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入殮師——讀懂了死亡,才讀懂了生命

死亡就是一扇門,它并不意味著一生的結(jié)束,而是穿過它,進入另一階段的一扇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殮師》
?
? ? ? ?這本來是一個非常沉重的題材,但是整部電影顯得樸素、平靜、莊重而溫柔,久石讓的曲子還是那么優(yōu)美,大提琴和鋼琴的配合,淡淡的憂傷中又帶著一絲明快,寓意著死亡也蘊含著新生。
? ? ? ?小林大悟從一開始身體和心理雙重抗拒,到慢慢接納這份工作,再到明白了這份工作背后的責(zé)任與意義,真正的愛上這份工作。他的朋友和妻子,從一開始嫌他臟,到最后的理解與支持。而小林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放下對父親的怨恨,在妻子的鼓勵與陪伴下,平靜的為父親納棺,最終與父親也與自己和解。作為觀眾從始至終追隨著小林的腳步,一步步走向成長,逐漸明悟,“看淡死亡,珍惜生命”,這是全劇的升華。
? ? ? ?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佐佐木社長給一位中年婦女化妝的時候,問親屬家里是否還有她平時喜歡用的口紅,女兒把口紅取來以后,社長仔細(xì)而又溫柔的一筆一筆把口紅涂抹在夫人的嘴唇上。這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家屬的溫柔。納棺儀式結(jié)束后,原本脾氣暴躁的丈夫也被這份莊嚴(yán)肅穆的氛圍感染,他看著棺木中的妻子,又一次回想起她生前的種種美好?!白屖湃サ娜酥匦聼òl(fā)生機,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祥和,細(xì)致而溫柔,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在分別的時刻,送走故人”,這也是小林第一次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
? ? ? ?但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從來不局限于講述一個故事。死了兩周才被發(fā)現(xiàn)的空巢老人、渴望成為女人但不被家人理解的男子、想穿長筒襪的老奶奶、帶著吻痕安詳離去的老爺爺,還有不顧兒子反對一直經(jīng)營澡堂到最后一刻的好友的母親,以及因為拋棄孩子而一生都活在悔恨中的小林父親和上村助理,折射出每一個家庭的幸福與不幸,指引我們思考應(yīng)當(dāng)如何活著。
? ? ? ?我們總以為死亡很遙遠(yuǎn),只有當(dāng)有親友去世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死亡就在身邊,不論何時何地。人終有一死,不要害怕和抗拒,應(yīng)當(dāng)珍惜身邊活著的人,也要憑自己的意愿活下去,解開心中的枷鎖,不為人生留下遺憾。如果有一天,親友去世了,記得跟他/她說一句,“路上小心,我們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