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違抗身為加拉爾號角的我嗎】加拉爾號角背景考察(二):厄祭戰(zhàn),高達,MS

厄祭戰(zhàn)的歷程
?
厄祭戰(zhàn)的大多數(shù)情況都十分的不明確,但是在各個背景說明書中,多多少少都還是能提取出一些情況的。

為了確保戰(zhàn)爭中不會因為操控AI的士兵減少而使兵器停下,賦予了半永久運行的亞哈普拉爐,給與了MA可以無限持續(xù)戰(zhàn)斗的能力。之后,獲得了自主的MA進化出了獨自生產(chǎn)伴隨無人機的能力,而后AI暴走將指令中的【屠殺他國人員】轉(zhuǎn)化為了【屠殺全人類】,開始了徹底的暴走,對人類開始了無差別的屠殺。
?

MA暴走后的人類痛定思痛,在制作對抗MA的武器時,特意將其塑造為了人形,意為“以人類的姿態(tài),人類的力量解決人類犯下的錯誤”,這些兵器就是MS。同時,為了對抗納米積裝甲,大量的電磁投射武器也在這時候被開發(fā)出來。而在面對威脅全人類的MA面前,各國終于統(tǒng)一了起來,各種各樣的MS骨架相繼被開發(fā)出來,典型的就是羅迪骨架和赫奇沙骨架,都是典型的注重量產(chǎn)性的機體,而看來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而也就是在厄祭戰(zhàn)的末期,阿古尼卡·凱耶魯建立了超越國家,民族,理念的組織:加拉爾號角。在號角的組織下,開始開發(fā)了與之前的思路不同,重視性能的機體。
?

再然后,貫徹“人類姿態(tài)”的阿賴耶識也被開發(fā)出來,讓駕駛員與機體完全的融為一體,獲得超越人類的反應力和判斷力,作為統(tǒng)率的阿古尼卡·凱耶魯駕駛最初的機體:高達巴力率先出陣,取得了無數(shù)的戰(zhàn)果,成為了當時人類的精神領袖。
?

順便一提,傳統(tǒng)的兵器對抗MA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先暫且不提納米積裝甲的強大防御性能,但是亞哈普拉反應爐就能讓絕大多數(shù)的傳統(tǒng)兵器啞火。在UC里重力戰(zhàn)線中可以憑借61式和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兵器硬抗MS,宇宙中能夠緊急啟用鐵球,SEED中聯(lián)邦也有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兵器,但是在鐵血之中在亞哈普拉反應爐下,傳統(tǒng)的飛機,坦克沒有任何一點用處,究其原因就是亞哈普拉反應爐作用時產(chǎn)生的亞哈普拉波會無差別的將附近所有的電子設備全部當機。
?

在亞哈普拉波的作用下,坦克一類的武器或許還能繼續(xù)使用,但是飛機這樣高精尖技術的集合無論如何必然是需要用到電子儀器的,而一旦飛機進入亞哈普拉波的影響范圍內(nèi),瞬間全機的電子儀器癱瘓只會導致無法操控機體墜機。坦克也將退化回肉眼瞄準的時代。說實話,其實別的世界觀中大部分MS估計都會中招。
?

唯一能遮蓋亞哈普拉波擴散的金屬就是火星出產(chǎn)的特殊金屬火星半金屬,只有通過這種稀有的金屬才能起到遮斷亞哈普拉波,使得電子機器正常運轉(zhuǎn)。所以理論上雖然沒有說,但是世界觀下的MS/MW,發(fā)電設施,戰(zhàn)艦全都要用到這種只有火星出產(chǎn)的特殊金屬,自然不可能分潤出來制造其他用不上的武器。這也是為何地球圈長期壓榨火星的原因之一。

但是,就算有了這樣的戰(zhàn)力,人類仍然在面對MA時處于劣勢,究其原因就是MA本身擁有著自我增值能力,高達僅僅只有七十二臺,數(shù)量加上輔助的MS,殲滅效率很可能是跟不上MA的自我增值效率,為此發(fā)明的武器就是達因斯尼夫,達因斯尼夫的出現(xiàn)讓輔助的MS部隊也獲得了殲滅MA的能力。


?
依靠達因斯尼夫,人類最終還是獲得了一臺一臺將MA殲滅的能力,將戰(zhàn)線推進了宇宙——而最后,大量的達因斯尼夫的使用,大量破壞了位于月球上的MA,也導致了月球的悲劇。劇中,月球作為MA的巢穴被轟至僅剩彎月(三日月)的形狀,也導致了極大的環(huán)境變化,為此達因斯尼夫被認為是禁忌,因為其強大的改變地形能力不能對著地面使用。
?
而沒錯,MA是有飛上月球的能力的。說到底MA是自我進化的AI,或許原來研發(fā)是的確只是地上用的吧,但是后來自然是有宇宙用機。這里也要提一點,那就是MA的自我增值也是我自己推斷的,或許他們其實不會自我增值,只是會制造子機而已。但是總的來說,應該還是要會的,不然的話威脅性不就沒那么大了嗎!
?

哈斯蒙的設定中認為自然是有其他宇宙用的MA機體,而哈斯蒙則是地上用機體,通過主天使這一名字也可以推斷厄祭戰(zhàn)時期,哈斯蒙并不是最強大的MA種類。順帶一提,哈斯蒙的來源是Hashmallim,猶太語中的主天使(哈雷路亞:?我是Kyriotetes),按照猶太系的話,那么鐵血系MA總共應該有十個等級,或許是有從都市那么大的MA到和MS差不多大小的MA存在也說不定。而MA的統(tǒng)一特征就是可以自我生產(chǎn)子機,如哈斯蒙的子機就是Pluma(羽毛)。說不定最大型的MA的子機就是其他MA吧。
?
順帶一提,就算只有哈斯蒙也足夠難搞了,劇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表示出來,當時在投射武器基本麻瓜,破甲全靠質(zhì)量的情況下,本身有著巨大質(zhì)量的MA就應該是在戰(zhàn)斗中占據(jù)壓倒性的優(yōu)勢的。簡單的分析一下哈斯蒙本身多難搞吧。
?

首先,很多人會想哈斯蒙那個飛來飛去的尾巴為什么不把他砍掉,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砍不斷。哈斯蒙的尾刃是來自于厄祭戰(zhàn),即鐵血人類的科技最巔峰時代的科技產(chǎn)物,那個纜繩本身并不是用繩子或是橡膠做的,而是一種強韌特殊合金(極有可能和高達骨架就是一個材料),通過黑科技使得通電后根據(jù)操作使其合金外殼變得伸縮自如隨使用者的想法活動,簡單來說就是鐵血里的有線浮游炮。哈斯蒙這樣的機體大概可以通過尾刀可以在中距離直接格擋下飛來的質(zhì)量武器,近距離格斗中沒有阿賴耶識的話根本跟不上其朝死角飛行的速度。簡單來說,別說是不是高達了,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話,連和MA交戰(zhàn)的資本都沒有。
?

另外,事實上MA也有著同樣的質(zhì)量投射兵器——不知道是本來就設計用來對抗其他MA的還是后天自我進化出來的,總之他們有。而且事實上就會對MS造成威脅。除此之外大量的伴生子機和光束武器仍然是存在的,雖然有納米積裝甲存在,但是一旦涂層在戰(zhàn)斗中剝落之后光束武器也是有實際的傷害的。
?

加上AI作為戰(zhàn)斗的思考回路也極限的發(fā)揮強大的運動性能。
?

唯一對哈斯蒙來說的弱點就是他的控制中樞本身就放在頭部的下面,也就是是說只要把這個頭腦給爆掉就是了:但是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鐵血系的東西全都梆硬,MA也一樣硬的一批。MA的控制中樞外殼仍是用和MS的裝甲同樣的堅固金屬制作的,看上去也不是敲一下就壞的精貴玩意,也不可能通過狙擊打掉。只能依靠MS駕駛員去和MA拼運動戰(zhàn)然后一錘子把它砸爛,要么就把MA完全肢解。
當然MA也并不是完全無敵的,那就是首先來說,MA的智能并不高,其最終也只是單純的殺戮機器而已,他的行動邏輯是完全以進入人口密集區(qū)進行殺戮為優(yōu)先的,可以看到其大型光束發(fā)射器甚至不是直擊,僅僅只是余波就足以讓一座小型聚集地完全化為塵埃了。其次一般的MS,MW對其構(gòu)不成威脅的情況下,其甚至會采取無視的行動(庫贊公正義的一擊不痛不癢)。實際上也很單純,完全會無視人類的陽謀的被引誘變更行動軌道。但其本身的強大也讓他完全不需要具備什么非常高的智能,這樣的恐怖機器不管不顧強行突破去人口聚集區(qū),基本上根本無法阻擋。
?
英雄的時代·厄祭戰(zhàn)
如果要說的話,厄祭戰(zhàn)的后期大概完完全全就是英雄們主導的時代。首先,使用超高性能的高達骨架和極度追求運動性的女武神骨架,以及其他可能的高性能骨架的機體無一例外不是在突出一個特點,那就是“特化”,七十二臺不同的高達,九臺不同的女武神無一不突出的是駕駛員本人的性格,一句話用來概括那個時代的話,必然是一個屬于ACE們,英雄們的時代。
?
換句話說,所謂的七星勛章指的就是七位擊落MA數(shù)量最多的駕駛員,而加拉爾號角的貴族制度(是的,除了七星以外其實號角還有其他貴族)八成也該是當時擊落過MA的人。換句話來說就是,當時的MS駕駛員都嘛殺過MA——畢竟他們就是為了干這個而生的。
?
當然是不是單殺就不一定了,首先MA本身也有自己的伴隨子機,對抗這些子機所需要的幫手自然也是戰(zhàn)斗力。其次,在高達格莫瑞的描述中明確有說明歐特琳德(其中一臺女武神機體,搭載鋼釘)是作為格莫瑞的伴隨機的。
?

大概來說可能這個圖是實際造成的戰(zhàn)果比例吧……怎么說呢,除非實際上有720臺高達,不然地球上可能只有70多臺高達和幾十臺別的MS。在達因斯尼夫出現(xiàn)之后,宇宙方面的部隊編成出現(xiàn)了大量的變化。以裝備達因斯尼夫的部隊為主,其他MS作為支援(大概是防止MA突進)配備。而在地面上則以高達為主,配備其他MS用于輔助,一臺一臺的踏實的將MA全部殲滅。
?
會出現(xiàn)這樣的配置,究其原因是在月面殲滅戰(zhàn)中,大量的使用鋼釘擊殺將月球當作巢穴的MA,直接導致了月球形狀的崩壞,導致人類痛定思痛禁止對地面使用鋼釘,防止地形的大規(guī)模破壞,盡可能保住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所以地面上的殲滅全部交給高達像怪物獵人一樣殲滅,考慮到佛勞倫斯和哈斯蒙是埋在一起了,當時佛勞倫斯很可能就是和其他某臺高達一起組隊,然后在殲滅戰(zhàn)中意外被埋入地下。
說起來姑且也說一說達因斯尼夫這個東西吧,一言蔽之就是無論中外,哪邊的人都有清晰的認識,就是這玩意“根本不科學,設定和劇情表現(xiàn)完全沖突”,一言蔽之就是展現(xiàn)了設定和編劇完全沒有物理學知識的東西。
?
但是設定們……姑且還是很努力的編了,達因斯尼夫絕對不是什么萬能兵器,在好用之下也有著多種多樣的不利之處和弱點。首先來說就是,他本身就是單純的電磁炮技術,并不是特別高端的科技,厄祭戰(zhàn)之前人類就一直在研究同樣的技術(見MA),鋼釘也一樣,他特殊是在其彈體特別的特別。其次要用上整臺機體的能源給鋼釘供能,實質(zhì)上等同于集體完全放棄機動性。另外,因為其完全是動能武器,并不能拐彎自動追蹤敵人,其殺傷性能完全是一條直線,而因為不是靠爆炸殺傷,所以理論上也沒有什么面積殺傷AOE(那那鋼釘射過去一路火花帶閃電的爆炸是什么鬼)。事實上只要知道的發(fā)射點和路徑就能很輕松的避開,三明避不開也是因為被吸引了注意。另外劇末朝三日月射去的八發(fā)鋼釘實際上只命中了兩發(fā)(不不不,軌道射擊能打中兩根已經(jīng)很厲害了吧),是這么圓的,信不信就交給諸位自己了。
總結(jié)來說吧,厄祭戰(zhàn)時代的戰(zhàn)況
?
1.?敵人是會自我增值,如果放跑了一只的話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變多,必須一個都不留的全部殲滅,而且時不時就會去偷家朝人類聚集地放光線炮的恐怖機器人。
2.?敵人登場帶有大量雖然一只沒什么威脅,但是多的和蟲子一樣的伴隨子機。而且他們會開槍打動能彈,會對你造成損傷而不是簡單的撲上來咬你。放跑了一只都可能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
3.?敵人的反應比你迅速的多,還有浮游炮,沒打死的話會找地方回血,實際上可以很輕松的打穿你的駕駛艙。在講求質(zhì)量碾壓的戰(zhàn)局中實際上也比你有優(yōu)勢的多。而且很大,不打中致命的地方(中樞系統(tǒng))基本上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戰(zhàn)果。
?
怎么說呢,我覺得面對這樣的敵人還能保住當時人口四分之三的人類……還是很有底氣的。一年戰(zhàn)爭打了一年都死了一半的人口呢。不過其實也不是這么算的,畢竟人口減少實質(zhì)上更大的是因為吉翁軍丟垃圾對地球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MA的殺戮估摸著可能只單純的算了因為MA的進攻直接受損的人口數(shù)量………………
?
相反,人類方這里。
?
1.中二的覺得應該要開發(fā)人形兵器和MA打,初期因為重視量產(chǎn)性(產(chǎn)量和耐用性到三百年后都在到處飄)加上用操作桿,所以不敵MA靈活多變的動作。大概就是在此時掉了絕大部分的人口吧。
2.號角成立后改變思路,開始開發(fā)高性能MS,但產(chǎn)量也就下去了,不久之后阿賴耶識就完成了研發(fā),通過阿賴耶識讓高達的駕駛員們獲得了超性能+超反應速度,擁有大出力的高達骨架也可以和MA角力,讓單機擊殺MA成為了可能。推測阿古尼卡·凱耶魯以及七星家族的始祖?zhèn)儯约疤柦堑馁F族都是在此時于戰(zhàn)場上建立了大量功勛,擊殺了大量MA的功臣。這里推測大概到這個階段,地球上的MA清剿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走上宇宙才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MA了。
3.大概是宇宙戰(zhàn)的時候開發(fā)出了鋼釘,濫用導致了月球形狀的巨大變化。
4.開始登陸火星決戰(zhàn),一直直到最后將發(fā)現(xiàn)的所有MA的解決掉。長期未發(fā)現(xiàn)MA出現(xiàn)后正式宣布人類史上最大的戰(zhàn)爭,厄祭戰(zhàn)結(jié)束。
?
但是,并不能確保MA實際已經(jīng)被完全殲滅了,說不定有MA正躲在圈外圈之外沉睡,也有可能是和哈斯蒙一樣沉睡在地下被遮蓋了反應而已。設定書上并沒有否認這一點,說不定在可能的未來,要面對MA的反攻也說不定。
?
題外話就是,其實這時候百煉的骨架就已經(jīng)提出了,是重視量產(chǎn)和性能折中的新骨架,但直到戰(zhàn)爭結(jié)束都沒有完成設計,完成骨架設計的是歲星的工程師們。
?
以及人類獲得勝利的代價也不小?,F(xiàn)存的高達骨架僅有26臺,我是覺得這里的現(xiàn)存的意思是號角手上握著蹤跡的高達啊,不然這個現(xiàn)存都快出完了,像巴巴托斯,佛勞倫斯這種埋在火星的,古辛這樣飄在殘骸帶里的,亞斯塔祿這種貴族賣到黑市里的顯然不屬于號角的掌控內(nèi)。我們就算這個26算上在300年來被不肖子孫敗家掉失蹤的翻個倍變成52,那也至少還有20臺高達是在戰(zhàn)斗被擊毀了的——那其他不知名,就算有鋼釘了也死在火星附近,變成殘骸帶一員的MS駕駛員不知道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