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傳承班道兄齊家研習(xí)資料《家和萬事興》
《家和萬事興》
前言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大至國家之強盛,社會之祥和,小至個人生活之幸福,事業(yè)之興旺,身體之健康,均有賴于和諧的家庭為基礎(chǔ)。
?
本書是根據(jù)我國近代著名農(nóng)民思想家、教育家王鳳儀先生和釋仁煥導(dǎo)師多年的語錄、著作與講座之精華整理而成。文中用質(zhì)樸的語言,從倫理道德、傳統(tǒng)禮教等方面,講述每個人在家庭中應(yīng)盡的本分;號召大家各行其道、各正本位,與家人和諧相處的基本道理。什么是和諧?和是互相尊重,諧是互相禮讓。在這家庭倫常中,我們只能對照自己、反省自己;如果拿這倫常道來對照、指責(zé)我們身邊的人,必定適得其反。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不看別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對不對”,對父母來說,“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對子女來說,“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這樣一家人就能和諧相處了。
?
在舉國上下齊心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今天,這本書或許對您和您的家庭有些許的幫助和收益。
?
?
?
?
目錄
老人道
父母道
夫妻道
丈夫道
妻子道
婆媳道
子女道
兄弟姐妹道
姑娘道
朋友道
靜思語
百行孝為先
治家格言
?
?
老人道
?
1.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為根?!暗隆笔菗?dān)當(dāng)一家的過,和平一家的過。
2.老人性如灰,溫和無火氣,少說話,不嘮叨,不說家人長短,帶頭緣起一家互相看好處,還得兜滿家。
3.福德具足、溫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知足常樂,在家頤養(yǎng)天命。宣揚家風(fēng),贊嘆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5.不要管閑事,不要過多牽掛子孫,“兒孫自有兒孫?!?。
6.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讓位給后輩來當(dāng)家,不擺老資格。
7.家里有問題,首先是老人行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過分。
8.家里有問題,老人應(yīng)生慚愧心,是我老人沒做好,有缺德之處,沒把家人教育好。
9.家里不管誰有錯,不管發(fā)生什么災(zāi)難和是非,都不外揚家丑。
10.不造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要擔(dān)當(dāng)是非,不怕是非。調(diào)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德。
11.一家是否發(fā)達(dá),子孫是否興旺,與堂上老人有無善根福德直接有關(guān)。老人有德,子孫興旺;老人缺德,一家災(zāi)殃,家道不興,家境衰敗。
12.老人如何使一家興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為子孫培德扎根,庇萌子孫。
1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報,創(chuàng)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強,福報是一代比一代興旺發(fā)達(dá);子孫比你強,說明你有德,否則就是無德。
14.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載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懷大,家庭福報就大。
15.老人愛人愛物,家庭子孫就興旺。如果老人貪了,就將家庭的全部福報吃完了。
1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風(fēng)水,最高等的風(fēng)水。
?
?
?
?
?
?
?
?
?
?
?
?
父母道(中年道)
?
1.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為根。以全家安樂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揚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盡孝榜樣給子女看,用感恩先輩的恩德,來啟蒙后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們喜歡什么就做點什么,但要多關(guān)心老人,常勸他們多休息。
5.父母是人倫之始,陰陽之道,陰為母,陽為父。陰陽和,オ能萬物生長,陰陽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質(zhì)一定不好,或者兒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xué)校。
7.小孩是否健康,與母親關(guān)系很大。有無智慧,與父親關(guān)系很大。是否福德莊嚴(yán),就看父母是否經(jīng)常以快樂的愛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聽話,不孝順,首先要問自己是否也不孝順老人,是否有做不對的地方。對上不認(rèn)可父母(老人)的功德,對下(子女)怎么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于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樹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罵子女,因為子女的成敗,也與父母本身的心性、徳行有關(guān)。第二要考慮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不當(dāng)之處。
11.教育孩子有五部曲:養(yǎng)、育、教、領(lǐng)、導(dǎo)。但不許管。重點要培德,把道德教青好。
12.“管”是父母任著自己的性子,找兒女的錯處,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為用脾氣管兒女,不但管不好,反而把兒女的脾氣激起來,碰起性來,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緣故。
13.孩子不用管,全憑德行感化。明白他的個性,幫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嬌、不溺、不打、不罵,多鼓勵、常肯定、少批評,不用物質(zhì)誘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稟性,涵養(yǎng)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兒女。不論兒女孝不孝,但問自己慈不慈。
15.小孩子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天地的。孩子教不好,小的影響自己的家庭,大的影響社會,也有負(fù)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責(zé)任重大。
?
?
?
?
?
?
夫妻道
?
1.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愛為根。
2.整個家庭的建立,都是以愛為根,沒有愛無法建立美滿的家庭,愛是成家的第一條件。
3.有緣愛一個人,首先要了解對方的本分。成全對方、完善本分。啟蒙對方發(fā)揮本分。不管束對方的自由權(quán),應(yīng)給予對方快樂,不應(yīng)給予對方煩惱。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對方的生理和心理。
4.愛的標(biāo)準(zhǔn):真愛無私,覺愛無架(價),博愛無條件,實愛無成見。
真愛無私:尊重對方,不給對方添麻煩。
覺愛無架(價):不抬高身價,不把愛當(dāng)作買賣。明白對方好處,贊嘆對方好處;理解對方的難處,原諒對方的過。如對方有過,能啟蒙指導(dǎo)對方改過。博愛無條件:不管人,不束縛對方,給對方自由權(quán)。
實愛無成見:真信不疑,不要懷疑對方。能做到這些,就會家和萬事興。
5.愛是和諧的緣起,也是和諧的總綱,沒有愛不可能建立和諧的家庭。
6.夫妻結(jié)合有三因緣:第一,是為了生活上互相照顧,互相關(guān)心;第二,是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為世界留下一個好的人根;第三,是為了更好地關(guān)心和照顧雙方的父母,讓老人放心、歡喜。
7.夫妻之間要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8.本來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記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rèn)真把事情做好。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9.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領(lǐng)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兒女,就是自己十分盡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10.丈夫多照顧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給老人買東西,應(yīng)該是女婿親自送給岳父岳母,媳婦親自送給家公家婆。
11.男女平等是指權(quán)利上平等,享受上平等。在本分上、禮節(jié)上絕對不能平等。
12.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陰陽各有其位。男子以剛正為本,女子以柔和為本?!皠偂笔遣粍有?不發(fā)脾氣),“正”是合乎正理?!叭帷币匀缢昂汀本褪呛虾趵?。所以剛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剛正。名詞雖然不一樣,精神卻是一樣。
13.夫妻鬧矛盾,一是違背天地賦予的恩。二是違背父母賦予的情。三是違背自己生命。違背生命本分的因緣,生命就失去正報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14.夫妻道,也就是陰陽道。夫義婦順,陰陽氣順,相互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而且能家齊,子孫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樂。
15.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諧。
16.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絕不怨人。意界夫婦是快樂的,夫領(lǐng)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絕不生氣。心界夫婦是禮儀夫婦,就會相互管轄啦!身界夫婦,是打罵夫婦,攪擾一生。
?
丈夫道
?
1.男子漢大丈夫要說話算數(shù),一就是一,二就二,說到做到。
2.做不到就不要說,說話不算數(shù)就沒有尊嚴(yán)。
3.男人屬陽,陽即無私。無私就是表達(dá)對一家的愛。
4.有私心就會暗中做違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煩惱,這種不是好男人。
5.男人要“剛”,剛不是打人罵人,打人罵人的男人是無能的男人。
6.“剛”是不但不打人罵人,而且被罵也不回答,不反駁、不煩惱。被罵人不動性(不發(fā)脾氣)オ是剛。順逆當(dāng)頭,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7.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8.弱夫也叫懦夫,撐不起家庭。唯唯諾諾,說而不做,不敢擔(dān)當(dāng)事情,把女人推到前面,專聽女人指揮。
9.暴夫則非打即罵,不講道理,不明白自己責(zé)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為。
10.丈夫則勇于承擔(dān)一家的責(zé)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過錯,反過來自己生慚愧心。
11.為人丈夫,要從三綱上定住位,三綱是指性綱、心綱、身綱。不動稟性為性綱,不起私欲為心綱,沒有不良嗜好為身綱。生氣是性綱倒,罵人是心綱倒,打人是身綱倒。“綱”是領(lǐng)的意思,必須把女人領(lǐng)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兒女。
12.男人是一家的棟梁,要能明理,有志氣,領(lǐng)妻不管妻。
13.如男人做到位,則家中少災(zāi)難。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則家中多災(zāi)多難!
?
妻子道
?
1.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2.女人要柔和,笑容安祥,和一家的人緣。
3.如水一般隨圓就方,合五色調(diào)五味,原質(zhì)總是不變。隨遇而安,隨貧隨富,可高可低,如水能養(yǎng)育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處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認(rèn)不是,是為女人的本分。
4.女人多事,男人無志;女人不柔,家財不旺。
5.不剛暴,不急躁,不啰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應(yīng)助夫不累夫。
6.為人妻,自己要先從“三從”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徳?!叭龔摹笔侵感詮奶炖?,心從道理,身從情理。怎樣才是“身從情理”?應(yīng)做的事,親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兒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難,做后也不生氣、不埋怨、不后悔?!靶膹牡览怼?指除去爭貪攪擾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報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導(dǎo)兒女,心存全家的好處,所行之事,自然處處合道?!靶詮奶炖怼保阂圆粍颖詾橹?,還要化除稟性,圓滿天性,方能厚德載物。
7.女人有三婦:悍婦、弱婦、媳婦。
8.女人剛暴,管著男人,精神上欺壓男人,說話像打雷一樣,非常強悍,一手遮天,叫悍婦。這種家庭陰盛陽衰,丈夫會未老先衰,甚至夭亡,生下來的小孩也不中用。
9.女人什么事也不做,全部依賴丈夫、依賴父母,叫弱婦。
10.女人好吃懶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掃把星,悍婦和弱婦都不是媳婦。
11.媳婦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對人人平等、和氣,齊滿一家的福氣。
12.媳婦當(dāng)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樂,意為根,托滿家,和顏悅色。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兒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無內(nèi)顧之憂,能報效社會,立身行道,揚名顯親。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會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業(yè)。オ能家道長久,福祿長享。
13.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fā)達(dá),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婆媳道
?
1.家庭內(nèi)的婆媳,全是自外姓來的,到同一個家里,如同母女。
2.道在恩義并用,相處合道,能侍奉終身。
3.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鬧得家務(wù)不合分居另過,家庭分崩拆離,家道不興。
4.婆婆是當(dāng)媳婦多年熬出來的,等到娶了兒媳,便當(dāng)了婆婆。媳婦是在娘家當(dāng)姑娘,出閣到了婆婆家,便當(dāng)了媳婦。
5.婆婆是早來的,一切事務(wù)全都明白。媳婦是晚來的,一切事務(wù)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婦領(lǐng)到道上。待媳婦如女兒,不知道的告訴她指導(dǎo)她,不得作難。
6.本來媳婦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如不明白,未先施恩,先揚短處,或以大壓小,用脾氣來管她,說話凈種惡因,婆媳哪能產(chǎn)生好感情?
7.每個家婆應(yīng)設(shè)想到是自己的女兒嫁進(jìn)這個家里,家婆應(yīng)疼愛兒媳,如同疼愛自己的女兒,如做不到兒媳會用同樣方式,去對待她以后的媳婦,造成惡性循環(huán)。
8.說話常提兒媳長處,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徳行。兒媳如有過錯,婆婆趕快兜過來,先寬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萬不可與她吵鬧,媳婦自然會感恩、報恩。
9.當(dāng)媳婦的,愛自己的丈夫,必須要愛自己的公婆。明白沒有公婆,就沒有自己親愛的丈夫,體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勞碌,費盡心力,オ把兒子養(yǎng)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qū)ζ拍秆孕挟a(chǎn)生怨煩。
10.做媳婦的應(yīng)該把公婆當(dāng)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雙重父母,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
11.婆母所愛之物,我當(dāng)愛之,所愛之人,我當(dāng)敬之。準(zhǔn)能得婆母的歡心。理解老人的心,順老人的意。
12.當(dāng)媳婦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根,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對老人敬孝,等于自己不要福報,也不會有福報。
13.不孝公婆,種下如此之因,待兒女長大之后,定也會受兒女不孝自己之果報。
14.公婆如同一家之樹根,想要枝繁葉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樹根,往根上施肥、澆水、松土。
15.家和萬事興,要想夫貴妻賢,就要孝敬公婆,日子準(zhǔn)能發(fā)達(dá)。否則富貴花間露,榮華草頭霜,皆不能長久。
子女道
?
1.子女是一家的天貴星,以孝為根。
2.為人子女,年幼時很難在生計上幫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讓父母擔(dān)憂,不讓父母擔(dān)憂,就是最大報恩。長至成人,要盡心盡カ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3.作為子女,應(yīng)以盡孝為己任,能承祖業(yè),弘揚家風(fēng),立志超過前輩。
4.給老人物質(zhì)上的滿足,那是一種義務(wù),還不算孝,“孝”,是完善自己的本分,給父母放心,不給父母添麻煩,才是真正的孝。
5.“順”,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讓父母安樂、放心,即使父母明顯是錯的,也不當(dāng)面頂撞,父母有過,不但不埋怨父母,還把父母該做的事情也完善起來,這叫做為父母補漏。
6.父母有過,子女能為他們補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貴星。若一味順從,難免陷親于不義,也不算真孝。
7.我們的生命降臨在這一家,等于是和這一家的生命有緣。好是你命中的福報,壞也是自己的緣分。有痛苦有煩惱,是這一家在成就你,磨練你,成全你了自己的果報,同樣要感恩、報恩。
8.不管父母慈不慈,但問自己孝不孝。
9.想盡孝,要從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誠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盡孝,必須清三界。
10.“孝親必得孝親之三界”。三界指性、心、身孝。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養(yǎng)父母之身。孝心要處處順父母的心,父母所愛之物,我必愛之,所近何事,我當(dāng)奉行之,所親何人,我當(dāng)敬之。孝性務(wù)要使老人天性和樂,面無愁容,不使老人動性,含飴弄孫,以樂天年。
11.孝分有理孝、事孝、身孝。理孝,就是道理,就是要尊重理解父母。事孝,就是我們盡己所能,為父母提供物質(zhì)方面的需要。身孝,就是我們要完善自身本分,不讓父母擔(dān)憂。
12.給父母吃穿是孝身,讓父母順心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使父母安心、快樂,不令父母操心,這是孝性(性界)。
13.子女不孝,就不會有福報。
14.子女孝順,父母自然就長壽。父母長壽子女不孝,那就給父母一生帶來很大的煩惱,這樣的子女就成了敗家星了。
15.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樂為盡孝,老人臨終能令其安詳含笑而去,算是盡孝盡到頭了。
?
兄弟姐妹道
?
1.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天輔星,以義為根。
2.“義”就是無條件地幫助,不惜一切代價,一人有難,其他人要到位幫助。條件好的,應(yīng)該盡量幫助條件差的。
3.若同室操戈,同根相煎,會令祖上蒙灰,而且自己勢單力薄,孤立無援。若兄弟姐妹間不能相親相愛,父母一定憂心,孝道仍不能圓滿。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姐妹。
4.兄弟姐妹情同手足,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幫助、相互補漏。
5.得到兄弟姐妹的幫助,要懂得知恩、感恩和報恩。
6.兄長是半個家長,要以身作則,助父立業(yè),協(xié)助父母完善一切。要承父母志,繼祖先徳。
7.兄長對弟妹,要和父母一樣有愛心。
8.當(dāng)?shù)苊玫?,?yīng)該把自己的兄長(大姐)當(dāng)作長輩。兄長做不到位的要為他補上。
9.不傳是非閑話,不怨兄長父母。
10.活潑節(jié)儉、受命不辭,義所當(dāng)為則盡力而為。
11.發(fā)心學(xué)習(xí)全家人的德行,把優(yōu)良家風(fēng)發(fā)揚光大。做得到,一家就興旺。
12.成家后,要互相競比家風(fēng),一家比一家做得好。
13.兄弟姐妹之間,不要為家產(chǎn)而你爭我奪,也不要因為娶媳婦后傷兄弟情誼。兄弟之道就是“悌”字,悌道不盡,累及孝道。傷手足天倫之至情,便是逆天,將來定受天罰。
姑娘道
?
1.女子是世界的源頭,欲世界好,國家好,社會好,家庭好,必從姑娘身上好。
2.欲當(dāng)好姑娘,可得明白姑娘道。
3.姑娘是一家之貴星,以志為根,性如棉,提滿家。
4.以志為根,就是立志不爭不貪,立志孝雙親,敬哥嫂,愛護(hù)侄兒侄女。
5.性如棉者,如棉花之潔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軟,性子不許暴躁。
6.如棉花之溫暖,待人不冷淡;如棉花之綿長,不要退志。
7.任何事皆可做,沒有挑選,沒有分別心,這就是性如棉的道理。
8.姑娘在家是半賓半主,要心知眾人的好處,能提起全家人的和樂精神,結(jié)一家的緣。
9.姑娘是和諧婆媳關(guān)系的門軸,遇到婆媳不和時,要兩面勸解,在母親面前說嫂子的好處,在嫂子面前安慰她的心,體諒嫂子,提到平日母親的好處。
10.這樣在母親面前盡了孝道,在哥嫂面前盡了悌道,一家歡喜,就是提滿家了。
11.如果在家好多嘴多舌,不但不智、還不會平息是非,反而擴大是非,鬧得一家不和,雞犬不寧,就成了踢滿家了,把全家人心都踢散了。
12.在家能當(dāng)好姑娘,出閣一定能當(dāng)好媳婦,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公婆,全家和樂,真正是喜星臨門。
13.后來有了兒女,自然會教子成名,能為良母。
14.老了一定會當(dāng)老太太,也能兜滿家,成為一家的福星。
15.姑娘道明白了,會做了,則本正源清。
16.做姑娘時,預(yù)先把做媳婦的道理練習(xí)明白,才能把握將來婚姻的幸福美滿。
17.父母對于女兒,是至親骨肉,大多十分融洽,所以女兒的言語行為,十分自由,而不受拘束;加上女子的天性,弱于自制,在自己父母面前,不免恃愛撒嬌,做父母的不忍拂逆其意,遇到事情總是順從她,免不了養(yǎng)成嬌惰的習(xí)性,有所要求,一不從意,便負(fù)氣使性,不達(dá)目的不止。若成家后,仍執(zhí)嬌惰習(xí)性,必然導(dǎo)致家庭矛盾產(chǎn)生,自己也痛苦萬分。因而,女兒在父母跟前時,先要學(xué)會待奉翁姑的道。
18.姑娘在娘家,對于經(jīng)濟(jì)方面,不負(fù)責(zé)任,若貪圖享受,養(yǎng)成奢侈的習(xí)慣,到自己組建家庭,對于家庭經(jīng)濟(jì)是負(fù)絕對或相對的責(zé)任,但由于自己奢侈浪費的習(xí)性不改,必定引起家庭矛盾,自己也受苦。所以在姑娘時期,養(yǎng)成簡樸的生活習(xí)慣,培養(yǎng)勤儉的美德,是構(gòu)建未來幸福美滿家庭的基石。
19.當(dāng)姑娘時,就應(yīng)練習(xí)家政,如經(jīng)濟(jì)的支配、家庭的操持、子女的教育指導(dǎo)等等,都是將來成家后必須面對和承擔(dān)的,也是自己本分內(nèi)的責(zé)任。若自己一味嬌惰回避,父母也放任偏袒,將來吃苦受罪的還是自己(姑娘)本身。
?
朋友道
?
1.同道者為朋,同義者為友。
2.君子交朋友在道義,小人交朋友為權(quán)利。
3.能勸善規(guī)過,是為道義之交,君子之交;交友若注重在勢利上,酒肉上,有利可求就相交,一旦失利,朋友算完,是小人之交。
4.利是害義的,勢利之交,斷乎不能長久。
5.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我們要親近有仁義道德的益友,遠(yuǎn)離只知花天酒地的損友。
6.與朋友相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便能得朋友之益,而不受其害。
7.如果一味濫交,不分善惡是非,隨波遲流,就會受損友之累。
8.有道的人,不受朋友之累,還能明善改過,不但能改正自己,還能用道義把朋友度化過來,盡了做朋友的道。
9.責(zé)善乃朋友之道,但責(zé)善朋友要適可而止,否則友不歡己不樂。朋友數(shù),斯疏矣。
10.欲先正人先得正己,自己品行端正,令人信服,說話オ會發(fā)生效力。
11.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12.朋友相處抱道而行,彼此要留有適當(dāng)?shù)目臻g很重要。
13.朋友之道,首在彼此相信,オ能合志同方,營道同術(shù)。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
靜思語
?
1.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2.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成功是優(yōu)點的發(fā)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5.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6.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
7.多做多得,少做多失。
8.甘愿做,歡喜受。
9.心中常存善解、包容、感恩、知足、惜福。
10.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癡。
11.脾氣不好、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2.知識要用心體會,才能變成自己的智慧。
13.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
14.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可能是自己。
15.要比誰更愛誰,不是比誰更怕誰。
16.每天都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有用才是人生的創(chuàng)造者。
17.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18.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遠(yuǎn)不會進(jìn)步。
19.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20.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
21.盡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22.屋寬不如心寬。
23.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24.一個人的快樂,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25.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
26.靜時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27.并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28.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29.小事不做,大事難成。
30.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
31.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講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32.世界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
33.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34.欣賞別人,就是莊嚴(yán)自己。
35.時時好心,就能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
36.得理要饒人,理直要氣和。
37.受人滴水之恩,須當(dāng)涌泉相報。
38.對父母要知恩、感恩、報恩。
39.一句溫暖的話,就如贈人鮮花,手有余香。
40.我們要做好社會的環(huán)保,也要做好內(nèi)心的環(huán)保。
41.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勿輕己靈,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2.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43.一個人不怕錯,就怕不改過,改過并不難。
44.人的心地就像一畦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
45.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惡邪正,有謙虛才能建立美滿人生。
46.君子為目標(biāo),小人為目的。
47.人生不一定球球投的是好球,但是有歷練的強打者,隨時都可以揮棒。
48.人事的艱難與琢磨,就是一種考驗。
49.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
50.真正的愛心,是照顧好自己的這顆心。
51.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就會活得很快樂。
52.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53.是非當(dāng)教育,贊美作警惕。
54.閑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
55.人的眼睛長在前面,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絲毫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56.信心、毅力與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57.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58.發(fā)牌氣,是暫時的發(fā)瘋。
59.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60.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自種福田,自得福緣。
61.自己害自己,莫過于亂發(fā)脾氣。
62.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63.犯錯出懺悔心,才能清靜無煩惱。
64.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會落空。
65.天上最美的是星星,人生最美的是溫情。
66.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在。
67.稻穗結(jié)得越飽滿,越會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就要越有謙恭的胸襟。
68.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biāo)更辛苦。
69.修行要系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yǎng)心。
70.警惕自己不要隨心所欲,要以隨心教育。
71.有時當(dāng)思無時苦,天好要積雨時糧。
72.虛空有盡,我愿無窮,發(fā)愿容易行愿難。
73.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74.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實干。
75.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
76.為人處事,要小心細(xì)心,但不要“小心眼”。
77.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78.人生沒有所有權(quán),只有生命的使用權(quán)。
79.謊言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80.一個有缺口的杯子,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圓的。
81.愿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xì)。
82.有愿放在心里,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種,皆是空過因緣。
83.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84.布施如播種,以歡喜心滋潤種子,才會發(fā)芽。
85.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86.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87.難行能行,難舍能舍,難為能為,才能升華自我的人格。
88.唯有尊重自己的人,オ更勇于縮小自己。
89.無論你是否意識到,或者是否愿意,我們每個人都終將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腳印。一旦我們的腳印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社會的歷史,一個時代的歷史。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那一步負(fù)責(zé)。
90.如果你想讓生氣憤怒的人在你面前消失,你只需要平息你的情緒,展露你的微笑,通過你的微笑,你就會看到這些憤怒的人漸漸消失了。
91.快樂的真正秘訣就是讓別人快樂,去照顧他人的需求。
92.自以為聰明的人類雖然能看清大到宇宙小到原子的物質(zhì)世界,卻仍然無法學(xué)會如何相處這樣的生活細(xì)節(jié)。而恰恰是這些細(xì)節(jié),可能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團(tuán)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人類的命運。
93.“認(rèn)識自己”這句話蘇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說的話,在今天依然是人類的一個重大課題。
94.真正的制勝之道,不在于屈人之兵,而在于化敵為友。
95.看見自己的真心非常重要,從此不必在那些傳言和捕風(fēng)捉影里被人家牽著鼻子走。佛教講人人皆有佛性,而佛,就是覺悟了的人。
96.教育的目的,在于開發(fā)人們與生俱有的潛能,培養(yǎng)良好和諧的性情,進(jìn)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佛教里,十分注重修行,所謂“修行”,就是指內(nèi)心道德的養(yǎng)成,人格的升華。
97.一個人不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還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哪里,才能借由不斷的自我調(diào)整而進(jìn)步。了解自己之外,更要了解別人,才不會對他人提出過分的要求。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會有所局限,大家必須互助合作,才能顧全大局,完成功業(yè)。
98.要想對世界了解得更多,洞察真相,就需要空出自己的心來。
99.人之所以痛苦,是在于追求了錯誤的東西。
100.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
101.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yuǎn)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放不下。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102.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103.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已。
104.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05.學(xué)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106.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yuǎn)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07.醫(yī)生難醫(yī)命終之人,佛陀難度無緣的眾生。
108.在順境中修行,永遠(yuǎn)不能成佛。
109.你永遠(yuǎn)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110.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111.當(dāng)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dāng)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12.認(rèn)識自已,降伏自己,改変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13.今日的執(zhí)著,會造成明日的后悔。
114.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zhí)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115.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116.當(dāng)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當(dāng)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117.當(dāng)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11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119.人生從哭聲中開始,生命在無聲中離去,當(dāng)你在即將歸去的一瞬間,可曾想過你為世界留下了什么?
?
百行孝為先
?
父母恩情大似天 ?????????不能忤逆在堂前
忤逆還生忤逆子 ?????????孝順兒孫代代賢
花花世界輪流轉(zhuǎn) ?????????萬事都是有相連
千古以來皆應(yīng)驗 ?????????記住心里種良田
養(yǎng)子方知父母恩 ?????????曾經(jīng)不少大貢獻(xiàn)
為誰辛苦為誰忙 ?????????教養(yǎng)功勞要思念
誰個將我來養(yǎng)大 ??????????今日應(yīng)要記從前
如此深恩應(yīng)盡孝 ??????????報答爹媽到晚年
老弱無能由子養(yǎng) ??????????責(zé)任應(yīng)份要成全
將來自己亦會老 ??????????那時一樣望人憐
饑寒每日要關(guān)懷 ??????????莫把慈親來作賤
若然經(jīng)濟(jì)是方便 ??????????孝敬多點零用錢
但得高堂有溫暖 ??????????問心無愧便安眠
平日飲水也思源 ??????????做人怎可無孝念
薄待爹娘難剩米 ??????????人算不如天上算
惟有內(nèi)心存孝義 ??????????考義才會感動天
往往神跡來顯現(xiàn) ??????????福壽攜手到門前
孝心必然有好報 ??????????從來好報沒拖延
因果循環(huán)無改變 ??????????自古至今萬萬年
欲求添福又添壽 ??????????一生百行孝為先
治家格言
?
記住家和萬事興 ?????????無須終日口不停
愛惜我們小天地 ?????????永遠(yuǎn)充滿著太平
相親相愛同相敬 ?????????家庭才會有溫馨
如果時常多吵鬧 ?????????大家心里沒安寧
謙虛人人都仰慕 ?????????禮讓個個受歡迎
愛護(hù)家庭如愛己 ?????????不妨坦白與忠誠
互相信任為至上 ?????????心里不要藏陰影
做人常點人情味 ?????????不可對人冷冰冰
一點笑容最可愛 ?????????家里立時見光明
熱情買得人感動 ?????????印象難忘在心聲
凡事應(yīng)要留余地 ?????????無須樣樣計到清
總要齊心來做事 ?????????幸福環(huán)繞在家庭
家務(wù)需要勤料理 ?????????物品安放要整齊
保持地方長潔凈 ?????????才有快樂的心境
頭腦一定要冷靜 ?????????理智時刻要清醒
事前最好有準(zhǔn)備 ?????????不可臨渴而掘井
生活若然是清苦 ?????????各人內(nèi)必要安靜
忍耐任由風(fēng)雨過 ?????????守得云開見月明
平生不做虧心事 ?????????半夜敲門也不驚
大家安分來過日 ?????????自然福至在心靈
林則徐先生之“十無益格言”
?
存心不善,風(fēng)水無益。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心高氣傲,博學(xué)無益。
為富不仁,積聚無益。
劫取人財,布施無益。
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淫逸驕奢,仕途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