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套路太多?騰勢7年虧損50億,“奔馳”撤資后銷量起飛!
騰勢品牌總算是支棱起來了,三月份和四月份的銷量連續(xù)破萬,單車均價在40萬以上,并且只有騰勢D9這一款車型。
根據(jù)騰勢高管趙長江的透露,騰勢D9在五月新增訂單達1.3萬到1.5萬臺,騰勢N7的訂單超過6000臺。

所以按照目前的訂單量,騰勢的月銷量在今年能突破兩萬臺,算是徹底站穩(wěn)豪華汽車市場,能比肩奔馳、寶馬、奧迪這些品牌。
這話估計會引起很多人的質(zhì)疑,你一個造電車的新勢力,憑什么和傳統(tǒng)豪華品牌相提并論?
其實騰勢的來頭一點也不小,背靠比亞迪和戴勒姆兩大公司。
戴勒姆是奔馳的母公司,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也是全球最大豪華汽車廠商。
雖然比亞迪現(xiàn)在如日中天,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企,但是造車只有20年的歷史,怎么和戴勒姆走到一起了呢?

比亞迪成立于1995年,最早靠生產(chǎn)電池和代工起家,2003年收購秦川汽車獲得造車資質(zhì)。
比亞迪造車走的是兩條路線,燃油車和新能源齊頭并進,在第二年的北京車展上,就亮相三款新能源概念車,兩款純電動和一款混動車型。
不過電車在當時沒有市場,而且技術(shù)和產(chǎn)業(yè)配套也不完善,電車比老頭樂還老頭樂,所有人都在看比亞迪的笑話。
好在比亞迪堅持下來了,不然現(xiàn)在就是特斯拉的天下,而且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不過比亞迪早期車型問題很多,第一是靠山寨模仿起步,第二是做工還差點意思,唯一的優(yōu)點就是便宜。

比亞迪F3山寨豐田花冠,大小和造型相差無幾,但是價格只有三四萬,豐田打破腦袋都想不出來,比亞迪是如何做到的。
消費者可不會想這么多,買個車能代步,能遮風擋雨就行。F3靠低價賣成了國民神車,月銷量最高突破3萬輛。
比亞迪吃到造車的紅利,但也給市場留下了印象:山寨、低端、不上檔次,再加上一個諧音梗的名字,幾乎成了比亞迪的死穴。

2008年,比亞迪推出F3DM,這是首款量產(chǎn)的純電車型,不過銷量不太好,還不到F3的零頭。
比亞迪的“頑疾”也顯現(xiàn)出來,由于資源大量傾斜新能源,燃油車的品質(zhì)一直沒有跟上,再加上還沒到新能源的風口。
所以比亞迪的造車夢遇到瓶頸,燃油車和新能源都得不到認可。
這時候輪到王傳福掉頭發(fā)了,他想破腦袋也沒想明白,自己能把電池和代工做到世界前三,為啥造車就不行了呢?
王傳福堅信自己的戰(zhàn)略沒有錯,新能源一定是未來的方向,但是造燃油車犯了很大錯誤,所以消費者看不起比亞迪。

怎么改變品牌形象呢?王傳福想到了奔馳!
2010年,比亞迪和戴勒姆各投資3億元,在深圳成立比亞迪戴勒姆新技術(shù)有限公司,2012年推出騰勢品牌。
比亞迪提供三電技術(shù),戴勒姆負責整車制造,北京奔馳搞銷售運營,主打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騰勢在發(fā)布會上打出:只提供新能源豪華汽車。
外界媒體也看好騰勢品牌,認為它將是特斯拉的頭號對手,只因為它有“德國基因”。
王傳福曾公開喊話表示:作為戴姆勒和比亞迪的孩子,騰勢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出生的品牌。
他的想法很簡單,比亞迪有全套的三電技術(shù),戴勒姆有品牌和造車經(jīng)驗,靠奔馳的招牌進入高端市場。
但現(xiàn)實打了王傳福的臉,比亞迪的底子奔馳的面子,消費者們并不買賬!

從2015到2021的7年時間里,騰勢總共賣出了2萬臺車,騰勢X放到奔馳店里賣,甚至可以貼上奔馳的車標,但是銷量一樣稀松平常。
這時的騰勢別說對標特斯拉,就是國產(chǎn)新勢力都干不過。全靠比亞迪和戴勒姆輸血養(yǎng)活,七年累計虧損超過52.2億元。相當于每賣一輛車虧22萬元。
這是王傳福第一次投資失敗,但戴勒姆最先坐不住了,把大部分股份轉(zhuǎn)讓給了比亞迪,股權(quán)從1:1變更為1:9。

比亞迪全面接管騰勢,成立騰勢汽車銷售公司,原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jīng)理趙長江,出任騰勢銷售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
緊接著推出MPV騰勢D9,有純電和插混兩個動力版本,售價高達33.58萬到46.58萬。
沒想到?jīng)]了奔馳的背書,騰勢品牌反而逆勢崛起,騰勢D9坐穩(wěn)豪華MPV市場,硬生生的在高端市場打出一片天地。
有人說比亞迪的套路太多,戴勒姆撤資到占股10%,騰勢的銷量就直接起飛,顯然是剛開始沒拿出真技術(shù)出來。

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了,比亞迪和戴勒姆各占一半股份,要虧錢也是大家一起虧,即便是有心玩套路,也不可能干損人不利己的事。
騰勢虧損的原因很簡單,比亞迪沒做過高端品牌,奔馳沒做過新能源汽車,雙方都是嘗試性的突破,對市場缺乏準確的認知,做出來的產(chǎn)品肯定不盡如人意。
比亞迪有沒有套路不重要,奔馳肯定當了一次墊腳石。在騰勢D9獲得成功之后,比亞迪打造高端品牌就有經(jīng)驗得多。
比如售價百萬的仰望品牌,仰望U8是目前熱度最高的車型,預(yù)售價格高達109.8萬,預(yù)售訂單卻超過1.3萬臺。
其實戴勒姆并沒有吃虧,之前出錢出力還不討好,現(xiàn)在分10%的利潤它不香嗎?
當然,比亞迪用騰勢證明了一件事,合資品牌在新能源領(lǐng)域并不吃香,哪怕是奔馳都不會被認可。
車標支撐不了高溢價,真正的豪華需要產(chǎn)品力驅(qū)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