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嵯峨漫興—朝顏(小令/H-Hikari)


?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 ? 子瞻先生的西江月哀婉情切。炎國樂坊帷幔旖旎、琵琶幽幽,每逢亭臺水榭有人吟起《西江月》的曲調,總能惹得嵯峨凄然淚下。
? ? ?僧舟西渡已越三年,炎國牽?;ǖ拈_謝成了嵯峨對家鄉(xiāng)唯一的念想。三年前,當她抱著舢板漂浮在黢黑的海面上時,她以為自己早沒有生還的可能。想起師父“獨身入定”的告誡,遙望斜月沉沉,醉夢方醒的惆悵縈繞心頭。
? ? ?“是時候寫下辭世詩,與這絢麗的俗世相別了。”
? ? ?她想著。
? ? ?嵯峨記起小時候陪師父下山請教雕佛像的老匠人的經歷。師父和老匠人攀談,她和匠人的孩子在庭院玩耍,那位名叫“幸太郎”的少年曾贈予她一朵牽牛花并詠道:
? ? ??“?水罐旁纏絡著朝顏的花蔓,不忍傷害的我只好求水鄰家?!?/p>
? ? ? (朝顔に釣瓶とられてもらひ水)
? ? ? ?她不知何意,只記得老匠人笑著訓了幸太郎幾句便不再理會。幸太郎的花一直是嵯峨的珍藏,在她生命的最后關頭,粉紫色的牽?;ㄊ撬钪匾臓拷O:
? ? ??“可憐此生朝顏夢,凡塵爛漫昏曉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嵯峨
? ? ? ?牽牛花,依晨露晶瑩盛放,因炎風烈日凋零,宛如她短暫燦爛的一生。
? ? ? ? 但上天垂憐,她活了下來。季風把嵯峨送至炎國臨海,蘇醒時她正躺在一張木板床上。救下嵯峨的是一對炎國漁民老夫婦,她在漁村住了半月,清早被海邊的撒網聲喚醒,中午吃的是淡菜和海魚的雜燉,傍晚伴著漁女的船調誦讀心經。生活平淡而澄凈。
? ? ? ? ?嵯峨曾想尋找船上其他的幸存者。她自恃先前已有多次游歷炎國的經驗,炎國話她能講一些,便詢問村民有無發(fā)現(xiàn)其他落難之人。但建州的方言與炎國官話相距甚遠,老夫婦眉飛色舞地向她講述著什么,可她連半個字都無法理解。在漁村借住期間,趕海是嵯峨除誦經外少有的活動。海潮日漲夜落,時有稀奇古怪的雜物被沖至岸邊,每每從泥沙中撈起各種零散的物件,她心里都默認這些全是亡者的遺物,是他們的思念循著槳櫓翻動的聲音游回了陸地,卻只能在兩個世界的邊緣徘徊哩!
? ? ? ? 夜深人靜,老夫婦睡下后,嵯峨時常漫步海邊。皓月如璧,月下的孤影面對茫茫寒濤,她仿佛變作一只活亡靈無依無靠,世道的不仁令她蹉跎嗟嘆,她卻什么都無法改變。最后一個晚上,她問老夫婦借了一把沙鏟,又將撿來的貝殼粗略打磨了一番,在離岸較遠的沙地里,她挖了二十四個小坑,每個坑中都放入了一枚貝殼,代表與她同船、最終為海坊主所殺的二十四名船員。這簡單的墓地寄托著一名東國行者最深切的哀思,嵯峨為他們徹夜超度,破曉時分,她思忖良久,萬般愁緒凝作一句呢喃:
? ? ? “師兄,小僧去了!”??
? ? ? 回首三年浮沉事,悲喜自知。炎國旅途顛沛流離,眾生百相燦爛玄奇,足下國土廣袤,北疆塞外嵯峨尚未踏足,至于江南諸景,則與故鄉(xiāng)相近,在她心中,湖山晴雨最是流連。
? ? ? 如果此生真會埋骨他鄉(xiāng),那在此之前,請容小僧于蘇堤之畔修一所禪院,譯經習佛,傳藝授武。這也是為了回報這片美麗的土地對小僧救命的恩情呀!
? ? ??這是嵯峨一生的悲愿,但她現(xiàn)在還不會停下腳步。人心險惡,世道艱辛,她深知佛性永存,大難不死,飄零異鄉(xiāng),還有使命待她完成。她的人生與東國的命運漸行漸遠,家鄉(xiāng)的戰(zhàn)亂已只是海潮捎來的一封略帶硝煙的風信,而嵯峨也只能在夏夜的幻夢中回溯以往的光陰。
? ? ? 朝顏朝顏,顏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間隔萬里,牽牛的花期卻是四海唯一。好似那明月朗朗,在樂坊煙火冉冉升起的剎那,又有多少異鄉(xiāng)的旅者邀月共酌呢?
后記;
? ? ? 志怪故事的過渡,Hikari文藝到死的一個系列。
? ? ? 其中的引用:
? ?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引自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 ? 朝顏的俳句引自加賀千代女的《朝顏》,翻譯是自己改的,誒嘿~
? ? ?? 嵯峨辭世詩為原創(chuàng)。
? ? ??“朝顏朝顏,顏亦柔止.....”該句是詩經采薇的改編。我想表述的譯文大致為:牽?;ㄑ綘颗;?,花顏柔嫩滿枝芽。一遍遍說著要回家了,滿心的憂悶仍在天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