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丨新玩意」Dededecline × MW 伏尼契手稿主題鍵帽

入手渠道:團購
價格:500+ 雙版本字母區(qū)、mod區(qū)、個性區(qū)、個性空格區(qū)
這是一款靜謐詭譎的鍵帽

手稿為一義不秘書,書中所言及字母今莫能知。手中有天、幻等物及裸女圖片怪飾,以異文成,知言皆不應。
這套鍵帽的靈感取自一份神秘的手稿——「伏尼契手稿」,一份讓無數(shù)密碼學家、密碼破譯者頭發(fā)稀疏而束手無策的「天書」。
這份手稿吸引著全球各地的人,它好像與每個人都能產生一些共鳴,讓我們窺探其中的一絲奧秘,但正如深淵一般,凝視是相互的。僅僅是窺探,容不得多一步的探索。

I have always found the Voynich Manuscript to be a fascinating document. Regardless of its questioned authenticity, this document dates back to the 15th century and has long been a topic of discussion for its art, unknown origins, and cryptographic puzzle.
我一直被伏尼契手稿所吸引,盡管這份手稿的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但自十五世紀以來,有關于這本天書的藝術、起源、密碼的探索從未停息。
手稿真的是充滿了神秘氣息,這套鍵帽則是從手稿的神秘字符和圖畫中得到啟發(fā),應運而生。

字符方面,這次最為吸睛的莫過于手稿的字根設計。如何翻譯伏尼契手稿是這幾百年來最被關注的點,而在這個過程中,文本的音譯是必要的,為了將研究的數(shù)據(jù)錄入計算機用以統(tǒng)計。這并非是轉錄,因為手稿的文本是完全無法進行閱讀或者翻譯的。
手稿的音譯從1940年代由威廉·弗里德曼開始著手到Glen Claston對伏尼契MS進行完整的音譯,并設計了一個音譯字母表,他稱之為伏尼契101,也就是今天這套手稿的字根設計由來。

作者在字根設計上并非完全照搬,而是融入了自己對于手稿的一些理解,出于對稱和美學進行了字符設計的優(yōu)化。需要時刻記住的是,手稿從未被翻譯和破解過,對于手稿的理解本質上是沒有規(guī)則和束縛的。

購買理由是非常顯而易見的,就如同手稿的神秘色彩一般,這套鍵帽的設計是獨一無二的,雖然是一款二次創(chuàng)作鍵帽,但是它本身的想法和靈感來源是很少見的。
但工期的漫長和顏色上與渲染的偏差使得這套鍵帽的購買體驗說不上良好。無論如何,產品和渲染圖還是要相符較好,盡管通過打光確實能實現(xiàn)渲染圖中的效果但主觀上我個人還是覺得渲染與色卡有出入。

希望日后鍵帽開團務必提供準確的顏色表達,這一點非常重要。
?

?
也希望這一次之后米可維可以從中總結一些經驗避免未來出現(xiàn)的一些麻煩。關于這些問題由于篇幅限制在此不展開說明,后續(xù)有機會我會在寫一篇與廠家、作者之間的對話。
下面這張由嗯嗯拍攝的照片是我認為目前拍的顏色較為準確的版本,和手上的實物顏色也對得上。

實物比渲染更加黃一些。我個人倒是更喜歡實物這個顏色,更加有手稿的味道,做舊的感覺。
打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由于這套鍵帽顏色選擇的原因,受光照的影響非常大。


?

個性部分:
這款鍵帽的個性圖案繪制是選用了手稿中各種植物和天體進行再創(chuàng)作。

手稿中幾乎所有的頁面都有插圖,內容極其豐富,包括了天文、植物、宇宙學、生物、制藥、食譜等。


從手稿中提取圖像,然后進行再繪制,同時色彩上也進行了填補,整體更加鮮艷。
研究手稿的意義所在:
無論是密碼專家進行手稿的破譯,還是如同這套鍵帽一樣的手稿周邊產物,幾百年來人們一直被手稿所吸引,研究手稿有時被稱作「學術自殺」,手稿可能是用迄今為止未被發(fā)現(xiàn)的語言編寫的;也可能是用與已知語言相對應的密碼編寫的;或者這是一個用胡言亂語的假語言寫的騙局。「voynichologist」是樂觀的,富有探索欲的,或許對他們來說,手稿所隱藏的終極秘密是令人興奮的,但研究本身帶來的快樂和興奮比結果更加重要。
如果這套鍵帽激起了你對手稿的好奇,那或許這是設計師最原初的目的,遠比鍵帽本身更加重要。

搭配建議:
建議搭配深色鍵盤,綠色、咖色、紅色,白色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