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命令大臣推選太子時,得票第一的皇子為什么是老八?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廢除太子胤礽。但康熙帝在胤礽被廢后幾個月就后悔了,想復立胤礽。為了不讓自己背上出爾反爾的罵名,康熙帝一方面下令群臣推選太子,另一方面都不斷地暗示群臣自己要復立胤礽。在康熙看來,自己復立胤礽的計劃可謂萬無一失。

然而等到群臣推選太子時,得票第一的皇子卻不是胤礽,而是康熙帝第八子胤禩??滴醯垠@怒之下當著群臣的面嚴厲批評了胤禩并下令重選,結(jié)果還是胤禩得票第一,逼得康熙帝竟然玩了“孝莊托夢”。那么康熙命令大臣推選太子時,得票第一的皇子為什么是老八胤禩呢?

根據(jù)史書記載,康熙帝第八子胤禩為人親切隨和,待人體貼細致,文化和騎射水平都不錯。因此胤禩的人緣極好,很多皇子(如老大、老九、老十、老十四)和大臣與胤禩的關(guān)系都不錯。但人緣好只是胤禩在推選太子時得票第一的次要原因,胤禩得票第一還有更深的原因。

從努爾哈赤起兵到雍正初年,滿洲勛貴都是清朝內(nèi)部最強大的政治勢力,連皇太極、順治帝都是依靠滿洲勛貴的推舉才繼位的??滴醯鄣睦^位也對滿洲勛貴作了重大妥協(xié),這才出現(xiàn)了鰲拜專權(quán)。因此康熙帝親政后就削弱滿洲勛貴的權(quán)勢影響,實行了很多加強皇權(quán)的改革。

冊立皇太子是康熙帝非常重要的一項加強皇權(quán)的改革,因為這能在制度上取消滿洲勛貴推舉皇帝的所謂“祖制”。于是滿洲勛貴針對康熙帝冊立皇太子的改革展開攻擊,這也是“九子奪嫡”爆發(fā)的真正原因。而滿洲勛貴的計劃是扳倒皇太子胤礽,擁立一個他們的利益代言人繼位。

胤禩的母親出身低微,他的為人又親切隨和,導致胤禩成為對滿洲勛貴的態(tài)度最好的皇子。因此滿洲勛貴選擇胤禩為他們的利益代言人,從而形成了規(guī)模巨大的“八爺黨”。當康熙帝要求群臣推選太子的時候,滿洲勛貴認為:推選太子是恢復勛貴推舉皇帝“祖制”的最好機會。

正因如此,滿洲勛貴決定集體推舉胤禩微皇太子。而且為了恢復勛貴推舉皇帝的“祖制”,滿洲勛貴選擇集體無視康熙帝復立胤礽的暗示。再加上漢族官員和康熙親信因為胤礽的突然被廢而選擇中立沉默或者依附滿洲勛貴,胤禩自然就成了得票第一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