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感想:音響音樂和有涯人生
一句話:有個小愛好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了一件事情幫助他打發(fā)有涯之生。音響發(fā)燒和其他愛好一樣,一個重要意義是用一件有趣的事情打發(fā)和充填時間。
聽音樂、玩音響,其實沒有什么重大意義,不是為了什么“陶冶情操”,更不是科學(xué)意義上的追求真理。就是為了充填和打發(fā)時間,幫助我們讀過有涯之生。很多人喜歡說人生苦短,但我覺得幾十年并不太短。生活中有很多碎片時間、無聊時間、垃圾時間是需要“打發(fā)”的。如果我們能像美劇Forever里面的那個不死法醫(yī)那樣活個幾百年,其實不會感覺更幸福,而是極大概率會覺得徹底地bored(厭煩致死),因為想去的地方都去過了,想玩的都玩過了,想看的都看過了。他的人生只是不斷地重復(fù)(所有做膩的事情)。
?
人對各種事物的新鮮感是會逐漸變淡的,第一次去夏威夷度假,哇,太贊了。第二次去,感覺OK,第三次去,就那么回事,第四次去?得考慮一下了。音響發(fā)燒也是這樣的。一件新的器材能帶給你多久的興奮感?一天、三天?一周?一個月?我覺得不會再長了。所以我認識的很多發(fā)燒友,是手頭一有閑錢就琢磨著買個什么東西的。錢多買對音箱,錢少買根線,或者搞個避震腳釘。無論大小都是會帶給他一陣子新鮮和興奮的東西。這種消費行為的本質(zhì)是花錢買“興奮”,買多巴胺。和什么“追求真聲”有關(guān)系嗎?我認為沒什么關(guān)系。越到后來越是如此。
所以我很久前就說過,音響發(fā)燒的本質(zhì),不是科學(xué)實驗,不是科研活動,只是一種個人娛樂,一種打發(fā)和充填時間的審美活動?;ㄥX買個新玩具,獲得嶄新的、不同的聲音審美體驗,興奮一陣子。意義就在于此。很多發(fā)燒友不斷地買唱片也是為此。我自己也是如此,固定頻率地買唱片,因為每張感興趣的唱片都能帶給我一段時間的享受和興奮的體驗。聽完了也就那么回事了。那就等待著尋找下一張唱片。每打開一張新的唱片都是一次“小確幸”。這就是它的價值。
?
所以什么器材的“參數(shù)”,是否“準確”,根本不是關(guān)鍵。發(fā)燒友不是搞科研,不是尋求什么真理,能帶給我們聲音體驗方面的“美感”“享受”,不同的體驗就好。如果能讓我們眼睛一亮,得到一些新鮮審美體驗,那就最棒了。
人年紀上去后會越來越注重精神方面的東西。每次音響和音樂消費,我都會在意它帶給我什么精神方面的滿足和收獲。而且我個人堅定地認為并不是花錢越多,得到的滿足和收獲必定越多的。在很多情況下,花大錢和小錢,得到的享受和滿足,是差不多的(除了貴的東西有更適合“炫耀”的價值之外)。有一種觀點說發(fā)燒友無所謂用的器材是貴還是不貴,都能得到享受。我很認同這種觀點。新鮮的、沒接觸過的玩意兒,幾千塊的、幾萬的、十幾萬的,都能從中得到差不多的精神滿足。有些人可能覺得一個發(fā)燒友應(yīng)該越玩越貴,越來越看不起平價的東西,但我覺得平價的和貴價的東西,都有好玩的地方。當(dāng)然,有些器材比其他器材更“好玩”一些,那是有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