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七日讀《美學散步》22.3
唐代詩歌中所表現(xiàn)的民族精神 (三)初唐時期——民族詩歌的萌芽 (四)盛唐時期——民族詩歌的成熟 筆記: ??1.一個時代的創(chuàng)始,正和人的少年時候一樣,帶著一種活潑的朝氣。初唐是唐代三百年的開創(chuàng)時期,代表初唐統(tǒng)治者的唐太宗,無論文治、武功都超軼古今。而那時候的詩人,也能一洗六朝靡靡的風氣,他們都具有高遠的眼光,把握著現(xiàn)實生活努力,他們都有投筆從戎,立功海外的壯志,抒寫偉大的懷抱,成為壯美的文學。 ??2.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魏征《述懷》 ??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4.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嬖仭锻E門》 ??5.到了盛唐,國家對外戰(zhàn)爭的次數(shù)更多,社會的組織,也漸漸呈著不安狀態(tài),所謂“安史之亂”也在這時下了種子。 ??6.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醪g《從軍行》 ??7.民族詩歌到了盛唐,非但在意識上已較初唐更進一步,而音調的鏗鏘,格律的完善,猶非初唐詩歌所及。再加詩歌的普通化,上至武將,下至鄙人,都有一首以上的歌詠民族精神的詩歌。無疑的,民族詩歌到了盛唐是成熟的時期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