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海灣戰(zhàn)爭”到本世紀美國提出“巧實力”與“愚民”戰(zhàn)略構(gòu)想之后,二十多年來,美國導演不遺余力地把美國說成了“民主捍衛(wèi)者、人權(quán)捍衛(wèi)者及世界拯救者”,為樹立美國道義形象殫精竭慮,成果累累。不但在對外掙了大把大把的錢的同時對外輸出了美國文化,也維護了國內(nèi)的美國意識形態(tài)。不但鞏固了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愛國情節(jié),還使美國移民也愛美國并吸引他國人才流入美國??芍^功莫大焉。
? ? ?盡管我們曾經(jīng)占領(lǐng)過世界道義的最高點,也曾經(jīng)引得“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無奈物是人非,陰陽倒轉(zhuǎn),美國導演卻成了我們的“教師”,著實令人唏噓感嘆……

? ? ? 第一、美國導演是與國家戰(zhàn)略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美國導演的所有作品,都服務(wù)于美國國家戰(zhàn)略。美國是一個靠掠奪起家和強大的國家。而美國導演則把美國對外進行的所有戰(zhàn)爭說成是美國為了別人好,是為了幫助他國人民鏟除不公和邪惡,都是非常正義的,都是舍己為人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行動。不但掩飾了美國的戰(zhàn)爭“原罪”,還通過先進的聲光技術(shù),讓觀眾信以為真,對美國豎拇指。
? ? 在美國導演面前,我國的那些專門與黨中央主離心離德,如何滿擰如何來的精英不知會不會臉紅。黨中央說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他們就喋喋不休地一遍又一遍地謊言欺世:前三十年“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把自己偉大的時代描繪成至暗時代。黨中央領(lǐng)導全國人民抗擊疫情,我們的精英就“寫日記”……這些人如果還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不妨看看美國導演的愛國護國精神。

? ? 第二、美國導演是全力打造美國國際英雄和道義形象的“榜樣”。美國導演深知道義的力量,也深知事實勝于雄辯的道理。于是,放大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的作用成了美國導演的樂此不疲。
? ? 美國導演非常善于選擇性抓重點,在關(guān)鍵處大膽地夸大夸張。盡管與事實不符,但并不妨礙美國導演的大局意識。
? ? ?從“第一滴血”到“第N滴血”,從“加里森敢死隊”到“敢死隊系列”,從“珍珠港”到“美伊”戰(zhàn)爭,美國導演都在反復(fù)告訴人們美國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因為,美國人為了理想和正義可以不分國界不要自己的命 ,過去打得德國人、意大利人與日本人遍地找牙,今天也是無敵于天下,千萬別惹惱了美國。同時暗示全世界,誰與美國為敵,誰就是與正義為敵,就是“恐怖分子”,必定會死得很慘。確實鎮(zhèn)住了一些人,起到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 ? 我們國內(nèi)那些極力篡改歷史詆毀歷史潑污自己戰(zhàn)斗歷史的精英,如果還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美國導演的確實值得學。一學就會知道陰陽怪氣地把抗日戰(zhàn)爭勝利歸于“蘇武”和“屈原”(即蘇聯(lián)的武力和美國的原子彈)、說抗美援朝是上了金日成的當、說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領(lǐng)袖的兒子說成“掛爐烤鴨”……是喪心病狂,是揮刀自宮,一學就會痛。
? ? 第三、美國導演是敬業(yè)的“模范”。對于美國導演來說,在敬業(yè)方面那可真是堪稱“認真去做事,世上無難事”。

? ?尤其是戰(zhàn)爭題材的影片,對道具的掌握與使用非常注重歷史細節(jié),弄得非常逼真且鞭辟入理。美國導演深知只有逼真才能使人信。
與此同時,畫面構(gòu)建上極力吸引觀眾的眼球,注意重點特寫,肉搏與炸點的效果特別強烈地震撼觀眾。
? ? 正因如此,被場景深深吸引的觀眾,很難分心去思考美軍打仗的真正本質(zhì)與目的!
? ? ?相比之下,我們的一些精英也不謂不認真,但與美國導演敬業(yè)相比形成了明顯的區(qū)別,即圍繞實際、真實、管用開展工作和背離實際、真實、管用開展工作的區(qū)別,結(jié)果果則是“神劇”與“大片”的區(qū)別,吸引觀眾與觀眾吐糟的區(qū)別。還真是要學習學習美國導演呢。
? ? 第四、美國導演特別理解和善于抓住觀眾的心理。美國導演總是把細節(jié)表現(xiàn)得唯妙唯肖,“潤物細無聲”地讓觀眾不知不覺地被牽著走。
在描寫美國大兵與美國精神的時候,導演們居然用一句“不拋棄,不放棄”的煽情之語,引得很多國家的導演與幼粉們(注:幼粉指不加思考的觀眾)競相模仿,就像一群跟屁蟲一樣。

? ? 搞錯沒有,這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獨有的氣質(zhì)、特質(zhì)與特征,竟然被美國導演們搶先“注冊”了?更可笑的是我們的一些精英卻把我們自己原創(chuàng)性的精神珍寶視若敝履,而把一些精神垃圾舉成藝術(shù)創(chuàng)新。比如褲襠里掛手榴彈,比如“谷子弟”的控訴,比如懸掛著大紅燈籠的大宅門里的淫蕩和壓抑……對這些粗俗的東西愛你沒商D商量,極盡能事下大功夫表現(xiàn)。
? ? 美國導演見之又立即來了個反向?qū)?。比如某個國家被搞垮了、顛覆了,戰(zhàn)火不斷,百姓流離失所,人民苦不堪言……就在這時,一群美國大兵張牙舞爪粉墨登場,高舉“人權(quán)與民主”大旗,“出生入死”地營救某位“先生或女士”,再加一節(jié)女主角對美國大兵的“深情凝視”。最后是“人權(quán)與民主”得到了伸張。
? ?落后就要挨打,自作孽則會被人打死,打死也沒人同情。我們的一些精英就專門干這種蠢事。
? ? ?美國導演們真是能干,用心良苦手法細膩,孜孜不倦不斷地為自己的國家“擦粉、描眉、抹腮紅”。盡管這個世界并不全是睜眼瞎,但他們依然“埋頭苦干”,執(zhí)著頑強。
? ? 這確實是一支“拉得出、過得硬、立場堅定”的隊伍。美國之所以能夠長期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這是重要原因。相比之下,我們的一些精英還沒有拉出去就已經(jīng)舉起了白旗。著實令人喟然長嘆——差別呀!

? ? 這張網(wǎng)上瘋傳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見過。說的是一個從伊拉克歸國美國女大兵,在機場“跪抱”自己的女兒,又是親又是愛。你看,美國女兵超“母愛”吧?這樣的女兵到伊拉克去能濫殺無辜嗎?這就是美國導演的作品!弄出這樣的作品真不知要死掉多少腦細胞呢。但美國導演愿意——因為美國導演心中裝的是美國。
? ? ?當然,美國導演的作品經(jīng)不起詰問——這個世界又是怎么不和平的呢?美國大兵所到之處為什么就是戰(zhàn)亂不斷之處、人民災(zāi)難深重之處呢?是誰在制造戰(zhàn)爭,踐踏別國的人權(quán)與民主呢?美國導演無論如何都不會回答也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
? ? ?還有這位有著“偉大母愛”的美國女兵,難道她是去伊拉克是去“學雷鋒”嗎?如果是這樣,那還是戰(zhàn)爭嗎?不,她是去伊拉克殺人放火的。

? ? 可是,把美國導演的作品引進來的我們的精英這樣問過嗎?告訴過我們的觀眾過嗎?都沒有。也許,他們想的只是那幾個美元的代理費而已。
? ? “學習”美國導演真的很有必要——特別是我們的一些精英。
? ? 文章就寫到這里,如果你還是氣的想罵俺,那么,先哲柏拉圖的這段話肯定對你有消氣的作用:“如果尖銳的批評完全消失,溫和的批評將會變得刺耳。如果溫和的批評也不被允許,沉默將被認為居心叵測。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許,贊揚不夠賣力將是一種罪行。如果只允許一種聲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個聲音就是謊言?!?/p>
現(xiàn)在,料想您也不想罵俺了。好!那俺的也這篇文章也就寫完了。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謝今日頭條給予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