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藝術研究院809專業(yè)史論考研真題
2023 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回憶版)
考試科目:專業(yè)史論
科目代碼:809
一、名詞解釋(共8題,每題5分,共40 分)
1. 宋代官窯
2. 里格爾
3. 正面律
4. 隸書
5. 大地藝術
6. 克孜爾石窟
7. 周昉
8. 波臣派
二、簡答題(三選二,每題15分,共30分)
1. 請對比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筑藝術。
2. 請對比六法和六要。
3. 請簡述山水畫的起源。
三、論述題 (三選二,每題 40 分,共 80分)
1. 對比超現(xiàn)實主義和照相寫實主義。
2. 對比院體畫和文人畫。
3. 論述中國近代美術的興起和發(fā)展。


一、名詞解釋
宋代官窯:宋代官窯是指由宋朝官方經(jīng)營的瓷器窯址,以制作高質量的瓷器而聞名。官窯的產品多樣化,包括青瓷、白瓷、黑瓷等,其中以青瓷最為著名,被譽為中國瓷器的瑰寶。
里格爾:里格爾是17世紀法國建筑師弗朗索瓦·里格爾的姓氏,也常用來指代里格爾式建筑。里格爾式建筑是巴洛克風格的一種,特點是充滿曲線與裝飾,注重對稱與比例,被廣泛應用于宮殿、教堂等建筑。
正面律:正面律是音樂學術語,也稱為“和聲律”,指的是西方音樂中的一種和聲規(guī)則。它要求和聲中的音程與和弦應符合一定的規(guī)則,以保證音樂旋律的和諧與美感。
隸書:隸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字體,興起于漢朝時期,發(fā)展成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隸書的特點是筆畫短而直,結構規(guī)整,書寫工整,被廣泛應用于古代的文書及碑刻。
大地藝術:大地藝術是20世紀60年代起源于美國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以自然環(huán)境和大地景觀為媒介,通過雕塑、裝置、繪畫等方式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大地藝術強調藝術與自然的融合,強調藝術與環(huán)境的互動。
克孜爾石窟:克孜爾石窟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市境內,是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代表之一??俗螤柺呤冀ㄓ?世紀,至14世紀時達到鼎盛時期,共有236個洞窟,保存有豐富的壁畫和石刻,內容涵蓋佛教教義、歷史故事、人物傳記等。
周昉:周昉(1915-1995)是中國著名的現(xiàn)代藝術家,被譽為“中國西畫第一人”。他擅長油畫和速寫,作品風格獨特,充滿了濃厚的人文情懷和藝術創(chuàng)新精神,對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波臣派:波臣派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繪畫流派,以法國畫家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和亨利·馬蒂斯為代表。波臣派的畫家們主張通過色彩的純粹性和形式的簡化來表現(xiàn)畫家的主觀感受,追求藝術的自由和個性的表達。
二、簡答題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筑藝術對比:
古希臘建筑藝術注重完美的比例和對稱,建筑風格以柱廊和三角形山墻為特點,主要建筑形式有神廟、劇場和體育場。古希臘建筑追求高尚、莊重和神圣的藝術效果,代表作品有雅典衛(wèi)城。
古羅馬建筑藝術在古希臘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注重實用性和宏偉的規(guī)模,建筑風格以拱門和穹頂為特點,主要建筑形式有大劇院、浴場和圓形競技場。古羅馬建筑強調實用性和實用性,并追求雄偉和壯麗的藝術效果,代表作品有羅馬斗獸場和萬神殿。
六法和六要的對比:
六法是指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中的六種構圖法則,包括“中和法”、“遠近法”、“點染法”、“貫通法”、“兼用法”和“風格法”。六法強調構圖的均衡、和諧和有序,對繪畫的布局、透視、色彩和筆墨等方面進行指導。
六要是指中國古代繪畫理論中的六種要素,包括“神似”、“骨法”、“氣韻”、“墨法”、“色彩”和“章法”。六要強調畫作的神韻、結構和筆墨等要素,對繪畫的藝術表現(xiàn)和技法等方面進行指導。
山水畫的起源:
山水畫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興盛于宋代。山水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人對自然山水的觀察和描繪。由于中國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懷和對自然的崇拜,山水畫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在唐代,山水畫開始追求意境和筆墨的表現(xiàn),以傳神的筆墨和精湛的技法描繪山水景觀。到了宋代,山水畫進一步發(fā)展,注重構圖和氣韻的表達,以小巧精致的筆墨勾勒山水的神韻和意境。
三、論述題
對比超現(xiàn)實主義和照相寫實主義:
超現(xiàn)實主義和照相寫實主義都是20世紀的藝術流派,但它們在藝術觀念和藝術表現(xiàn)上存在著顯著差異。
超現(xiàn)實主義強調超越現(xiàn)實世界的幻想和夢境,追求超脫理性的藝術表達。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常常充滿了奇幻、怪誕和不可思議的元素,通過夸張、錯位和變形等手法來展現(xiàn)藝術家內心世界的表達。
照相寫實主義則強調對現(xiàn)實世界的客觀描繪和還原,追求真實和精確的藝術表現(xiàn)。照相寫實主義作品注重細節(jié)的描繪和光影的表現(xiàn),追求畫面的真實感和逼真感,通過準確的形象再現(xiàn)來展現(xiàn)藝術家對現(xiàn)實世界的觀察和理解。
對比院體畫和文人畫:
院體畫和文人畫都是中國古代繪畫的重要流派,它們在題材、畫風和觀念上存在著顯著差異。
院體畫是指宮廷繪畫,以宮廷為主要制作和流傳的對象。院體畫的題材多樣,包括人物、花鳥、山水等,畫風嚴謹莊重,注重細節(jié)的描繪和典型形象的再現(xiàn)。院體畫追求形式的完美和表現(xiàn)的華麗,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圖》。
文人畫是中國文人士大夫的繪畫,以表達個人情懷和審美情趣為主要目的。文人畫的題材多為山水、梅蘭竹菊等文人雅興的意象,畫風簡約淡雅,注重筆墨的表現(xiàn)和意境的傳達。文人畫追求意境的表達和心靈的自由,代表作品有《千里江山圖》。
論述中國近代美術的興起和發(fā)展:
中國近代美術的興起和發(fā)展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西方現(xiàn)代文化的影響開始進入中國,并對傳統(tǒng)美術觀念和技法產生了沖擊。
近代美術的興起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西方繪畫技法的引入和傳播。中國的美術教育開始引進西方繪畫技法和觀念,推動了中國繪畫的現(xiàn)代化進程。
其次,藝術家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一些中國藝術家開始嘗試融合西方繪畫技法和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再次,藝術團體的興起和藝術展覽的舉辦。藝術團體和藝術展覽為藝術家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臺,推動了中國近代美術的發(fā)展。
最后,政治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對近代美術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如五四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對美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觀念產生了巨大影響。
總的來說,中國近代美術的興起和發(fā)展是一個復雜而多樣的過程,既受到西方現(xiàn)代文化的影響,又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特色和精神。
?點我掃碼下載十萬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