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戲劇相關的教育
Universit?t專業(yè)
Universit?t的專業(yè)更加偏向理論研究,日常就是看文獻看文獻看戲看文獻寫論文上討論課。我的大學實踐部分還算比較多的(紐倫堡大學),可以在實踐部分做自己的戲玩,做博客或者其他聲音類作品,拍電影,寫劇本,即興表演,排別人寫的戲,玩舞臺技術設備,我還選過一門課學如何給孵化中的戲劇作品給反饋的。但據(jù)說有的學校實踐部分就特別少,例如柏林自由大學,就是比較典型的研究型大學。所以選擇Universit?t的話需要考慮自己是否能適應社科類專業(yè)的學術研究生活,因為無論大學課程設置實踐部分是否多一些,Universit?t的重點始終是學術研究。
戲劇學
我本人讀的是戲劇學和媒體學,現(xiàn)在絕大部分高校都不是單純戲劇學了,因為現(xiàn)代的戲劇中戲劇和媒體很難分家了,所以大部分高校的專業(yè)名稱都是Theater- und Medienwisshenschaft這兩個在一起的。這個專業(yè)出來很多人會做舞臺監(jiān)督,導演,制作人,也有不少自己玩劇團或者做演員的(如果是戲劇方面的話,影視也可以做,看個人興趣和上學的時候選修的課程,做過的項目。影視我不是特別了解,因為我不感興趣。)
(medien方面其實也很廣,medien的定義不是日常理解的medien,而是所有能夠傳遞信息的媒介都可以被稱為medien(媒介),包括文字,圖像,影像,聲音。我們學校的老師很喜歡分析電視劇電影,也喜歡做跟政治有關的宣傳方面的研究)

Hochschule專業(yè)
Hochschule是專業(yè)大學,所有的藝術類大學都是hochschule,技術類也基本是hochschule。介于universitaet和Ausbildung之間的一種學校,理論和實踐一半一半的感覺。
表演
這個專業(yè)在Schauspiel或者Schauspiel und Musik Hochschule里面。純藝表演這邊還是挺難的,整體入學標準跟國內(nèi)比要高一大截,如果國內(nèi)都沒有基礎,那么純藝表演就不要考慮了。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位小姐姐做的她的面試流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fQ8d_qXx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bgNe-MZpI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onONXUR5n0
和ZDF出的這個關于面試的紀錄片:https://www.zdf.de/filme/das-kleine-fernsehspiel/die-pruefung-100.html
舞臺設計/燈光設計
這些要求有美術功底,需要參加美術水平的考試,提交作品集,在美術類Hochschule里面。畢業(yè)后那些Bühnenbild/Lichtdesign相關的設計和制作類工作都是很對口的工作。放兩個具體的視頻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GsyYYk3m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PV95fS7f6M
技術類
Tonmeister需要很好的音樂素養(yǎng),有音樂方面的入學考試(一門樂器相當于鋼琴10級及以上水平,視唱練耳)。畢業(yè)后理論上可以獨立設計音樂工作室、獨立開音樂工作室,所有劇場內(nèi)音響音樂方面的東西都可以做(音響設計,音響控制,音樂總監(jiān),樂手)。
Theatertechnik/Veranstaltungstechnik學習各類機械,會學很多電工類知識,有相關技術類入學考試(個人覺得這個對于普通考學路子上來的中國人來說不是很難,因為大家都學過物理),畢業(yè)可以從事后臺技術類相關工作,包括燈光設計,燈光操作,飛桿操作,音響操作等等,不過據(jù)說女性在這個領域不是那么好走。

Ausbildung
字面意義是職業(yè)教育,是一邊學習一邊工作的(工資還不錯,每個月1000左右,完全自給自足),是直接跟公司簽工作合同,由公司負責培養(yǎng)的一種學習方式,基本就是曾經(jīng)的學徒制。
以上那些hochschule的職業(yè)都有,只是更加細分,搜索的時候直接搜索職業(yè)名稱+Ausbildung。同時還有舞臺木工,鐵匠(對不起,我不知道這個中文叫啥,就直譯了,Schlosser),裁縫等。這些職業(yè)如果想更往上走都可以做到對應的設計(成為主創(chuàng)團隊一部分)。
這類手工業(yè)學徒還有可能有一種學習方式:Wanderschaft。在全德國該行業(yè)工會游學,一種邊旅游邊工作邊學習的方式,這個模式是為了各地的技術交流而興起的。不是所有公司都會提供這個模式。
我個人覺得職業(yè)教育挺好的,解決生活費問題,解決找工作問題(畢業(yè)即入職,正式入職后工資會漲),工作可以直接把學的東西用起來。唯一缺點就是相關信息國內(nèi)介紹很少,需要自己搜索,不會德語的話就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地方可以申請。另一個我個人不覺得是缺點,但對于想要回國的人來說會是缺點的就是職業(yè)教育沒有學歷只有個證書(理論上Meister其實相當于Bachelor,不過我覺得Miester比Bachelor其實厲害很多,可以自己開工作坊自己帶學徒呢,能掙挺多錢呢),回國就是只有個高中畢業(yè)生的學歷。如果有這一點的擔心的話,可以考慮??

雙元制duales Studium
它跟ausbildung類似,只是不是全權由公司負責教育,而是上學的部分是在Hochschule,工作的部分是在公司,畢業(yè)可以拿到bachelor學位。這個模式的缺點就是幾乎全年無休,公司休假(雖然基本德國都是30天年假)時你得學習,準備考試;學校寒暑假的時候得上班。不過吧,我覺得這也不是啥缺點,畢竟我讀uni也是這樣全年無休,還得自己找工作,自己折騰生活費的事情,而且往往不一定能找到專業(yè)對口的minijob或者學生工。
以上是我目前知道的,如果以后了解了新的教育方式的話,可能會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