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從何而來?《山海經》并非是一個架空的系統(tǒng)
《山海經》最早的文本記載,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傳》,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稱“《山海經》十三篇”,但內容早佚,無法查證?,F(xiàn)公認傳世的《山海經》分為《山經》和《海經》兩大部分共計18篇。
1953年,美國學者亨利埃特·默茨向世界宣告:“過去2000多年一向被中國人認為是神話的《山海經》,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的文字記錄?!?/p>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本從先秦時代就為中國人所熟知并被視為神話傳說的古老奇書,最早為其正名的居然是一個外國人。
中國學者們也用一個個新的證據(jù)表明,《山海經》不是簡單的中國古代人文地理文獻,而是一部橫跨整個世界的全球風物地理志。
而人們最感興趣的不是《山海經》內容有多豐富廣泛,而是書里記載的各種各樣的神奇事物如奇珍異禽、神怪畏獸、神話傳說、奇風異貌、山川河流等,以及它們于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
有一個叫羬羊的記載,來自于《西山經》錢來山,長得“狀如羊而馬尾”,這個易于理解,就是羊和馬的組合。
而來自《南山經》基山的一個叫做“尚付”(音)的怪獸,“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這個有些復雜,長得象雞但有3頭、6眼、6腳和3翅,這個真得展開想象了,長得太奇特了。
與它們相比,來自青丘山的九尾狐,就顯得不那么怪異了,它“狀如狐而九尾”,只是尾巴多而已,小說里的九尾狐造型都出自《山海經》。除了尾巴多,還有身子多的,那就是來自《北山經》譙明山的何羅魚,一首而十身。
《山海經》里除了記錄神奇的怪獸以外,還記錄了很多神奇的國家。比如焰火國的人能噴火,貫胸國的人胸前有一大洞,三首國的人有3個頭,一目國的人只有1只眼等,聞所未聞、驚世駭俗。至于小人國、大人國、男人國、女人國等這些,就不算很怪誕了。
《山海經》在神話以及巫蠱之書的表象上為我們保存了非常多有價值的歷史資料,比如炎黃大戰(zhàn),共工撞不周山,以及蚩尤與黃帝爭霸大戰(zhàn)等,這些帶著真實歷史痕跡的神話故事因《山海經》的留存而得以保存。
整體來看,《山海經》并非是一個架空的系統(tǒng),它里面的很多記載和其他資料能夠對應。很多神怪博物方面的記載,其實在儒家以外的《莊子》《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以及簡帛文獻中都有出現(xiàn)。只是儒家不講力亂怪神,而《山海經》又是這些的大集成,所以才讓我們覺得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