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憑借自己這方面的實力,讓我成了她的小迷妹!
越來越體會到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人自從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啟了走向死亡的旅程。童年少年階段還沒有太在意,那時候有太多的恣意人生,天空正好,鮮花正美,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時候,對于死亡這個詞,更是感覺遙不可及。 可到了青年階段,尤其過了40歲之后,越來越感覺到死神的逼迫,無處不在。 從今年年初到現(xiàn)在,陸續(xù)聽到當年熟悉的鄉(xiāng)鄰朋友或者同學因病意外離世的消息,心里莫名其妙的恐慌和酸楚。 現(xiàn)代社會生存壓力比較大,大家都是在負重前行,房貸,車貸、孩子撫養(yǎng)教育支出,父母年老贍養(yǎng)問題接踵而來,不僅讓我們在經濟上透支,同時也在情緒上透支。 我在醫(yī)院工作的老同學曾經說過,到醫(yī)院來看病的,其實有很多都是因為生活壓力帶來的長期負面情緒積壓無法合理疏導造成的軀體重大疾病。對于他們這些臨床醫(yī)生來說,導致患者疾病形成的的這一顯著特點,讓他們也很有壓力:單純的只是醫(yī)治人的軀體,已經不足以幫到這些人,更重要的是情緒上也要提供支持。 這么說吧!他們有很多醫(yī)生的同行都會認為,對自己身體最負責的最好的養(yǎng)生就是負面情緒能得到及時合理的渲泄。 這點我是身有同感的,前幾天區(qū)政府這邊有一個對于60歲以上老人的惠民政策,全身免費體檢。 我陪72歲的婆婆去做了一下。到那去之后發(fā)現(xiàn)我婆婆身體真的是挺不錯的。因為當天去的老人很多,在等待的時候,大概有20多個老人,有很多一問起來,歲數(shù)比我婆婆都小的,但精神頭都不如我婆婆。 有的瞧著挺壯實的,可是沒有力氣,拿了個毛墊坐在椅子上;有的是拄著個拐棍;有一些能站著,但是明顯的臉色什么的不太好;我婆婆倒是神采奕奕的,和這個聊和那個聊的。做檢查的時候,那個給婆婆做B超的男大夫說:“阿姨今年多大年齡了?這身體素質真不錯,勝過現(xiàn)在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等到今天去給她拿體檢報告,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72歲的她各項指標都很正常,極少有偏高偏低的情況,啥病沒有。比我前幾天在醫(yī)院專門做的體檢報告強多了。那個給我報告的負責醫(yī)生說:婆婆就是血糖稍微有點高,但對于她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也是在一個比較可控的范圍。 當時那個醫(yī)生還說:“家里有這樣的老人,兒女也跟著省心,也是一種福氣。這個年齡如果有病什么的,也是真的會讓兒女受累的?!彼€挺真誠地問我:“這老太太是咋養(yǎng)生的?他說他這是代他總小病不斷這疼那疼的母親請教的。 我只有實話實說。 其實我婆婆并不是個有多注意養(yǎng)生的人,吃飯口味咸,甜,油,辣為主。從來沒看見過她忌口,也不是像人家老人那樣做飯做菜講究個精細化。稀里糊涂的,有時那豆角剛從田野里摘回來的,她都不洗,直接就扔鍋里燉去。剩飯剩菜更是常吃,她的標準就是只要不壞,剩三天五天的也是能入口的。 我因為她這些不好的衛(wèi)生習慣沒少和她嘴上鬧別扭,但是也沒啥用,過后她是我行我素 ,你說你的,我還是做我的。 她脾氣也不怎么好,有時我說得狠了一些,她也會回嘴懟我,根本就不讓勁兒。好在我們一起生活多年,彼此都了解對方的脾氣,差不多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爭吵之后也不會像有些婆媳之間那樣非常記仇,過后該怎么相處,還是怎么相處。 但她和外人就不這樣了,和妯娌鬧別扭,或者和相鄰有糾紛的時候,她是與人一言不合就擼胳膊挽袖子想動手,那罵功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花樣之多,讓人達到目瞪口呆的程度。村里的好幾個刺兒頭都不敢惹她,背地里給她起了“母老虎”“小辣椒”之類的稱號。 這么說吧!養(yǎng)生一般都是指心態(tài)平和,平時吃飯飲食有度有量,生活中能夠有很好地管理情緒的能力,但我婆婆的狀況和普遍的養(yǎng)生標準去做對比的話幾乎樁樁件件都犯了養(yǎng)生大忌!但是說來也奇怪,人家身體就是這么好。 我嫁進她家20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她幾乎從來就沒有生過什么大病,偶有那種流行性的感冒,吃上藥就好。在我看來是屬于那種疾病繞著她跑的一個神奇的存在。 所以我跟那個醫(yī)生最后說:“她的好身體是不是因為她懂養(yǎng)生,會養(yǎng)生。而是因為她從不委屈自己,誰惹到她了,心里不舒服,她就會說出來,罵出來,急眼了,她就上手。打贏了興高采烈。打輸了,她也不自暴自棄,更不會生悶氣。而是想著找原因,下次逮到什么機會再打回去。真真是活得一個隨性而為呀!” 她是家里的老大姐,最大的弟弟和她都相差八歲,一直在弟弟妹妹眼里是如救世主般的存在。她母親生性懦弱,反倒是她這個大女兒個性強硬,弟弟妹妹們挨欺負了,她一定會去以牙還牙幫弟弟妹妹討回公道的。 都說人的性格是過剛易折,可在我婆婆這里,根本就不是這樣。她這么多年由于自己個性的強勢的確和誰都處不長,關系都達不到多親密。 嫁給公公之后 公公家庭關系比較復雜,公公又是家里最小的,比較受氣的那個孩子,婆婆嫁過來之后,憑借自己的實力,很快地就扭轉了公公的弱勢地位——撓過大伯哥,扇過小叔子一嘴巴子,因為說話特別難聽,讓小姑子下不來臺,小姑子有兩年沒和她說過話,把老公公家這些親戚弄得是人人談她色變,避她唯恐不及!公公那些年在家里親戚那邊幾乎因為她達到了眾叛親離的程度,公公跟她抱怨,她卻說:“他們不喜歡我,我他媽還不喜歡他們呢!你不是和他們過一輩子,你是和我過一輩子!” 她真是做到了,家里家外得罪人一大堆,可她從不在乎。該吃吃,該喝喝,睡覺踏實,心里從來不覺得不舒服,活得是肆意張揚,別人對她的看法在她眼中從來是忽略不計的。吃得飽,睡得香,70多歲的年齡很少體會到失眠的滋味。 真真是讓我羨慕的不行,反觀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想的太多,給自己設置的羈絆也很多,又讓自己不開心的人和事了,動不動就憋著忍著?委屈著,壓抑著,不敢通過合理的途徑表達自己的訴求,維護自己的權益,時間久了,被壓抑的負面情緒全部以攻擊自身器官作為釋放途徑。你說,這身體能好嗎? 所以我覺得對于我婆婆來說,她的養(yǎng)生就是“不忍”! 精細飲食也好,適度鍛煉也好,吃很高營養(yǎng)價值的補品也好,如果在情緒上不能夠很好地讓自己舒服,那么,那些所謂的養(yǎng)生的方式,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我婆婆目前的身體狀況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有時想想我要是能活成婆婆1/3的任性狀態(tài),與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從這點上來說,我真的還是挺欽佩我婆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