新文禮火攻燒死裴元慶、程咬金殺死新夫人、羅士信與紅泥關(guān)無關(guān)等都與原著相符。新文禮死于謝映登箭下的改編獨具一格(這位瓦崗神射手表現(xiàn)的機會并不多,應該讓他露一次臉)。各本中羅士信基本上都死于戰(zhàn)場上(詳后),而田本揚州會滅隋后羅士信尚有殺死司馬德戡事,之后隨李密一起回瓦崗,瓦崗散將前隨秦瓊家小回歸故里,可謂最長壽之羅士信。
2《隋唐演義》(單田芳本):王伯當將辛文禮射死。辛文禮妻東方玉梅活捉王伯當和程咬金,程咬金做媒東方夫人與王伯當成親。新婚宴上,程咬金酒后挑唆王伯當娶“水性楊花”之人,致使洞房夫妻反目,東方夫人出走。后王伯當被陷汜水關(guān),程咬金搬來東方夫人救出王伯當,夫妻和好。據(jù)單本《隋唐演義》續(xù)書《大唐驚雷》,王伯當死后,辛文禮的兩個弟弟辛大剛、辛大成復仇,東方夫人自盡,王伯當與夫人留有一子王杰。羅士信后來在揚州會誤中陷阱被射死。裴元慶瓦崗散將后隱居不出,據(jù)《隋唐演義后部》,裴元慶后來二次出世,在九鼎盛京城五陣賭輸贏時被番將猩猩膽斬首。
——單本將“紅泥關(guān)”改編成一個敵國女將擒拿小白臉、與之成親后投降的俗套故事,這種故事在評書中有些俗濫。而夫妻反目,之后和好的情節(jié),又讓我們想起了后來的薛丁山與樊梨花。單本瓦崗散將、斷密澗時的王伯當塑造得極為出色(單本刪除了李密、王伯當投唐又復叛的情節(jié),王伯當沒有絲毫理虧變節(jié)的污點),但給人的感覺是,他在那時根本沒有東方氏這位夫人?!洞筇企@雷》補敘了東方夫人之死和其后代王杰的故事,但出家的王杰奉李世民之命還俗的安排不太妥當——編者忘記了,李世民是王杰的殺父仇人。田本之外的很多評書本都舍棄了裴元慶被新文禮燒死的情節(jié),這是后來八大錘(所謂金錘李元霸、銀錘裴元慶、銅錘秦用、鐵錘梁士泰)大破銅旗陣的需要,單本也不例外。在單本中,崗山散將后裴元慶怕再錯認主公而歸隱,后來安排裴元慶二次出世,以裴元慶之死引出大將薛仁貴,讓人震感。至于羅士信,單本安排其與馬金花成親,后死于揚州,羅士信的兒子羅仁在后部“掃北”五陣賭輸贏時還有精彩表現(xiàn)。
3《隋唐演義》(艷桂榮本):艷本紅泥關(guān)的故事除幾個人名外(王伯當在艷本名王彥,單本等大部分版本中名王勇;泗水關(guān)守將艷本作劉容、劉貌兄弟,而單本則為蓋天雄、蓋天龍、蓋天成蓋氏三杰),大致同單本。只是在艷本中王伯當與東方玉梅反目的原因在于程咬金做媒未事先和王伯當打招呼,且王伯當認為東方玉梅是詐降;而單本中兩人反目完全出于程咬金酒后挑唆。羅士信的結(jié)局艷本亦與單本不同。在艷本中,楊林打崗山時火燒羅士信,羅士信金鐘罩被破,東嶺關(guān)羅松、羅煥、羅士信三羅打銅旗,羅士信被四王楊方射中哽嗓咽喉,死于銅旗陣。因艷本未完,裴元慶結(jié)局不詳。我們只知道,艷本中裴元慶參加了“八錘兩锏倒銅旗”之役,并未早亡。
——單論王伯當洞房反目的原因,艷本更好。但艷本說齊國遠責怪程咬金做媒未與王伯當打招呼就不對了——齊國遠實在無從知曉此事。加之艷本并無單本的程咬金酒后挑撥王伯之事,卻有齊國遠告程咬金洞房挑撥的情節(jié),筆者判斷,艷本系依據(jù)與單本情節(jié)相同的底本改編而成。艷本中亦有羅士信娶親事,但羅士信與馬金錠(如前所述,單本羅妻名馬金花)還未入洞房即之身逃走,緊接著就命喪銅旗陣,故不可能如單本一樣留有后代羅仁。如此,艷本給傻英雄安排這門親事目的何在就成疑了。至于艷本楊林打崗山火燒羅士信的情節(jié),亦見于即將提到的馬岐本,應該也是據(jù)紅泥關(guān)辛文禮火燒裴元慶改編。
4《忠義響馬傳》(馬岐本):王伯當射死新文禮,新文禮夫人東方氏出戰(zhàn)擒王伯當。丫環(huán)春燕從中做媒,兩人最終成親。后東方氏于揚州會為蘇定方飛鏢所殺。羅士信于銅旗陣外青光山引光寺被仇人來護兒及表弟鐵棒教習孫天佑(臨陽關(guān)守將,在臨陽關(guān)曾被羅士信砍斷膀臂)燒死,單雄信、裴元慶相救晚了一步。破銅旗陣后,一心與李元霸再爭高低的裴元慶因李元霸不再是仇敵,隱居不再出世——此系馬岐和李鑫荃的改編本,原本裴元慶被銅旗陣的銅旗砸死。
——馬岐本與單本、艷本有相似處,也是安排王伯當和東方成親的俗套。不同的是,馬本詳述了東方夫人的身世:東方氏本不姓東方,原名杜嬌紅,乃老東方先生東方萬壽的養(yǎng)女,改姓東方是為了避免老東方的三個兒子(分別在五關(guān)任職)的求婚。馬本安排東方夫人在揚州死于蘇定方鏢下(馬本中除了羅藝、羅成,羅松亦死于蘇定方之手),相對而言更合理些。至于來護兒、孫天佑報仇燒死羅士信是其獨有特色。而裴元慶之死,無論是原本的被銅旗砸死還是改本的因與李元霸不再是仇敵而歸隱,都獨樹一幟、與眾不同。
5《隋唐》(姜鳳嶺本):辛文禮火雷陣害死羅士信。羅士信顯圣襲擊辛文禮,秦瓊趁機撒手锏殺死辛文禮。姜本無東方夫人或新月娥事。書未完,裴元慶結(jié)局不詳,只知虹霓關(guān)時裴元慶尚在。
——姜本比較簡單,就是把原著的火燒裴元慶改成了火燒羅士信,連被燒者顯圣的神怪情節(jié)也予以保留(除了說唐原著,各評書、鼓書本中未去掉神怪情節(jié)的僅姜、連等少數(shù)版本)。把裴元慶換成羅士信的緣由,我想也是為了讓裴元慶參加八大錘破銅旗之役(可惜姜本到銅旗陣就剪書,我們不知其如何安排裴元慶的結(jié)局),而羅士信這個“說唐”沒有的人物反正是要處理掉的,干脆就讓他繼承了原著中裴元慶的死法。秦瓊為羅士信報仇反倒比原著的秦瓊為裴元慶報仇更為合適。姜本的辛文禮是飛毛腿步下將,完全不涉及王伯當和東方夫人事。
6《響馬傳》(陳青遠本):失去臨陽關(guān)的尚師徒投奔虹霓關(guān)辛文理。新文理、尚師徒詐降。單雄信砸死尚師徒。新文理指揮弓箭手亂箭射死裴元慶。羅士信大錘砸死新文理。此后書中不再提及羅士信。陳青遠本無王伯當、東方夫人事。
——陳青遠本來自東北大鼓,情節(jié)安排與他本差距極大,無王伯當、東方夫人事同姜本。裴元慶被詐降的新文理射死、羅士信大錘砸死新文理、單雄信砸死尚師徒都是獨一無二的處理。可惜羅士信在陳本未交代結(jié)局——不知是記錄本原本漏洞還是整理者忘了。
7《三十六英雄》(連闊如本):羅士信大棍砸傷新文禮,新文禮胞妹新月娥出陣,連擒數(shù)將,與王伯當對陣。新月娥看上王伯當,愿獻關(guān)投降,與王伯當結(jié)親。王伯當假意答應,發(fā)誓如言而無信被亂箭射死(后來自然應誓)。新月娥晚間手提哥哥新文禮人頭獻城,王伯當見新月娥如此狠毒,趁其毫無防備刺死新月娥。羅士信在汜水關(guān)外中了左天成的埋伏被地雷炸死。裴元慶在破銅旗陣后回瓦崗時尚在,揚州會開始即不再提起。
——連闊如本和后來的陳蔭榮本的女主角由新文禮的夫人東方氏換成了新文禮的妹妹新月娥。連本的新月娥被塑造為與王伯當成婚親手殺兄的狠毒女子,王伯當也正是為此將其殺死。連本還有王伯當發(fā)誓如言而無信被亂箭射死的情節(jié),可見評書藝人在原著的基礎(chǔ)上曾豐富過因果報應和神怪情節(jié)。五關(guān)之中,人們耳熟能詳?shù)氖切挛亩Y、尚師徒二關(guān)和東嶺關(guān)銅旗陣,連本將羅士信之死安排在左天成的汜水關(guān),加重了此關(guān)的分量。左天成之計來自楊林,亦突出了楊林形象。這里的裴元慶同樣為了八大錘破銅旗陣而活了下來,但這位銀錘將后來如何藝人已無暇顧及了——和陳本中的羅士信一樣,連本的裴元慶也“人間蒸發(fā)”了。看來裴元慶的結(jié)局確實讓藝人傷透了腦筋。
8《興唐傳》(陳蔭榮本):羅士信大棍砸傷新文理,新文理胞妹新月娥出陣,羅士信追趕新月娥誤中陷坑身亡。新月娥連擒九將,后遇王伯當,愿以身相許獻關(guān)。新文理及夫人東方氏不愿投降,被新月娥囚禁,新文理夫婦自盡。新月娥放出九將,王伯當從他們口中得知新月娥為與自己成親逼死兄嫂事,乘新月娥不備,將其扎死。揚州會后,李密回瓦崗,遇黑風崗寨主聶世雄攻打瓦崗殺死裴仁基。裴元慶出陣報仇不成,被聶世雄飛刀刺中咽喉身亡。
——很明顯,陳本與連本最為接近,看來新月娥代替東方氏是北京評書的一大特色。陳本的新月娥只是將新文理囚禁,新文理系自殺,比連本的胞妹直接干掉胞兄合理些,或者是藝人與整理者后來的加工。有意思的是,雖然陳本新月娥代替東方氏成了“女主角”,東方氏卻并未消失——她與丈夫新文理一起被囚、自盡,與田本一樣,是大隋朝的忠臣。陳本的羅士信死于新月娥的埋伏,提前了斷而已,并無特色。倒是對裴元慶的處理與眾不同,先讓裴元慶在揚州錘砸李元霸(李元霸亦有意想讓),然后讓他死于攻打瓦崗山的山寇聶世雄的飛刀之下。這個“說唐”(作孽世雄)中殺死裴仁基后被羅成槍挑的山寇竟然一飛刀就把隋唐第三條好漢裴元慶斬殺,給人的驚駭不亞于單本的裴元慶被猩猩膽斬首?;蛟S覺得處理得有些過吧,基本全依陳本的連麗如《大隋唐》⒀在這里刪除了聶世雄飛刀殺裴元慶的情節(jié),改為裴元慶聽程咬金之言帶領(lǐng)全家離開瓦崗山。
9《隋唐》(王玥波本)羅士信大槍把新文理砸成重傷,新文理將虹霓關(guān)托付夫人東方玉梅后身亡。東方氏飛刀將羅士信打成重傷,又擒程咬金、王伯當、單雄信,再擒王伯當。程咬金因與王伯當和東方氏做媒被放回。東方夫人獻關(guān)投降,程咬金與東方家議定東方玉梅和王伯當親事。洞房夜,王伯當?shù)弥媲?,話不投機,寶劍刺死東方玉梅。羅士信傷重被送回瓦崗。聶世雄攻打瓦崗,羅士信聞得欲出戰(zhàn),剛一動就傷重身亡。裴元慶攻打聶世雄,誤中火攻計堪堪廢命,被定彥平救走。
——王玥波此書于2007年9月15日開始在北京宣南書館現(xiàn)場表演,每周一講,歷時五年,2012年8月11日方告結(jié)束。可以看得出,王玥波本是陳本《興唐傳》的改編本,只是將最具北京評書特色的新月娥改回了東方夫人。羅士信在虹霓關(guān)重傷,到了瓦崗沒有任何表現(xiàn)就傷重而死,如此他的傷重回瓦崗實無必要。據(jù)王玥波的說法,原來打算讓羅士信與李元霸會面,后因故取消才造成這種情況。王本將火燒裴元慶的情節(jié)由新文禮搬到了聶世雄身上。只是裴元慶未被燒死,為定彥平(亦作丁彥平,在單本和田本中都被羅成逼死,在艷本中被逼退)所救的安排與眾不同,或者是后來(隋唐之后,王玥波在宣南書館接著演出后續(xù)薛家將)再度出場的伏筆吧。王玥波本“隋唐”雖有不成熟之處,卻影響頗大,吸引了大量年輕粉絲到書館聽評書,“說唐”后繼有人。
縱觀各評書(鼓書)本的加工,雖未盡妥,卻明顯提高了“紅泥關(guān)”的檔次,其中凝結(jié)了不知多少說書藝人的心血,正是這些心血,讓原著最多只能稱得上二流作品的“隋唐”故事,發(fā)展為袍帶書的扛鼎之作。僅僅一個紅泥關(guān),就如此之不同(有人玩笑“八馬將軍新文禮泉下有知,看到自己死得如此豐富多彩,當瞑目矣”),全部“隋唐”不同版本的異彩紛呈、爭奇斗艷可想而知。有時間,筆者或繼續(xù)探討、比對??上П疚纳婕暗母髋伞八逄啤钡匿浺艏罢肀居捎诜N種原因多有未完、不全之處,有些因老藝人的去世永遠成了殘稿,在此呼吁有關(guān)方面重視傳統(tǒng)評書(鼓書)這類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的整理、發(fā)掘,莫讓好東西輕易地殘缺、失傳。
附:各版紅泥關(guān)重要人物的不同結(jié)局:
新文禮
1, 裴元慶顯圣,被秦瓊和眾弟兄所殺(說唐);
2, 被謝映登射死(田連元本);
3, 被王伯當射死(單田芳本、艷桂榮本、馬岐本);
4, 羅士信顯圣,被秦瓊殺死(姜鳳嶺本);
5, 被羅士信砸死(陳青遠本);
6, 被新月娥殺死(連闊如本);
7, 被新月娥囚禁自殺(陳蔭榮本);
8, 被羅士信砸傷,傷重身亡(王玥波本)。
新文禮夫人、東方氏、新月娥
1, 新夫人,在紅泥關(guān)被王伯當生擒后被程咬金斬首(說唐);
2, 東方云霞,在紅泥關(guān)與王伯當交戰(zhàn)時被程咬金用裴元慶的錘砸死(田連元本);
3, 東方玉梅,與王伯當成親(單田芳本、艷桂榮本),在瓦崗山被新文禮兩個弟弟追殺自盡(單田芳本);
4, 東方氏(杜嬌紅),與王伯當成親,在揚州會被蘇定方所殺(馬岐本);
5, 無此女(姜鳳嶺本、陳青遠本);
6, 新月娥,在虹霓關(guān)被王伯當暗算刺死(連闊如本、陳蔭榮本);
7, 東方氏,被虹霓關(guān)新月娥囚禁自盡(陳蔭榮本);
8, 東方玉梅,在虹霓關(guān)與王伯當成親,洞房被王伯當刺死(王玥波本)。
裴元慶
1, 在紅泥關(guān)被新文禮火攻燒死(說唐、田連元本);
2, 在九鼎圣京城被猩猩膽斬首(單田芳本)
3, 在東嶺關(guān)銅旗陣被銅旗砸死(馬岐本原本);
4, 破銅旗陣后歸隱(馬岐本改本);
5, 在虹霓關(guān)被辛文理射死(陳青遠本);
6, 揚州會后不再提及(連闊如本)
7, 在瓦崗山被聶世雄飛刀殺死(陳蔭榮本);
8, 揚州會后歸隱(連麗如本);
9, 在黑風岡中火攻計被定彥平救走(王玥波本)。
羅士信
1, 無此君(說唐);
2, 瓦崗散將后回歸故里(田連元本);
3, 在揚州會中伏身亡(單田芳本);
4, 在東嶺關(guān)銅旗陣被楊芳射死(艷桂榮本);
5, 在青光山引光寺被來護兒、孫天佑燒死(馬岐本);
6, 在虹霓關(guān)被新文禮火雷陣燒死(姜鳳嶺本);
7, 在汜水關(guān)外中左天成埋伏被炸死(連闊如本);
8, 在虹霓關(guān)中新月娥陷阱身亡(陳蔭榮本);
9, 在虹霓關(guān)中新月娥陷阱身受重傷,在瓦崗山傷重身亡(王玥波本)。
注:
①? ?傳統(tǒng)評書分袍帶書、短打書、神怪三類。袍帶書的主要人物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這些人大都身著蟒袍,腰纏玉帶,所以起了這么個名字。袍帶書長于表現(xiàn)古代戰(zhàn)爭、金戈鐵馬,代表書目有:《西漢演義》、《東漢演義》、《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薛家將》、《趙匡胤演義》、《楊家將》、《岳飛傳》、《明英烈》等。本文不涉及南方評話。
②? ?亦作“虹霓關(guān)”、“紅霓關(guān)”。有謂“虹霓者,雄雌也!兄妹、夫妻皆是,故作‘虹霓’。又有說法,說“虹”是兩頭蛇,或指雙槍“。然《說唐全傳》原著作“紅泥關(guān)”,且有“黃土關(guān)”與之對應,故本文主要寫作“紅泥關(guān)”,各傳本有記錄本作“虹霓關(guān)”、“紅霓關(guān)”者,則依原貌不作統(tǒng)一。后面的“新文禮”(亦作“新文理”、“辛文禮”)亦照此處理。張少佐本《隋唐英雄》因無“紅泥關(guān)”一段,亦無辛文禮、東方夫人與辛月娥事,不列入本文,張本羅士信、裴元慶結(jié)局(至瓦崗散將歸隱)全同單田芳本。
③? ?市面及網(wǎng)絡流傳的“說唐”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清代原本《說唐全傳》,68回;一種是當代人陳汝衡(1900-1989)刪節(jié)本《說唐》,66回。新夫人的故事僅見于清代原本。
④? ?田連元(1941-),評書藝術(shù)家,代表作《隋唐演義》、《楊家將》、《水滸傳》、《小八義》。其《隋唐演義》藝宗西河大鼓前輩劉起林,吸收部分史實予以加工,幽默風趣、膾炙人口,有228回電視版和240回廣播版兩個版本。
⑤? ?單田芳(1934-),評書藝術(shù)家,代表作《隋唐演義》、《百年風云》、《亂世梟雄》、《白眉大俠》。單田芳母親王香桂、師父李慶海均擅說“隋唐”,其《隋唐演義》依家傳西河大鼓鼓書本改編,有190回本、216回本、150回本多個電臺、電視版本及文本《瓦崗英雄》(山西人民出版社、群眾出版社)、《宮門掛玉帶》(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說唐后傳》(春風文藝出版社、群眾出版社)流傳。
⑥? ?艷桂榮(1930-2005),西河大鼓藝術(shù)家,代表作《隋唐演義》、《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錄有《隋唐演義》120回電臺版。
⑦? ?馬岐(1940-),評書、鼓曲藝術(shù)家。評書代表作《忠義響馬傳》、《龍圖俠義》。父馬連登(1897-1976)、兄馬增錕(1930-1995)均為“隋唐”名家,其“隋唐”留有186回電臺版,且于2007年起在北京康玲軒書館說“隋唐”歷時四年,留有錄音。另,與評書名家李鑫荃(1921-2004)整理有文本《忠義響馬傳》(工人出版社)。
⑧? ?姜鳳嶺,前輩藝術(shù)家,初學西河,后改評書,原活動于河北農(nóng)村,后轉(zhuǎn)東北大城市獻藝。河北曲藝工作室于1962年5月印行其《隋唐》口述本4冊。
⑨? ?陳青遠(1923-1988),東北大鼓、評書藝術(shù)家。代表作《響馬傳》、《三請樊梨花》、《曹家將》。其“隋唐”獨具一格,留有錄音及整理文本《秦瓊賣馬》(春風文藝出版社)、《響馬傳》(中原農(nóng)民出版社、春風文藝出版社)。
⑩? ?連闊如(1903-1971),評書藝術(shù)家,代表作《三十六英雄》、《東漢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其《三十六英雄》于1934年7月3日開始在《新北平》報連載,計800回,中華書局出版有同名結(jié)集整理本。
?? ?陳蔭榮(1918-1990),評書藝術(shù)家,師從評書前輩品正三(1896-1953),而品正三的“隋唐”集家傳和評書大王雙厚坪(?-1926)的書道于一體,特色鮮明。陳蔭榮先后出版《興唐傳》系列《程咬金賣柴筢》(寶文堂書店、上海文化出版社),《鬧花燈》、《南陽關(guān)》、《賈家樓》、《瓦崗寨》、《群雄會》、《四平山》、《虹霓關(guān)》、《揚州會》、《搶三關(guān)》、《鎖五龍》10冊(中國曲藝出版社,前3冊之前曾由通俗文藝出版社出版),后合為《興唐傳》4冊再版,且加后續(xù)《興唐后傳》。作者逝后《興唐傳》版更名《興唐全傳》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再度出版,是”隋唐“系列最有影響的評書文本。
?? ?王玥波(1978-),青年評書家,曾師從評書評書前輩馬增錕。代表作《隋唐》、《聊齋》系列、《雍正劍俠圖》。
?? ?連麗如(1942),評書藝術(shù)家,連闊如女,代表作《大隋唐》、《東漢演義》、《三國演義》、《康熙私訪》?!洞笏逄啤冯娕_錄音390回,為前傳《九老興隋》和《興唐傳》的結(jié)合。另,亦曾于北京崇文書館播講其父的“隋唐“傳本《三十六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