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江蘇省射陽湖、射陽河以及射陽縣的名稱來歷嗎?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我國的文明歷史從未中斷過,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不斷地發(fā)展壯大。文明在演進的過程中,會留下許多的痕跡,在我國很多地方的地名中,就包含有歷史文化的內(nèi)涵。

為什么這些地名都叫“射陽”?
有很多地方的地名都有上千年的歷史,比如邯鄲、敦煌、酒泉、張掖、武威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個位于江蘇省的地名,這個地名就是“射陽”,在江蘇以射陽命名的地方包括射陽湖、射陽湖鎮(zhèn)、射陽河和射陽縣等地。這些以射陽命名的地方,都位于江蘇省東部的鹽城市,以及揚州市的寶應(yīng)縣。

射陽湖、射陽河和射陽縣地圖
射陽湖鎮(zhèn)就是以射陽湖命名,位于寶應(yīng)縣東部,面積約為198平方千米,人口數(shù)量約為10萬人。射陽湖是江蘇歷史上的一個湖泊,據(jù)推斷大概形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由于長江和淮河攜帶的泥沙在東側(cè)形成沙堤,古瀉湖逐漸形成。戰(zhàn)過后,繼續(xù)淤積形成湖泊,到了1128年黃河奪淮之后,射陽湖的淤積加快,到了1495年之后,射陽湖變成了一個沼澤型湖泊,如今射陽湖成為長條狀的河道型湖泊。

射陽湖
射陽河潮河,又名射陂,是由射陽湖湖水沖蝕而成的天然河流,河流源于射陽湖,經(jīng)永興、阜寧縣、鮑家墩等地,在海通鎮(zhèn)入海,全長198千米。射陽河的下游流經(jīng)射陽縣境內(nèi),射陽縣位于蘇北中部沿海,全縣面積約為7730平方千米,人口數(shù)量約為76萬人,射陽縣是我國風力資源大縣,在近遠海共有超千萬千瓦級可開發(fā)風力資源,是我國最大的高質(zhì)量海上風電產(chǎn)業(yè)集群,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

射陽縣海上風電場
為什么這些地方都會以“射陽”兩字命名呢?我們從字面上來看“射陽”兩字中的“射”應(yīng)該代表“射箭”,而“陽”字應(yīng)該代表“太陽”。那么“射陽”兩個字的意思就是“用箭射落太陽”,因此這個名字的由來很有可能與“后羿射日”有關(guān)系。有人做過考證,地名“射陽”的由來,確實和后羿射日有關(guān)系,相傳上古時期,夏代“有窮國”的國王就是后羿,有窮國在后羿的英明治理下,蒸蒸日上,威震四方。

江蘇省鹽城市人文地圖
有一天,日出的時候突然從東方升起了十個太陽,在十個太陽的共同炙烤下,莊稼逐漸枯萎、河流逐漸干涸、大地逐漸龜裂,后羿看著眼前的一切,心如刀絞。有一次,后羿夢見一白胡老人,老人指點他,將九個箭靶做成太陽形狀,每天對準靶心,練上七七四十九天后,便可射落天上的太陽。后羿按照此法,在五十日后射日,果然將九個太陽射落,不過自己也力竭而亡。

后羿射日
在后羿射落的九個太陽之中,有一個掉到了黃海邊上,在地面砸出了一個大坑,后來周圍的水匯聚到這個坑里,形成了射陽湖。不久之后,從射陽湖中流出了一條河流,人們稱為射陽河,射陽河蜿蜒曲折,往東流入黃海,河流的下游地區(qū)就是現(xiàn)在的射陽縣。

江蘇省射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