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緩解焦慮,保持正念,獲取當下的力量
所有危機,都是考驗人性的機遇。
焦慮是人的一種本能情緒反應,反反復復的疫情和突發(fā)事件,很容易讓我們產生焦慮情緒。
正念,讓人每一秒活在當下;正念,讓人認識心智最真實的狀態(tài)。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本期,泰普洛為您精選10本緩解焦慮,保持正念的好書,希望能陪你渡過人生的艱難時刻。敬請enjoy:
01?《真實的幸福》
[美] 馬丁?塞利格曼

央視《讀書》力薦,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幸福經典,建立優(yōu)勢、實現自我的心理學箴言,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讀的經典作品。
- 為何我們會有幸福的感覺?
- 誰會有很多的幸福感?
- 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
- 我對工作不滿意,我工作的時候很難有幸福的感覺,這是為什么?
過去的幾十年,心理學只關心一件事,那就是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錯——我們可以對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酗酒等問題做出非常精準的描繪,并且已經有很多心理疾病可以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的方式進行有效醫(yī)治。
但是,誰都不愿意糊里糊涂地度過一生,我們更需要的不是一天天地減少痛苦,而是找出自己的優(yōu)勢和生活的意義,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而現在,心理學已經走到了了解積極情緒、建構優(yōu)勢和美德、幫助人們獲得幸福的時候了。
本書以一種通俗而又不失科學的方式告訴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樣才能變得更加幸福。如果你想變得更幸福一些,不妨照著書中的建議來試試,相信幸福一定就在你的眼前!
02 《對抗焦慮,接納自己》
[加]莎倫·貝格利

- 你是否經常反復確認門有沒有鎖好?
- 你是否喜歡囤積大量的物品?
- 你是不是一個停不下買買買的購物狂?
- 你是不是經?;孟胱约簳庥鑫kU?
別怕,這些強迫行為是我們對抗焦慮的方式。強迫行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定要擺齊的水杯,一定要從尾部開始擠起的牙膏,一定要按照顏色排列的手機APP,反復確認門有沒有鎖好。作者莎倫·貝格利本書通過非常多的實際案例,重新審視了這些行為,及其這些行為背后的科學,揭示了人類強迫行為的真相。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是我們普通人的一些溫和的強迫行為,還是一些偏激的強迫癥,其本質都是對抗焦慮,這也是大腦贈予人類的禮物。
03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英] 羅伯特·戴博德

蛤蟆先生一向愛笑愛鬧,如今卻一反常態(tài)地郁郁寡歡,他一個人躲在屋里,連起床梳洗的力氣都沒有。朋友們非常擔心他,建議他去做心理咨詢。在10次心理咨詢中,蛤蟆在咨詢師蒼鷺的帶領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也逐漸找回了信心與希望……
這并不是一本寫給孩子看的書,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出版20多年來,已成為英國國民級心理咨詢入門書。它基于TA溝通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講述了一個抑郁癥病人通過十次心理咨詢,終于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在書中,可以看到心理咨詢的傾聽、共情、溝通技巧,也可以看到一個標準的心理咨詢流程的模板。讀者猶如親臨現場,體驗心理咨詢的每一個細節(jié),見證療愈和改變的發(fā)生。
在這本書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詢師蒼鷺的互動,探索了蛤蟆自卑、軟弱、愛炫耀的個性與抑郁的情緒究竟來源于何處,讓讀者看到童年經歷對人格的深刻影響,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長大成人,獨立、自信、充滿希望地生活。
04 《生命的探問》
[奧地利] 維克多·弗蘭克

所有危機,都是考驗人性的機遇。
在經歷創(chuàng)傷后,重新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弗蘭克爾一生都在傳遞一個主題:所有危機,都是考驗人性的機遇。本書簡明扼要地再現了這位偉大的精神醫(yī)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幾十年中,他又通過無數篇文章與書籍將其拓展完善,其中闡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難以望其項背。
他以自己經歷的喪失、失去自由、饑餓和對死亡的恐懼等這些痛苦的經歷為支點,運用科學的心理治療技術,將希望、友誼和使命感傳達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用畢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著,凡事都有可能。
- 痛苦,可以成為生命意義的來源
- 無論境遇如何,都要對生命說“是”
- 生命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巨大的義務
如果你身處困境,亦或想探尋生命的意義,那么這本《生命的探問》就可以給你一些啟發(fā),幫你找到答案,而這也是你的內在成功。這種內在實現的生命意義,一旦達成就是永恒。
05 《活下去的理由》
[英]馬特·海格

這是一本用痛苦寫就,卻能讓人走出痛苦的書新銳小說家馬特·海格以文學手法剖白自身心理困境,再現一段克服絕望、走出抑郁的生命之旅。
- 難道我們經歷過什么不為人知的創(chuàng)傷?
- 難道現代社會的噪音和快節(jié)奏傷害了我們洞穴人的頭腦?
- 是我太多愁善感?
- 還是生命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爭?
當你抑郁、焦慮時,你的舒適區(qū)會從整個世界縮小到一張床,甚至縮小到什么也沒有。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已成為小說家的馬特再次回望生命中那段艱難的時光:他的腦子里著了火,但沒人能看見那火焰,身體仿佛在急速下沉,墜入一個讓人窒息的幽閉空間。他如驚弓之鳥般恐懼一切,甚至害怕自己的影子……馬特一面以文學手法精確再現那些不被理解、無法言說又撕心裂肺的精神痛苦,代抑郁癥患者發(fā)出那些不曾被世界聽到的呼喊;一面又用舉重若輕的筆調,講述他在愛的陪伴下一次次擊退黑暗的經歷,向讀者分享了一場絕望與希望并存、黑暗和溫暖交織的生命之旅。
這本書不只是關于抑郁癥,更試圖探索在充滿壓力的現代社會,個體生命如何面對隨時可能遭遇的精神困境。馬特對人生絕境的輕柔敘述,仿佛在向讀者傳達,那些曾在你的精神世界中肆虐的狂風,最終都會化作陣陣清風徐來。
06 《情感勒索》
[美]蘇珊·福沃德 [美]唐娜·弗雷澤

首部提出“情感勒索”“情緒勒索”概念的心理學經典。暢銷全球20年的心理學經典終結以愛為名的操控游戲,擺脫一再退讓的惡性循環(huán)。
- 情感勒索是如何發(fā)生的?
- 為什么勒索者通常能達到目的?
- 在親密關系中,情感勒索具體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呈現?
- 情感勒索產生的根源是什么?
- 被勒索者為何會屈服于他?
我們關心、血緣濃、交往頻繁的人,對我們的影響力大的。這是因為我們互相知根知底,就算并非有意,也清楚能怎樣利用彼此心理和情感上的弱點來達到目的。這導致了很多人際關系噩夢的基本形式——情感勒索。
勒索者抓住受害者的恐懼感、責任感和罪惡感,雙方一起被困在惡性循環(huán)之中。福沃德對情感勒索的根源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對勒索者和受害者的類型做了歸納。一段關系之所以能墜入勒索的陷阱,是勒索者和受害者雙方的弱點共同造成的。而情感勒索看似以受害者讓步、勒索者滿足告終,實際上侵害了受害者的自我完整性,也讓勒索者的心態(tài)更加扭曲,關系中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她告訴我們,面對情感勒索時,如何應對才是正確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訓練學會擺脫情感勒索的方法。重要的是:擺正立場,堅定信心。
對情感勒索者說NO的方法:
- 只有被勒索者喊停,事情才會改變
- 被勒索者要明白,是你創(chuàng)造了別人勒索你的情境,是你允許了別人勒索你
- 接受現狀,承認自己對這個關系感到絕望
- 擴大你的世界
- 問問自己何時體驗過真愛
07 《如何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美]斯蒂芬·蓋斯

銷量30萬冊的“微習慣”系列新作,讓你哪怕在狀態(tài)不佳的時候,也輕松找到做事的力量。
- 回家太晚了,運動服忘了洗,去健身房是沒戲了,今天就不鍛煉了
- 該開始工作了,可是有點餓/不在狀態(tài)/桌面太亂……先搞定這些再說
- 想搭訕,但我又做不到妙語連珠,萬一惹人家反感呢?別自討沒趣了
- 這件事我努力一下也許能做到……算了,還是讓小A去吧,她比我熟練
在本書中,蓋斯介紹并分析了完美主義的定義與危害,區(qū)分了整體上的完美主義——追求更遠大目標的積極心態(tài),以及具體的完美主義——脫離現實、故步自封的消極行為模式。
蓋斯應用微習慣策略,為完美主義者提供了22種實用的解決方案,告訴他們如何變成更快樂、更健康、更高效的不完美主義者。不完美主義者并不會嘲諷完美人生,他們只是不強迫自己做到完美,珍視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并能勇敢面對失敗,結果反而比完美主義者更容易獲得成功。完美主義代表著限制,而不完美主義則預示著自由。
如何走出完美主義:
- 行動起來,用二進制的思維指導生活
- 叛逆練習,你可以對一切說不
- 微習慣和MVP(精益創(chuàng)業(yè))的目標達成法
08 《活出全新的自己 : 喚醒、療愈與創(chuàng)造》
[中]張德芬

瑜伽到底是在修心還是在修身,沒有人說的明白,在瑜伽的世界里,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可以看到自己心里的真實,而這本書是在喚醒、療愈、創(chuàng)造一個心靈世界。
- 如果說:“人生中的煩惱和痛苦都是來幫助我們覺醒和成長的。”你認可嗎?
- 如果說:“生命中面臨的痛苦,大部分都來自原生家庭未完成的課題?!蹦阏J可嗎?
- 如果說:“活出全新的自己,是一本都市個人成長療愈課?!蹦阃鈫幔?/p>
本書是一本找回內心全新自我的三階段生命課程。在遭遇生命困境的臺灣男人幸雄,工廠倒閉、股票套牢,在接到老婆想離婚并要求兒子監(jiān)護權的通知書之后,覺得萬念俱灰,終日靠打電玩度日。聰慧美麗、衣食無虞的北京女強人向東,親密關系始終不順遂,在領養(yǎng)一個小女孩之后,又開始疑:“難道人生就只是這樣?”因緣際會之下,幸雄和向東經由一個奇妙的三階段旅程,學習了觀照自己的思想、療愈舊時傷痛,以及找回自己真正的力量。藉由學會與自己的負面情緒共處,兩人尋回了自己生命的源頭,進而活出出了全新的自己!
09 《人間值得》
[日] 中村恒子

寶藏奶奶的人生36條感悟,正面解讀工作、家庭、人際關系、孤獨、死亡等人生課題,給人直面生活的勇氣,愿每個人都能從人間失格直至人間值得!
在生活中,我們或許會有這樣的困惑:
- 我們—直在追求幸福,為什么幸福還沒有到來?
- 為什么我們在追逐目標時,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
- 遇到不幸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人間值得》這本書給你很好的答案,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心理醫(yī)生中村恒子,90多歲仍未退休,一直都在堅持工作。這本書不是很厚,小小的一本。書中寫了作者的人生經歷,還寫了對生活、工作、人際交往、家庭的感悟等等。每章的篇幅都很短,文字淺顯易懂,讀起來給人常給人輕松自在的`感覺,至真至純的文字總能治愈我的內心,讓我在生活中少—些浮躁,多—點快樂。焦慮時代,人人都需要的生活小哲理:
- 關于工作:為了錢而工作,并不是可恥的事情,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我認為是非常了不起的
- 關于家庭:養(yǎng)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言傳身教,家庭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守護好它,其他都會慢慢變好
- 關于交往:人際關系的秘密在于“距離感”,不可逾越的界限,一定要保持住
- 關于困境:人生是一段長長的路,無論如何都不能把眼前過得凌亂落魄,也不要停下腳步,痛苦會成為今后重要的經驗
- 關于孤獨:孤獨不等于寂寞,接受孤獨的美妙,生活處處有樂趣
10 《正念禪修 : 在喧囂的世界中獲取安寧》
【美】馬克?威廉姆斯

本書發(fā)現了獲得持續(xù)快樂的奧秘,告訴你如何成功處理焦慮、壓力、疲憊,甚至重度抑郁等問題。那是一種深植內心的快樂和安寧,有助于促進深層次的對生活的真摯熱愛。它慢慢滲透到你從事的每一件事情,當生活中出現最快的變故時,它能幫助你自如地面對問題。
本書是對自己的善意和寬容,正念,讓人每一秒活在當下;正念,助你重新認識和善待一生。正念理論正成為全世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但它并非只是一種好的想法或聰明的技巧,而是一種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它培養(yǎng)我們開放的心態(tài)和溫和的堅持,幫助我們重新認識并善待一生。
書中提供了一系列簡單卻實用的方法,可以有效打破焦慮、壓力、不開心和疲憊等惡性循環(huán)。8周禪修訓練指南,是一個連貫的體系,通過對呼吸的練習、身體的關注以及對周遭事物的覺察,讓人集中渙散的精力,發(fā)現生活的真正樂趣,每一秒地活在當下。隨著練習的深入,你會發(fā)現自己的思想、身體和生命都慢慢舒展清晰起來,并用值得信賴的方法來處理各種浮現的問題 ,是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令人狂躁不安的世界中,尋找內心平靜的寶典。
本書介紹的訓練方法因其對抑郁癥患者的顯著療效,已被英國國家衛(wèi)生醫(yī)療質量標準署推薦為優(yōu)先治療方案。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對于沒有抑郁的人也同樣適用,因為正念實踐對一個人的健康、幸福和快樂有著極大的影響,本書提供的科學和醫(yī)學證據以一種極為深入淺出的方式充分論證了這一點。
禪修有助于培養(yǎng)一種深刻和寬容的認知,使你更好地評估自己的目標,確定實現最大價值的最佳行動路線:
- 葡萄干禪修:留出5-10分鐘的時間,確保你一個人位于一個空間內,不受電話、家人、朋友的打擾。關閉手機,避免影響你的思想
- 對一項日?;顒拥恼钜庾R
- 每天進行兩次身體和呼吸的正念禪修身體和呼吸的正念禪修的準備姿勢
- 習慣破除練習
11 《當下的力量》
[德] 埃克哈特·托利

20年蟬聯美國暢銷書排行榜!暢銷全球500多萬冊,我們這個時代具有影響力的心靈經典!
- 如果你正在尋找自我的巔峰體驗
- 如果你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 如果你想自我覺知和臣服
- 如果你正在學習冥想,學習正念
- 如果你常常感覺焦慮或憂郁
- 如果你的身體有慢性疼痛病癥
- 如果你想尋覓幸福的人生
- 如果你想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 或者如果你此刻很多問題想不明白,或者你遇到了人生的困難………
那么,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停下來,不是說不努力,而是停下來想一想,你是不是有專注于當下。
本書作者在書中引導我們發(fā)現,我們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恒焦慮中。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本書將告訴你:
- 只有活在當下,才能擺脫焦慮和痛苦
- 學會臣服,能讓你變得不再焦躁
- 用當下的力量,幫你獲得圓滿愛情
泰普洛領導力簡介:
泰普洛領導力成立于2002年,以「喚醒組織潛力 賦能企業(yè)領導者」為使命,匯聚數位有國際化背景的資深顧問和實戰(zhàn)教練,依托CPI人才測評、人才盤點、企業(yè)定制化內訓、高管教練、內部私董會等業(yè)務組合拳,為企業(yè)提供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人才發(fā)展和領導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