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療法,悲觀者的自救

2023.2.22
今天在寫作業(yè)時,一篇讀后感《活出最樂觀的自己》時,看到了一個理論,在這與大家分享。
每個人天生的樂觀與悲觀程度不同,但悲觀并不是無法改變,可以通過認知療法將悲觀的態(tài)度變成樂觀,而這個改變是永久性的。
認知療法的五種策略是:
第一,學會去認識在情緒最低沉時自動冒出來的想法。
第二,學會與這個自動冒出來的想法抗爭,舉出各種與之相反的例子。
第三,學會用不同的解釋——重新歸因去對抗原有的想法。
第四,學會如何把你自己從抑郁的思緒中引開。
第五,學會去認識并且質(zhì)疑那些控制你并引起抑郁的假設(shè)。
這五種策略可以通過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學習,也就是活出樂觀的人生ABCDE模式:當我們碰到不好的事件(adversity)時,我們最自然的反應就是不斷想它,這些思緒很快凝聚成想法(belief),這些思緒會變成習慣,我們不會意識到我們的這些想法。這些想法并不是待在那兒不動的,它們會引起后果(consequence),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是這些想法直接的后果。這是我們放棄、頹喪或者振作、再嘗試的關(guān)鍵。D是反駁(disputation),有效的反駁能阻止以前那些想法再次出現(xiàn)。E是激發(fā)(energization),反思通過運用上述方法后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悲觀的想法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改變的,一些觀點也令我收獲不淺,希望分享給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