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機油真不用大修發(fā)動機,小心被套路燒機油大修
說到燒機油,似乎所有人都能插兩句嘴。
從維修技師,到車主,甚至是路邊烤串的小哥,貌似在這個問題上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造成全民都對燒機油如此了解的局面,還得多虧于燒機油故障高發(fā)的頻率。尤其在保有量巨大的德系車身上,發(fā)動機故障燈常亮也習以為常了。
在當今的汽車市場,要是自己的車不燒點機油好像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
一、什么是燒機油?
首先向大家科普?下機油的幾大作用, 為什么機油被稱為汽車關鍵部位發(fā)動機的“血液”?
1.作為潤滑油,它可以減少零件移動時的相互摩擦和損壞。例如減少汽缸套和活塞環(huán)(或者是凸輪軸與搖臂)之間的摩擦。
2.作為冷卻劑,它可以吸收發(fā)動機燃燒室由于冷卻液不易達到及燃燒產生的熱量,從而保護發(fā)動機不過熱工作。
3.作為密封劑,潤滑油形成的油膜,可以填補活塞環(huán)和汽缸套之間的間隙,防止燃燒壓力(發(fā)動機動力)的外泄,并防止燃氣竄入曲軸箱。
4.作為清潔劑,它可以防?燃燒時產生的污染物和氧化物雜質粘附在發(fā)動機內部,保持發(fā)動機內部的清潔。
5.作為防銹劑,它可以中和燃燒氣體產生的酸性物質,防止發(fā)動機生銹和腐蝕。
這么多如此重要的作用,如果機油消耗量超標,會導致發(fā)動機產生很多不可逆轉的創(chuàng)傷!
“燒機油”,這是?個比較泛泛的詞,按行業(yè)術語翻譯過來就是“機油消耗”超標,指?定周期內(比如每1萬公里),發(fā)動機油的消耗量超過了正常情況下的消耗量。用不著瞪著眼睛,其實機油本身確實是?個消耗品。只不過正常車輛發(fā)動機在工作過程中,變化的量很小,你或許沒有注意到罷了。車主們得知自己的愛車燒機油有很大的原因都是從做保養(yǎng)的維修技師的口中,或者行車儀表盤上提示的“機油液位”過低,請?zhí)砑訖C油”。
?、機油缺失多少才算是燒機油?
首先我們可以先談燒機油標準,不同廠家的合理機油消耗范圍不同。
以德系汽車為例,普通車輛在維修手冊中允許的每1000公里的消耗量約為0.8升,部分高功率增程發(fā)動機,閾值或達到驚?的1.2升。而車主們通常判定發(fā)動機是否“燒機油”基本上依據“?個保養(yǎng)周期內是否需要添加機油”為標準,而車輛的保養(yǎng)里程?般為5000km(礦物油或半合成)至10000公里(全合成機油)。
那么好啦,既然知道了燒機油量的界點,我們都可以通過機油正常消耗值判斷一下自己車是否存在燒機油的情況。
三、燒機油的原因五花八門,絕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車燒機油就需要大修,那可就太皮毛了。
我們遵循由外到內,由簡入繁的原則,把各種燒機油的“元兇”及可行的解決辦法分享給大家。
曲軸箱強制通風閥(PCV閥)
PCV閥或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你肯定知道,就是油氣分離器。顧名思義,就是將油和氣進行分離的一個部件。而這些油和氣的來源就是發(fā)動機的曲軸箱,那是機油的大本營。
發(fā)動機在工作時候溫度是很高的,機油受熱本身會蒸發(fā)一部分產生機油蒸汽,當蒸汽開始足夠多的時候就會產生壓力(這里可以想象一下沸騰的水壺)。蒸汽壓力對于發(fā)動機來說并不是好事,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泄壓,所以出現了油氣分離器。
油氣分離器更象是一個濾網,只允許氣體經過,不允許液體經過。蒸汽內的氣體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機油液滴則被過濾收集然后回流到油底殼內。當這個濾網出現問題的時候,蒸汽內的機油液滴就會直接進入燃燒室內參與燃燒,這是最容易被忽視掉的燒機油方式。
解決辦法:更換PCV閥,當然有些車型PCV閥是整合到氣門室罩蓋上的,需要氣門室罩蓋也一起換掉。
氣門油封
氣門油封是位于燃燒室和氣門室之間的一扇門,位于發(fā)動機的上半部(氣缸蓋)。用來隔離燃燒室高壓的氣體和氣門室內部的機油,與活塞環(huán)可以說是上下遙相呼應。
氣門油封主要由橡膠材質制成,在抗老化方面可以說是不盡人意。在發(fā)動機功率越來越高的今天,發(fā)動機工作溫度也是水漲船高,與上個世紀相比至少提高了20度左右,這也對橡膠材質也提出了難以想象的要求。
反觀日系車燒機油概率低也是因為強化程度不高,溫度相對于歐洲車低很多,化學反應較慢,氣門油封失效比較緩慢。
故障出現范圍及時間:多數都是出現在發(fā)動機溫度比較高的車型上,例如德系車一般在15萬公里之后開始出現機油消耗量增大的情況。嚴重的時候300-400公里消耗一升機油。
解決辦法:更換氣門油封即可,橡膠材質的最終歸宿就是換掉它。
活塞環(huán)
活塞環(huán)是發(fā)動機活塞上的重要部件,相當于一扇門。位于發(fā)動機的下半部,將活塞上部燃燒室的高壓氣體和曲軸箱內部的機油隔離開。當活塞環(huán)出現問題的時候,也就是間隙過大,機油會直接殘留在燃燒室之內參與燃燒。
故障出現范圍及時間:現在的汽車運行幾萬公里以上的車輛上才會因為活塞環(huán)老化而導致燒機油。當然,激烈駕駛、使用質量級別低、清潔性能差的潤滑油,也有可能導致活塞環(huán)開口重疊,油環(huán)卡死,活塞環(huán)和氣缸間隙過大,造成機油消耗量增大,
解決辦法:唯有大修,方能解決此問題。
小結
想象一下,如果一直用機油續(xù)命發(fā)動機,那么三元催化因為承受過多的負載被損壞,更換一個價值不菲。缸內燃燒因為機油參與,狀況不斷的惡化,加大了拉缸的風險,加劇了大修的概率。在每一次的長途行駛中,進入休息站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機艙蓋加機油,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在給愛車散熱,這是多么尷尬的事情??!每每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你都好后悔,為什么沒有早點在發(fā)動機具備修復的田建霞,及時修復燒機油。別再為自己固執(zhí)的決定后悔了,早點仔細檢查配件后,只要沒有嚴重拉缸,配件沒有故障,立刻用司有普燒機油修復劑加入油箱,多開開車就可以修復因為活塞環(huán)卡滯導致的燒機油問題了。
激烈駕駛導致拉缸產生劃痕造成巨大間隙,進而燒機油。
加大機油粘度等級可以適當緩解燒機油情況嗎?
先說結論,在某些車型上是可以的。
為什么是某些車型呢?
第一,這臺車必須是由于活塞環(huán)和氣缸壁間隙過大而導致的燒機油,其他原因,基本無效。
第二,可能這臺車的發(fā)動機技術要略顯滯后。
活塞環(huán)
活塞環(huán)間隙過大,加大機油粘度勢必會增加機油流動阻力和油膜厚度,從而填充活塞環(huán)與氣缸之間的間隙,進而改善燒機油情況。但是只能解決輕度的燒機油狀況,如果間隙很大,還是沒用。
發(fā)動機技術又是什么?
現在的發(fā)動機制造加工技術已經很牛了,牛到什么程度呢,已經基本不再需要高粘度形成厚厚的油膜來實現密封了。通過自身較高的加工技術和金屬外表面特殊耐磨涂層就可以達到非常有效的密封性能。
低粘度機油帶給曲軸運行時的粘性阻力會較小,效率更高,油耗和排放也會降低。在近幾年全新研發(fā)的發(fā)動機上,增大機油粘度的套路,并不適用。所以你會看到0W-20型號的機油,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凡事皆有利弊,只是表現不同
改變了機油粘度,發(fā)動機阻力變大,噪音、動力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所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判斷車輛機油量消耗高的原因,解決掉故障,而不止是靠添加機油來解決問題。
小結
想象一下,如果一直用機油續(xù)命發(fā)動機,那么三元催化因為承受過多的負載被損壞,更換一個價值不菲。缸內燃燒因為機油參與,狀況不斷的惡化,加大了拉缸的風險,加劇了大修的概率。在每一次的長途行駛中,進入休息站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機艙蓋加機油,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在給愛車散熱,這是多么尷尬的事情??!每每遇到這些情況的時候,你都好后悔,為什么沒有早點在發(fā)動機具備修復的田建霞,及時修復燒機油。別再為自己固執(zhí)的決定后悔了,早點仔細檢查配件后,只要沒有嚴重拉缸,配件沒有故障,立刻用司有普燒機油修復劑加入油箱,多開開車就可以修復因為活塞環(huán)卡滯導致的燒機油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