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成名作家要退出文壇
最近呢,我發(fā)現(xiàn)嗶哩嗶哩上突然多了很多作家,而且這些作家出現(xiàn)的地方,往往都伴隨著這樣的評論“當初先生退出文壇我是極力反對的”。但是呢,我對這件事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覺得這些作家集體退出文壇一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如果您沒有當真,那么就請您繼續(xù)看下去吧。
首先得明確一件事,我們文壇的人都是稱呼別人先生的,關(guān)系親密的可以喊XX兄、XX君。那些稱呼文壇上的人為老師的,一般都是讀者,或者初入文壇的年輕人。這種人一般來講經(jīng)驗較少,也一般不能參加文壇代表大會,更別說投支持票或反對票了。所以以后一見到“當初XX老師退出文壇我是反對的”,你就要明白他是外行,不懂文壇上的規(guī)矩,對這種人要給予善意的提醒。
我看到評論區(qū)有人想當然地認為文壇衰落源于某位作家退出文壇,但這樣想可就錯了,文壇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衰落了,而且事實上,導致文壇衰落的罪魁禍首正是你們。
這件事起源于砸書店事件,一些初入文壇的青年作家,經(jīng)驗較少,還不敢出書,只能在嗶哩嗶哩上寫些文字準備一下。有些寫得特別好的,導致人們發(fā)了瘋似的奔去書店,要買這位作家的作品,由于沒買著,一些人實在氣不過,把書店砸了,放了把火,而且還在嗶哩嗶哩上大肆宣揚此事。
根據(jù)破窗效應,有人打破了第一扇窗戶,那么第二扇、第三扇窗戶也會接連被打破。果然事情變得不可收拾起來。有了前車之鑒,書店老板紛紛大量購進青年作家的作品,導致成名作家的作品銷量減少。這下成名作家坐不住了,聽說在嗶哩嗶哩這個軟件上寫東西影響力大,還會有一堆人點贊,于是成名作家便開始在嗶哩嗶哩上寫評論。人們也像上次一樣,都去書店要買這位作家的作品。先到的,買到了書,歡歡喜喜的走了;后來的,沒買到書,怒火無處發(fā)泄,記起砸書店的評論,一怒之下把書店砸了,還放了把火。
書店慢慢燃燒,在大火外觀望的,除了有看熱鬧的人,還有作家。他們一方面表示惋惜,一方面也很恐懼,害怕這些瘋子如果再沒買到書,還會做出什么事情來。書店老板看著大火中的書店,痛哭道:“你們把一切都毀了,書店是我的生命,現(xiàn)在她離開了我,我活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意義了,不如讓事情就此結(jié)束吧?!彪S后書店老板從容走進大火,和他的老朋友團聚了。這個時候,人群中一位作家站了出來,說道:“書店老板是我的好友,看著他一步步走向死亡,我很難受,沒有了他對我的支持,我再創(chuàng)作也沒有什么意義了,從今天開始,我決定退出文壇?!彪S后他在人們的驚訝中,脫下了頭上的帽子,扔進大火中,代表他與文壇從此一刀兩斷。
這位作家是什么人呢?他正是大文豪葉先生。文壇上與這位作家有過交情的,聽聞這件事,在隨后舉行的第四十屆文壇代表大會上,都對葉先生離開文壇這個決定投了反對票,但是一些在心里恨透了葉先生的人卻巴不得先生離開文壇,所以一聽到這件事,他們就立刻拍桌子表示同意,其中一個還寫了一篇《討葉檄文》,捏造理由誹謗葉先生。一輪統(tǒng)計下來,支持票超了反對票20票,于是文壇主席們決定讓葉先生退出文壇,不再出書。
這下文壇上的作家們可就慌了,葉先生可是前輩,前輩退出了,那文壇離衰落也就不遠了。這的確是對的。葉先生退出文壇后,慢慢從悲傷的情緒中恢復過來,重新拾起創(chuàng)作靈感。可是他已經(jīng)退出文壇了,寫出的作品無處發(fā)表,聽說有個軟件叫嗶哩嗶哩的,就在這上面發(fā)表作品,順便寫一些評論。有的人看葉先生的評論實在寫的好,都去書店要買這位作家的作品,可是很遺憾,先生已經(jīng)退出了文壇,書店也不再進他的作品了。于是這些人又開始砸書店,燒書店。伴隨著這些人的狂歡,越來越多書店老板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也有越來越多的作家退出文壇,從那時起,文壇就陷入了低谷。
所以我們能從這件事中吸取什么教訓呢?那就是:珍愛生命,遠離書店。當書店老板,書店要被燒;去買書,可能會遇到砸書店的瘋子;去砸書店,可能會被抓起來。我們能做的,只有在嗶哩嗶哩上發(fā)表評論,順便再解釋一下為何成名作家要退出文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