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 1:往日那些流水落花春去也的郁悶時光
工作繁困之際不知為何我突然又想起了那些詩詞。甚至我開始背誦那些記得詩句,大河之水、落霞孤鶩……簡直是信手拈來。大概估摸一下每天都會誦讀《將進酒》幾遍,不知道是不是有毒。一篇詩勾起一首詞的記憶,當我念起“簾外雨潺潺”時我才意識到時間還有那些人都在悄悄流逝。
如果把詩詞曲單獨拿出來說一說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會有自己最喜歡一位作者或者是最喜歡的一首。而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就讓我想起我的那位好友。
我先說說李煜在創(chuàng)作這篇詞的情況。李煜最后的也最有名的詞是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亡國恨、山河愁再加上命運的悲慘李煜通通寫進了這首詞里。即使知道這是一首亡命詞也無所顧忌。但在這之前李煜便創(chuàng)作了《浪淘沙令》,他在風燭殘年的歲月再次回首往昔,我們即使只是一個讀者也能深深的感受到那種凄涼。
而我和我好友真正細讀《浪淘沙令》是在我們復讀時。那是一段毫無目的,陰郁沉悶的時光。沒有自由,沒有期望,知道到數(shù)著數(shù)過日子。有的同學還在為高考失利“拔劍四顧心茫然”時,我的那位好友已經(jīng)感受到李煜的那種“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當然我也很喜歡李煜的詞,不過不同于我的好友。他能洞悉到我們?nèi)缋铎弦话愣贾皇恰翱腿恕倍眩瑥亩鴩@息自勉。而我卻更欣賞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比起感慨“天上人間”的巨大差異,我更喜歡那種“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嘆惋之情。
而現(xiàn)在我再次評析《浪淘沙令》時我終于明白了些許當年我好友對李煜的理解。下面我們再看一看原詞。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上闋中那種物在人存而主卻改的失意不正是我們當時作為復讀生的處境。當時我們嘴上說著無所謂,心里卻不敢承認自己只是身居客座的客人罷了。而那時我相信我的好友已經(jīng)認識到了這一點。
而下闋中那種感懷山河故國的情是我們不能領悟的到悲痛。李煜在詞中所寫“別時容易見時難”是對故土的感慨,而如今我和我的那位好友才是真正的“難想見”。不知道該怎么說,又該如何形容。曾經(jīng)我們都是苦中作樂同行的少年,卻因為一些瑣事不在相見。也許是那他的不對,也許他也難以承擔,但時間并不我們機會——說明道清。
也許我的這位好友正如李煜一般只能獨自前行,但我還是希望他能過好。
真希望那天我能再見到他,不管是天上還是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