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汪小菲的瓜了,來聊聊「離婚后的孩子」該怎么辦?

對于許多人來說,體面地結束一段婚姻關系,比開始一段新關系更難。
前幾天,汪小菲指責前妻花銷無度、拒絕讓自己見孩子的消息惹得輿論沸沸揚揚。有人站隊力挺,有人分析賬單,有人開始算起多少包酸辣粉可以換個頂級床墊……
在當事雙方和所有吃瓜群眾共同參與的八卦之中,我們還應當看見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如果離婚大戰(zhàn)一定要有輸贏的話,那么孩子可不可以幸免于難呢?

分手了的伴侶,雖然結束了對彼此的承諾,但依舊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制定共同的養(yǎng)育計劃,是父母在談離婚的時候就應該重點討論的內(nèi)容。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經(jīng)歷的是父母離婚,而并不是永久地丟失了父母,這就意味著,父母雙方依然可以通過分配撫養(yǎng)時間積極參與進孩子的生活中。
多項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在離婚的家庭中,與僅有一方家長撫養(yǎng)的孩子相比,雙方積極參與養(yǎng)育的孩子們的學校成績、避免不良行為、身心健康程度以及成人后的工作收入方面都有明顯的優(yōu)勢。
父母共同教養(yǎng)(co-parenting),又稱協(xié)同教養(yǎng),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答案。

協(xié)同教養(yǎng)的關鍵,是將之間個人關系與共同撫養(yǎng)的部分分開。開始將您與前任的關系視為一種全新的關系可能會有所幫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關系的存在完全是為了孩子的幸福,重點不在于雙方中的任何一個人。
將感受與行為分開
共同養(yǎng)育意味著父母的情緒必須讓位于孩子的需要,包括關于對方的憤怒、怨恨或不甘。
誠然,拋開如此強烈的感情可能是學習共同教養(yǎng)最困難的部分,但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憤怒和生氣是被允許的,但我們的行為可以不被感受支配。取而代之,學會與前任合作、進行協(xié)同教養(yǎng),把對孩子好作為自己的動機。
|?把情緒發(fā)泄到別處
永遠不要向孩子發(fā)泄自己的負面情緒。需要擺脫自己的負面感受時,朋友、治療師,甚至一只可愛的寵物都可以成為很好的傾聽者。運動也是一個健康的發(fā)泄途徑。
|?以孩子為核心
如果感到生氣或怨恨,請記住孩子的利益第一,這需要父母們有目的按規(guī)矩版式。如果怒不可遏,想想和孩子共同的美好時光可能會幫助我們冷靜下來。

不要讓孩子左右為難
一方可能永遠無法擺脫對關系結束的所有怨恨或痛苦。
合格的父母可以做的是將關于對方的感受和對孩子的態(tài)度區(qū)分開來,并提醒這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問題。讓孩子遠離雙方的糾葛。
|?不要讓孩子當傳聲筒
當一方讓孩子替自己傳達給對方信息時,會將他們置于沖突的中心。因此請直接打電話或發(fā)送電子郵件/微信進行溝通。
|?不要詆毀對方
永遠不要對孩子說對方的壞話,或者讓他們覺得必須要在父母之間二選一。孩子永遠有權與對方建立不受干擾的親子關系。

盡管這看起來困難重重,但與前任進行和平、一致和有目的地溝通對協(xié)同教養(yǎng)至關重要。
請記住,并不是每次溝通都需要親自與前任見面。對于大多數(shù)對話來說,通過電話或微信交談就可以了。無論選擇何種聯(lián)系方式,目標是建立無沖突的溝通,以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發(fā)起并保持有效的溝通:
保持聆聽
成熟的溝通始于傾聽。即使并不同意另一方的觀點,至少應該能夠向?qū)Ψ絺鬟_自己已經(jīng)理解他們的觀點。傾聽并不代表贊同,所以允許前任表達TA的意見不會有任何損失。
公事公辦
將與前任的關系視為一種商業(yè)伙伴關系,雙方的“事業(yè)”就是孩子的幸福。像對待同事一樣與前任交談或溝通。積極、尊重和中立。
保持克制
在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雙方保持相互交流都是必要的??梢杂柧氉约翰灰獙η叭畏磻^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心理韌性會越來越好,并會對對方試圖挑起情緒波動的舉動免疫。

提出請求
與其發(fā)表一些可能被誤解為要求的話語,不如直接嘗試提出清晰的要求??梢浴澳阍敢狻??”或“我們可以嘗試……?”開啟一段對話。
以孩子為中心
不要讓討論被自己或?qū)Ψ降男枨髱?,溝通應該始終僅與您孩子的需求有關。
學習釋放壓力
與過去傷害過你或積習難改的前任打交道時,要保持冷靜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通過練習快速緩解壓力的技巧,我們可以學會在壓力襲來時保持自己不會失控。

無論你們是否厭惡對方,父母共同教養(yǎng)的過程中充滿了雙方必須協(xié)同做出的決定。
在沒有爆發(fā)或爭吵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和溝通,使每個人都更容易做出決策。如果實現(xiàn)了教養(yǎng)的一致性、溫和和團隊合作,那么撫養(yǎng)孩子的決定的細節(jié)往往會落到實處。
規(guī)則的一致性
兩個人分開重組的家庭之間的規(guī)則不必完全相同。
但和前任共同制定了大致一致的準則,可以避免孩子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之間來回搖擺。家庭作業(yè)、宵禁和禁區(qū)活動等重要的生活守則,應在兩個家庭中都得到遵守。
可以設立對于獎懲規(guī)則的細則并遵守,即使違規(guī)行為并非發(fā)生在自己的家中。比如孩子在前任家中失去了看電視的資格,請遵守該限制。獎勵良好行為也可以這樣做。
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使孩子的日程安排保持一致。讓吃飯、家庭作業(yè)和就寢時間相似,可以大大幫助孩子在分開后的兩個家庭中適應生活。
共同決定重大事項
關于孩子的重大決定需要雙方共同做出。在這些問題上保持開放、誠實和直截了當,對于雙方的“合作”關系以及孩子的幸福都至關重要。
當孩子生病時,無論是哪位主要陪同去了醫(yī)院、與醫(yī)生進行了溝通,還是預約了一次普通的牙科檢查,都務必讓彼此信息同步。
在孩子教育方面,一定要讓班主任知道孩子家庭狀況的變化。提前與前任討論孩子的課程安排、課外活動和家長會,并在學校或體育賽事的討論中保持禮貌。
維持各自獨立家庭的支出可能會讓雙方的錢包捉襟見肘,使父母共同教養(yǎng)的努力變得緊張。如果前任為孩子提供了特別的機會,請不要拒絕。在協(xié)同教育的過程中,一起設定切合實際的預算,并準確記錄分攤費用。

積極應對分歧
共同教育的背景下,出現(xiàn)一些分歧在所難免。在嘗試達成共識時,請記住以下幾點:
|?保持尊重
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給孩子做個榜樣,良好的言行舉止應該是共同養(yǎng)育孩子的基礎。
體貼和尊重的態(tài)度應該貫穿始終,讓前任充分了解學?;顒?,盡可能靈活地安排雙方日程安排,并認真對待他們的意見。
|?保持溝通
如果在某些重要的事情上出現(xiàn)了分歧,請不要放棄繼續(xù)溝通。也盡量不要和孩子或在孩子面前討論雙方的不同意見。
如果經(jīng)過反復溝通,仍無法達成一致,可能考慮引入第三方交談,例如婚姻咨詢室或調(diào)解員。

|?抓大放小
如果對孩子在哪家醫(yī)院進行手術或為孩子擇校等重要問題有不同意見,請務必繼續(xù)討論。
但如果是孩子在七點半之前上床睡覺還是八點喝完牛奶再睡的細小瑣事上,那就放手吧,為更大的事項節(jié)省精力。
有時我們必須學會妥協(xié),需要像前任接受自己的觀點一樣,試著接受他們的觀點??赡芡讌f(xié)的結果都不總是彼此的第一選擇,但雙方都各退的一步,能為在未來遇到的問題變得更有靈活性。

像汪小菲一樣,離婚之后分居兩地的父母并不鮮見。
從一個家庭搬到另一個家庭,無論是每隔幾天還是僅在某些周末發(fā)生,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段并不容易的時光。每一次與父母的重逢也是一次分離,每一聲“你好”也是一聲“再見”。
雖然過渡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依舊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幫助孩子更輕松地進行過渡。
當孩子離開時
當孩子們準備離開家去前任那里時,盡量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并準時送他們。
幫助孩子預見變化。提醒孩子們,他們將在訪問前一兩天前往另一方的家中。
提前打包。根據(jù)他們的年齡,幫助孩子們在離開前收拾好行李,這樣他們就不會忘記任何重要的東西。可以帶上一些熟悉的提醒物,例如特殊的毛絨玩具或照片。
盡量不要去接孩子,而是將孩子送到另一方父母的家里。避免將孩子從另一方父母手里“帶走”是個不錯的主意。這樣可以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壞家長”,也成功躲開了打斷對方或縮短親子獨處時刻的風險。
當孩子回來時
孩子從前任那里回來時可能會很尷尬,甚至很艱難。以下幾點可以幫助孩子適應:
保持平和。當孩子們回家時,試著先休息一下,讀書或做一些其他安靜的活動。
備用一些常用物品。為了讓孩子在另一方父母家里時更簡單地打包并讓他們感覺更舒適,讓孩子們在兩個房子里都保留一些基本用品,例如牙刷、發(fā)梳、睡衣……
給孩子一些空間,孩子們通常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過渡。如果他們看起來需要一些空間,就在附近做些別的事情留出空間給他。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逐漸適應。

References:本文系編譯,原作者 Jocelyn Block, M.A. & Melinda Smith, M.A.,原文為:https://www.helpguide.org/articles/parenting-family/co-parenting-tips-for-divorced-parents.htm
Medical Review:Mindfront Psychotherapist?Wei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