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宋體做舊?【平面設計分享】
如何把宋體做舊?
首先,是如何定義“舊”?古代的東西當然是算做舊,民國風也算做舊。計劃經(jīng)濟時代,雖然只是四十多年前,但是也顯得有些舊了。我們用現(xiàn)代的平面設計技術,去模仿這些“舊”的風格,就是做舊。
或許是,某首古風歌曲PV,要以古代的風格呈現(xiàn)歌名;或許是,某個Cosplay攝影,要制作具有時代感的道具;亦或是,周邊制品的宣圖,要給人一種相應的古舊感……而這些設計,都離不開把文字做舊。

觀察真正的舊
先讓我們看看真正的“舊”是怎么樣的?

這是我隨便搜的一張《禮記》的影印圖,是明代的刻本。首先最直觀的感受是“泛黃”,然后是字有些偏大、偏粗。是繁體字、舊字形。這張圖并不高清,但是我們?nèi)钥梢钥闯鲎中紊系囊恍╋L格。
文中的“方”字的一撇,延伸得比現(xiàn)代風格更長一點。再如“男”、“不”等。這些字左下方的撇都會延伸。

左:該刻本里的“男”;中:思源宋體Semibold的“男”;右:在思源宋體的基礎上,調(diào)整下面的“力”,讓撇顯得更長,同時左邊的橫也適當延長,右下角的鉤往左調(diào)整。
我又隨便找了一個清代刻本:

這里的正文字體不算很好看,但是古籍的特點還是呼之欲出。例如“天”。

左:該刻本里的“天”;中:思源宋體Semibold的“天”;右:在思源宋體的基礎上,調(diào)整讓撇顯得更長,最上面的橫延長形成舊字形。
例如“垂”,古人設計得不那么左右對稱,左邊長,右邊短。

左:該刻本里的“垂”;中:思源宋體Semibold的“垂”;右:在思源宋體的基礎上,調(diào)整讓左邊長、右邊短。
思源宋體總體來說中宮比較大,如果是以思源宋體為基礎來模仿古籍風格,需要適當縮小。
明清刻本的宋體中宮偏小、左長右短、左下方撇偏長,這是和現(xiàn)代宋體的顯著區(qū)別。事實上,明清宋體的風格不是突然躍遷到現(xiàn)當代的,中間的民國風格、計劃經(jīng)濟時代風格,都可以看作明清宋體風格的發(fā)展,以及近代化的折衷。
下面這張鉛字印刷的報紙,可謂是人盡皆知,我們今天不從內(nèi)容,僅從字體的角度來觀察:

最直觀的還是繁體字、舊字形。舊字形例如“定”的第一筆寫作小豎,“四”的豎彎寫作豎彎鉤。明清時的左重右輕、左下角撇較長的特點已經(jīng)不明顯。

左上:該報紙中的“接”;右上:思源宋體Semibold的“接”;右下:某舊字形字體Semibold的“接”。
可以看到,民國風格的字體已經(jīng)接近現(xiàn)代,如果能夠使用現(xiàn)代的舊字形、繁體字字體,則很方便直接模仿民國風。不過仍然有一些不同之處,就是右上角“立”的點、撇,該報紙使用的更加長,與上下兩橫連在一起。
我們再看這家中央日報的字體:

“大”字已不似明清刻本那樣左下伸長,但是“捷”的右上部,還略有左長右短的趨勢。
但是我和思源宋體對比,發(fā)現(xiàn)思源宋體這種現(xiàn)當代宋體,也有這樣的特點,可能是因為這個部件本來就不是左右對稱的。

那更往后的時代呢?
這里只看作為大標題的粗宋。


這些七十年代的報紙,已經(jīng)基本上完全使用簡體字、新字形了。從標題字體來看,例如“新”左上角點沒有寫成小豎,“究”的穴寶蓋沒有把最后一筆寫成豎彎或豎彎鉤,都是新字形的表現(xiàn)。
如果對字體不是很敏感的朋友,但看這些字體,可能已經(jīng)無法和當下的宋體區(qū)分開了。對我而言,這些字體和方正粗宋、漢儀粗宋等已經(jīng)很接近,但是和思源宋體比較起來還是能看出一些 差別。例如中宮沒有思源宋體大。
對于模仿這個時代的字體,某種意義上可以直接使用現(xiàn)代字體。
但是我們要“做糊”來讓它們更逼真。

第二步 做糊
剛剛的步驟里面,我們講解了撇、橫等筆畫的古今差別,在字形的層面上把字體改造得顯得古舊。但是光是這個層面還不夠,我們有還需要讓畫面更加“糊”,而不是清晰、工整,這樣則更有歲月感、年代感。
可以使用Adobe Illustrator(下稱AI,不要誤會,不是人工智能)中的“簡化”,讓路徑的結(jié)點更少,從而顯得更“潦草”,更“糊”。


第一行:思源宋體Bold
第二行:使用舊字形。“帝”“部”起筆小豎線,“陸”的一點改為豎彎鉤,“令”按舊字形大改。
第三行:調(diào)整中宮。我把“軍”中間的“田”調(diào)小了,“部”的左邊稍稍右移,“司”的橫和“口”縮小,成為被抱著的半包圍結(jié)構(gòu)。
第四行:使用AI的“簡化”。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不同的簡化力度:

最上面是原圖(已調(diào)整為舊字形、偏小中宮),越往下,簡化的程度越大,字也就越模糊。我說的這個模糊,不是高斯模糊、徑向模糊那個意義上的模糊,那個是對位圖進行加工。我說的模糊,是偏離理想的幾何形狀,更加草稿化。
除了“簡化”之外,還可以使用粗糙化效果。

“簡化”讓節(jié)點變少,而草圖化、模糊化;粗糙化則讓曲線的邊緣粗糙。讓整個文字看上去更加毛糙。

上:原圖(已調(diào)整為舊字形、偏小中宮)
中:簡化后
下:粗糙化
取決于你想做舊的程度,越是要做舊,就應該越大動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