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父
2023-11-02 22:21 作者:堂吉柯德與風(fēng)車 | 我要投稿
孔子凄涼悲傷地說:“請問什么叫做真?”漁父回答:“所謂真,就是精誠的極點。不精不誠,不能感動人。所以,勉強啼哭的人雖然外表悲痛其實并不哀傷,勉強發(fā)怒的人雖然外表嚴(yán)厲其實并不威嚴(yán),勉強親熱的人雖然笑容滿面其實并不和善。真正的悲痛沒有哭聲而哀傷,真正的怒氣未曾發(fā)作而威嚴(yán),真正的親熱未曾含笑而和善。真心的情感在心中并不外露,而神情則流露在外,這就是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將上述道理用于人倫關(guān)系,侍奉雙親就會慈善孝順,輔助國君就會忠貞不渝,飲酒就會舒心樂意,居喪就會悲痛哀傷。忠貞以建功為主旨,飲酒以歡樂為主旨,居喪以致哀為主旨,侍奉雙親以適意為主旨。功業(yè)與成就目的在于達(dá)到圓滿美好,因而不必拘于一個軌跡;侍奉雙親目的在于達(dá)到適意,因而不必考慮使用什么方法;飲酒目的在于達(dá)到歡樂,沒有必要選用就餐的器具;居喪目的在于致以哀傷,不必過問規(guī)范禮儀。禮儀,是世俗人的行為;純真,卻是稟受于自然,出自自然因而也就不可改變。所以圣哲的人總是效法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拘系。愚昧的人則剛好與此相反。不能效法自然而憂慮世人,不知道珍惜真情本性,庸庸碌碌地在流俗中承受著變化,因此總是不知滿足。可惜啊,你過早地沉溺于世俗的偽詐而很晚才聽聞大道。”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