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園林 唐上陽宮




上陽宮南臨洛水,北連禁苑,繁華壯麗。地處正宮紫微城以西,故稱西宮、別宮。?是隋唐洛陽城“兩宮制”的標(biāo)志。其實(shí)際的社會功能是皇帝的“美女庫”。洛陽上陽宮是皇帝東都第二大皇宮。上陽宮大致面積約8平方公里。上陽宮范圍,據(jù)《唐六典》記載:“上陽宮在皇城之西南,苑之東垂也。南臨洛水,西距谷水,東面即皇城右掖門之南?!湮鲃t有西上陽宮。兩宮夾谷水虹橋,以通往來。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高宗李治晚年登洛水高岸,延眺良久, 嘆其美,于是詔令司農(nóng)卿韋機(jī)于此地營造高館,富麗堂皇,除宮殿建筑外,門闕、臺閣、亭觀極盡豪奢。唐高宗李治又下令列岸修廊,連亙一里。上陽宮建成以后,以其雅致甚得帝王之心。狄仁杰因上陽等宮室太過壯麗彈劾司農(nóng)卿韋機(jī)。唐高宗遂因上陽等宮室太過壯麗將韋機(jī)免職。?儀鳳四年(公元679年),唐高宗李治、武則天車駕入洛,便移駕于上陽宮。自此二人曾在這里辦公和生活了很多年。凡帝王御東者,常居此宮。史載唐高宗晚年即常居此宮聽政,甚至還親迎嵩山全真道人潘子真布道于上陽宮,“天子側(cè)席齋宮,虛襟宣室”。
垂拱年間,唐睿宗、武則天曾于上陽宮中聽政。?武則天還常在上陽宮中宴饗群臣,《全唐文》即隸錄宋之問《早秋上陽宮侍宴序》。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唐玄宗經(jīng)常在上陽宮處理朝政和舉行宴會,還曾有十日一朝于上陽西宮之慣例。開元中,唐玄宗曾攜武惠妃幸上陽宮麟趾殿。開元年間,上元節(jié),唐玄宗移仗上陽宮,大陳影燈,設(shè)置宮廷火炬。從禁中到外殿,都燃起蠟燭,連綿不絕。當(dāng)時有個工匠,用彩色繒帛制出燈樓30間,高150尺,懸掛珠玉金銀,微風(fēng)一至,鏘然成韻。又用燈做成龍鳳、虎豹騰躍的樣子,栩栩如生,如真的一樣。開元五年,唐玄宗第九子悼王李一薨于上陽宮。開元十年,唐玄宗御洛城門試文章及第人,命蘇晉、陳希烈于上陽宮化城院考。開元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727年1月9日),唐代宗李豫出生于上陽宮。開元二十四年正月,吐蕃遣使朝貢當(dāng)?shù)靥禺a(chǎn)金銀器玩數(shù)百件,造型奇特。唐玄宗下令將其列于上陽宮提象門外,向百官展示。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一月八日,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發(fā)動安史之亂。十二月十三日,叛軍攻克東都洛陽,居住在上陽宮的梅妃死于亂軍之中。安史之亂后,上陽宮損毀嚴(yán)重,滿目瘡痍。
根據(jù)《唐六典》記載,對照《永樂大典》中的上陽宮圖,其各建筑組團(tuán),沒有像朝宮那樣,對稱、行列、中軸線布置,而是采用自由的、集錦式組團(tuán)的離宮布局,散置在上陽宮的園林空間之中。這些獨(dú)立的宮殿院落分布于上陽宮的園林中。上陽宮分為東西兩宮,梅妃所居為上陽東宮,而西上陽宮在上陽東宮之西南,兩宮夾谷水駕虹橋,以通往來。上陽宮的著名宮殿有觀風(fēng)殿、仙居殿等,宮殿建筑達(dá)數(shù)十處之多。武則天被趕下皇位后就住在上陽宮的仙居殿里,直到去世。上陽宮分為:觀風(fēng)殿、化成院、麟趾院、芬芳殿、本院及西上陽宮。
觀風(fēng)殿是上陽宮正殿,大殿坐西向東?,高宗居此聽政,武則天還政后居此,包括觀風(fēng)門、浴日樓、麗景臺、七寶閣、九洲亭和曜掌亭等。這組建筑,在皇城提象門外,距皇城最近,面東。大約在今西工八一路一帶。化成院包括仙居殿(武則天于神龍元年〈705年〉十一月崩于上陽宮此殿,年八十二)、甘露殿雙曜亭等。大體在今金谷園路以西,唐宮路以北,手表廠以東的方形地段內(nèi)。麟趾殿包括神和亭、洞之堂和××亭等,大約在今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一帶。上陽宮建筑包括麗春殿、含蓮?fù)ぁ④饺赝?、宜男亭。大體在今西工613研究所一帶,南去洛河,風(fēng)景佳麗,臨河有一里長的長廊。芬芳殿在上陽宮西北的芬芳門內(nèi)。包括宜春院、仙妤院、妃嬪院、冰井院、露菊亭和上清觀等。大體在今西工西小屯村以北地段。上陽宮西部有一方形宮園(小上陽宮)。小上陽宮內(nèi)有客省院、蔭殿、翰林院、飛龍廄等建筑。大體在今王城公園、六建公司一帶。
2013年8月洛陽市在上陽宮遺址一帶建設(shè)了上陽宮文化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