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六十二)---烈火燎原
那徐溫窺得機會是什么呢?他發(fā)現(xiàn)吳越軍駐扎的地點有茂密的樹林,而此時恰逢大旱,林中多是荒草枯枝。昔日東吳大都督陸遜大敗季漢先主劉備于秭歸,用的正是火燒連營。
徐溫決定效法陸伯言,趁著天干物燥,以火為兵。派出一小隊人馬偷偷潛伏到吳越軍營附近,扔下大量易燃物,點燃之后迅速撤退。一瞬間熊熊火焰翻滾而起,軍營連同營外的樹林一起燃燒起來。不巧的是似乎連老天也是站在吳國這一邊,風向也是朝著營內(nèi)刮。
吳越士兵都震驚了,怎么一下子營帳都著火了,糧草輜重全沒有,似乎連退路也變成了一縷縷帳篷上的青煙,從而煙消云散了。軍心士氣也一樣無影無蹤,軍官們試圖壓住陣腳,臨陣斬殺了幾名逃兵,但是已經(jīng)為時已晚。

吳越軍指揮使何逢、吳建兩人戰(zhàn)死沙場,陣亡將士上萬人。錢元瓘帶著殘兵敗將狼狽向東逃竄,直奔蘇州而去。
但是陳璋早已恭候多時了。陳璋等在回蘇州的必經(jīng)之路上,吳越潰軍對此一無所知,迎頭撞上吳軍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戰(zhàn)果沒有意外,早已崩潰,建制打散的吳越軍再次迎來一場脆敗。這會兒他們的戰(zhàn)斗力和隨軍的民夫也不遑多讓。
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狀況下,不到兩萬的吳越軍幾乎迎來滅頂之災。主帥錢元瓘更是迎來人生中最危難得時刻之一。
要知道錢元瓘年及弱冠就去宣州為質(zhì),之后統(tǒng)軍在外,久歷戰(zhàn)陣。戰(zhàn)場上刀槍無眼,也算是見慣生死。但這次不同,切切實實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大軍敗后,錢元瓘作為主帥,甲胄顯眼,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錢元瓘伏在馬上,慌不擇路,打馬狂奔,身后吳軍精騎緊追不舍。結(jié)果好巧不巧碰上了著名人物在逃亡時經(jīng)常會遇見的尷尬境地,那就是前方出現(xiàn)了一條寬闊的壕溝。當年劉皇叔被荊州蔡瑁追殺,也是路遇檀溪不得過,金國奠基人完顏阿骨打被窩某罕追擊也是遇到溝渠,進退兩難。
但是他們都是天選之子,都能化險為夷。錢元瓘也不例外,他狠抽一鞭,縱馬一躍,飛躍過壕溝。身后的吳軍追兵眼見正主遠遁,自己只能怏怏而去。萬戶侯也只能是白日夢了。
錢元瓘收拾殘部,僅剩數(shù)百騎兵,凄涼地逃回杭州。
而無錫一戰(zhàn)重創(chuàng)吳越陸軍,讓對手元氣大傷。徐溫是否會抓住戰(zhàn)機,乘勢南下,攻略兩浙?請看下期---刀槍入庫。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資治通鑒》(后梁紀五)
《吳越備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