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夫、惡魔與戰(zhàn)士——弗洛克個人傳
無論在什么時代,什么地方,弗洛克都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而談弗洛克,談的不好就是千夫所指。但避開弗洛克,就等于避開了埃爾文,避開了艾倫,這等損失也實在是承受不起。 有人叫他弗小丑,有人叫他弗爵爺,有人稱他是埃爾文團長的意志繼承者,有人說他是僅次于艾倫的戰(zhàn)犯。弗洛克就像是水滸傳里的牛二、三國演義里的潘鳳,是被大時代推上風口浪尖的小人物。如果讓我來說,他身上的榮耀和罪惡一樣多,在他戰(zhàn)死后,他上天堂的可能性和下地獄的可能性一般大。但弗洛克應該不會在乎,他此生此身的一切意義都在于艾爾迪亞,是非功過何必留給后人?如果弗洛克不站出來,艾爾迪亞人都未必還能有后人活著,這可能也是有人認為他與埃爾文團長相像的緣故吧。
作為一個在瑪利亞奪還作戰(zhàn)才出現(xiàn)的人物,弗洛克對于主角團來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后輩和邊緣人,也是很不幸的,弗洛克的新兵出征就是噩夢般的戰(zhàn)爭?,斃麃唺Z還作戰(zhàn),包括團長埃爾文在內(nèi)戰(zhàn)死198人家調(diào)查兵團幾乎全軍覆沒。而弗洛克,是發(fā)動自殺式?jīng)_鋒的其中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自殺式?jīng)_鋒中活下來的人。太幸運了,太不幸了,弗洛克和韓吉一樣,被自己的戰(zhàn)友拋棄,獨自一人活在了這個世界上。
有時我常常在想,在午夜夢回時,弗洛克是否也能看見戰(zhàn)友正在看著他。他把死者的意義繼承下去了嗎?他的所作所為能回應他們的期待嗎?弗洛克也不知道,所以他自始至終都在努力著。
因為沒能救埃爾文團長,弗洛克恨透了艾倫,但四年后他卻成為了艾倫忠實的追隨者,成為了耶格爾派實際的掌控者。并不是弗洛克善變,他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沒有變過,“只有真正的惡魔才能拯救艾爾迪亞”,曾經(jīng)是埃爾文,現(xiàn)在是艾倫,弗洛克并不是忠誠于誰,他只服從于能拯救艾爾迪亞的人。無論對內(nèi)對外,弗洛克都是一把鋒利的劍,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重新振興艾爾迪亞帝國。
說到這里,弗洛克的人物形象應該就很清晰了。他在故事里的所作所為也就有了足夠的邏輯鏈,弗洛克的行為并不極端,他的集權和屠殺僅僅只是為了在當前環(huán)境下做出最有效率的選擇。人性對弗洛克來說并不重要,只有拋棄了人性的惡魔才能有足夠的力量振興艾爾迪亞。這也是“弗爵爺”名號的由來。
當然,無論是在現(xiàn)實中,還是在故事里,弗洛克這樣的人都一定不能活下去。他太極端了,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沒有商討和回轉(zhuǎn)的余地,剛過易折??癖┑臍g樂必然帶來狂暴的寂寞,讓弗洛克以自己的方式為艾爾迪亞流干最后一滴血,恰恰是作者能給的最大程度的溫柔。
在故事的最后,重傷的弗洛克拖著殘軀,打壞了飛機的油箱,自己也付出的生命的代價。而到了最后,弗洛克的遺言都是“我們的惡魔,是唯一的希望”。弗洛克為艾爾迪亞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大部分理智的觀眾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像對他的厭惡一樣尊敬著他。 對弗洛克,沒有對艾倫的惋惜,沒有對韓吉的不舍。像前文所說的一樣,他是一個被大時代推到風口浪尖的小人物,他可以獲得人們的敬意,但不能獲得尊重。 睡吧,弗洛克,你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