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車場丨別被《頭文字D》帶偏了,AE86根本戰(zhàn)不過EVO?
今天《聽車場》,借著上次聊11代思域Type-R引進國內的余溫,聊聊JDM老車歷史。
恰巧前幾天又看了一遍杰倫主演的《頭文字D》,里面的最終戰(zhàn)就是豐田AE86大戰(zhàn)三菱EVO,對了還有冠希哥、高橋涼介的馬自達RX-7。
關于《頭文字D》,看過漫畫的不多,看過動畫的也不多,大多數(shù)人看的還是杰倫的電影。而AE86大戰(zhàn)EVO,又是電影里的名場面,一番戰(zhàn)以AE86爆缸結束,二番戰(zhàn)EVO被AE86打敗。
事實上,AE86這車已經(jīng)被過度神化了,而EVO也許比你想象中強得多。所以今天讓我們走進歷史,了解這兩臺經(jīng)典的JDM車型。


AE86到底是怎么戰(zhàn)勝EVO的?
首先,《頭文字D》的作者重野秀一,本身就是AE86車主。
我們就按照大多數(shù)人都看過的電影來說,EVO在電影里是二負一勝的戰(zhàn)績,除了帝皇車隊隊長、陳小春飾演的須藤京一,他的那臺EVO3對戰(zhàn)AE86一勝一負以外,還有劉畊宏,沒錯就是那個跳操的劉畊宏,他飾演的帝皇車隊二號人物巖城清次,駕駛EVO4慘敗AE85。

先說拓海和巖城清次,其實就是杰倫和劉畊宏那一戰(zhàn),是EVO第一次在電影里登場。EVO屬于三菱為拉力賽而設計的性能車,巖城清次的EVO4,搭載雙渦流增壓器的4G63T機頭,匹配5擋手動變速箱,配備全時四驅和當時的新一代主動式差速器,原廠根據(jù)“君子協(xié)定”被限制在280馬力,漫畫中與AE86對戰(zhàn)時是300馬力,外加其他強化。但是呢?
其實在漫畫中輸?shù)脹]那么慘,巖城清次很厲害,輸也是輸在拓海更熟悉秋名山,并且使出了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下溝跑法,在過彎速度上略勝一籌,最后實現(xiàn)超車。

可是到了電影里,巖城清次被劉畊宏演成了一個毫無技術、玩世不恭的形象,而且還不是敗在AE86手上,而是拓海發(fā)小阿樹的AE86廉價版本——AE85手上,那車原廠只有83馬力,但巖城清次和他的EVO4依然毫無一戰(zhàn)之力。
接著EVO在電影中的第二次出場,也是EVO在電影里唯一一次高光時刻。深更半夜、空無一人,在荒郊野嶺,帝皇隊長須藤京一和巖城清次兩個大男人擠在一臺車里準備上山,碰巧遇到了路過的拓海,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須藤京一的座駕是EVO3,EVO3原廠沒有EVO4強,但依然是4G63T機頭、5擋手動變速箱、全時四驅,原廠5.9秒破百,漫畫中被調校到了4.9秒,作為車隊隊長和職業(yè)車手,須藤京一的車必定也是高度改裝。

所以無論在電影還是漫畫中,這一戰(zhàn)AE86毫無還手之力,這是拓海第一次碰見自身實力就挺強、同時車輛性能又遠遠高于自己的對手。甩也甩不開,跑也跑不過,最后強行將AE86逼到極限,最終成就一段爆缸的美話。根據(jù)漫畫設定,當時的AE86只有150馬力,外加拓海老爸花幾個月特調,10.3秒破百。

但拓海他爹在吃喝嫖賭之余,后來給AE86換上了一臺萬轉賽用機頭叫AE101 4A-GEU(全稱TRD AE101 4A-GEU Group A TWIN CAM 20),這個機頭原本是給AE86 N年之后的后代AE101參加比賽用的,是豐田御用改裝廠TRD美國分部研制的A組賽用機頭,一臺小排量自吸在11000轉爆發(fā)240馬力,換裝后提升到7.9秒破百。

果不其然,在電影的第二次對戰(zhàn)里,須藤京一一開始仗著車輛性能領先,但他被高橋涼介發(fā)現(xiàn)在過彎時總會留下巨大空當,于是意料之外的被拓海和高橋涼介用下溝跑法過掉了。然后心態(tài)炸裂,最后嘗試強行超車時,被對向來車撞下山崖。
這段和漫畫有出入,漫畫中比賽場地不在秋名山,在帝皇車隊的老家日光伊呂波山道,而且是拓海和須藤京一的一對一,最后輸在拓海不要命上。

總之,AE86到底是怎么戰(zhàn)勝EVO的?在《頭文字D》中就是這樣。但是在現(xiàn)實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算在當年的日本國內,也沒人會把EVO和AE86放在一起比較,里面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更別提這就不是一個年代的車,即使是初代EVO和AE86去比,中間也差了快10年……電影里不是有一句“喂87出了沒?都出到89了”,其實按照電影中EVO4登場的那個年份,何止89,AE111都出了。

AE86其實就是臺買菜車?

漂移神車AE86。AE86不像EVO是一個系列,它就是特定的一款車型,或者說一款車型幾個版本的統(tǒng)稱,而且這還不是車名,是底盤編碼,AE86真正的名稱是“Corolla Levin”或“Sprinter Truneo”。
現(xiàn)在普遍的說法,“A”代表這車搭載的是豐田4A系列發(fā)動機,“E”在豐田內部指的就是卡羅拉車系,“8”表示E80系列即五代卡羅拉,最后的“6”表示車型版本。所以,很多人認為AE86是86年出的是錯誤的。

雖然屬于卡羅拉車系,但當年的卡羅拉也不是現(xiàn)在的卡羅拉。60、70年代的初代卡羅拉,那都是后驅的,而且當時推出了多種車身版本,其中就包括雙門版本的Corolla Sprinter。到了第二代,Corolla和Sprinter分了家,發(fā)展成了姊妹車系,而且各自都有雙門版本,分別叫“Corolla Levin”和“Sprinter Truneo”。


到了83年Corolla和Sprinter又進行了一次換代,算是第五代了,這時候它們就不止有后驅了,根據(jù)不同版本還分為前驅、四驅,當時前驅已經(jīng)成為中低端轎車的潮流。但那一代雙門的Corolla Levin和Sprinter Truneo,由于是運動定位,所以依然是后驅,底盤編號AE86。其中那一代的Sprinter Truneo,就是拓海的戰(zhàn)車了,與Corolla Levin最大的區(qū)別是有跳燈。

Sprinter Trueno GT-Apex黑色限量版
當然,雖然都叫AE86,但除了分為Corolla Levin和Sprinter Truneo,下面還分兩門版和兩門掀背版,拓海的AE86就屬于掀背版,漫畫中他最終的對手乾信司,就是多了個屁股的普通的兩門版。此外還有日本版、美國版,具體的型號也很繁雜……最珍貴的是日本本土停產前發(fā)售的Sprinter Trueno GT-Apex黑色限量版,全黑車身,金色輪轂。

再說說AE86的4A-GE 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這機頭是AE86的大殺器,往后發(fā)展了有好幾代、N個型號,一直用到了10年后的AE111上。據(jù)說豐田定下的方向就是運動性能,所以上面的很多技術是首次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初期的型號就有接近130馬力、150牛米,比現(xiàn)在的卡羅拉馬力還大,關鍵這機頭還非常的輕。

“再快也是86”
豐田當時為AE86定下了三個目標:一挑戰(zhàn)筑波賽道最快單圈紀錄,二稱霸日本國內的拉力賽道,三挑戰(zhàn)200公里的極速,結果最后都完成了,沒錯AE86原本玩的是拉力賽。

但是回到現(xiàn)實,AE86在當時并不算一臺完美的車,你猜它為什么適合漂移?一是因為車很輕,原廠只有900多公斤;二是它的懸架設計非常的老,沿用的是上一代的設計,導致非常轉向過度,這其實不是個好事,但最后這種奇怪的操控反而變成了漂移的利器。總之AE86不像網(wǎng)上說的是一臺經(jīng)濟耐用的買菜小車,但你說它有多強?好像也沒多強。
為什么后來卡羅拉徹底變成買菜車了?因為到了90年代,在AE86所屬的入門領域,出現(xiàn)了以本田VTEC車型為首的攪屎棍,在2000年左右AE111失敗之后,主打運動的Corolla Levin和Sprinter Trueno徹底退出歷史,留下的只有買菜車卡羅拉。

所以《頭文字D》中AE86和一堆晚它幾年的、還更高端的性能車和跑車一起比賽,就很離譜。其實作者也盡力真實了,你沒看AE86的比賽全是下山?AE86除了車身輕沒有一點優(yōu)點,但下山車身輕就是最大的優(yōu)點,150馬力加上拓海老爸的調校就夠用了,爆缸后換機頭的240馬力就更恐怖了。

同時《頭文字D》過分神化了漂移,漂移不會比走線快,又不是拉力賽車。AE86真正火起來也是因為適合漂移,而幾十年前漂移在日本山路飆車中流行,也是因為那幫瘋子覺得這樣更刺激。即使“漂移之王”土屋圭市本人,跑正經(jīng)比賽用時的也不是漂移,而真正將漂移運用到實戰(zhàn)并且成功了的,只有日本“漂移運動之父”高橋國光。

而EVO又是什么樣的一臺車?
回過頭來看EVO的歷史,真的不算什么歷史悠久的車型,初代在1992年才面世。

實際上,當時三菱之所以要做EVO這車,主要就是為了去跑拉力比賽,因為他們之前參賽用的車是戈藍VR-4,普通版的戈藍之前還在國內賣過,現(xiàn)在也能找到一些二手車。在這邊也插一句題外話,很多人都以為4G63T機頭是EVO專屬,實際上在EVO之前,三菱就已經(jīng)把這機頭用在比賽里面了。

戈藍VR-4
回到EVO上,三菱當時覺得戈藍VR-4的尺寸太大了,沒辦法在比賽中發(fā)揮出4G63T機頭的實力,他們就必須要找到一臺更加緊湊的車型,去進行賽化改裝,而且還得在市售車型里去找,因為比賽有要求,產量不足5000臺的市售車不讓參賽。
那么,那時候的三菱旗下還有什么車呢,一臺是小車子Mirage,這車有點類似豐田雅力士,另一臺就是Lancer、藍瑟,也就是后來在國內也賣過的翼神,不過國內賣的那都是后續(xù)版本了。三菱那會兒看了看,Lancer的車身剛性可比Mirage這種小車子高多了,而且Lancer還是全球車型,賣的也比Mirage要好,拿去跑比賽要是真搞出什么名堂,不就帶著普通版也能賣好了么?

EVO1
三菱也正是從那時候,決定要基于Lancer去打造一臺拉力比賽用車,而其民用版就是EVO了。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設計EVO唯一的目的就是參加拉力,AE86的設計初衷有一部分也是參加拉力,但這兩車中間差了快10年,性能的差距是巨大的。
不過,當時的初代EVO并沒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風浪,因為除了日本的消費者,其它任何國家和地區(qū)的人都買不到這車,而且這車只賣了一年就換代了,說白了就是應付比賽的市售車要求的。
這不禁讓我想到197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那時候大眾也是為了參加比賽,然后推出了高爾夫GTI,只不過大眾的操作比較風騷,本來只計劃生產5000臺,后來發(fā)現(xiàn)這車賣的特別好,于是最終大約有53萬臺高爾夫GTI駛出了生產線……

當然,再往后的幾代車型,簡單來說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強,畢竟這車的名字就叫“Evolution、進化”,只不過從二代開始一直到八代,這車的原廠馬力基本上就沒突破過280匹,所謂的君子協(xié)定擺在那兒。

EVO9
實際上,在國內大家真正能接觸到EVO這臺車,只有正式引進過的九代和十代,再往后就是和大家說再見,Evolution也不再進化了。

EVO10
EVO這車最牛的地方不在山路,也沒什么人拿它去跑山路,因為這車實在是不合適,當年日本山路飆車黨用的多是后驅車,所以在《頭文字D》中被AE86打敗也還算說得過去。除了拉力賽場,這車的民間主要玩法還是大馬力。

4G63T潛力之大,被爆改至千匹的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屠牛宰馬的故事也不絕于耳,這也是為什么十代EVO一直被人吐槽,因為三菱把這代EVO的心臟換成了4B11T發(fā)動機,這種鋁合金缸體的機頭,顯然不能和先前的鑄鐵缸體媲美。換句話說,4B11T相比之前用了十幾年的4G63T,技術是進步的,但潛力是退步的。
總之,EVO的對手從來就不是AE86,而是豐田SUPRA、日產GT-R、斯巴魯WRX STI等更高層次的車。


JDM的輝煌已成過去,現(xiàn)在在國內,SUPRA比寶馬Z4貴,11代Type-R大概率加價……在高昂的價格面前,你甚至體驗不到JDM的一大樂趣——草根逆襲的感覺。如果是JDM老車,但凡有點噱頭或者稀缺性的,哪一臺不是被人炒上天?換句話說,現(xiàn)在國內的JDM,玩的不再是性能,而是那種人無我有的優(yōu)越感。
哪怕我們撇開價格不談,假如你是一個唯性能論的車主,那我估計你也不會喜歡JDM,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土屋圭市開著BRZ和奧迪A4跑山,結果連土屋都大喊“我想要渦輪”,最后輸?shù)舯荣悺?/p>
對了,《頭文字D》的作者又出了一部《MF GHOST》,不想看漫畫的明年會出動畫,講的是拓海的徒弟,正規(guī)賽車學校畢業(yè),如何開著GT86大戰(zhàn)歐洲超跑,舞臺也從違法山路飆車變成了正式街道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