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其實我還挺喜歡寫散文的
在煮面的時候,我忽然在想,其實我是很喜歡寫散文的。
我會這么想不是因為我又回到了過去文藝的自己,更多還是因為公寓的網(wǎng)差得有點人神共憤了。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感受過,看360p的視頻還會卡住的狀態(tài)了。因此等著那捆面慢慢軟進熱水里的時候,比較適合胡思亂想。
其實我是很喜歡跟人碎碎念的。就是把自己的胡思亂想跟人瞎掰扯。我可以講很長一段話,然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東西。但它邏輯是自洽的。這樣的話癆屬性是不討喜的。當然也可以很討喜。取決于對方是什么樣的人。
可當這些沒有價值的廢話被書面成散文,或說是隨筆,價值就出現(xiàn)了。因為創(chuàng)作在某種意義上,因為我個人獨特的優(yōu)勢而降低了門檻。相應的,鑒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本質,只要我在書寫所有文字的時候,心里一直想著一個主題,圍繞著這個主題去做各種各樣的暗示,那么我的文章就有了可以被挖掘的藝術價值。
而后就是咖位的問題了。畢竟大多數(shù)人不懂文學。只要有一些大佬承認我寫的是很好的散文,我的內容就可以是很好的散文。剩下的全部是可以用風格和表達給搪塞過去的。
所以我在寫現(xiàn)代詩的年紀寫過,文學創(chuàng)作本身是一個非常霸道的行為。
但這些行為對于世界而言是沒有意義的。我哪怕想的東西再多,也不可能讓熱水里的牛肉丸熟得快一點。這是我為什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即使我堅定地相信,這個世界脫離了我的感知,對于我個體的靈魂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在咬進去感覺到里頭還是涼的的時候,你還是會吐掉這個丸子。然后浪費這里三磅五才能買到十五個的牛肉丸。
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如果我足夠有錢,我就可以配上自己的網(wǎng),我就可以請人來給我做飯。這時候我就應該瘋狂地看著沒有意義的視頻,然后繼續(xù)擺爛我臨近期中的生活。
而我不行。因為我沒錢,我得站在這里,盯著還是沒有冒泡的水??粗袩釟饷俺鰜?,然后想著……
我可能真的很喜歡寫散文。
理論上來說,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但我越發(fā)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了。不然我不會站在這里看面條在鍋里一點點軟掉。不然某些不愁吃喝的人不至于在網(wǎng)絡上罵人。反而吃穿不足容易讓一些人閑出屁來。
但你要知道,我這么說話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我簡單地抽象了問題,然后似是而非地說了些貌似可以說得通的邏輯,就給出了暴論。會因為我這幾句話就信了我的邏輯的人,我也不好多說什么,可能是我運氣好,才遇到了這樣的讀者吧。
但我只要正反都說,盡可能不用春秋筆法,我就可以把我的觀點藏起來。好像表達了觀點,又好像沒有表達觀點。你能感覺到我其實上面的一整段,都在圍繞某個核心講事情,但你不知道我的核心是什么。
文學,至少我自己這上不了臺面的文學,是不僅霸道,而且流氓的。
因為我其實沒有表露出任何觀點。我只是在記錄一些很散亂的想法罷了。
所以這篇文章并不是散文,甚至難稱為隨筆。因為我告訴你,我甚至沒有為這篇文字,想好一個圍繞著的主線。
當然也不是不能有主線的。這時候我應該,拿出長在身上的攝像頭,錄著鍋里一點點沸騰起來的氣泡,錄著已經(jīng)徹底軟進水里的面條,錄著已經(jīng)浮到了上層,但里頭依然冰涼的牛肉丸。
我在煮面。煮著我晚飯要吃的東西。
對文字解讀空間大是有好處的。因為我可以拿著現(xiàn)在更加成熟的觀點,去跟你解讀我初二寫的現(xiàn)代詩。因為我就是可以告訴你完整的邏輯,我當時就是那樣想的,而且每一個想法都完美的契合,那個修改日期在2015年的文檔的每一個文字。這樣你就會佩服,我居然在那么早之前,就有那樣成熟而深邃的思想。
哪怕只有一瞬你覺得我很牛逼,我就裝到這個逼了。
像是這幾天看影之實力者。我必須承認很好看。但是我憋不住。我是一個整了個大活,做了預告,還偏偏要昨天就著急忙慌發(fā)出來的人。我連周五流量更大的時候都等不到,我會指望自己成為一個影之實力者嗎?不存在的。
我很想裝逼。裝逼,然后讓別人知道我在裝逼。我覺得裝逼本身能給人帶來心靈的愉悅。
至少我認識的很多人,都喜歡在不經(jīng)意間裝逼。這時候好朋友就應該迎合他的裝逼,然后等待自己裝逼的時候,對方反過來滿足自己的裝逼欲望。
文字的裝逼,大概就是這樣的了。因為本質上,文字表達是在拿一個具有普遍的共識意義的工具,在做極其主觀且個人化的闡釋。
因此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我是一如既往地優(yōu)秀,一如既往地喜歡裝逼,一如既往地好像比很多人都成熟,一如既往的擅長寫作和表達。
而剩下觀眾是否認為,我在做一個很大的行為藝術的反諷,都是符合邏輯的。不論是正還是反,到哪一層都是有道理的。
而當你在糾結這個命題的時候,會有人跳出來質疑,其實我引導所有人關注了不應該關注的議題。
因此文字本身具備的霸道屬性,決定了其可以作為豐富內涵的表達者的工具,也決定了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
那我們要怎么知道表達者的真心呢?這時候便只能再研究人物生平和時代背景了。我只要知道你今天吃外賣吃壞了肚子,上午拉稀下午便秘,我就知道你前半段講的是心直口快的真話,后半段是裝作高深水字數(shù)的垃圾了。
因而拋開作品本身去討論個人行為可以是一個很正確的邏輯。通過一個人長時間行為的觀察,得出統(tǒng)計學意義上,他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具有某想法在95%置信水平的可信度,也是特別科學的操作了。
而后我并沒有經(jīng)過菜刀和案板,直接用剪刀剪碎了三片白菜,給它扔到密密麻麻的白色沫狀氣泡都已經(jīng)要溢出來的鍋里了。
我肉眼可見菜葉瞬間被吞沒,新下的菜快速地淹沒了曾經(jīng)的,我都看不見最早下下去的白菜了。
但一瞬間,整個鍋都安靜了下來。
其實我很討厭寫散文。甚至于說,我其實后面有點討厭寫文字了。再甚至于,我其實某種意義上相當?shù)貐拹罕磉_。因為表達本身,完全是一個人思維的外化,而我見不到任何一個不是雙標的人。
任何人都經(jīng)不起嚴格邏輯的推敲。我堅信這一點。因為我堅信沒有一個簡單的確定的框架,可以完全解釋一個復雜的世界。這和規(guī)定里少不了“特殊情況”,教人做事必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一個道理的。若不是一個人對于所有議題的判斷,都源自于完全自洽的一套邏輯指導下的環(huán)境的影響,那么即使是在這個人專業(yè)的領域,非集大成的經(jīng)驗豐富的大師,我都不相信他能完全解釋清楚一切的邏輯。而就算是大師也要經(jīng)歷時代變遷帶來的變化。
某種意義上,想在徹底的務實層面上,一個人想要做到不雙標是很難的。至少從根源上,這個議題背后的學科都還有著數(shù)不勝數(shù)的悖論、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和仍在發(fā)展中的時代,和未知的前方。
但是立場討論太有意義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堅持的立場。而立場討論本身就是沒有門檻的一件事情。
三年時間是看不懂一個學科的,三年時間可以看懂說,這個學科有太多我看不懂的地方。這個學科可以有很多精妙的模型,但它不能解釋世界。它所做的依然不過是總結。而我并不認為,只有我的專業(yè)是這樣的。
我可以信心滿滿地列出五個點,系統(tǒng)地批駁朋友的觀點,系統(tǒng)地論證我的道理,我認為我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把握住了問題的關鍵,能夠至少籠統(tǒng)但邏輯基本不出錯的闡述清楚這個議題。
五個小時,我覺得我在一定程度上說服了他,但我剩下什么呢?我剩下的滿目瘡痍的,我所能看清楚的自己的漏洞。
我有我的理想。我有我希望,我這輩子若有余力,要去做到的事情。
最后發(fā)現(xiàn)還是開飯比較重要。
我去超市買了一盒雞腿。
是那種微波爐轉幾分鐘就好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滿嘴都是工業(yè)生產(chǎn)出來的飼料雞的味道。

所以我其實很喜歡寫散文。
寫散文很快,不怎么費腦子,全是亂七八糟的碎碎念就好了。
寫散文可以寫得亂七八糟的,里頭有我的表達,但百分之百會被所有人誤解。因此我什么也沒有說,我又什么都說了。
寫散文比較裝逼。我講了很多東西。一定有人看到這里覺得,他完全洞悉了我的觀點。
非常感謝你的配合。我們除了共同獲得了失望,還一起浪費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