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強大的后勤能力有哪些細節(jié)?(轉自知乎)

(已經同意轉載)


美國自由輪,是美國在二戰(zhàn)中大量建造的一種商船。排水量7000噸,一次可以運載9000噸貨物。一次性可裝載差不多是一個摩托化旅、或者輕型裝甲旅的基本裝備。
最開始的的預計使用壽命五年,后來德國U艇在大西洋很猖獗,大量商船被擊沉。后來美國把自由輪就當成一次性的東西,只要這船能拉著物資送到歐洲跑一趟不被潛艇擊沉,這船就算夠本了,至于多拉的那都是算賺的。
這船的生產速度堪稱奇跡,由于采用了各個分廠制造預制件,然后再進行總裝,制造方法等于是流水線生產,最開始每艘船的制造周期都需要大約230天。后來建造速度不斷加快,最終,平均只需要42天就可以下水。最快的記錄是一艘船從鋪設龍骨到下水只用了4天15小時30分鐘。幾乎每天都至少有三艘船下水。加州里士滿船廠建造的“羅伯特·皮爾里”號在194年11月8號中午12點零1分開始鋪設第一根龍骨,總重超過1400萬磅的50多萬個零件在100個小時的時間內被全部組裝完畢,11月12日該船即全部建成下水,全部建造時間只用了4天15小時零29秒!它下水時上層建筑上的油漆甚至還沒有干,而后續(xù)的舾裝和試航工作也只花了3天。
而紐波特船廠建造的更大尺寸的勝利輪的最快紀錄則是從鋪設龍骨到下水只用了一晝夜的時間,滿載排水量15000多噸的船從零開始到下水只用28小時就完成。
不過,自由輪的航速較慢,只有11節(jié),德國潛艇的上面航速在12節(jié)左右,所以德國潛艇還是能跟上自由輪,對其發(fā)動攻擊。面對這一問題,美國后來又開發(fā)出了自由輪改進型——勝利輪。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換裝更強的動力,將航速提升到了18節(jié),這樣德國潛艇就追不上了,有效降低了遭受襲擊的概率。排水量增加到15000噸,比自由輪拉的還多,跑的還快,

此時美國的貨輪生產速度已經是德國能夠擊沉的最高速度的3倍以上了,你隨便來打,我造的速度比你打的速度快三倍,這樣的仗還怎么打。土豪說,我用船砸死你,看你的彈藥多還是我的船多。
相比較德國,60噸的虎式坦克以及虎式坦克底盤改裝的變型車突擊虎自行火炮,加起來生產數(shù)量一共1782輛,70噸的虎王重型坦克生產了480輛加上虎王底盤改的獵虎殲擊車72輛,一共552輛?;⑹郊踊⑼跻粔K,一共2234輛。
然而在1941年到1945年的短短4年時間內,18個美國本土船塢,7000噸級的自由輪建造了2751艘,15000噸級的勝利輪建造了531艘……光這兩種商船就一共造了3102艘。你的虎式虎王厲害又怎也樣?我船比你坦克造的都多!并且我每船都能拉一個旅的裝備過來!

二戰(zhàn)各國的商船隊的情況,美國完爆其他各國建造總和。加上戰(zhàn)爭中損失的1000萬噸,美國六年造了接近3000多萬噸商船。
(另外說句題外話,中國2011年的造船總噸位是7600多萬噸,這幾年現(xiàn)在造船業(yè)不景氣,大量船廠倒閉,去了不少產能后的2018年,也有3800多萬噸,一個長興島造船基地的產能就是800萬噸。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和平年代不緊不慢造一年,比二戰(zhàn)時期全世界卯足勁六年造的都多的多)
就這還不算提供設備原料讓盟國幫忙建造的,加上其他國家授權生產的一共5000條。最后看個自由輪的小冊子,看看自由輪的裝載能力






每一艘平均可以搭載2840輛吉普,或者525輛M8裝甲車,或者525輛0.75噸救護車



或者440輛輕型坦克,或者260輛中型坦克,或者390輛M3半履帶運兵車。






也可以425輛2.5噸卡車,或者7200臺0.25噸拖車,或者3600臺1噸拖車,或者15萬6千箱,2億3千4百萬發(fā)7.62mm(.30)彈藥


或者34萬3千份D型口糧,或者21萬7千包,65萬1千發(fā)75mm炮彈,或者15萬箱,30萬發(fā)105mm炮彈
作者:毛線抄手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4228614
來源:知乎

美國航母士兵每天有60公斤淡水可供洗澡,每個人哦!每艘航母5000人,除了航母自身攜帶淡水之外,還有多套制淡設備不停忙碌。沒有強大的后勤保障能力是做不到的。(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美國現(xiàn)役尼米茲核動力航空母艦,有四臺海水蒸餾淡水裝置一天可造淡水40多萬加侖(約合150萬公升1500噸。


當然,還有淡水使用大客戶——彈射器。每次彈射一架飛機都需要1-2噸淡水。

美國航母上的海水轉淡水凈化設備,一般采用的是蒸餾技術,利用核動力動力鍋爐產生的廢熱。


作者:攝影師韓東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2974534
來源:知乎

被這個題目勾起回憶,寫個暴露年齡的回答吧。
1965年12月16日,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fā)行了一部叫《坦克大決戰(zhàn)》的電影該片講述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盟軍與德軍的一場坦克大戰(zhàn)。

該片情節(jié)曲折,結構緊湊,場面宏大,在當年是部質量相當高的戰(zhàn)爭電影。不過由于當年特效不夠發(fā)達,為了大場面直接使用了現(xiàn)役裝備。德軍使用的是M-47“巴頓”,冒充“虎”式坦克,美軍開上了M-24“霞飛”,冒充的應該是“謝爾曼”。如此強烈的違和感,使得此片在戰(zhàn)爭片圈內極為不受待見。
畫風是醬紫:


而此片之所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為其中有一個對美軍后勤能力描述的情節(jié)。這是少年的我第一次對“戰(zhàn)爭后勤”的直觀印象。
電影取材自阿登反擊戰(zhàn),講述窮途末路的德軍利用天氣因素,以虎式坦克集群為突擊力量發(fā)動大規(guī)模反擊,美軍以坦克對坦克,進行了一場坦克大戰(zhàn),挫敗了德軍。
電影的前半部分,德軍突擊部隊在繞后的過程中經過一座頑強抵抗的小鎮(zhèn)。德軍指揮官因此和上級發(fā)生了爭執(zhí)。指揮官要求進攻小鎮(zhèn),上級將軍要求繞過小鎮(zhèn)繼續(xù)突擊。
指揮官帶將軍看了一個蛋糕。告訴他:戰(zhàn)爭打到這個份上,美國人仍然有充足的油料和飛機把一個生日蛋糕送過大西洋。因此單純的戰(zhàn)術上的勝利并不能贏得戰(zhàn)爭。之所以決定進攻小鎮(zhèn),是為了展示己方強大的攻擊力,從精神上摧垮美國人。







雖然電影是虛構的,這個指揮官的邏輯也十分感人,但這個情節(jié)對于美軍強大后勤能力的描述,是準確而生動的。
作者:D版樸信陽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7397576
來源:知乎

二戰(zhàn)的時候,USN和USA打到哪里可口可樂灌裝廠就開到哪里,不惜虧本也要維持5美分一瓶的售價,還通過時任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的羅伯特丶伍德魯夫的一通操作實現(xiàn)了用陸軍的錢蓋廠房的空手套白狼。最后可口可樂隨著美軍的步伐在占領區(qū)里蓋了64座灌裝廠且派出了248名被稱為“可口可樂上?!钡募夹g人員為這些工廠服務。

根據艾森豪威爾的批示,可口可樂要保證每人每半年至少六瓶的供應。而諾曼底登陸時艾克向馬歇爾要求至少提供300萬瓶可樂,并且保證在登陸后至少實現(xiàn)每月600萬瓶可樂供給。

借此 可口可樂在41年到45年間賣出了100億瓶可樂 ,公司收入高達5億美元。
作者:翎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2682382
來源:知乎

這個真的是真的,不是編的或者PS的。。。

二戰(zhàn)時期為“撫慰”禁酒的海軍士兵,美國海軍花了1百萬美金從陸軍那里買了一艘水泥駁船改造成了專門生產冰激凌的移動工廠。二戰(zhàn)末期被拖至各個艦隊處專門負責生產冰激凌。

這艘駁船每7分鐘就可生產約37升冰激凌的能力,船內總共可冰凍儲存7570升冰激凌。

作者:Saturn V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1932001
來源:知乎

美軍戰(zhàn)略投放能力(原來轉的數(shù)據太老 例如141 在06年就退役了 更新了一下現(xiàn)在官方數(shù)據):
美軍運輸聯(lián)合司令部總人數(shù)11.5萬人,主要運輸工具包括:各型運輸及加油機600余架(C-5M戰(zhàn)略運輸機52架、C-17戰(zhàn)略運輸機223架,C-130戰(zhàn)術運輸機298架,KC-10加油機54架)、船只250艘、軍用鐵路車皮和專用站臺3000個。。
在此之上美軍還有海上預置部隊
美軍海上預置部隊在行政上歸屬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指揮管理。擁有各類艦船173艘,其中預置艦36艘;設有4大地區(qū)分部:大西洋分部、太平洋分部、遠東分部和歐洲分部。 每3-4艘預置艦組成1個中隊,每個中隊裝載著可裝備一個旅級海軍陸戰(zhàn)隊的車輛、裝備、補給品和彈藥。
在此之前,美軍最大的短板是陸軍集結速度跟不上??哲姟?例如海灣戰(zhàn)爭從1990年8月美軍決定出兵,到1991年1月開打,集結部隊花了快半年。 于是海灣戰(zhàn)爭后從ForceNet的“海上打擊,海上盾牌,海上基地”概念出發(fā),美軍提出了“海上預置部隊”的概念,簡單說就兩條:
1、“海上預置軍械庫”:用一批專門設計的大型中速滾裝船+貨船組成MPSRON海上預置中隊,常年裝載著2個陸戰(zhàn)旅的成建制的全部裝備和30天作戰(zhàn)物資,在熱點海區(qū)長期漂著,一有需要時10天內趕到登陸點;
2、“海上浮動碼頭”:配套一批海上裝卸載平臺,形成“海上浮動碼頭”,在海上就完成裝卸載,人員+裝備+物資的結合,搭載飛機、氣墊艇等登陸裝備,隨地投入登陸,擺脫對港口碼頭的依賴。 目標就是:任何時候,10天內在全球主要沿海地區(qū)投放2個1.5萬人重裝陸戰(zhàn)旅,并維持30天戰(zhàn)斗,直到任務完成or本土陸軍大部隊趕到。
一個預置中隊能裝多少東西?以常駐關島、塞班一線的MPSRON 3中隊為例,包括7艘船:3艘6.2萬噸級BOBO級滾裝船;2艘6.2萬噸級沃森級滾裝船; 1艘4萬噸級克拉克級彈藥干貨船;1艘8萬噸級MLP遠程浮動平臺。 這個中隊所攜帶的是15000人重裝陸戰(zhàn)旅全部武器裝備和30天高強度作戰(zhàn)所需的:2/3的車輛裝備,2/3的集裝箱物資,1/2的油料,15%的飲水。 不滿足的原因是目前美軍預算有限。戰(zhàn)時會補充其他船只來達標。 上述貨船的航速速度是24節(jié),也就是說加上裝卸載時間,10天內能抵達所在區(qū)域半徑1000公里內任何登陸點。
然后還要配上MLP海上浮動平臺,現(xiàn)在叫遠征浮動平臺。它其實際是一艘類似于半潛船。由8萬噸M級郵輪改裝而來,長239米,寬50米,15節(jié)航速跑9500海里。作為碼頭有四點: 能直接讓大型中速滾裝船、彈藥干貨船、JHSV人員運輸船直接靠泊,裝卸載。 自己有25000平方英尺的車輛甲板,吊車等設備,供車輛、人員、物資整合; 有3個LCAC氣墊登陸艇停靠位,支持氣墊登陸艇直接泛水上下,轉運物資; l還有一定的住宿、通訊指揮、食物淡水、油料、維修保障能力。這樣就成為一個其他船只卸載人員、車輛、物資,往LCAC氣墊艇上裝,然后LCAC登陸艇直接往岸上投送的中轉站。因為LCAC氣墊登陸艇能在全球70%的海岸線登陸,于是一舉擺脫了對碼頭的依賴,極大提升了整個預置船隊的登陸靈活性。
這個“海上基地”套裝還包括: JHSV雙體高速人員運輸船,負責把“徒手”的陸戰(zhàn)隊官兵運來,跟裝備結合。 LASH貨駁船,負責把LCAC,LCU, LCM等各型登陸艇遠洋運來,供大家擺渡使用。 T-AKE彈藥干貨船,提供額外的集裝箱、干貨運輸服務; T-AO甚至商業(yè)油船,提供燃料液貨運輸服務; 近岸石油分配系統(tǒng):能從海上普通郵輪上,把油料輸送到8英里外的灘頭多個加油點,供車輛持續(xù)加油。 重吊船,負責調運集裝箱和大型物資; 還有機動棧橋、浮動舟橋等,用于擺渡或者拼接人工碼頭。 空運,因為上述船只幾乎都有直升機飛行甲板。
綜合來看,一個完整的兩棲編隊+預置中隊包括:1艘兩棲攻擊艦,2艘船塢登陸艦,3艘海上預置船LMSR,3艘海上預置干貨彈藥船,3艘機動登陸平臺,2艘傳統(tǒng)海上預置艦,另有2艘軍民油船提供他們所需的油料支持。 整個編隊可以滿載陸戰(zhàn)3師MEF(含2個萬人陸戰(zhàn)旅MEB),10-14天內,前沿部署到亞太任何地區(qū),開設海上基地。
鼎盛時期美軍有MPSRON 1,2,3,4四個中隊,大西洋,迭戈加西亞,關島,中東各一個,基本覆蓋麻煩不斷的歐亞非大陸。后來因為預算削減,目前現(xiàn)役保留的是迭戈加西亞2中隊和關島3中隊。
有朋友會問:
這滿滿7艘船的車輛、裝備、物資,天天放在海上漂著,不怕過期么?車不怕放壞了么?
每隔33個月,MPSRON中隊就輪換一次,回美國本土進行進行維護檢修,更換過期物資,然后又開赴前沿繼續(xù)待命。
怎么中隊里都是裝備?不見官兵?他們平時訓練用啥?
MPSRON中隊裝的都是裝備物資,沒有任何官兵。這些官兵們大部分在夏威夷和本土東海岸基地進行訓練。 而他們本土基地里還留了一套裝備。 跟前沿船上的一模一樣罷了。
一旦遭遇戰(zhàn)事,人員就直接帶著輕武器和細軟,幾小時“徒手”空運到日本關島一線,再坐航空座椅的JHSV高速客運船抵達MLP平臺,跟自己的裝備見面,人裝合一。 又快又方便。
因此說把可以剿滅一個中等國家的武器庫,直接飄在海上等著用 。 其強大的物資基礎,正是美軍這么浪費的底氣所在罷了。
作者:劉翔熙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1906550
來源:知乎

美軍打仗,有喝不完的可樂,吃不完的午餐肉,開不完的飛機坦克,那工業(yè)能力跟后勤真的不用吹,要是二戰(zhàn)美帝真的扣血開大招,三德子跟本子會被美帝一手一個按在地上摩擦,都不帶給翻身的
說個段子,二戰(zhàn)時期德國有一個間諜分隊潛入盟軍搞破壞,裝的美軍,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最后被英軍識破了,問題出在這個分隊在路上走的時候遇到英軍,英軍問他們用不用捎他們一程到距離這8英里的城鎮(zhèn),間諜回絕了,英軍感覺有問題,調查之后,果然是間諜。
評判標準是什么呢,英軍說他們還沒見過超過兩英里地還不嚷嚷著坐車的美軍。
作者:離地三十公分的寂寞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1952884
來源:知乎

聽說過海上預置艦隊嗎?
為了適應全球作戰(zhàn)的要求,美軍有一項任務――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海岸登陸作戰(zhàn),以及在局部戰(zhàn)爭中進行快速的兵力投送,以便全球干預。因為短時間內把一個旅送到戰(zhàn)場,和3個月后把一個軍送到戰(zhàn)場,效果差異極大。
運送戰(zhàn)斗人員對于美軍來說,很容易??哲姷膽?zhàn)略運輸力量可以解決快速運人的問題,C5,C17,C130,還有波音公司的各種民用飛機,都可以滿足。飛幾個長途架次,幾千人就過去了。
但是重型裝備和日常所需的各種給養(yǎng),則超出了航空運輸?shù)臉O限能力。1輛M1A1坦克重量60多噸,就算是美帝舍得用昂貴的C17來運輸,1架次也只能運輸1輛。根據計算,如果全力運送1個重裝旅的戰(zhàn)斗車輛和7日的后勤給養(yǎng),從本土到東歐甚至中東,需要至少350架次的C17才能完成。但是戰(zhàn)時條件下,這很難做到。
有人會問為啥不用效率更高的C5?確實,C5的裝載能力更大,飛行距離更長,但是,它也需要3000多米長的跑道和更加完善的機場設施。朋友,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了,你把機場放在哪里?這么健全的設施,在戰(zhàn)爭時期,存在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所以,別說C5了,C17在戰(zhàn)時都未必有合適的機場降落。這就是為何軍用運輸機,大多都強調野戰(zhàn)條件下在簡易機場的起降能力!
所以重型裝備不會飛過來。鐵路網建設,周期太長。
那么就只有一條路了,海運。
可是海運更慢啊。
沒關系,海不會干。也就是說,只要愿意,你可以一直漂著。
于是乎,海上預置艦隊誕生了。
采用大型運輸船舶,組成運輸隊,將2個重裝營或者1個重裝旅的全部裝備和后勤給養(yǎng)裝進去。然后呢?
轉悠吧。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將運輸船隊全年有人值班,分成若干巡航組和后備組,在自己的任務區(qū)內巡航。離海岸線也就1000到2000公里左右,帶著裝備,等候戰(zhàn)爭開始。
一旦有事,戰(zhàn)斗人員甚至可以光著屁股坐飛機前往戰(zhàn)場,那里會有已經卸下船,等待許久的武器裝備。
不必擔心,船上裝的,和日常戰(zhàn)斗及訓練使用的,是同樣型號的東西。來了,就能打,省去了重新整訓的麻煩,省去了重新調集部隊運送重型裝備的難題。美軍應對全球戰(zhàn)爭的能力,更上一層。
也就是說,美國人,在海上放置了一支影子部隊,有槍有炮,有彈藥有糧秣,隨時待命,隨時準備全球干預。
作者:生銹的菜刀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4474889
來源:知乎

在朝鮮戰(zhàn)爭中,美軍有一支著名的精銳,它就是幾乎參與了太平洋戰(zhàn)爭中每一場重要戰(zhàn)役,有著“瓜島屠夫”之稱的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第一師。這支部隊首先在黃草嶺上被志愿軍42軍殲滅兩千余人,隨后在我方主動撤退的情況下繼續(xù)北進,深入到了朝鮮北部蓋馬高原上的長津湖地區(qū),驕橫的美軍不知道的是,志愿軍精銳第九兵團已經在宋時輪將軍的帶領下在此地布置了天羅地網,專門等著美國人過來。到了11月27日左右,美軍整整65000人的部隊全部進入伏擊圈,外圍的16萬志愿軍在當天就將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在經過數(shù)天激戰(zhàn)后,已經被打的崩潰的陸戰(zhàn)一師師長史密斯下達了一道著名的命令:陸戰(zhàn)隊,向南進攻!
聯(lián)合國軍的撤退目標是興南港,他們在前面坐著四個輪子跑,志愿軍在后面用兩條腿死命地追。在長津湖古土里以南不到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水門橋,此橋是聯(lián)合國軍撤退的必經之路。早已得知這一情況的志愿軍在美軍的嚴防死守下于12月1日和12月4日兩次對這座橋進行了破壞,然而由于攜帶炸藥量實在有限,他們只能保證做到癱瘓水門橋的運輸能力,并不能徹底炸毀橋梁根基,結果美國人憑借著工兵的強悍效率兩次在一夜之間就修好了水門橋。
美國人隨后加強了對水門橋的防守,派遣了一個配屬了40輛坦克的步兵營駐守此地。結果到了12月6日,在美軍密集的火力攔住之下,志愿軍用百余個50公斤炸藥包將橋梁基座徹底炸毀,本以為無論如何美軍也過不去了。結果令志愿軍瞠目結舌的是,美國人竟然連夜準備了大型降落傘,迅速空投了8套M2型舟橋組件最終組裝好了一座橋,就這樣美軍剩余部隊全部安然通過此地,留下的只是望洋興嘆的志愿軍官兵!
然而,最關鍵的是,人家建橋四套就夠了,但是為了保險空投了八套。
作者:翟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3356471
來源:知乎

還細什么節(jié)。
美軍船最多的不是美國海軍,是美軍戰(zhàn)略運輸司令部。
美軍飛機最多的不是美國空軍,是美軍戰(zhàn)略運輸司令部。
美軍車最多的不是美國陸軍,是美軍戰(zhàn)略運輸司令部。

你在某寶上可以買到美國單兵自熱野戰(zhàn)口糧,還有德國的法國的也比較貴 ,連俄國的一套口糧下來都有從巧克力到紅茶蘋果醬蔬菜醬等一堆零碎
然后你再買一份中國陸軍13式蛋餅自熱野戰(zhàn)口糧
這些我都吃過,中國的是“實用”,美國的堪稱“浮夸”
想想朝鮮戰(zhàn)爭的時候,美軍內部的一套圣誕節(jié)菜單從烤雞餡餅到最普通的咖啡一應俱全,士兵還不領情,攻打我方高地的戰(zhàn)斗間隙可以停下來更換南朝鮮民夫背上來的干爽的襪子,機場走到哪修到哪,為了研制一雙冬季鞋花了幾百萬美元……
美陸戰(zhàn)一師退路被劫,必經之路上的橋被炸了(前后炸了三次),按照國內的戰(zhàn)斗經驗如果是國軍的話不是投降就是起義最差也是被全殲,咱們來看看美軍的騷操作:
1.師長史密斯用他的職業(yè)生涯賭出來的機場,撤離了所有傷兵,并補充了五百名傷愈的兵員,而且拒絕了全員通過機場撤退的方案,理由是“要把所有人一個不留的帶回去”,用機場撤的話會拋棄一個營以及機場的守衛(wèi)部隊
2.用工程機械碾壓所有帶不走的物資(石竹花行動運來的)比如罐頭,然后澆上油料燒掉
3.隨軍小賣部的上萬枚太妃糖全部發(fā)給士兵,開吃,因為燒了浪費
4.為了架橋跑路要求空投橋件,原本用四套就夠,出于損失的考慮要了八套,但那玩意從來沒被空投過也因此沒有能用的降落傘,美軍成立降落傘趕制小組連夜做新的加大號降落傘并完成了試驗,然后空投

作者:這個世界瘋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5694973
來源:知乎

二戰(zhàn)的時候霉菌生產艦船的速度太快了,兩個工人等午飯的時候覺得無聊于是商量到:要不我們趁著這會兒再造一條船?

話說二戰(zhàn)太平洋戰(zhàn)場,氣候炎熱,USMC一個戰(zhàn)斗機中隊改造了副油箱、裝上牛奶、上天轉一圈,下來就凍成了冰激凌,當然也是試驗了很多次才成功;結果有一次副油箱松脫,掉到了臨近中隊的基地,于是很多中隊都學到了這招。
要知道航空汽油在戰(zhàn)時絕對是重要戰(zhàn)略物資啊,對面的IJN還一直忍受著油料缺乏的痛苦,而老美這邊油多的還能干這事……
作者:荒野的迅雷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2931713
來源:知乎

二戰(zhàn):磅!磅!磅!磅!磅!磅!磅!磅! ~叮!!
磅!磅!磅!磅!磅!磅!磅!磅! ~叮!! 。。。。。噠噠噠!,BOMB!
朝戰(zhàn):轟! 轟! ?轟! ?轟!,磅! BOMB! 噠噠噠。。。。
越戰(zhàn):咻~~~轟轟轟轟轟! ?浮~
現(xiàn)代:咻~咻~咻~轟轟轟,噠噠噠噠!BOMB,噠噠噠。。。。
作者:老布爾喬亞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491729090
來源:知乎

二戰(zhàn)美軍作為盟國兵工廠,支援表兄英國兩百多億美金,蘇聯(lián)一百三十多億美金,國民政府五億美金,當時的美金是金本位制,名副其實的美金。一美金約合0.89克黃金,這些是無償援助。另有大量有償物資,主要供給蘇聯(lián),戰(zhàn)后協(xié)議,只要已開包裝全部免費贈予。
太平洋戰(zhàn)場美軍有一種戰(zhàn)術,盲炸盲射,即夜晚在日本人艦船可能出沒水域轟炸機盲投炸彈,沒啥,有錢炸著玩,萬一命中了哪?陸上部隊夜晚盲射,值班機槍火炮輪番開火,沒啥目的,打不到人壯膽也好,誰讓咱錢多哪?瓜島之戰(zhàn)結束后島上物資堆積如山,不要了,因為帶走麻煩。要知道,瓜島日軍死亡近三萬,其中三分之二是餓死的,日本人苦得很。而美軍叼著煙喝可樂看電影打網球,主要靠大炮說話,兵嘛,掩體后躲著就好,命值錢。
沖繩戰(zhàn)役美軍投放各種炮彈炸彈十余萬頓,超過中國十四年抗戰(zhàn)使用彈藥總數(shù),日軍沖繩守軍十萬人,陣亡九萬多人,每人可以分到一噸炸彈,其價值都可以在東京每人買一套房子了,不冤。不過話分兩頭,抗日戰(zhàn)爭十四年我們用少于沖繩戰(zhàn)役的彈藥消耗量消滅日軍四十六萬余人,說起來我們窮人有窮人的打法,彈藥省著用,毀滅效率遠高于敗家的美軍,也算二戰(zhàn)期間僅有的優(yōu)于美國的地方了,用幾千萬條人命補短板,一聲嘆息
作者:Richard Won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33264960
來源:知乎

我不知道這個算不算,但是還是寫一下。
雖然是二戰(zhàn)的例子。
二戰(zhàn)結束之后,解密的日本戰(zhàn)爭資料出現(xiàn)了很多怪現(xiàn)象。
查閱資料就會發(fā)現(xiàn)日軍會在同一場戰(zhàn)爭中“多次”擊沉同樣一艘美國軍艦。
這什么意思?
就是日軍飛行員去炸了之后覺得多半是穩(wěn)了,你看你這船都被搞成這樣了,不是就沉了嗎?于是就把它計入了“已擊沉”名單。但船上的美軍損管隊員居然把這艘船救活了。而修好之后,這艘船又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甚至出現(xiàn)了日軍飛行員一場戰(zhàn)爭三次“炸沉”一艘船的記錄。
這tm
這tm誰頂?shù)米 ?/p>
這其實源于美軍的制度。
美軍給艦船配備了損管人員,呃,其實這個當時世界上幾乎所有艦隊都配備有。
但是美軍的有那么一點不一樣......
當時如果美軍有一艘船出現(xiàn)了被擊沉的危機,優(yōu)先會撤走有經驗的飛行員,炮手,艦隊的長官,甚至包括普通水手。他們確實沒必要在船上等死嘛,留在這兒也沒什么用。但是不管誰走,損管人員都不能走,這是硬性要求。
因為他們要盡力爭取船不沉讓其他人車撤離。
所以,平時,損管隊員在船上清除安全隱患的時候,非常積極·,他們不僅是在救船啊,他們還在救自己的命。
其實這樣的小制度在美軍中有很多,但是在當時的世界很多國家的軍隊里是沒有的。
你還真別覺得沒什么用,我們來看一個反例,敵軍日本的。
最近看了一部關于日本大鳳號的片子:
大鳳號是什么?當年最好的航母之一。主打屬性就是:防護性極好。
大鳳號是名副其實的裝甲航母。它的甲板上鋪了一層8厘米的特種鋼板。裝甲最厚的地方,達到了10厘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經受住美軍1100磅炸彈的轟炸。
大鳳號出征前,日軍總指揮都忍不住說:“真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啊!”

但是三個月后沉了,一發(fā)魚雷就搞沉了。
哈?
怎么猛的裝甲,魚雷打過去不應該返還“我們未能擊穿對方裝甲”的音效嗎?
但是擊沉大鳳的確實就是一枚魚雷。
其實那顆魚雷確實沒造成什么致命傷。但因為魚雷的爆炸力太猛,大鳳號的船艙里一個燃油罐被擠出了一道裂縫。大量高揮發(fā)性的汽油,就從這道縫隙里泄漏出來,在空氣中形成了一股彌漫的易爆氣體。
船員也馬上匯報了這個情況。最高指揮官小澤中將下達了指令,打碎船上的全部玻璃窗,讓全艦通風。這揮發(fā)性的氣體不就全出去了么?但這個指令是完全錯誤的。砸碎玻璃這個動作,倒是確實是通風了,但是它沒有從根本上阻止易燃氣體的擴散。反而讓易燃氣體鉆遍了大鳳號的每個角落。一旦一處被點燃,就是全艦爆炸。
所以6個小時后,一個微小的火星,飛機起降、金屬和金屬摩擦,出現(xiàn)的火星就點燃了整個大鳳號。
這其實從側面體現(xiàn)出了一些后勤方面的差異,及時在同樣的生產能力下,美軍能通過制度和后勤有效的控制損失。不知道比當年的日本搞到哪里去了。
作者:美移移民攻略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6555786
來源:知乎

以前知遠防務論壇的版主之一過客曾經對美國陸軍做過一個編制統(tǒng)計,從中可以看出美國陸軍對后勤保障的重視程度,我在他統(tǒng)計的數(shù)據上進行了復核,情況如下:
美國陸軍在伊拉克戰(zhàn)爭后不久開始了模塊化改革,具體是陸軍基本戰(zhàn)役兵團由師變?yōu)槁?,師變成純粹的指揮機構,戰(zhàn)斗旅由原來的旅司令部變成實體旅,當時戰(zhàn)斗旅設計有三種,分別為輕型旅(也就是后來的步兵旅,重型旅(也就是后來的裝甲旅),中型旅(也就是后來斯特賴克旅)
其中重型旅,全旅編制3769人,指揮火控后勤維修編制2996人,具體人頭指標大概有以下六項:
一、旅直屬指揮火控后勤維修編制1801人
其中:支援營1144人,旅部營657人
二、2個合成營指揮火控后勤維修編制490人
其中:
營部連按187人x2計算,雖然營部連編制是221人x2,但要扣除24人迫擊炮排、狙擊班10人,實際是187人x2
4個機步連連部13x4,52人
4個坦克連連部16x4,64人
三、1個騎兵營,指揮火控后勤維修編制176人
其中:
營部連,137人
3個騎兵連連部13人x3,39人
四、1個炮兵營,指揮火控后勤維修編制295人
其中:
營部連 ?129人
炮兵連連部,7人x2 , ? ? ? 14人
炮兵排,38人x4 , ? ? 152人
五、合成營、騎兵營的排部 ?72 人
其中:
12個機步排排部,36人
6個騎兵排排部,36人
六、合成營坦克連機步連的駕駛員、裝填手162人
其中:
合成營12個排48輛步戰(zhàn)車,48個駕駛員
合成營12個坦克排48輛坦克,48個駕駛員,48個裝填手
騎兵營18個騎兵分隊,18輛騎兵戰(zhàn)車,18個駕駛員
作者:宣城侯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3702928
來源:知乎

早在二戰(zhàn)時,美軍的后勤就是-精確保障,這點在朝鮮戰(zhàn)爭中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也怪不得美國將軍說“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美軍深諳此道,例如海灣戰(zhàn)爭中,早在幾年前,美國就從世界各地抽調糧食醫(yī)藥,武器彈藥。對于四十二天擊潰‘世界第三’的伊拉克軍隊是起了極大幫助的,此后的幾場戰(zhàn)爭,美軍更加重視戰(zhàn)爭爆發(fā)前對‘后勤能力’的調用,為贏得戰(zhàn)爭創(chuàng)造在起跑線上的優(yōu)勢。
在二十世紀初軍隊的轉型時刻,美軍也認識到沒有強大的后勤保障就絕不建成‘現(xiàn)代化軍隊’
感知與響應后勤,是以商業(yè)的感知與響應理念,軍隊充分吸收民間的各種管理技術創(chuàng)造出的新型后勤保障系統(tǒng),高度靈敏的適應性保障,使得基于各種陸空海聯(lián)合作戰(zhàn)得以發(fā)動,從根本上逆轉了傳統(tǒng)保障模式的不足,這種后勤方式認為:不僅要有必備的戰(zhàn)斗物資同時也要避免有太多造成累贅。
作者:錦衣Joker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24439898
來源:知乎

二戰(zhàn)時 德軍坦克損壞比較嚴重時 會返廠大修工程除了那種被炸成零件狀態(tài)的 基本都會被返廠大修然后再拉出來戰(zhàn)斗
然而 美軍坦克 出了很麻煩的問題時 直接車組出來 推土機推到一邊給后面坦克讓開路 然后 新的坦克運上來 車組進去

也沒多牛逼!知道朝鮮戰(zhàn)爭中美軍陸戰(zhàn)一師嗎?當時志愿軍把那座橋炸了幾遍,可以說除了橋墩都沒了,結果美軍從日本緊急焊接的橋直接空運過來,連夜裝上,志愿軍眼睜睜的看陸戰(zhàn)一師過橋跑了,因為自己手里沒有炸藥了!想想如果沒有后勤保障能力,陸戰(zhàn)一師說不定就全軍伏魔了!還有現(xiàn)在棒子流行的部隊火鍋,真以為是好東西?當年朝鮮戰(zhàn)爭中,美軍士兵吃膩的午餐肉罐頭隨意丟在路邊,韓國人把它撿回來,家里沒啥好吃的,有啥放啥,一鍋亂燉!因為是美軍留下來的,結果流傳下來變成部隊火鍋了,年輕人還喜歡吃,當成時尚!其實還不如中國的燴菜呢,最起碼燴菜比那玩意放的東西多多了!
二戰(zhàn)知道不?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好像是打塞班島戰(zhàn)役吧,美軍剛占領攤頭陣地,急需大量戰(zhàn)爭物資,結果后勤部門把大量的咖啡,避孕套運上去了,前線指揮官破口大罵!還有德軍官兵最羨慕美戰(zhàn)俘了,美軍投降后到飯點,把隨身的軍用口糧打開,旁若無人的吃起來,吃完不算,順便抽支煙解悶!這都是套餐里面有的!德軍流口水!問美戰(zhàn)俘要美午餐肉罐頭吃,戰(zhàn)俘露出輕蔑的表情,就那玩意給豬都不吃,你們還吃!占領德國,美軍的香煙和絲襪可是硬通貨,歐洲美女們很喜歡的,所以呢……老司機們懂吧!
你說美軍后勤保障強大不?
作者:力度傳奇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18714421
來源:知乎

嗯。。
說一下個人對老美軍隊的直接感受吧
我同學的爹在軍隊,有一次開著直升機來我們學校了,降落在草坪上,當時一個紅脖子就過來跟我說美國有多強大有多nb啊啊啊啊啊啥的,我當時就沒理他
結果下午直升機壞了,走不了了。。

從電視電影來感受一下(允許藝術夸張)
甲方乙方
噢,將軍,我們已經有一個禮拜沒有吃到冰激凌了,連可口可樂都不是原裝的!聽說供給我們的駱駝香煙都在安特衛(wèi)普讓后方那些壞蛋批發(fā)給比利時倒爺了。連我們的口香糖都嚼在那些意大利 女支 女 的嘴里,我嘴臭的都沒法吻那些歡迎我們的巴黎市民了!
亮劍
美軍是很厲害,但絕對不是不可以戰(zhàn)勝。他們也有弱點,那就是斗志遠沒有我們堅強。一旦彈盡糧絕,他們就會喪失斗志,把舉槍投降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4331369/answer/630140900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