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容量兼具,喬思伯i400+i5 12600KF+RTX3080 ATX裝機方案展示
? ? ? 作為一個AMD黨,此前intel十二代U出來之前拉跨了很久,一直沒有太大裝機欲望,不過intel十二代處理器整體性能不錯,而且也快要推出第十三代處理器了,而老黃也即將推出自己的40系顯卡,在這個檔口,剛好受朋友之托,搭建一臺ATX性能游戲主機。
? ? ?我個人還是優(yōu)先推薦MATX方案的,不過ATX方案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比如水冷可以使用漢堡安裝方式,3.5寸機械硬盤的空間也相對十足,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去玩轉NAS,很多用戶的影音娛樂還是依托PC。
? ? ? ?這次的方案稍微有些隨意,比如并沒有采用定制電源線,整理線材上也有點粗糙,主板也沒選擇DDR5版本,而是DDR4,在安裝漢堡水冷排方案的時候出了點小BUG,處理器也從最初方案的i7-12700F臨時降級成i5-12600K,所以這個方案僅供參考,各位要是有類似的需求的可以在這個方案基礎上進行修改。
配置表:
CPU: Intel i5 12600KF
主板: 微星 Z690 EDGE TI WIFI DDR4
顯卡: 影馳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 ?
內存: 十銓夢境DDR4 3600 8GBx2
SSD: 影馳擎M.2 1T
機箱: 喬思伯i400
電源: 安鈦克 HCG 850W
散熱: 利民Frozen MAGIC 360 SCENIC+TL-B12W X7
整機/硬件展示&裝機注意事項 ? ? ? ? ? ? ? ?
? ? ? 喬思伯i400有兩種形態(tài),全金屬鋁板,以及雙面?zhèn)韧覆A?,我這里都有了,就混合展示下。
? ? ?平視角度,作為中塔機箱i400體積不算特別離譜。
? ? 正面,足夠簡潔,底部增加的腳墊也可以有效提高冷空氣進風效率。
? ? ? 我這套方案并沒有刻意搭建RGB風格,所以半透的玻璃加上沒有定制的電源線,略顯凌亂。
? ? ? ?換成金屬鋁板問題就不大了。
? ? ? ?配件展示
? ? ?桌面端的12代酷睿,混合架構多是集中在中高端型號上,i5-12600KF則成為了性價比之選的混合架構型號。
? ? ? 這顆處理器,具備10核心(6P+E4)16線程,其中P核基礎頻率3.7GHz,最大可睿頻至4.9GHz,E核頻率2.8GHz,最大可睿頻至3.6GHz,三級緩存拉到了20MB,支持DDR5-4800MHz/DDR4-3200內存。
? ? ? 主板來自微星的Z690刀鋒鈦主板,DDR4版本。
? ? ? 其實這塊Z690的銀白色板子非常適合搭建白色主題的裝機,這次選擇DDR4,也是考慮到初期的DDR5內存優(yōu)勢并沒有比DDR4強太多,短時間內DDR4依舊是市場上的主流水準。
? ? ? 外觀方面,這次微星的主板除了黑色PCB板之外,散熱裝甲都是銀白色。
? ? ? 鋁合金散熱裝甲幾乎覆蓋了主板50%的區(qū)域,對于主打性能的ATX主機來說,可以有效降低溫度,微星的龍圖騰logo還支持RGB燈光。
? ? ? CPU供電方面則是雙8pin設計。
? ? ? 刀鋒鈦采用DDR4內存插槽設計,最大支持128GB DDR4 5200MHz內存。而且微星的超頻技術也是很有特點的,后續(xù)簡單小超了下,內存性能提升也比較明顯。
? ? ? 供電陣容方面相當豪華,75AD 16+1+1 相供電,CPU核心總供電相當可觀,足以滿足旗艦酷睿i9-12900K的使用需求,當然對于超頻用戶來說也能滿足需求。
? ? ? 供電部分的金屬散熱裝甲相當厚重,可以有效保證穩(wěn)定運行。
? ? ? 這次的四個M-2插槽均覆蓋上了散熱裝甲,同時全部支持PCIe 4.0規(guī)格。
? ? ? PCIe x16長插槽則提供了三個,最上面的自帶裝甲插槽支持128G帶寬的PCIe 5.0協(xié)議,屬于未來協(xié)議了。
? ? ? ?接口方面,這塊Z690也給出了非常豐富的組合,2個USB2.0接口,5個USB 3.2 Gen 2,還提供了一個速率20Gbps的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
? ? ? ?2.5G網(wǎng)口,Wi-Fi 6天線接口以及數(shù)字音頻接口也都齊全。
? ? ? ?顯卡這次選擇了影馳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 ,銀色外觀和搭主板的銀白裝甲以及鋁合金機箱非常搭配。
? ? ? ?作為40系顯卡即將到來的最后幾個月,選擇影馳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 ?,也是考慮到主顯示器為4k分辨率,現(xiàn)在30系顯卡價格也非常趨向于穩(wěn)定狀態(tài)。
? ? ? 作為首發(fā)定位4k級別的顯卡,影馳金屬大師主打無光設計,外殼采用了高強度鋁合金一體壓鑄而成,邊緣做了高亮不規(guī)格切割。
? ? ?單顆風扇直徑9cm,11片靜霜扇葉,可以提供強勁風力和順暢氣流,保持不錯的散熱效果。
? ? ? 全尺寸金屬背板也提供了不規(guī)則開孔和鏤空設計,保證顯卡PCB不變形的同時也能提高整體觀賞性。
? ? ? 影馳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OC的供電接口為8+8pin。
? ? ? 這塊顯卡最大功耗大約為340W,核心頻率相對公版略高。
? ? ? 內存選用了十銓夢境DDR4 3600,這是一款顏值十分科幻的DDR4內存。
? ? ? 夢境DDR4-3600內存整體為白色,PCB則為黑色,采用了很特殊的全面屏穿透光設計,發(fā)光的時候挺有科幻的頭徹美感。
? ? ? ?正面腰部位置貫穿了銀色的金屬帶,內存點亮的時候僅有“Xtreem ARGB”會透光。
? ? ? 夢境DDR4-3600支持多家品牌的RGB控光系統(tǒng),包含了這次微星的Mystic Light Sync,使用微星的燈控軟件就可以實現(xiàn)更精準的控光以及同步燈效。
? ? ? 固態(tài)硬盤選擇了影馳擎M.2 SSD,容量1TB,也是非常甜品的一款固態(tài)SSD了,還自帶了散熱裝甲。
? ? ? ?這塊固態(tài)硬盤的主控來自群聯(lián)的旗艦主控PS5012-E12S,其順序讀寫速度分別是2400/1900MB每秒,足以應付游戲和日常生產力體驗。
? ? ? ?加上散熱器尺寸三圍分別為80mm、24mm、9.1mm,不過會和主板自帶的散熱裝甲起沖突,需要拆卸后安裝。
? ? ? 電源選擇了老朋友安鈦克HCG850,全體系電容配置,十年質保,只換不修這個理由已經(jīng)足夠了。
? ? ? 支持100v-240v寬幅輸出,其實這類金牌全模轉換效率非常高,就算是將3080升級為3090,功率完全也是沒有問題的。
? ? ? 獨立電源開關和“Hybrid Mode”開關,也是中高端電源常見的配置了,后者主要是兼顧噪音和溫度控制。
? ? ? 雙8pin CPU供電接口,HCG配套的是編織外套電源線,夠結實,但是走線上會費點功夫。
? ? ?散熱,這次選用的利民Frozen MAGIC 360 SCENIC V2一體水冷,白色無光款,本來是想按照此前i100裝機方案做個熊貓配色的,不過i400并非i100簡單的放大版本,也是稍微出了點小差錯。
? ? ? 冷排水道寬度為1.55mm,水道壁厚0.28mm,保持低阻力,散熱效率高。
? ? ? ?搭配的風扇為TL-B12風扇,采用S-FDB軸承,轉速不高,2000RPM,可以保證不錯的低噪音。
? ? ? ?高分子聚合物水冷管,外面包裹了一層編織網(wǎng)用于防剮蹭,冷排頭為主流L型設計,外殼為陽極磨砂噴涂工藝處理的全鋁合金外殼,扣具采用免螺絲的卡扣式設計,安裝非常方便。
? ? ? ?這次裝機想嘗試不一樣的散熱方式,雖然i5-12600KF 360水冷就能妥妥壓制,不過i400為水冷設計了漢堡式冷排安裝方式,所以我增加了三只風扇,一共7只TL-B12W,其中冷排上3只,底部三只,背部一只。
? ? ? 機箱來自喬思伯的i400中塔機箱,一款也比較有特色的ATX機箱。
? ? ? i400一共有兩個版本,雙玻璃側透以及雙鎂鋁合金無側透版本,兩個版本的機箱內部結構稍微有些差別。
? ? ?作為一款中塔機箱,i400最大特點在于支持漢堡式360厚排水冷,顯卡支持豎裝,機內可以放下6顆3.5寸機械硬盤,體積上也相對小巧。
? ? ? 內部還設計了可調節(jié)顯卡支架,方便下面安裝進氣風扇時候對高規(guī)格顯卡進行支撐。
? ? ? 雙玻璃側透版本主板背后多了一塊背板隱線遮罩,鎂鋁合金無側透版本則沒有這塊背板,不過這塊板子自己也可以拆卸。右側則是四塊3.5寸機械硬盤安裝盤位。
? ? ? 整機鎂鋁合金材質擺放在桌面上挺和諧,四塊墊高的腳墊也提供了充足的進氣通道,不過后背安裝顯卡和風扇需要拆解掉后面這塊單獨的鋁鎂合金背板。
? ? ? 機身背后和底部均有防塵網(wǎng)。
? ? ? 裝機注意事項
? ? ?
? ? ? 十銓夢境DDR4 3600搭配這塊主板倒是挺好看的。
? ? ? 熊貓配色整體效果還不錯,這塊Z690也提供了足足6個機箱風扇接口,對于裝機恨不得塞滿風扇的用戶來說接口完全夠用了。
? ? ? ? 為了方便安裝電源理線,需要先拆除掉這塊背板隱線遮罩。
? ? ? ? 電源建議先接供電線后安裝,安裝稍微有點麻煩,主要是電源擋板支架不可拆卸。
? ? ? 安裝360漢堡式冷排,這里需要用到長水冷排固定螺絲。
? ? ? 冷排安裝之前建議先將CPU供電接好。
? ? ?我這里出了點小問題,就是理論上電源上部空間是供給冷排水管走線的,但是利民水冷使用漢堡式冷排安裝方式空間不夠用,會和電源發(fā)生沖突,只能換個方向裝機,但是這樣又會對電源供電線產生了擠壓,所以如果使用360漢堡式冷排安裝方式,選擇水冷需要注意一下,或者反向安裝,使用定制電源線減輕壓迫。
? ? ?反向安裝的結果就是左上角CPU供電區(qū)域的線材被擠壓的非常嚴實,對后部的散熱風扇也產生了一定的阻擋。
? ? ?直接安裝360水冷則不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
? ? ?i400內置的顯卡支撐架對于影馳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 ?來說也有點不太適應,索性也拆掉了,還好這塊顯卡背板都是金屬材質,PCIe x16插槽也做了金屬加固,影響不大。
? ? ? 這次沒定制電源線,多少有些凌亂,不過顯卡如果采用豎裝方式,配合定制電源線,就可以有效的減少這種凌亂感受,喬思伯i400配件中也贈送了一塊豎裝金屬支架,將PCI設備固定支架旋轉后搭配贈送的金屬支架,就可以實現(xiàn)顯卡豎裝,也能大幅度提升機箱內部空氣流動,但是需要自己去購買PCI-E延長線,這里就不展示了。
? ? ?頂部的遮罩可以有效將水冷風扇的RGB燈光收斂,這塊遮罩也是可以拆卸的,我這種熊貓配色方案比較適合拆掉遮罩。
? ? ?背部理線稍微比較亂,安鈦克HCG850自帶的電源線也比較粗大,背板遮罩相對不太好安裝上了,如果你選擇的是非側透版本,蓋上就什么都看不見了。
? ? ?加上了側透玻璃的最終效果,可以看到如果采用側透玻璃,最好還是定制電源線做一下整理。
? ? ? 我這里還是考慮直接上金屬側板,這里要注意下,如果你選擇了雙側透版本,后面重新加裝了金屬側板,安裝時候會有一點麻煩,這是i400設計雙側透玻璃和金屬兩個版本做了一些細微的調整導致。
? ? ? 使用金屬側板就看不到內部的凌亂了。
? ? ? 背部一覽。
? ? ? 機內主要RGB光源是利民水冷頭、十銓夢境DDR4 3600內存以及微星主板自帶的RGB燈效,整機還是相對比較素雅的。
? ? ? 十銓夢境點亮后效果不錯,可以配合微星燈效軟件,都設定為白光。
? ? ? 側透面板整體搭配效果。
? ? ?換個角度。
性能測試 ? ?
? ? ?CPU-Z中,這顆Intel i5 12600KF,單核跑分747.5,多核跑分7049.1,多線程倍率9.43。
? ? ? 針對于i5 12600KF,R15成績單核267cb,多核2497cb;R20成績單核719cb,多核6508cb;R23成績單核1870pts,多核17072pts。
? ? CPU Profile測試中,i5 12600KF的最大線程分數(shù)8005,1線程得分1034。
? ? ? ? 在V-RAY測試中,針對處理器的測試跑分為11323,處理器和顯卡協(xié)同測試CUDA成績2050,顯卡單獨測試成績?yōu)?559。
? ? ? ?Time Spy Extreme得分7835(顯卡得分8405,處理器得分5661),Time Spy得分15909(顯卡得分16904,處理器得分11931),F(xiàn)ire Strike 30637(顯卡得分42688,物理分數(shù)28642,綜合分數(shù)10170),F(xiàn)ire Strike Extreme 19587(顯卡得分20673,物理得分29336,綜合分數(shù)10351,F(xiàn)ire Strike Ultra 10574(顯卡得分10412,物理得分29419,綜合分數(shù)5735);針對光追測試的Port Royal得分11047。
? ? ?針對N卡的DLSS測試中,影馳金屬大師關閉DLSS測試幀率為51.58,開啟后提升到113.58幀率。
? ? ? 影馳擎M.2 1T固態(tài)測試,四次不同寫入數(shù)據(jù)的場景,順序讀寫趨向穩(wěn)定與2300MB和1950MB每秒,表現(xiàn)很穩(wěn)定。
? ? ? 十銓夢境DDR4 3600內存,在默認DDR4 3600Mhz頻率下讀寫速度為54G/52G以及52G,延遲59.4ns,在微星主板設置中簡單超頻后成績更更好一些。
? ? ? 微星這塊Z690針對超頻也做了不少參數(shù)調整,可玩性很高,BIOS界面進入高級模式,在OC中可以找到針對處理器和內存的超頻選項。
? ? ? CPU超頻設置中,可以對P核和E核進行設定,可設定參數(shù)比較多。
? ? ? 內存同樣可以進行超頻設定,十銓夢境DDR4 3600內存簡單小超后(僅設置主時序配置,未改變內存頻率),成績如下。
? ? ? 讀寫速度提升為56G/53G以及54G,延遲55.0s,我還沒嘗試更大幅度的超頻,各位有興趣可以試試。
? ? ? 進行拷機測試,運行時間30分鐘。
? ? ? ? 勾選除了local disks全部選項,30分鐘后成績不錯,得益于利民漢堡式360水冷排安裝方式,這種極限拷機下溫度也都保持在了83度的平均穩(wěn)定成績。
? ? ? 此刻HWiNFO64讀取的傳感器核心溫度平均為74度,CPU封裝溫度平均為81度,處理器封裝功耗平均為99W。
? ? ? 影馳GeForce RTX 3080 金屬大師溫度就更低了,GPU平均溫度62度,GPU熱點溫度平均73.3度,功耗此刻平均為286W,風扇轉速也不是很高,平均只有1600轉。
? ? ?除了水冷泵頭轉速較高,其他的風扇都沒達到設計最高轉速。
? ? ?游戲幀率測試
? ? ? 游戲均設定為最高畫質,分辨率為2k。
? ? ? 極限競速地平線5:平均智能率為106幀;古墓麗影:暗影平均幀率145,開啟光追最高后下降到90幀; 看門狗:軍團,不設定光追和DLSS,平均幀率89;孤島驚魂5:平均幀率164;戰(zhàn)爭機器5,平均幀率119;刺客信條:奧德賽,平均幀率92。
? ? ? 看門狗:軍團,在最高畫質下,不開啟光追和DLSS,幀率大約是89幀,開啟最高光追后幀率下降厲害,此刻打開DLSS,會提升幀率。
? ? ? 在最高畫質,最高光追和DLSS性能模式下,幀率恢復到86幀,這里我建議降低畫質,降低光追沒有降低畫質幀率來的提升高。
? ? ? ?以上就是這些,可以說ATX中塔機箱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堆配置,不用擔心散熱問題和拓展,可玩性相對ITX和M-ATX會更高一些,在外觀上也可以選擇喬思伯i400這種不算太大中塔的ATX機箱,兼顧顏值和容量。
? ? ? ?微星Z690這塊主板顏值不錯,超頻可玩性也相對較高,如果不是骨灰級玩家,這塊主板搭配i9-12900K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 ? ? ?希望這套配置能帶給你們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