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鏡世界
一次網(wǎng)戀奔現(xiàn)后,我恨極了濾鏡,于是下載了“國家反濾鏡APP”。
VIP試用期有七天。
第一日,照片都變成沒有濾鏡的樣子。我看到無數(shù)大片粗糙灰暗的原圖,也看到被裁剪照片里藏在角落的秘密。星云不是七彩的,白壁不是微瑕的,膚若凝脂的美少女和泡面包裝上的紅燒牛肉一樣——都是不存在的。
第二日,甚至連前期的修飾都被抹除。減光濾鏡拍出的照片亮成純白,閃光燈拍的合影暗成純黑,防抖的消失讓三成照片糊作一團(tuán)。
第三日,被拍攝物體的修飾也消失了。手機(jī)鏡頭仿若照妖鏡,對著路人,凡化妝的、整容的,皆現(xiàn)原形。衣服都變成了沒有圖案的素淡模樣,汽車和手機(jī)等也都恢復(fù)了金屬光澤。
第四日,手機(jī)有了“透視”能力。一切表象皆為濾鏡,它可以穿透深夜的霧氣、折射的光線、礙事的墻體。然而,畫面已經(jīng)變成了我無法理解的樣子,一個美少女會變成無數(shù)肌肉、血管以及骨骼的組合,那樣真實(shí)、不加修飾又清晰可見。
我那天吐了挺久。
第五日,世界似乎變好了,我眼中的蘋果又變回了蘋果,美少女又變回了美少女。
等等,為什么是“我眼中”?
眼前的景象真實(shí),卻又缺乏細(xì)節(jié),就像是一場清醒的純粹理性者的幻夢。
第六日,這個世界已經(jīng)沒有形體。是啊,形狀,本身也是一種濾鏡,并不是它最“真實(shí)”的樣子。我眼中的人們再沒什么高矮胖瘦之別,都變成了一串串字符串:“人類1123581321號”“人類31415926號”……萬物回歸了最原本的模樣,信息的洪流將它們從世界的基底中劃分出來,成為“這個東西”或“那個東西”。
它們仿佛無數(shù)道湍流彼此沖撞,像梵高的星空,混作一團(tuán)絕對的“萬有”,又湮沒在絕對的“無”的背景中。
臨近子夜,我仿佛看到了這個世界最真實(shí)的底層代碼。
第七日,我再看不到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