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25日 新都周刊 太白酒后語之二 酒菜館的
作者:圣跡 近年來新聞廣東館子,「新」與「華」這二個字,最走了運。廣西路的「新華」是第一家;接著京華、南華、大華、榮華、華華,不一而足。新之中,「新新」最老;新雅、大新、新都、新路,又來了一套「新」??禈放c紅棉兩字的命名,似乎特出。前者大概出于古典:謝靈運的「獨醉康樂」定有關(guān)系;紅棉據(jù)說是廣東的一種植物,用之卻也另得風(fēng)趣,好像比「新」字「華」字,別具妙音。 南華,南國,國華這三字命名。相映成趣。局外人定認(rèn)為是一個老板開的三爿店。 永安的七樓命名七重天,新都的七樓命名七重樓,一字之差,意義大有出入。前者似乎稍具「悲劇氣氛」;后者似乎「情意綿綿」。 其實,菜也許是新開的茶館夠味道。至于命名,老館子卻也未見得不漂亮,我就獨愛「狀元樓」三個字。至于鴻運樓,正興館,五芳齋之稱呼,細(xì)細(xì)想想,滋味無窮。聽說李賢影曾經(jīng)替人家取一個酒菜館的命字叫做「唐朝酒樓」,英文譯作Don Jose,可惜未見開出來。這個名字,倒是舊義新音,叫起來又特別響亮! 還有新半齋,老半齋,一枝香,一枝春等等,我說都比「華」呀「新」呀,來得奇突可愛。 有一家在福煦路小粵菜館,稱曰「文緣」,大有「縐縐」之風(fēng),可愛得很。 老廣東館「會元樓」,驟聞其名,像是本地館;「萬壽山」,好像又是京幫館?!该俘堟?zhèn)」三個字,與其命名為酒菜館,不如用之于咖啡館。我想學(xué)喬太守故技與兩家商量,何不妨與「大光明咖啡館」對調(diào),因為咖啡館茍顧名思義是「大光明」的,還有什么使人便利處!而反過來在梅龍鎮(zhèn)上羣賢畢至,縱然才子佳人,也使人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批評吧! 再說英文譯音,要推美華第一。美華二字,中文平平,英文譯作May Flower,實在可愛。次之,像康樂用Comluck,錦江譯作 King Kong,皆算上乘。國際叫Park,金門叫Pacific,萬壽山叫Summer Palace,殊無意義。關(guān)于直譯:紅棉用Hong Mei,我不贊成。新都用S.S.S.給人容易記,說「三愛司」,好是好的了,但為什么又不用Sun Tower呢。既有意義, 又近于音! 附帶的我再說「酒樓」二個字的命名,廣東人稱旅館為酒店,酒樓曰酒家,北方人稱旅館叫飯店。一到上海,色色俱齊了。同一酒樓,有飯店,菜館,酒樓,酒家,餐室,食品公司,菜社等等,我說這種稱呼,一個不合!飯店豈可無酒,菜館還須買飯,酒樓未見有樓,酒家怎可說「家」??傊?,不能包括一切。有一個理想名詞,卻是大家很少用,即「餐廳」,廳很大,樓也好,平屋也好,餐包括菜茶飯,那豈不是好呢。 新興的咖啡館與「夜咖非」,又是花樣百出了,自新都首創(chuàng)「新都夜譚」以還,跟進(jìn)者,恐有二十余家之多。多數(shù)另取名字,利于廣告:譬如萬壽山的「名山夜座」,到最近的榮華「宵夜座」等等,此中最普通是用咖啡夜座四個字,也夠淺顯合切,至于有的人家卻換了一個字說咖啡茶座,那倒有些奇怪了,咖啡者飲品也,茶者亦飲品也,何必飲上加飲? 新都的一套取名字工夫,已經(jīng)被譽為新穎可愛,爵士午餐Jazz Tiffin、君子茶座Gentk mens Lea等等,都是別出心裁,當(dāng)然比「大宴小酌,「小吃部」,「下午茶市」甚至于「交際舞」等等來得漂亮,現(xiàn)在效仿者大有人在。最近又命夜花園叫「喜相逢」Love Lane,各小報都評為無上佳作,喜相逢三個字雅俗共賞,又討吉利, 無怪乎喜去相逢者夜夜客滿,可知命名的可愛與否,也足以左右營業(yè)之得失的。 x x x 新都大樂隊 Apollo Gauchos 十位名樂師,四位大歌星,組織最完全的正式樂隊,不但獨霸餐團(tuán),而且堪與各大舞廳樂隊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