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術(shù)語:如何為鏡頭分類
在剪輯室里,使用通用術(shù)語對鏡頭命名,是后期制作過程中保持良好溝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將告訴你記錄鏡頭時,每個鏡頭的具體名稱。
【主鏡頭或主機(jī)位(Master)】
主鏡頭包含了場景中從開始到結(jié)束的所有動作。但主鏡頭往往從一個小物件的畫面開始,一個主鏡頭的大部分通常是廣角鏡頭。
【補(bǔ)拍主鏡頭(Pick-up Master,PU Master)】
有時候一個主鏡頭沒能在場景中持續(xù)足夠長的時間,這有可能是導(dǎo)演有意為之,或是因為鏡頭重復(fù)或演員自身的問題。不管怎樣,要從之前未完成的主鏡頭離開的位置補(bǔ)拍一個新的主鏡頭。剪輯師通過導(dǎo)演拍攝的覆蓋鏡頭將主鏡頭和補(bǔ)拍主鏡頭橋接起來。
【反打鏡頭或反拍鏡頭(Reverse)】
在主鏡頭所拍攝動作正好相對的角度拍攝畫面。反打鏡頭通常是一個廣角鏡頭,并且被命名為主鏡頭反打。
【視點鏡頭或主觀鏡頭(Point of View,POV)】
反打鏡頭的一種變化,視點鏡頭與角色所注視的事物緊密聯(lián)系,視點鏡頭的內(nèi)容就是角色正在看的事物。
【廣角鏡頭(Wide Shot,Ws)】
以廣角視野拍攝的鏡頭,范圍很廣,不僅僅包括了全部動作。
【遠(yuǎn)景鏡頭或遠(yuǎn)攝鏡頭(Long Shot,LS)】
以長焦拍攝的鏡頭,在有一定距離的位置上對動作聚焦。
【俯拍(Overhead,OH)】
通常使用吊臂車或搖臂拍攝,從場景的上方向下俯拍,如圖3g所示。
【過肩鏡頭(Over The Shoulder,OS或OTS)】
從腰部或胸部以上拍攝,過肩鏡頭在對一個角色聚焦的同時,也包含了另一個角色的肩膀,如圖3.h所示。如果是正反打的過肩鏡頭(Overs),就可以剪輯在一起。
甲的過肩鏡頭意味著我們越過乙的肩膀看到了甲。與之對應(yīng),乙的過肩鏡頭就是我們越過甲的肩膀看到了乙。
左圖:從上到下:主鏡頭、俯拍鏡頭與主鏡頭反打。
右圖:這是一對匹配的過肩鏡頭(oS)。
【雙人鏡頭(Two-shot)】
一般以中景拍攝的包含了兩個角色面部的鏡頭。
【變焦鏡頭(Raking Shot)】
雙人鏡頭的一種緊湊形式,從側(cè)面拍攝兩人,但焦點只落在一個角色身上,如圖3j所示。例如,一個鏡頭命名為“變焦甲”,則焦點在甲身上,同時包含了乙;如果是“變焦乙”,則焦點在乙身上。變焦鏡頭通常在有床的場景以及車內(nèi)場景出現(xiàn),因為空間狹小無法拍攝過肩鏡頭或者正反打。
【全景(Full Shot,F(xiàn)S)】
包含了整個人、動物或者物件的景別。
【中景(Medium Shot,MS)】
從腰部或胸部以上一直到人頭頂?shù)木皠e。
【近景 (Medium Close-up,MCU)】
包含從肩部以上到頭頂,也就是介于中景和特寫之間的景別。
【特寫(Close-up,CU或Close Shot,CS)】
畫框中與被攝體距離很近的鏡頭,通常是人的面部或者頸部以上。當(dāng)特寫鏡頭出現(xiàn)時,通常看不到頸部,也常被稱作“窒息者(choker)”。
【大特寫(Extreme close-up,ECU)】
離人的面部非常近的鏡頭,甚至只能看到他們的眼睛。圖3.k為廣角、中景、近景、特寫、大特寫的景別。
【切出鏡頭(Cutaway,CA)】
任何鏡頭都可以用作切出主動作,一般使用主鏡頭??梢詫⑺鼈兎Q作切出鏡頭,但最好是按照它們的景別對它們一一說明,例如中景、近景或特寫。
【插入鏡頭(Insert Shot)】
場景中一些微小但是能夠作為重要細(xì)節(jié)的鏡頭。它可以是廚師做意式墳海鮮湯時投進(jìn)湯鍋里的螃蟹,可以是尋寶圖上潦草的字跡,也可以是殺手手中的手槍,或是一雙紅寶石鞋子。插入鏡頭在后期制作時在插入鏡頭攝影棚拍攝或者在攝影棚補(bǔ)拍。當(dāng)插入鏡頭作為切出鏡頭時,插入鏡頭以其景別作為說明,通常是一個特寫鏡頭。
私信回復(fù)“學(xué)習(xí)”獲取更多學(xué)習(x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