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問題
近日,新密市一學生騎電動車不慎撞上停在路邊的寶馬車,導(dǎo)致寶馬車倒車鏡損壞,車身多處劃傷。肇事后,該學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著身上全部的311元現(xiàn)金,粘在寶馬車左前門的把手內(nèi)側(cè)。第二天,車主薛戰(zhàn)民發(fā)現(xiàn)了道歉信和錢,被感動、為了找到他報了警,于是在警察的幫助下找到這位名叫陳奕帆的學生,將錢還給對方并決定資助其讀書。
我認為,陳奕凡有責任感。相對的車主的反應(yīng)也是暖心的。最終得到了一個還不錯的結(jié)果。還了錢還資助陳奕凡學習。但是假設(shè)車主依依不饒的要求賠償。這可能就是不同的結(jié)果了,
關(guān)于車主的做法,我認為這是處理這件事情最好的做法。但是相對的說,我覺得他要求賠償也不算過分。畢竟剮蹭了別人的車。但是我們這些觀眾的看法可能因此改變。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假設(shè)你的車被剮蹭了,他雖然留下了錢,但是這些錢。遠遠不夠??梢哉f是杯水車薪.這個時候我會找到他,要求賠償剩下的部分,畢竟這車也是我一點點攢起來的。他有什么權(quán)利?不賠償?
在你看來,可能是無情接近于冷酷。但是這也是正常的。畢竟與她沒有任何關(guān)系。剮蹭車。賠錢理所當然。
凡是事情都必定有兩面性。我們的看法,取決從那個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這與人的情感和道德有關(guān)。舉個例子,對面有一個你非常恨的人,你手上有一個按鈕,只要按下去,他就會暴斃,這個時候。你會怎么選,我肯定選殺了他。這個時候你就會生氣說,他也想活啊。假設(shè)我選了不殺他,你也會生氣,為什么不殺了他。注意,前一個生氣是你的道德,后一個是你的情感。這是完全不同的。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天氣之子,新海誠先生說過“這個動漫是與現(xiàn)實的邏輯相違背的,但是會使得這個更像是為了一個人所做的一樣”帆高最后為了陽菜,不惜將整個東京淹掉。我非常羨慕他的勇氣。為了愛將所有的東西都放棄了。但是你可能會覺得為了一個人放棄東京是不是有一點太魯莽了呢。我是屬于那種情感用事的,我就認為他做的正常。假設(shè)是我也會為了她去做任何我能做到的事情。畢竟她算是這個世界的另一個我一樣,假設(shè)沒有她,又有什么事情能夠支持我活著呢,因為我“率性而活。但是假設(shè)你是道德用事的人,你就會放棄她,去追求那個沒有她的晴天,最后忘了她。去正常的生活。因為你“遵守道德”
相同的一件事情,你會站在個在立場?你會怎么看?你會說什么呢?說出來是否會被別人所認可呢?說出來是否值得呢?這是一個問題?
0:43 20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