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北洋軍閥(二)
002
慈禧和光緒先后死去,隨著武昌起義的爆發(fā),辛亥革命讓茍延殘喘的清朝土崩萬解。原本排擠漢人官僚的清朝貴胄們,發(fā)現(xiàn)當年縱橫天下的八旗子弟早已不復驍勇被迫將軍政大權交給了袁世凱。坐鎮(zhèn)北京的袁世凱通過與革命黨談判,逼清帝退位竊取革命果實,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至此,在清朝覆亡以后,民國進入了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
袁世凱上臺以后,先是改組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隨后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公布《中華民國約法》,實行總統(tǒng)制。通過一系列手段,袁世凱獨攬軍政大權,開始籌備改行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恢復帝制,廢除民國紀元,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建立中華帝國。
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招致南方革命黨人的堅決反對,爆發(fā)了護國戰(zhàn)爭。面對全國上下聲勢浩大的反袁浪潮,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袁世凱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以期靠段祺瑞團結北洋勢力,但各省并未就此停止軍事行動。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而亡,歸葬于河南省安陽市。袁世凱的死,標志著北洋軍閥割據(jù)時代的開始。

袁世凱死后,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之間的矛盾加深。皖系軍閥段祺瑞以國務院總里的身份掌握著政府實權,這不僅招致北洋軍閥內部,連北洋系以外的其他勢力也對極其不滿。1917年7月,孫中山在廣州發(fā)動護法運動,段祺瑞以國務院總理身份女促直系軍閥南下作戰(zhàn)。但直系軍閥在前線擅自停戰(zhàn),吳佩孚更是孤軍千里北上、皖軍閥與直系軍閥的矛盾至此不可調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