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州市民政局-病媒生物防制科普小知識
1、什么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間接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危害、威脅人類健康的生物。媒介生物性傳染病具有傳播快、易流行的特點,嚴重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
廣義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鼠類,屬哺乳綱嚙齒目動物;無脊椎動物媒介主要是昆蟲綱的蚊、蠅、蟑螂、蚤等和蛛形綱的蜱、螨等。最常見四大害為: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螨蟲無處不在,卻不易為人察覺。?
2、病媒生物有什么危害?
病媒生物不僅可以直接通過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響或危害人類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一系列的重要傳染病。在我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許多屬于病媒生物性傳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瘧疾、登革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而一些消化道傳染病則通過病媒生物的機械性傳播在人群中擴散,如痢疾、傷寒等。?
3、為什么要進行病媒生物防制?
病媒生物防制涉及到廣泛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服務環(huán)境;病媒生物防制與食品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可預防病媒疾病的傳播與流行;提高健康意識,減輕病媒生物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平衡;病媒生物監(jiān)測與防制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創(chuàng)建國家衛(wèi)生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等等。?
4、如何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除“四害”活動采取綜合防制方法,以環(huán)境防制為主,藥物殺滅為輔,著重落實以下四項工作:
環(huán)境防制
開展衛(wèi)生大掃除,清除“四害”孽生場所。
在室內(nèi)做到:翻箱倒柜,清理鼠糞蟑糞、鼠尸蟑尸。
在室外做到:請理房前屋后垃圾和雜物,清除衛(wèi)生死角。
物理防制
合理安裝紗門紗窗,下水道口設置鐵柵欄。
使用捕蚊器、滅蠅燈、粘蠅紙和鼠籠、鼠夾、粘鼠板等進行除“四害”。
化學防制
滅蚊:
戶外非飲用或生活用靜水,如明溝積水、下水道口、地下室集水井等,可投放長效滅蚊顆粒進行滅蚊,如0.5%吡丙醚顆粒劑(用量按0.5-l克/平方米投放)殺滅蚊子幼蟲。
室內(nèi)用0.05%順式氯氰菊酯水劑進行噴灑(用量為2-5毫升/平方米),也可以灌裝殺蟲劑如必撲、黑旋風等。
外環(huán)境蚊蟲孳生地可用0.025%溴氰菊酯懸浮溶液或20%殘殺威乳油滯留噴殺。
滅鼠:
毒餌選擇
采用慢性抗凝血毒鼠藥物,可選用0.5%溴鼠靈毒餌;或根據(jù)不同場所輔以地瓜、玉米等特殊餌料;嚴禁使用如毒鼠強、氟乙酰胺等急性毒鼠藥。
投藥方法(三飽和)
空間飽和:室內(nèi)每15-20㎡放毒餌2堆,每堆10-20克。
藥物飽和:室外每5-10米一堆,等距堆放。
時間飽和:毒餌投放后隔日即要檢查被食情況,食多少補多少。
鼠尸處理與收集
毒餌投放后一般3天出現(xiàn)死鼠,一周達高峰,要求專人對鼠尸進行統(tǒng)一收集、統(tǒng)一處理。收集后鼠尸統(tǒng)一運送到指定地點,撒上石灰粉后集中深埋,避免污染環(huán)境或發(fā)生二次中毒。
滅蟑:
居民戶及辦公地點密閉的場所,可采用滅蟑螂香薰殺或滅蟑螂毒餌。
垃圾通道及收集轉運場所、陰溝、下水道排水溝、廁所,可采用滅蟑螂熱煙霧噴殺。
滅蠅:
室外環(huán)境可采用0.05%順式氯氰菊酯復配0.5%敵敵畏水劑或20%殘殺威乳油按1:40兌水均勻的噴灑。特殊場所可采用0.5%順式氯氰菊酯或0.1%溴氰菊酯乳劑浸泡棉繩,取出晾干,懸掛于屋頂或天花板下。
生物防制
各類溝渠、湖泊、噴水池等可采取養(yǎng)殖柳條魚、鯰魚、中華斗魚等其他觀賞魚類捕食蚊幼及蛹,以殺滅和控制蚊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