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家事綱要·孟春紀(jì)】029晉惠公大誅群臣 管夷吾病榻論相『東周列國志』
00、山話嵓語
? ? ? ? 今天是正月初九,寒假即將過完,又快該上班了。趁著假期再水幾篇大綱。這幾天學(xué)習(xí)pr,已有成效,估計過完寒假就能學(xué)完。到時候,我再開始水視頻。
? ? ? ? 今天繼續(xù)更新馮夢龍先生的《東周列國志》,書接上回CV21350464,本篇是第29章回,主要講的是晉惠公誅殺群臣的故事;另外,齊桓公霸業(yè)即將步入終焉,故本章結(jié)尾開始將視線重新移回齊國。本篇概要如下:
? ? ? ? ①晉惠公繼位后大開殺戒,大夫里克及?鄭父以及黨羽先后被殺。
? ? ? ? ②周王子帶因奪嫡失敗,心懷不滿,勾結(jié)戎夷偷襲王都洛邑,但被眾人挫敗。后王子帶投奔齊國,齊桓公出手庇護(hù)。關(guān)于周襄王、王子帶以及齊桓公之前的恩怨可參見第24回第8~10/16目(傳送門CV15158804)。
? ? ? ? ③管仲病危,向齊桓公交托后事,尤其囑咐齊桓公要遠(yuǎn)離易牙、豎刁、開方等三貴。易牙豎刁之事可參見第17回第5目(傳送門CV13388296);開方之事參見第20回第2目(傳送門CV14648647)。
01、逼殺里克
? ? ? ? 當(dāng)?鄭父出使秦國時,晉惠公也開始行動了。里克與?鄭父是重耳的支持者,且一直阻撓晉惠公回國,直到晉惠公許贈百萬之田,二人才勉強(qiáng)同意了晉惠公的繼位。但晉惠公可沒打算履約,因此一上臺就想除去這二個債主。但二人在晉國的地位舉足輕重,門生故吏遍布晉國上下,貿(mào)然動手可能會引起反撲。于是晉惠公就設(shè)計先分開二人,然后再一個一個解決。
? ? ? ??周襄王二年(魯僖公十年,晉惠公元年,元始前650年)夏四月,晉惠公趁著?鄭父出使秦國,命郤芮賜死里克,言道“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里克苦笑道“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臣聞命矣。”遂伏劍而亡。
? ? ? ? 此時?鄭父遠(yuǎn)在秦國,且晉惠公出其不意,猝然動手,二人及黨羽根本來不及反應(yīng),就這樣,晉惠公輕松除掉了大夫里克。
? ? ? ? 話說里克主意,原要奉迎公子重耳,因重耳辭不肯就,夷吾又以重賂求入,因此只得隨眾行事。誰知惠公即位之后,所許之田,分毫不給。又任用虢射、呂飴甥、郤芮一班私人,將先世舊臣,一概疏遠(yuǎn),里克心中已自不服。及勸惠公畀地于秦,分明是公道話,郤芮反說他為己而設(shè),好生不忿,忍了一肚子氣,敢怒而不敢言。出了朝門,顏色之間,不免露些怨望之意。及?鄭父使秦,郤芮等恐其與里克有謀,私下遣人窺瞰。?鄭父亦慮郤芮等有人伺察,遂不別里克而行。里克使人邀?鄭父說話,則?鄭父已出城矣。克自往追之,不及而還。
? ? ? ? 早有人報知郤芮。芮求見惠公,奏曰:“里克謂君奪其權(quán)政,又不與汾陽之田,心懷怨望。今聞?鄭父聘秦,自駕往追,其中必有異謀。臣素聞里克善于重耳,君之立非其本意,萬一與重耳內(nèi)應(yīng)外合,何以防之?不若賜死,以絕其患。”惠公曰:“里克有功于寡人,今何辭以戮之?”郤芮曰:“克弒奚齊,又弒卓子,又殺顧命之臣荀息,其罪大矣!念其入國之功,私勞也。討其弒逆之罪,公義也。明君不以私勞而廢公議,臣請奉君命行討!”惠公曰:“大夫往矣!”
? ? ? ? 郤芮遂詣里克之家,謂里克曰:“晉侯有命,使芮致之吾子。晉侯云:‘微子,寡人不得立,寡人不敢忘子之功。雖然,子弒二君,殺一大夫,為爾君者難矣!寡人奉先君之遺命,不敢以私勞而廢大義,惟子自圖之!’”里克曰:“不有所廢,君何以興?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臣聞命矣!”郤芮復(fù)迫之,克乃拔佩劍躍地大呼曰:“天乎冤哉!忠而獲罪,死若有知,何面目見荀息乎?”遂自刎其喉而死。郤芮還報惠公,惠公大悅。髯仙有詩云:
才入夷吾身受兵,當(dāng)初何不死申生?
方知中立非完策,不及荀家有令名。
? ? ? ? 惠公殺了里克,群臣多有不服者。祁舉、共華、賈華、騅遄輩,俱口出怨言。惠公欲誅之,郤芮曰:“鄭在外,而多行誅戮,以啟其疑叛之心,不可。君且忍之?!?/p>
02、申生平反
? ? ? ? 太子申生生前,其父獻(xiàn)公曾為其向賈家討了一門親事。昔賈家嫁女于獻(xiàn)公,是為賈姬。后獻(xiàn)公私通小媽武姜,生申生。待獻(xiàn)公繼位后,遂封申生為太子。而獻(xiàn)公為了安撫老丈人,就安排申生從賈家娶正妻。賈家雖然不甘,但奈何賈姬遲遲無子,總不能讓晉國無后,于是只得答應(yīng),又從家族中挑選出了一位才貌雙全的姑娘嫁給申生,此女被稱為賈君。
? ? ? ? 后驪姬為奪嫡構(gòu)陷申生謀反,申生自戕以證清白。晉獻(xiàn)公有所觸動,未再下令株連申生家小,再加上賈家勢力也不小,因此賈君得以幸免,未受為難。
? ? ? ? 待獻(xiàn)公薨逝,撥亂反正后,侯位空懸。于是晉惠公就在姐夫秦穆公的支持下歸國繼位,臨出發(fā)前,姐姐秦穆姬叮囑晉惠公將被驪姬設(shè)計驅(qū)逐的兄弟都迎回國團(tuán)聚,另外弟弟申生雖然已死,但其妻小尚在,因此要善待賈君一家。
? ? ? ? 當(dāng)時晉惠公是滿口答應(yīng),但甫一登基,就開始變卦了。畢竟侯門無私情,此時國內(nèi)沒有兄弟掣肘,會少很多麻煩,并且罵名還不用自己背,自己又怎會自找麻煩,再迎眾兄弟回來分權(quán)呢?尤其是重耳,本來國內(nèi)支持他的人就很多,一旦迎回,不知要出多少變數(shù)。因此晉惠公上位后,根本不提此事。
? ? ? ? ?而關(guān)于照顧申生妻小這個囑托,晉惠公可就非常積極了!這倒不是此人與申生關(guān)系多好,而是因為申生的妻子賈君是一位大美人。于是晉惠公登基后不久就立刻打著秦穆姬的旗號,光明正大的將賈君召入宮中。然后又以秦穆姬的囑托為幌子,直接讓賈君住在后宮中。
? ? ? ? 待一切安排妥當(dāng),晉惠公就開始“無微不至”“全心全意”的“照顧”了!賈君雖不愿,但奈何已入彀中,根本無力反抗,只得就范。而賈君心念申生,于是以身提出交換條件,言其愿意給晉惠公為奴為妾,但晉惠公必須先為申生昭雪平反,否則其寧愿一死,也絕不會讓惠公得逞。
? ? ? ? 惠公本不愿多事,但賈君態(tài)度堅決,急色的惠公擔(dān)心直接用強(qiáng),賈君會直接自戕,那就雞飛蛋打了。于是就同意了,為表誠意,其立刻安排自己的寵臣郤乞負(fù)責(zé)為申生風(fēng)光大葬。郤乞自然不敢怠慢,為申生選了一塊兒風(fēng)水寶地,然后大操大辦的重新為申生舉行了一場宏大的出殯儀式。之后,賈君履約。而成功抱得美人歸的晉惠公就心情大好的命重臣狐突代君祭拜,正式謚其為“恭”,是為恭太子。
? ? ? ? 惠公曰:“秦夫人有言,托寡人善視賈君,而盡納群公子。何如?”郤芮曰:“群公子誰無爭心,不可納也。善視賈君,以報秦夫人可矣?!被莨巳胍娰Z君。時賈君色尚未衰,惠公忽動淫心,謂賈君曰:“秦夫人屬寡人與君為歡,君其無拒。”即往抱持賈君,宮人皆含笑避去。賈君畏惠公之威,勉強(qiáng)從命。事畢,賈君垂淚言曰:“妾不幸事先君不終,今又失身于君。妾身不足惜,但乞君為故太子申生白冤,妾得復(fù)于秦夫人,以贖失身之罪!”惠公曰:“二豎子見殺,先太子之冤已白矣?!辟Z君曰:“聞先太子尚藁葬新城,君必遷冢而為之立謚,庶冤魂獲安,亦國人之所望于君者也?!被莨S之。乃命郤芮之從弟郤乞,往曲沃擇地改葬。使太史議謚,以其孝敬,謚曰“共[5]世子”。再使狐突往彼設(shè)祭告墓。
? ? ? ? 先說郤乞至曲沃,別制衣衾棺槨,及冥器木偶之類,極其整齊。掘起申生之尸,面色如生,但臭不可當(dāng)。役人俱掩鼻欲嘔,不能用力。郤乞焚香再拜曰:“世子生而潔,死而不潔乎?若不潔,不在世子,愿無駭眾!”言訖,臭氣頓息,轉(zhuǎn)為異香。遂重殮入棺,葬于高原。曲沃之人,空城來送,無不墮淚。葬之三日,狐突赍祭品來到,以惠公之命,設(shè)位拜奠,題其墓曰:“晉共太子之墓。”
03、申生化神
? ? ? ??周襄王二年(魯僖公十年,晉惠公元年,元始前650年)秋,晉大夫狐突奉命到曲沃新城祭祀恭太子申生。祭祀完畢,狐突正欲返回,忽聞一聲“國舅請留步!”狐突忙向聲源望去,竟然見到了早已死去的太子申生。狐突大驚,立刻上前跪拜。
? ? ? ? 申生言,此次平反,使昊天上帝察知申生之冤,后昊天感申生之仁孝,遂封其為喬山之神。狐突大喜,連忙道賀。但申生卻話鋒一轉(zhuǎn)言道,本以為是夷吾念兄弟之情所為,但后得知乃是其為脅迫賈君而做。晉國入此不德人之手,實辱祖宗,于是就稟明昊天上帝,欲將晉國贈予姐夫秦君以酬其于河曲兵諫獻(xiàn)公之事。
? ? ? ? 狐突大驚,連呼不可,言道“太子雖惡晉君,其民何罪?且晉之先君又何罪?太子舍同姓而求食于異姓,恐乖仁孝之德也。”申生認(rèn)為有理,于是約定,其將上天重稟昊天,只罰夷吾即可。并讓狐突七天之后到新城城西找一巫師,由他告知結(jié)果。
? ? ? ? 七日后,狐突依約前往,果有一巫師等候,一見狐突到來,就沒頭沒尾的說到“今已覆奏上帝,但辱其身,斬其胤,以示罰罪而已,無害于晉?!敝箫h然而去。狐突左右侍者不解其意,但狐突卻是知曉前因后果,于是松了一口氣,命人啟程返都。
? ? ? ? 事畢,狐突方欲還國。忽見旌旗對對,戈甲層層,簇?fù)硪魂犥囻R,狐突不知是誰,倉忙欲避。只見副車一人,須發(fā)斑白,袍笏整齊,從容下車,至于狐突之前,揖曰:“太子有話奉迎,請國舅那步。”突視之,太傅杜原款也。恍惚中忘其已死,問曰:“太子何在?”原款指后面大車曰:“此即太子之車矣?!蓖荒穗S至車前。見太子申生冠纓劍佩,宛如生前,使御者下引狐突升車,謂曰:“國舅亦念申生否?”突垂淚對曰:“太子之冤,行道之人,無不悲涕。突何人,能勿念乎?”申生曰:“上帝憐我仁孝,已命我為喬山之主矣。夷吾行無禮于賈君,吾惡其不潔,欲卻其葬,恐違眾意而止。今秦君甚賢,吾欲以晉畀秦,使秦人奉吾之祀,舅以為何如?”突對曰:“太子雖惡晉君,其民何罪?且晉之先君又何罪?太子舍同姓而求食于異姓,恐乖仁孝之德也。”申生曰:“舅言亦是。然吾已具奏于上帝矣。今當(dāng)再奏,舅為姑留七日。新城之西偏有巫者,吾將托之以復(fù)舅也?!倍旁钤谲囅聠驹唬骸皣丝蓜e矣!”牽狐突下車,失足跌仆于地,車馬一時不見。突身乃臥于新城外館[8]。心中大驚,問左右:“吾何得在此?”左右曰:“國舅祭奠方畢,焚祝辭神,忽然仆于席上,呼喚不醒。吾等扶至車中,載歸此處安息。今幸無恙?!?/p>
? ? ? ? 狐突心知是夢,暗暗稱異。不與人言,只推抱恙,留車外館。至第七日未、申之交,門上報:“有城西巫者求見?!蓖幻偃?,預(yù)屏左右以待之。巫者入見,自言:“素與鬼神通語。今有喬山主者,乃晉國故太子申生,托傳語致意國舅:‘今已覆奏上帝,但辱其身,斬其胤,以示罰罪而已,無害于晉?!焙谎馂椴恢瑔栐唬骸八P者,何人之罪?”巫曰:“太子但命傳語如此,我亦不知所指何事也?”突命左右以金帛酬巫者,戒勿妄言。巫者叩謝而去。狐突歸國,私與鄭父之子豹言之。豹曰:“君舉動乖張,必不克終。有晉國者,其重耳乎?”正敘談間,閽人來報:“大夫使秦已歸,見在朝中復(fù)命。”二人遂各別而歸。
04、功虧一簣
? ? ? ???鄭父帶著秦使按照計劃好的方案返回晉國??斓浇{都時,忽聞里克噩耗。大驚,以為是在秦國的謀劃暴露了,就想要轉(zhuǎn)身逃亡秦國。但又舍不得家中妻小,正在左右為難時,正遇大夫共華前來相迎,共華乃是里、?一黨,因此?鄭父就向其詢問情況,共華言道,晉侯只誅里克一人,并未牽連其他,并且己方陣營勢力不小,晉侯不可能再動手。?鄭父聞言放下心來,于是就安排秦使按照原計劃進(jìn)行。
? ? ? ? 晉侯會見秦使,得知,秦伯不僅不索要土地,還熱情邀約晉國進(jìn)行國事訪問。晉惠公十分高興,立刻就打算安排近臣呂飴甥、郤芮前去秦國訪問。但郤芮卻立刻婉拒,畢竟自己剛剛才用“出使秦國”的方法除掉了里克,此時自然對“出使秦國”這件事極為警惕,因此說什么也堅決不去。
? ? ? ? 雖然?鄭父一黨極力勸說,但晉侯做賊心虛,一聽郤芮的暗示感覺有理,就推說此時晉國事務(wù)繁忙,待之后再正式派大夫前去進(jìn)行國事訪問。秦使無奈只得悻悻而歸!
? ? ? ? 卻說?鄭父同秦大夫泠至,赍著禮幣數(shù)車,如晉報聘。行及絳郊,忽聞?wù)D里克之信,?鄭父心中疑慮,意欲轉(zhuǎn)回秦國,再作商量。又念其子豹在絳城:“我一走,必累及豹。”因此去住兩難,躊躇不決。恰遇大夫共華在于郊外,遂邀與相見。?鄭父叩問里克緣由,共華一一敘述了。?鄭父曰:“吾今猶可入否?”共華曰:“里克同事之人尚多,如華亦在其內(nèi),今止誅克一人,其馀并不波及。況子出使在秦,若為不知可也。如懼而不入,是自供其罪矣?!?鄭父從其言,乃催車入城。鄭父先復(fù)命訖,引進(jìn)泠至朝見,呈上國書禮物。惠公啟書看之,略曰:
? ? ? ? 晉、秦甥舅之國,地之在晉,猶在秦也。諸大夫亦各忠其國,寡人何敢曰必得地,以傷諸大夫之義。但寡人有疆埸之事,欲與呂、郤二大夫面議。幸旦暮一來,以慰寡人之望!
? ? ? ? 書尾又一行云:“原地券納還?!被莨且娦≈?,看見禮幣隆厚,又且繳還地券,心中甚喜,便欲遣呂飴甥、郤芮報秦。
? ? ? ? 郤芮私謂飴甥曰:“秦使此來,不是好意。其幣重而言甘,殆誘我也。吾等若往,必劫我以取地矣?!憋嵣唬骸拔嵋嗔锨刂畾g晉,不至若是。此必?鄭父聞里克之誅,自懼不免,與秦共為此謀,欲使秦人殺吾等而后作亂耳?!编S芮曰:“?鄭父與克,同功一體之人,克誅,?鄭父安得不懼?子金之料是也。今群臣半是里之黨,若鄭父有謀,必更有同謀之人。且先歸秦使而徐察之?!憋嵣唬骸吧??!蹦搜杂诨莨?,先遣泠至回秦,言:“晉國未定,稍待二臣之暇,即當(dāng)趨命?!便鲋林坏没厍?。
05、大開殺戒
? ? ? ??郤芮所言雖是猜測,但卻讓做賊心虛的晉惠公寢食難安。畢竟殺了里克,即使承諾不再追究余黨之罪,但其余黨未必會相信。此時晉惠公有點(diǎn)后悔,認(rèn)為不該擅殺里克,應(yīng)該用更婉轉(zhuǎn)的方式分化拉攏瓦解其黨,但如今就是想拉攏分化也難以奏效了。
? ? ? ? 晉惠公思慮再三,咬了咬牙,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除掉包括?鄭父在內(nèi)的所有里黨骨干。于是串聯(lián)幾位近臣,在早朝時,突然發(fā)難,一舉將上朝的?鄭父等大夫一網(wǎng)打盡,即刻行刑。臨刑前,大夫賈華問道,君可還記得當(dāng)年屈地之事嗎?
? ? ? ? 原來,當(dāng)年晉獻(xiàn)公為驪姬蠱惑,逐殺重耳夷吾,其中追殺夷吾一路的正是賈華,賈華在屈地圍攻夷吾,但不忍夷吾被殺,就偷偷放了一條生路。但可惜恩大成仇,晉惠公此時聽到此言,不僅毫無觸動,反而勃然道:“汝事先君而私放于吾,實乃反覆小人,速宜就戮?!本瓦@樣里、?一黨的大部分骨干成員都被處死。
【山話嵓語】原著中是屠岸夷用計拿到證據(jù),但此處我沒有這樣復(fù)述。一則屠岸夷在歷史上只是一個跑腿的小人物,并沒有什么特別;二則晉惠公是肯定要除掉里、?一黨的,根本不需要用所謂的謀反證據(jù)才能讓晉惠公下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根本犯不著再費(fèi)盡心力羅織罪名。
? ? ? ? 呂、郤二人使心腹每夜伏于鄭父之門,伺察動靜。?鄭父見呂、郤全無行色,乃密請祁舉、共華、賈華、騅遄等,夜至其家議事,五鼓方回。心腹回報所見,如此如此。郤芮曰:“諸人有何難決之事?必逆謀也?!蹦伺c飴甥商議,使人請屠岸夷至,謂曰:“子禍至矣,奈何?”屠岸夷大驚曰:“禍從何來?”郤芮曰:“子前助里克弒幼君,今克已伏法,君將有討于子。吾等以子有迎立之功,不忍見子之受誅,是以告也。”屠岸夷泣曰:“夷乃一勇之夫,聽人驅(qū)遣,不知罪之所在。惟大夫救之!”郤芮曰:“君怒不可解也。獨(dú)有一計,可以脫禍?!币乃旃蚨鴨栍嫛`S芮慌忙扶起,密告曰:“今?鄭父黨于里克,有迎立之心,與七輿大夫陰謀作亂,欲逐君而納公子重耳。子誠偽為懼誅者,而見?鄭父,與之同謀。若盡得其情,先事出首,吾即以所許鄭父負(fù)蔡之田,割三十萬以酬子功。子且重用,又何罪之足患乎?”夷喜曰:“夷死而得生,大夫之賜也。敢不效力!但我不善為辭,奈何?”呂飴甥曰:“吾當(dāng)教子?!蹦藬M為問答之語,使夷熟記。
? ? ? ? 是夜,夷遂叩鄭父之門,言有密事。鄭父辭以醉寢,不與相見。夷守門內(nèi),更深猶不去。乃延之入。夷一見鄭父,便下跪曰:“大夫救我一命!”鄭父驚問其故。夷曰:“君以我助里克弒卓子,將加戮于我,奈何?”鄭父曰:“呂、郤二人為政,何不求之?”夷曰:“此皆呂、郤之謀也。吾恨不得食二人之肉,求之何益?”鄭父猶未深信,又問曰:“汝意欲何如?”夷曰:“公子重耳仁孝,能得士心,國人皆愿戴之為君。而秦人惡夷吾之背約,亦欲改立重耳。誠得大夫手書,夷星夜往致重耳,使合秦、翟之眾,大夫亦糾故太子之黨,從中而起。先斬呂、郤之首,然后逐君而納重耳,無不濟(jì)矣?!编嵏冈唬骸白右獾脽o變否?”夷即嚙一指出血,誓曰:“夷若有貳心,當(dāng)使合族受誅!”鄭父方才信之。約次日三更,再會定議。至期,屠岸夷復(fù)往。則祁舉、共華、賈華、騅遄皆先在,又有叔堅、累虎、特宮、山祈四人,皆故太子申生門下,與鄭父、屠岸夷共是十人,重復(fù)對天歃血,共扶公子重耳為君。后人有詩云:
? ? ? ? 只疑屠岸來求救,誰料奸謀呂郤為?
? ? ? ? 強(qiáng)中更有強(qiáng)中手,一人行詐九人危。
? ? ? ? ?鄭父款待眾人,盡醉而別。屠岸夷私下回報郤芮。芮曰:“汝言無據(jù),必得鄭父手書,方可正罪。”夷次夜再至?鄭父之家,索其手書,往迎重耳。?鄭父已寫就了,簡后署名,共是十位,其九人俱先有花押,第十屠岸夷也。夷亦請筆書押。?鄭父緘封停當(dāng),交付夷手,囑他:“小心在意,不可漏泄?!蓖腊兑牡脮?,如獲至寶,一徑投郤芮家,呈上芮看。芮乃匿夷于家,將書懷于袖中,同呂飴甥往見國舅虢射,備言如此如此,“若不早除,變生不測。”虢射夜叩宮門,見了惠公,細(xì)述?鄭父之謀:“明日早朝,便可面正其罪,以手書為證。”
? ? ? ? 次日,惠公早朝,呂、郤等預(yù)伏武士于壁衣之內(nèi)。百官行禮已畢,惠公召?鄭父問曰:“知汝欲逐寡人而迎重耳,寡人敢請其罪!”?鄭父方欲致辯。郤芮仗劍大喝曰:“汝遣屠岸夷將手書迎重耳,賴吾君洪福,屠岸夷已被吾等伺候于城外拿下,搜出其書。同事共是十人,今屠岸夷已招出,汝等不必辯矣?!被莨珜⒃瓡鴶S于案下。呂飴甥拾起,按簡呼名,命武士擒下。只有共華告假在家未到,另行捕拿。見在八人,面面相覷,真?zhèn)€是有口難開,無地可入。惠公喝教:“押出朝門斬首!”內(nèi)中賈華大呼曰:“臣先年奉命伐屈,曾有私放吾君之功,求免一死,可乎?”呂飴甥曰:“汝事先君而私放吾主,今事吾主,復(fù)私通重耳,此反覆小人,速宜就戮。”賈華語塞。八人束手受刑。
06、共華赴死
? ? ? ? 大夫共華本為里、?一黨,但恰好當(dāng)天生病,未上朝議政,躲過一劫。其弟共賜得知消息后,立刻通知共華逃命,但是共華不僅不逃,反而整理衣冠,慨然赴朝。共賜不解,問其原因,共華言道:“夫子之入,吾謀也,將待也?!?鄭父之所以入都,是我勸說的,而我又正好沒有去上朝,我若不去,必被認(rèn)為是害友的元兇。共賜阻止道,勸說時,只有你們兩人知道此事,?一死,就無人知道了。
共華正色道:“不可。知而背之不信,謀而困人不智,困而不死無勇。任大惡三,行將安入?子其行矣,我姑待死?!焙蠊踩A入朝請死,晉惠公殺之!
? ? ? ? 卻說共華在家,聞?鄭父等事泄被誅,即忙拜辭家廟,欲赴朝中領(lǐng)罪。其弟共賜謂曰:“往則就死,盍逃乎?”共華曰:“大夫之入,吾實勸之。陷人于死,而己獨(dú)生,非丈夫也!吾非不愛生,不敢負(fù)大夫耳!”遂不待捕至,疾趨入朝,請死?;莨鄶刂?。豹聞父遭誅,飛奔秦國逃難?;莨M誅里、?諸大夫之族。郤芮曰:“罪人不孥,古之制也。亂人行誅,足以儆眾矣。何必多殺,以懼眾心?”惠公乃赦各族不誅。進(jìn)屠岸夷為中大夫,賞以負(fù)蔡之田三十萬。
07、?豹奔秦
? ? ? ? ?鄭父有子名為?豹,聽聞其父被殺,立刻出奔到秦國,請求秦國出兵為其父報仇,但是秦穆公認(rèn)為此時已無內(nèi)應(yīng),貿(mào)然出兵,勝算不大,于是就拒絕了?豹的請求,但仍然庇護(hù)?豹,封其為大夫,暫住秦國。讓其等待時機(jī),再行報仇之事。
? ? ? ? 卻說?豹至秦,見了穆公,伏地大哭。穆公問其故,?豹將其父始謀,及被害緣由,細(xì)述一遍,乃獻(xiàn)策曰:“晉侯背秦之大恩,而修國之小怨,百官聳懼,百姓不服。若以偏師往伐,其眾必內(nèi)潰,廢置惟君所欲耳。”穆公問于群臣,蹇叔對曰:“以?豹之言而伐晉,是助臣伐君,于義不可?!卑倮镛稍唬骸叭舭傩詹环?,必有內(nèi)變,君且俟其變而圖之?!蹦鹿唬骸肮讶艘嘁纱搜?。彼一朝而殺九大夫,豈眾心不附,而能如此?況兵無內(nèi)應(yīng),可必有功乎?”?豹遂留仕秦為大夫。時晉惠公之二年,周襄王之三年也。
08、子帶初亂
? ? ? ? 周襄王三年(魯僖公十一年,晉惠公二年,元始前649年),周王子帶勾結(jié)戎夷偷襲周都洛邑,企圖依靠外力奪得王位。襄王一時不察,險些不敵,幸虧周國軍民一心,守住了都城。周邊諸侯聞訊大怒,紛紛起兵勤王,戎夷不敵,只得退兵,臨走前卻焚掠?xùn)|門以泄其憤。
? ? ? ? 王子帶一看大勢已去,為求活命,趕緊去投奔齊國。畢竟此罪太大了,普天之下能保下他的也只有春秋首霸齊桓公了。
? ? ? ? 周襄王四年(魯僖公十二年,齊桓公三十八年,元始前648年)秋,走投無路的王子帶投奔齊國,而齊桓公果然收留了王子帶。原因很簡單,當(dāng)年如果不是齊桓公出手,王位本來就應(yīng)該是王子帶的。不過當(dāng)時為了立威天下,才插手周王之政,而其與王子帶之間并無什么個人恩怨。此時,跑來求助,自然是能幫就幫了。
09、秦晉救周
? ? ? ? 王子帶初亂之時,秦晉兩國聞訊大怒,兩國國主親自帶兵伐戎勤王。戎夷不敵,大敗而歸。待雙方朝見周天子后,?豹私下勸告秦穆公趁晉惠公在外,夜襲晉軍,擒拿晉侯。秦穆公拒絕道:“同為勤王而來此,雖有私怨,未可動也。”
? ? ? ? 之后秦穆公約見晉惠公,代其姐秦穆姬斥責(zé)晉惠公無禮于賈君、又不納群公子。晉惠公理虧,面有慚色。秦穆公見其態(tài)度尚可,也就沒有繼續(xù)為難,就將勤王后續(xù)工作全權(quán)交給晉惠公了。然后秦穆公拜別周天子,班師還朝。
? ? ? ? 周襄王三年(魯僖公十一年,晉惠公二年,元始前649年)秋,晉惠公率兵伐戎,威逼戎人與周天子講和,戎人抹不開面,就與晉軍對峙,拒絕向周天子服軟。
? ? ? ? 是年周王子帶,以賂結(jié)好伊、雒之戎,使戎伐京師,而己從中應(yīng)之。戎遂入寇,圍王城。周公孔與召伯廖悉力固守。帶不敢出會戎師。襄王遣使告急于諸侯。秦穆公、晉惠公皆欲結(jié)好周王,各率師伐戎以救周。戎知諸侯兵至,焚掠?xùn)|門而去?;莨c穆公相見,面有慚色?;莨纸拥媚录軙?,書中數(shù)晉侯無禮于賈君、又不納群公子許多不是。教他速改前非,不失舊好。惠公遂有疑秦之心,急急班師。豹果勸穆公夜襲晉師,穆公曰:“同為勤王而來此,雖有私怨,未可動也?!蹦烁鳉w其國。
10、霸主出手
? ? ? ? 周襄王四年(魯僖公十二年,齊桓公三十八年,元始前648年)冬,齊桓公見晉惠公與戎人已對峙一年,卻遲遲無法壓服戎人,于是便派齊相管仲與大夫隰朋前去責(zé)戎。戎主見霸主派人詰責(zé),不敢再強(qiáng)硬,于是先后與周、晉講和,至此風(fēng)波方止。周襄王大悅,欲以上卿之禮犒賞管仲,管仲堅辭,只受下卿之禮而還。
? ? ? ??時齊桓公亦遣管仲將兵救周,聞戎兵已解,乃遣人詰責(zé)戎主。戎主懼齊兵威,使人謝曰:“我諸戎何敢犯京師?爾甘叔招我來耳!”襄王于是逐王子帶。子帶出奔齊國。戎主使人詣京師,請罪求和,襄王許之。襄王追念管仲定位之功,今又有和戎之勞,乃大饗管仲,待以上卿之禮。管仲遜曰:“有國、高二子在,臣不敢當(dāng)?!痹偃t讓,受下卿之禮而還。
11、賢相終焉
? ? ? ? 周襄王七年(齊桓公四十一年,元始前645年),管仲忽然病倒。齊桓公前去看望,管仲自知時日無多,于是開始向齊桓公交代后事。齊侯問說能接替管仲為相,管仲思考許久只能搖頭道:“無人能接替!”
? ? ? ? 齊侯大驚,問道:“鮑叔牙,何如?”管仲嘆道:“鮑叔牙,君子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人善惡過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p>
? ? ? ? 齊侯再問:“隰朋何如?”管仲惋惜道:“可以,但我去之后,其亦命不久矣!”
? ? ? ? 齊侯又問,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如何?管仲憤然道:“此三子皆亂國之人也,我在時,尚能制約一二;但我一去,其必生亂!我走后,萬望君能遠(yuǎn)此三人,以免齊亂!”
? ? ? ? 齊侯聞言,嘿然無語!
? ? ? ? 是冬,管仲病,桓公親往問之。見其瘠甚,乃執(zhí)其手曰:“仲父之疾甚矣。不幸而不起,寡人將委政于何人?”時寧戚、賓須無先后俱卒,管仲嘆曰:“惜哉乎,寧戚也!”
? ? ? ? 桓公曰:“寧戚之外,豈無人乎?吾欲任鮑叔牙,何如?”仲對曰:“鮑叔牙,君子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人善惡過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p>
? ? ? ? 桓公曰:“隰朋何如?”仲對曰:“庶乎可矣。隰朋不恥下問,居其家不忘公門。”言畢,喟然嘆曰:“天生隰朋,以為夷吾舌也。身死,舌安得獨(dú)存?恐君之用隰朋不能久耳!”
? ? ? ? 桓公曰:“然則易牙何如?”仲對曰:“君即不問,臣亦將言之。彼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必不可近也!”
? ? ? ? 桓公曰:“易牙烹其子,以適寡人之口,是愛寡人勝于愛子,尚可疑耶?”仲對曰:“人情莫愛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于君?”
? ? ? ? 桓公曰:“豎刁自宮以事寡人,是愛寡人勝于愛身,尚可疑耶?”仲對曰:“人情莫重于身。其身且忍之,何有于君?”
? ? ? ? 桓公曰:“衛(wèi)公子開方,去其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以寡人之愛幸之也。父母死不奔喪,是愛寡人勝于父母,無可疑矣。”仲對曰:“人情莫親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又何有于君?且千乘之封,人之大欲也。棄千乘而就君,其所望有過于千乘者矣。君必去之勿近,近必亂國!”
? ? ? ? 桓公曰:“此三人者,事寡人久矣。仲父平日何不聞一言乎?”仲對曰:“臣之不言,將以適君之意也。譬之于水,臣為之堤防焉,勿令泛濫。今堤防去矣,將有橫流之患,君必遠(yuǎn)之!”桓公默然而退。畢竟管仲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01、里克之死
(1)左傳節(jié)選
? ? ? ? 根據(jù)左傳的記載,惠公是依靠齊周兩國的支持才能逼殺里克,并且齊周兩國對于里克連弒兩主的行為也是十分反感,所以惠公順?biāo)浦?,成功掃除了最大障礙。
左傳·僖公十年·傳10.2
? ? ? ? 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會齊隰朋立晉侯。晉侯殺里克以說。將殺里克,公使謂之曰:“微子則不及此。雖然,子弒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對曰:“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臣聞命矣。”伏劍而死。于是丕鄭聘于秦,且謝緩賂,故不及。
(2)國語節(jié)選
? ? ? ? 國語中關(guān)于里克之死的記載是與?鄭等人之死放一塊兒了,未免重復(fù),此處不引用,參見下面的【國語卷九·晉語三·惠公殺丕鄭】,此處只引用晉惠公后悔殺里克的文獻(xiàn)記載。
國語卷九·晉語三·惠公悔殺里克
惠公既殺里克而悔之,曰:“芮也,使寡人過殺我社稷之鎮(zhèn)?!惫嚷勚?,曰:“不謀而諫者,冀芮也。不圖而殺者,君也。不謀而諫,不忠。不圖而殺,不祥。不忠,受君之罰。不祥,罹天之禍。受君之罰,死戮。罹天之禍,無后。志道者勿忘,將及矣!”及文公入,秦人殺冀芮而施之。
(3)史記節(jié)選
史記·晉世家(節(jié)選)
? ? ? ?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鄭謝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寡人爭之弗能得,故謝秦?!币嗖慌c里克汾陽邑,而奪之權(quán)。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會齊、秦大夫共禮晉惠公?;莨灾囟谕?,畏里克為變,賜里克死。謂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雖然,子亦殺二君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里克對曰:“不有所廢,君何以興?欲誅之,其無辭乎?乃言為此!臣聞命矣?!彼旆鼊Χ?。于是邳鄭使謝秦未還,故不及難。
02、申生平反
(1)國語節(jié)選
? ? ? ? 國語記載了申生改葬時的議論,從議論中可以看出,當(dāng)時晉人對于晉惠公的執(zhí)政并不滿意,心中依然支持重耳繼位,這就為后來的惠公大敗以及重耳復(fù)位埋下了暗線。
? ? ? ? 另外文中的郭偃是晉國的太卜,故又稱卜偃,極善占卜,有點(diǎn)邪乎,比如其就曾預(yù)言魏國分晉之事【(晉獻(xiàn)公)還,為太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卜偃曰:“畢萬之后必大。萬,盈數(shù)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開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盈數(shù),其必有眾?!薄妒酚洝x世家》】
國語卷九·晉語三·惠公改葬共世子
? ? ? ? 惠公即位,出共世子而改葬之,臭達(dá)于外。
? ? ? ? 國人誦之曰:“貞之無報也。孰是人斯,而有是臭也?貞為不聽,信為不誠。國斯無刑,偷居幸生。不更厥貞,大命其傾。威兮懷兮,各聚爾有,以待所歸兮。猗兮違兮,心之哀兮。歲之二七,其靡有征兮。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鎮(zhèn)撫國家,為王妃兮?!?/p>
? ? ? ? 郭偃曰:“甚哉,善之難也!君改葬共君以為榮也,而惡滋章。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而越于民,民實戴之。惡亦如之。故行不可不慎也。必或知之,十四年,君之冢嗣其替乎?其數(shù)告于民矣。公子重耳其入乎?其魄兆于民矣。若入,必伯諸侯以見天子,其光耿于民矣。數(shù),言之紀(jì)也。魄,意之術(shù)也。光,明之曜也。紀(jì)言以敘之,述意以導(dǎo)之,明曜以昭之。不至何待?欲先導(dǎo)者行乎,將至矣!”
(2)左傳節(jié)選
? ? ? ? 這一段就更邪乎了,東周列國志關(guān)于申生化神這一段還真不是馮夢龍先生自行杜撰的,而是出自左傳。當(dāng)然這一段史實性不強(qiáng),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的傳言被魯國記錄在案,然后傳于孔門。當(dāng)然極有可能是在龍門大戰(zhàn)后補(bǔ)錄的,甚至有可能是重耳奪位后為了強(qiáng)調(diào)自己的正統(tǒng)性而人為散布的,之后被史官采風(fēng)補(bǔ)入的。因為其中預(yù)言到了晉惠公的失敗,并且唯一的見證人還是被晉惠公殺死的狐突,這完全是死無對證。
左傳·僖公十年·傳10.3(節(jié)選)
? ? ? ? 晉侯改葬共大子。秋,狐突適下國,遇大子。大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于帝矣。將以晉畀秦,秦將祀余?!睂υ唬骸俺悸勚骸癫混Х穷?,民不祀非族。’君祀無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圖之?!本唬骸爸Z。吾將復(fù)請。七日,新城西偏,將有巫者而見我焉?!痹S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許我罰有罪矣,敝于韓?!?/p>
(3)史記節(jié)選
史記·晉世家(節(jié)選)
? ? ? ? 晉君改葬恭太子申生。秋,狐突之下國,遇申生,申生與載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于帝,將以晉與秦,秦將祀余?!焙粚υ唬骸俺悸勆癫皇撤瞧渥?,君其祀毋乃絕乎?君其圖之?!鄙晟唬骸爸Z,吾將復(fù)請帝。后十日,新城西偏將有巫者見我焉?!痹S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復(fù)見,申生告之曰:“帝許罰有罪矣,弊于韓。”兒乃謠曰:“恭太子更葬矣,后十四年,晉亦不昌,昌乃在兄?!?/p>
03、大夫之死
(1)國語節(jié)選
國語卷九·晉語三·惠公殺丕鄭
? ? ? ? 惠公既即位,乃背秦賂。使丕鄭聘于秦,且謝之。而殺里克,曰:“子殺二君與一大夫,為子君者,不亦難乎?”
? ? ? ??丕鄭如秦謝緩賂,乃謂穆公曰:“君厚問以召呂甥、聳稱、冀芮而止之,以師奉公子重耳,臣之屬內(nèi)作,晉君必出。”穆公使泠至報問,且召三大夫。鄭也與客將行事,冀芮曰:“鄭之使薄而報厚,其言我于秦也,必使誘我。弗殺,必作難。”是故殺丕鄭及七輿大夫:共華、賈華、叔堅、騅歂、累虎、特宮、山祁,皆里、丕之黨也。丕豹出奔秦。
? ? ? ??丕鄭之自秦反也,聞里克死,見共華曰:“可以入乎?”共華曰:“二三子皆在而不及,子使于秦,可哉!”丕鄭入,君殺之。共賜謂共華曰:“子行乎?其及也!”共華曰:“夫子之入,吾謀也,將待也?!辟n曰:“孰知之?”共華曰:“不可。知而背之不信,謀而困人不智,困而不死無勇。任大惡三,行將安入?子其行矣,我姑待死?!?/p>
? ? ? ??丕鄭之子曰豹,出奔秦,謂穆公曰:“晉君大失其眾,背君賂,殺里克,而忌處者,眾固不說。今又殺臣之父及七輿大夫,此其黨半國矣。君若伐之,其君必出?!蹦鹿唬骸笆П姲材軞⑷耍壳曳虻溛o斃,足者不處,處者不足,勝敗若化。以禍為違,孰能出君?爾俟我!”
(2)左傳節(jié)選
左傳·僖公十年·傳10.3(節(jié)選)
? ? ? ? 丕鄭之如秦也,言于秦伯曰:“呂甥、郤稱、冀芮實為不從,若重問以召之,臣出晉君,君納重耳,蔑不濟(jì)矣。”
? ? ? ? 冬,秦伯使泠至報問,且召三子。郤芮曰:“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彼鞖⒇о?、祁舉及七輿大夫:左行共華、右行賈華、叔堅、騅歂、累虎、特宮、山祁,皆里、丕之黨也。丕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晉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與也。伐之必出?!惫唬骸笆П?,焉能殺?違禍,誰能出君?”
(3)史記節(jié)選
史記·晉世家(節(jié)選)
? ? ? ? 邳鄭使秦,聞里克誅,乃說秦繆公曰:“呂省、郄稱、冀芮實為不從。若重賂與謀,出晉君,入重耳,事必就。”秦繆公許之,使人與歸報晉,厚賂三子。三子曰:“幣厚言甘,此必邳鄭賣我于秦?!彼鞖②嵓袄锟?、邳鄭之黨七輿大夫。邳鄭子豹奔秦,言伐晉,繆公弗聽。
04、子帶初亂
(1)左傳節(jié)選
左傳·僖公(節(jié)選)
傳11.3 夏,揚(yáng)、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師,入王城,焚東門,王子帶召之也。秦、晉伐戎以救周。秋,晉侯平戎于王。
傳12.3 王以戎難故,討王子帶。秋,王子帶奔齊。
傳12.4 冬,齊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使隰朋平戎于晉。王以上卿之禮饗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jié)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蓖踉唬骸熬耸?!余嘉乃勛,應(yīng)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惫苤偈芟虑渲Y而還。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讓不忘其上?!对姟吩唬骸異疸┚樱袼鶆谝?。’
傳13.1 十三年春,齊侯使仲孫湫聘于周,且言王子帶。事畢,不與王言。歸,復(fù)命曰:“未可。王怒未怠,其十年乎?不十年,王弗召也。”
(2)史記節(jié)選
史記·周本紀(jì)(節(jié)選)
? ? ? ? 二十五年,惠王崩,子襄王鄭立。襄王母蚤死,后母曰惠后。惠后生叔帶,有寵于惠王,襄王畏之。三年,叔帶與戎、翟謀伐襄王,襄王欲誅叔帶,叔帶奔齊。齊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晉。王以上卿禮管仲。管仲辭曰:“臣賤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若節(jié)春秋來承王命,何以禮焉?陪臣敢辭。”王曰:“舅氏,余嘉乃勛,毋逆朕命?!惫苤僮涫芟虑渲Y而還。九年,齊桓公卒。十二年,叔帶復(fù)歸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