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舉 |丹青追夢 水墨本色-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云個展


【個人簡介】??
徐慶舉,號墨香齋主,1965年生,天津市人。天津日報資深記者,現(xiàn)為《畫訊》俱樂部主任,專業(yè)書畫主流刊物《畫訊》總編輯,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美協(xié)山水畫專委會委員,天津市政協(xié)書畫研究會山水畫院院士,天津南開畫院副院長,黃庭堅書畫院名譽副院長,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健康與傳播學院書畫指導教師。結業(yè)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朱零山水畫研修班。師從劉蔭祥、紀振民兩位國畫大家。主攻國畫山水,轉益多師,作品渾厚、蒼茫,意境高遠。作品受邀參加“津門風韻——天津書畫名家展“巡展和"大地飛歌一一天津書畫名家巡展",先后在揚州八怪紀念館、吳昌碩紀念館、齊白石藝術館、陸儼少藝術院、天津美術館等重要場館展出,先后入選天津市首屆山水畫展、2015年天津美協(xié)山水畫藝委會首屆大展、天津政協(xié)書畫研究會山水畫院大展等重要展覽。許多作品被天津文學館及有關機構及個人收藏。出版有《徐慶舉山水畫選》《翰墨留香——我筆下的書畫家》等專著。其撰寫的書畫評論觀點鮮明,切中要害、具有前瞻性,且文風樸實,頗受讀者歡迎,在《中國文化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等專業(yè)報刊多有發(fā)表,并廣為國內藝術網(wǎng)站轉載,與馮驤才、馬未都、陳傳席等文化名人一起被中國網(wǎng)百度文化匯列為專欄作家。
【作品鑒賞】
從記者到畫家的華麗轉身
——著名山水畫家徐慶舉印象
????文/柳河(《畫訊》主編)
在天津書畫界,提到徐慶舉的名字,可以說是響當當?shù)?,這不僅因為他是一位出色的策展人、藝評家,成功地組織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各類書畫交流活動,還因為他畫得一手好畫,他的多才多藝令人刮目相看。

人到中年的徐慶舉,從知名記者轉型為新銳畫家,短短十余年完成了文與畫的華麗轉身。雖然學畫時間不長,但他的起點很高,畫技進步之快令人瞠目,其畫品也是高格,令人不相信他是半路轉行,堪稱畫壇傳奇。

作為《天津日報》的著名記者,徐慶舉曾兩度被評為天津日報社十佳記者,獲得中國新聞獎和天津市好新聞獎若干,出版過新聞作品集《商海觀潮》和散文集《天生膽小》,還曾因尋找聾啞青年張軍的連續(xù)報道,受到天津市記協(xié)的特別嘉獎。在無冕之王的光環(huán)照耀下,他本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坐享其成,但骨子里的勤奮和倔強,讓他重拾兒時夢想,勇敢地踏入畫壇。不得不說,徐慶舉是一個極聰明,極勤奮,又極有靈性的人。上學時候的他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并以津南區(qū)文科狀元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天津師大炙手可熱的新聞專業(yè)。在進入黨報后,他以勤奮和努力,在新聞報道上以獨特的視角寫出大量有深度且引起強烈反響的稿件,成為新聞界的名人。而進入畫壇以后,他主攻山水畫,又以極佳的悟性,極高的品位,在畫界異軍突起。拜畫壇名家劉蔭祥、紀振民先生門下后,他認真聽取兩位恩師的教誨和點撥,腦勤、手勤,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作,逐漸形成了雄渾大氣、水墨淋漓,氣韻生動、不拘一格的山水畫風,得到業(yè)界的一致好評。

徐慶舉視野開闊,博采眾長,他的畫從傳統(tǒng)入手,深得傳統(tǒng)之長的同時,融入現(xiàn)代人審美。他不斷錘練筆墨,使功力日漸深厚。畫面厚重不失樸茂,穩(wěn)健不失蒼渾,他經(jīng)常以宏大磅礴的氣勢表現(xiàn)美好山河,傳遞情感心聲。他注重線條的質量,用筆靈活多變,清新不失高古,大氣中不乏細微之處,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注重傳統(tǒng)技法的學習,卻又不拘泥于傳統(tǒng)程式的探索型畫家。他喜歡走入大自然,從真山真水中汲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同時,他還十分注重文化的認知和感悟,賦予作品深厚的文化氣息,用靈活的形式語言體現(xiàn)出特定的意蘊和內涵。章法、布局、虛實、點線的穿插安排,無不以文化為底蘊,處處體現(xiàn)文化的厚重感,展示出生生不息的浩然之氣。

徐慶舉是一個愛學習,會學習,擅長學習的學者型畫家。他除了注重平時的吸收和積累之外,還有意識地進行深造。他先是參加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水畫研修班的學習,后又參加了《美術報》和中國美術學院聯(lián)合舉為的“湖山圓夢一一先鋒人才山水畫研學活動",近距離地聽取童中燾、林海鐘、朱零等山水畫大家的講座,隨眾多名師現(xiàn)場寫生,提高見識和學養(yǎng),取他人之長,克自己之短,反復琢磨,得其精髓,不斷加深對藝術的理解。如果說聰慧和悟性為他打開了思想的門,那么勤奮和努力為他搭起成功的梯。

徐慶舉在創(chuàng)作上的勤奮是眾所周知的,他從不滿足于現(xiàn)狀,多年來堅持筆耕不綴,研習不止,他將自己的才情、天賦全身心投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用他韻致清新、內涵豐富的筆墨,把中國山水畫的行云流水,空靈飄逸完美表達,絲絲入扣地傳遞著中國文化靜謐悠遠的迷人氣息。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藝術之路會越走越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