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生命最后一程 “緩和照護 人人享有”道德講堂進社區(qū)
撰文:張岳美 ??攝影:尤理明 惲圣杰 ??審核:吳立華?


社區(qū)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缺乏生命教育,讓很多老齡人和家屬不知如何正確面對死亡,廣大居民對安寧療護的需求不斷增加。2022年6月25日,由龍城春曉志愿者協(xié)會執(zhí)行的“尊重生命 關愛生命”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質(zhì)量之“緩和照護 人人享有”道德講堂活動,走進天寧區(qū)茶山街道清涼東村社區(qū),社區(qū)內(nèi)近50名老人出席了本次講堂活動。
主持人劉波介紹了龍城春曉生命關懷服務隊及龍城春曉安寧服務合作單位,讓居民更好的了解常州安寧療護服務發(fā)展。


全體高唱《公民道德歌》,“中國老百姓,炎黃好兒孫,重情重義重品行,立志先立人……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悅耳動聽的聲音在清涼東村傳遞友誼,傳播道德的力量。


學模范中,居民觀看志愿者微視頻,協(xié)會秘書長朱慕天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及兩位服務對象通過安寧療服務護完成心愿、減少痛苦、安然離世的故事。自己生命自己做主,減少過度治療,生死兩相安!

道德講堂主持人劉波聲情并茂地演繹了根據(jù)患者真實講述并同意改編的廣播劇《生命贊歌》,獻給熱衷于安寧療護的志愿者們。好好生活,享受當下,坦然面對死亡,明白生的價值,懂得死的意義,無需恐懼死亡,生是死的延續(xù)!


誦經(jīng)典中,龍城春曉黨支部書記蔣丹妮為大家誦讀出自《禮記·祭義》中的一句話: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人要學會從容的告別,移風易俗,真正的孝,家屬要學會尊重老人的意見。


談感悟中,現(xiàn)場的志愿者張玉梅分享從一個愛心車隊長到成為一名安寧志工、從剛開始對死亡的恐懼到最后成為一名積極參與安寧服務的志愿者,在服務中感受到安寧療護給服務對象及家屬帶來的溫暖。

50年黨齡的老黨員分享了自己中風后對生命的感悟,目前在社區(qū)養(yǎng)老院享受好的照顧,從自身體會和大家分享了老年人在面對疾病時的心理感受,及得到很好照顧的心理的安定,感謝黨的關懷。

80多歲的居民老年人聽了“學模范”講故事后,感悟不僅要享受五福人生,還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71年黨齡的老黨員承大爺聽了廣播劇后,萬分激動的感謝中國共產(chǎn)黨,讓他們晚年過上幸福生活,面對一天天的衰老不再害怕。

天寧區(qū)茶山街道清涼東村社區(qū)陳佳做了點評。表示被安寧療護團隊的美麗瞬間感動,感受安寧團隊給生命末期的病人和家屬帶來的愛和溫暖,期待在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更多的居民能夠了解安寧療護知識,讓生命末期更加的有尊嚴。

最后常州市住建局“揚帆”聯(lián)建黨支部給老人們“送吉祥”,一份小小的清涼包,傳遞黨的關懷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