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ZE8000 到手一輪游:仍需努力的偏鋒試驗品

Final的這款ZE8000,
建議OPPO和VIVO用戶,
暫時不要嘗試。
佩戴和聲音可圈可點,
設(shè)計有亮點也有點怪。

先說設(shè)計,
單元輕巧,是好處,
盒子滑蓋也是亮點,
但因為耳機實在沒有分量
盒內(nèi)對單元的磁吸又緊實,
每次拿取都幾乎是要,
把耳機扣出來…
如果它還有下一代,
怎么能讓拿出方便一點,
免得一著急扣出來掉地上,
師傅們該回頭探討一下…
佩戴上,為它全新設(shè)計的耳套,
是真的讓人很喜歡。

Final Type-E和Sony超級哥套
是我常備的玩意兒,
每每有了新玩具,
都是想把它倆摁上去,
看看有無提升。

但這次ZE8000的設(shè)計,
讓這個玩法沒有途徑也沒得必要。
包裹了前腔的硅膠,
導(dǎo)管和表皮各自的堅挺和柔韌,
拿捏到位,使用舒適。
避免了索尼出品
會對耳輪施加的壓迫。
如果追求入耳式的嚴(yán)密佩戴
但又較為敏感,苦惱沒得選擇,
ZE8000是個值得試試的選擇。
再來講講令人遺憾
也不禁困惑的功能,

主動降噪由于用了高通現(xiàn)成的東西,
也就是snapdragon sound,驍龍暢聽
降噪感受基本及格,
酒店的中央空調(diào)還是能對付得了,
降噪深度也比我開遠程會常用的
老家伙QC35II有明顯提升。

但在OV體系的安卓系統(tǒng)下,
包括Win10的電腦版微信,
這耳機在使用微信語音
和微信通話的時候,
均調(diào)用不了麥克風(fēng),
通話中,耳機也聽不到
對方講的語音。
林檎體系則沒有這些問題。
大概齊是藍綠的權(quán)限機制,
給耳機接手微信的輸入輸出
造成了不痛快。
再者,這款耳機本身
在環(huán)境音的算法上,
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
作為一副在2023年開售的
2000元往上的降噪耳機,
它環(huán)境音的水準(zhǔn),
初聽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這讓我從Linkbuds S
換到上市即入手這副時
心里異常不適…
畢竟閑魚和拼多多,
品相好,帶包裝保修卡的LBS
也就軟妹幣700~800上下的區(qū)間
舉個例子,
我手里拿著折疊腳的快充頭,
一邊試耳機,一邊把玩的時候
插片彈回快充頭凹槽的時候
每次單元都有“砰”的一聲
像振膜被外力戳到似的爆音發(fā)出,
一彈一個準(zhǔn),從無例外。
而且環(huán)境音模式下,
戴住保持久一點
仔細去聽,會有明顯
而無規(guī)律的電流聲發(fā)出
換兩副到手全都是這個問題…
有無Final的APP
固件不同版本
使用SBC還是aptx adaptive編碼…
微信語音噤聲
和環(huán)境音較差,且出電流聲的問題
均無改善,試過多次了。
最后講講聲音,重解析而寬厚
但天生調(diào)音重在下盤的ZE8000
配合Final APP內(nèi)
心思縝密地優(yōu)化了過渡
但調(diào)音實效較弱的EQ(+-3dB)
讓我對這耳機聲音的把控程度
不及索尼headphones connect
控制的WI-1000XM2,
WF-1000XM4和Linkbuds S
索尼如今只要降下Clear Bass
即可較為耐聽。
而Final對于界面的理解雖然擬物
卻甚至沒能做好頻率的前后銜接,
還需時間再打磨。

8K Sound帶來的聲音變化上的感知…
講實話,不如續(xù)航血崩的感知明顯。
沖著這點想來一副的伙計,
建議先試試再決定。
Final是能做漂亮設(shè)計
和耐聽聲音的廠,
目前來看軟件這塊是真的
還需要更多嘗試?yán)塾嫿?jīng)驗。
折騰這么一圈,
Linkbuds S送了老爹,
買來又退了ZE8000,
問老娘要回了過年留在家的二代狗圈,
之后300收了一副
之前就感興趣的
初代一加buds pro備用…
結(jié)果省下來的錢,
工作上墊進去了一部分…
折騰本是人生,
平順真乃奇跡。
這么一圈下來,
我是真的不能接受…
Linkbuds S小毛病這么多
也不適合久戴的一作,
對比下來完成度居然還挺高…
華南廠卷不到點子上,
歐洲牌子賣標(biāo)混,
林檎坐享其成質(zhì)監(jiān)滑水,
日廠機會最大成品殘念…
降噪環(huán)境聲到位
雙設(shè)備連接
續(xù)航去到5-6小時的TWS
還是持幣觀望吧先…
WF-1000XM5
也不知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