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腳尖能帶來什么好處,聯(lián)成迅康醫(yī)藥推薦幾種花式踮腳法

踮腳是良好的有氧運動之一,有助于下肢血液回流,讓下肢肌肉得到鍛煉。久坐不動者應每隔一小會做次踮腳運動,不僅僅緩解下肢疲勞感,而且也能減輕腰肩部疼痛、失眠和便秘等。
踮腳尖能帶來哪些好處?
1、緩解疲勞感
做踮腳尖動作無需用任何器械,隨時隨地都可以,并沒有太大的限制,每次做5~10分鐘,能幫助減輕疲勞感。
2、防止腰痛
堅持快走30分鐘左右,能讓腰部肌肉得到刺激,緩解腰痛癥狀。每隔一小會踮腳走,兩者交替進行,帶來的健康效果更好。踮腳走路時能讓小腿肌肉得到鍛煉,脛骨肌肉和臀肌得到活動,可刺激足三陰經(jīng)。

如何踮腳?
1、踮腳尖走路
每次踮腳走30~50步,休息幾分鐘后再次踮腳走,自我調(diào)節(jié)速度,讓自己感覺到舒適和輕松為好。
2、坐著踮腳尖
兩個腳并攏在一起,緊緊抓住椅子靠背,腳尖當做支撐點,不停的抬起落下腳跟,每天做5~10次即可。沒有靠椅的情況下,不妨用兩個手支撐著墻壁,堅持做能提高下肢肌肉力量,防止腿力不足所引起的走路拖地。
3、躺著勾腳尖
兩腿并攏在一起且伸直,腳尖不停的勾放;若明顯感覺到小腿不適,還需立即停止。每次做20~30下,自己調(diào)節(jié)好速度。

做踮腳尖動作時全身重量集中在腳尖,所以應控制好時間,最長不能超過30分鐘,以免造成骨骼受傷。飯后不能立即做該動作,由于一頓飽餐后腸胃充盈,大部分血液流向胃腸道完成消化吸收,及早做踮腳動作可影響胃腸道蠕動,造成消化不良。另外,骨質(zhì)疏松的老年人不能踮腳走路,以免走路不穩(wěn)而跌倒。
該文章摘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