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對患者治療白癜風有什么影響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在白癜風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病情轉歸過程中,心理因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我們在治療中應重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并重視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在辨證治療白癜風中靈活應用,那么在臨床上要如何去實踐,結合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作出如下分析。
白癜風患者的心理素質是不是為重要的呢?首先要重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可重點關注兩點,一是努力使患者心理保持平靜并對治療充滿信心。在相當多患者的理解中白癜風是一個幾乎無法治療的疾病。而且皮損會隨著時間逐漸擴大。終對患者容貌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致使患者患病后大多生活在焦慮恐懼中,好的臨床療效是讓患者心理平靜信心堅定的關鍵,其實隨著多年來國內外對白癜風研究的深入。
白癜風患者發(fā)病或病情加重前大多經(jīng)歷了較長時間的生活應激刺激及焦慮等不良情緒,我們可為患者講解工作生活勞倦以及緊張驚恐等不良情緒對向癜風發(fā)病、病情轉歸可能造成的影響,耐心傾聽患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患者分享一些生活中有效應對壓力的經(jīng)驗.并及時指出患者性格與認識上的一些不足之處。這樣患者可及時調整,避免工作生活上繼續(xù)經(jīng)歷過多的心理應激刺激以及不良情緒。
白癜風的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及臨床治療中辨證用藥的選擇,我們談到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影響時常常想到肝氣郁滯或郁而化火兩點.用藥選柴胡、香附、梔子、黃芩等,但不應局限于此,我們從傳統(tǒng)理論上分析也可得到同樣的結果,如惱怒傷肝,驚恐傷腎,肝主血,腎藏精,患者因工作家事惱怒驚恐勞倦日久可傷及肝腎,使肝腎精血虧虛,外加風邪侵襲。跌撲損傷等原因令氣血失和,肌膚失于所養(yǎng)而釀生白斑,則滋補肝腎法及藥物如當歸、白芍、何首烏等養(yǎng)血藥,女貞子、菟絲子、黑芝麻等多種補腎藥物都可以被選擇,再比如憂愁思慮傷心脾,則白術、茯苓等健脾藥物也可被選擇。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已越來越得到臨床的重視,臨床體會來看.患者就診時應注重心理的疏導,用藥時應注重情志心理因素可能對辨證產生的影響,不要拘泥于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僅僅是肝氣郁滯或郁而化火,而是考慮到其對氣血陰陽等多方面的影響,應具有十分積極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