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摸魚的三日坊主跑團劇情整理—泊拉奈特的夜游者(上)
幾件事情提醒:
本篇專欄僅為筆者對劇情的個人解讀與再詮釋,并非坊主跑團的逐字稿。若內(nèi)容與實際影片有出入請以坊主的影片為主,如果方便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并舉出筆者錯誤之處。
另外,筆者僅列出自己記憶所及的梗與所能在留言區(qū)翻找的資訊,若有從微博處得來的資訊也歡迎補充。
最后,請容筆者提醒,本篇專欄是劇情整理,所有相聲內(nèi)容均未收錄于其中,要想了解坊主團的有趣互動請前往整天摸魚的三日坊主的頻道支持他們。
https://space.bilibili.com/162265056
?
泊拉奈特的夜游者(夜游者)(黃色團)
?
KP:
只只
?
PL:
阿爾(安老板)
虛胖「小」獵人、史萊姆、被嫖
與其他人一同在畫室醒來,并一起被慘叫聲吸引而來到謝依家。
雖然經(jīng)歷一段插曲,但還是成功進入屋內(nèi)。
到森林打獵補充完食物后,又向男娼辛笛詢問線索。
在休息時,與芭赫夢回五年前的泊拉奈特,但因在夢中跌倒而醒來。
獨自去教堂搜索,卻進得去出不來而被困在畫室,最后由芭赫救出。
之后與博格合作,借助他提供的藥物二度夢回五年前的泊拉奈特,并從喬爾處得知奈德跟索非亞似乎有問題。
最后,雖然開槍擊中試圖完成儀式的索菲亞,但依然沒能阻止一切,直面古神陷入昏厥。
?
風間尼娜(白夜)

色情女忍者、洗面奶、尼家唯一女性
與其他人一同在畫室醒來,并一起被慘叫聲吸引而來到謝依家。
因其獨特的魅力,深受謝依青睞。
在男娼辛笛住家附近與主教艾德華起沖突,之后又到酒吧從阿諾德處獲得信息。
攔下夢游的謝依后,以腿代枕供他休息。
了解到睡覺可能可以夢回五年前的泊拉奈特,便很快進入夢鄉(xiāng),并在夢中發(fā)現(xiàn)主教做過的種種壞事。
之后與博格合作,借助他提供的藥物二度夢回五年前的泊拉奈特,并從喬爾處得知奈德跟索菲亞似乎有問題。
最后,沒能成功阻止儀式,直面古神陷入昏厥。
?
凱瑟琳?芭赫(煙雨)
什么都不知道的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智熄話術、碰瓷老太
與其他人一同在畫室醒來,并一起被慘叫聲吸引而來到謝依家。
言行浮夸受到眾人提防,為了套話阿諾德還將自己妝扮成本地男娼辛笛,隨后與凱文等人拜訪當?shù)睾雷宓那Ы稹鞣莵啞?/p>
在休息時,與阿爾夢回五年前的泊拉奈特,但因在夢中跌倒而醒來,
之后又與凱文向主教興師問罪,并了解到奈德與索非亞有問題。
最后,雖然刺死了索菲亞,但沒能成功阻止儀式,直面古神成為殘疾人士。
?
凱文(窩瓜)
話術擔當、給Boss送線索、睡眠質量極佳
與其他人一同在畫室醒來,并一起被慘叫聲吸引而來到謝依家。
為了了解柏拉奈特的現(xiàn)況先后走訪了酒館、索非亞家,并以調(diào)查為由將畫室租下。
睡眠質量極佳,未曾夢回五年前的泊拉奈特。
之后將寫有未知語言的紙條交予索非亞,并在對主教興師問罪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奈德與索菲亞有問題。
最后,沒能成功阻止儀式,直面古神卻一點事也沒有。
?
薇薇安?北丁(弟弟)
中離、性別不明小護士、煞車片
與其他人一同在畫室醒來,并一起被慘叫聲吸引而來到謝依家。
在博格管理的圖書館中找了很久的書,翻找途中發(fā)現(xiàn)博格的異樣,之后與凱文等人上山將書交予索菲亞。
莫名其妙便消失了。
?
醫(yī)森(光頭)
當眾插嘴、夢中孤立無援、多重人格
與其他人一同在畫室醒來,并一起被慘叫聲吸引而來到謝依家。
因為處理尸體,與博格關系較近,也是夜游者中較早發(fā)現(xiàn)博格藏有大量秘密的。
在休息時,夢回五年前的達克夏爾,并在與俏女賊哈尼、畫師喬爾接觸后得罪他們。
最后,沒能成功阻止儀式,直面古神出現(xiàn)暴力傾向。
NPC
謝伊
泊拉奈特所剩不多的青少年,曾目睹五年前慘劇的真相,即奈德殺死父親喬爾。
因看上尼娜而收留了夜游者們,為其提供食宿。
中途還曾因夢游來到教堂附近。
在最后(因KP放水)把事情真相告訴夜游者,但依然無濟于事。
并不知曉父親喬爾出軌一事。
?
辛笛
泊拉奈特男娼,哈尼的朋友。
有個哥哥,但同他熟識的人已于五年前失蹤。
五年前便接過愛德華的生意,也了解愛德華的所作所為。
因此愛德華失勢后便拒絕接單并時常挖苦他。
與阿爾相談甚歡,把自己知道的事,如:愛德華的為人、喬爾出軌,告訴了阿爾。
?
阿諾德
泊拉奈特流浪漢
有很強的正義感,主教失勢后便對他拳腳相向過。
同情尼娜的身世因此提供一些情報給尼娜。
由于職業(yè)特殊性,經(jīng)常游蕩于鎮(zhèn)上各處,且總是會不經(jīng)意遇見博格,就對他有所懷疑。
對芭赫的偽裝很無語。
?
哈尼
泊拉奈特小偷
天生麗質,與喬爾有染,而且感情深厚。
已于五年前失蹤。
醫(yī)森進入夢境后便被他糾纏不休,又是偷錢包,又是你丟我躲,最后甚至被醫(yī)森找到由她偷竊的,主教私吞的畫師工資。
?
喬爾
鎮(zhèn)上畫師
雖然已結婚并育有一子,卻與鎮(zhèn)上竊賊哈尼有染,且感情深厚,甚至以她為原型畫了張圣母像。
與來到鎮(zhèn)上的外聘畫師奈德一開始關系友好,但后來因不支持奈德告發(fā)主教愛德華的貪腐行徑而與之打架并決裂(註)。
于五年前被奈德親手殺死,可能是因為奈德要完成儀式,或是他想阻止儀式。
醫(yī)森進入夢境后,曾騙他奈德更改畫作;尼娜等人進入夢境后,亦以揭露出軌為要挾,逼其透露奈德的信息。
(註)
與奈德鬧翻原因可能不只是因為不支持奈德告發(fā)主教,詳細原因會在奈德的篇幅分析。
?
艾爾紗(粉絲NPC)
鎮(zhèn)上修女
似乎喜愛小動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主教斂財?shù)膸蛢础?/p>
已于五年前失蹤。
在夢境中,帶領阿爾與芭赫參觀教堂,并準備請主教與兩人會面。
受主教要求搬運金子時,被尼娜從身后持刀威脅,表露出自己毫不知情。
?
艾德華
鎮(zhèn)上主教
仗著權勢作威作福,做過許多壞事,包括但不僅限于:嫖男娼、虐待孩童、貪污畫師工資。
五年前修葺完新教堂后,拖欠畫師工資成為導致大規(guī)模失蹤案的導火索。
大規(guī)模失蹤發(fā)生后因無所作為而失勢。之后只能游蕩于鎮(zhèn)上各處,并乘著阿諾德不在時到酒館買醉。
在夢中毆打小男孩時被尼娜撞見,并被迫承認自己的斑斑劣跡。
?
博格
鎮(zhèn)上圖書管理員
失蹤案后,主動承擔起處理尸體等繁雜公共事務。
實際上是未來基金的合作者,以熱心公益為幌子監(jiān)視、觀察幸存鎮(zhèn)民。
貪財,在事發(fā)之前,收受未來基金賄賂,允許對方將邪神書籍放入圖書館中,又接受未來基金提供的藥物使自己能夠不至于夢游(註)。
當調(diào)查員拜訪他后,便帶著幾人埋尸體,并讓調(diào)查員翻找館內(nèi)藏書。
途中整理藥物時被醫(yī)森和薇薇安撞見,但除了透露自己是靠那些藥物自保外,就只告訴醫(yī)森,泊拉奈特幸存居民夢游其實是重復五年前的行動。
在部分人夢回五年前后,主動提供藥物讓能超脫規(guī)則的夜游者們推動事件進行。
最后關頭,以索菲亞的去向交換到了黃金埋藏位置,并在成功脫離后得到黃金。
(註)
筆者推測,博格可能是在古神召喚儀式前服用未來基金的藥物,藉此成功脫離因儀式中斷而與世隔絕的泊拉奈特。
之后,未來基金用主教藏金誘惑博格,讓他以夜游者身分帶著藥物回到泊拉奈特監(jiān)視一切事務,并要求他協(xié)助誤入此處的夜游者們推動儀式。
此外,博格應該有隨時脫離泊拉奈特的方法,這樣才能解釋他為何能在五年間持續(xù)服用藥物未曾中斷(因為能隨時出去補給),最后關頭可以從容應對儀式完成(反正能夠及時脫離),以及他是如何得到黃金(要么是找到黃金后脫離,要么是脫離后,到泊拉奈特廢墟挖出黃金)
?
奈德
從鎮(zhèn)外聘來的畫師
原先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還曾替皇家作畫過,因新教堂壁畫工程來到泊拉奈特,與鎮(zhèn)上畫師喬爾友好。
后來因為目睹主教惡行、被拖欠薪水、好友反對自己告發(fā)主教而信仰崩塌。
在圖書館閱讀時意外發(fā)現(xiàn)未來基金安插在其中的邪神書籍,并決定用書中內(nèi)容報復他眼中的惡人。
籌備復仇計劃途中,受鎮(zhèn)上貴族聘用,教導其千金索菲亞繪畫,因而將相關思想灌輸給索菲亞。
成功以邪神畫作作出召喚陣后,邀請部分人士(包括索菲亞父母、喬爾)來到教堂,意圖在他們面前進行儀式。
與喬爾扭打時,殺死對方并突然停止儀式。(註)
(註)
關于奈德為何突然與喬爾交惡,調(diào)查員們將其歸咎于喬爾反對奈德揭發(fā)主教惡行,筆者則認為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當然筆者也認為只只姊可能壓根沒想那么多)。
首先,那個時代,天主教的一夫一妻制十分嚴格。
喬爾出軌,虔誠的奈德必然看不下去;
其次,喬爾出軌就出軌,還以小三為原型創(chuàng)作圣母像來調(diào)情,奈德肯定更難容忍
以上兩點加上開頭提到的原因,使得好友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
筆者推測,奈德的整個黑化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在奈德發(fā)現(xiàn)主教犯下的總總罪行,意圖向上揭發(fā),欲找好友喬爾作證卻被其拒絕。
接著,奈德發(fā)現(xiàn)喬爾出軌一事,使得沖突與不信任進一步加深,最后還看到喬爾以小三為原型畫圣母像,兩人大打出手徹底翻臉。
信仰崩潰后,奈德只能寄情于藝術創(chuàng)作。
某天,跑到圖書館借閱藝術書籍時發(fā)現(xiàn)邪神典籍,便陷入其中,意圖召喚邪神向墮落的喬爾與主教復仇。
之后,奈德就開始創(chuàng)作構成儀式所需要的SAN畫。
專研邪神典籍途中,受到鎮(zhèn)上豪族索菲亞家雇用,教導其千金索菲亞繪畫。
教導期間,奈德亦向索菲亞傳教,沒料到自己反而培養(yǎng)了一個信仰比自己堅定的邪教徒。
(筆者大膽推測奈德不只向索菲亞一人傳教,甚至連她的父母也成為了信徒,儀式實施當天索菲亞一家人都在現(xiàn)場,只是后來只有她幸存下來。)
至于最后奈德為何會中斷儀式,筆者是認為可能是奈德作為邪教徒意志不堅,被喬爾制止并失手殺死對方后,幡然悔悟停止念咒。
也有可能是喬爾死前說服大成功,成功感化奈德,讓他放下完成儀式的念頭。
?
索菲亞
鎮(zhèn)上豪族的千金
受其繪畫老師奈德影響,成為了比他更虔誠的邪教徒。
奈德中斷儀式后,試圖完成召喚邪神的宿愿,但因為缺乏咒語而無疾而終。
協(xié)助并欺騙提供訊息的調(diào)查員們,在得到咒語后,連忙到畫室舉行儀式。
雖然被趕來的阿爾與芭赫擊殺,卻已成功完成儀式。
?
背景故事
維多莉亞時期,英國有一小鎮(zhèn)—泊拉奈特,鎮(zhèn)上掌權者為主教艾德華。
艾德華仗著宗教賦予的權勢為所欲為,犯下包括:虐待兒童、嫖娼等罪行,并讓不知情的修女艾爾紗為他做牛做馬。
有一天,艾德華決定興建一座富麗堂皇的嶄新大教堂,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威望,另一方面是藉營建之名斂財。
教堂主體建完后,主教又從外地聘來一些畫師,與本地畫師一起進行內(nèi)部壁畫繪制工程。
其中一位外地畫師名叫奈德,是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來到泊拉奈特后與一位本地畫師喬爾成為朋友,交情甚好。
然而,隨著工程漸入尾聲,原本好好的委托慢慢變了味,奈德發(fā)覺主教是個魚肉百姓的人渣,這讓虔誠的他感到不滿。
引爆事件的導火索始于主教私吞畫師工資,領不到錢的奈德想向上級單位告發(fā)艾德華的罪狀,為了增加可信度,他需要本地人喬爾的證詞。
原本以為喬爾是個有正義感的人,又是自己朋友,他應該會和自己一起揭發(fā)主教惡行,不料,喬爾一口回絕。
之后,奈德更撞見喬爾以鎮(zhèn)上女竊賊哈尼為原型創(chuàng)作圣母像,他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友既不虔誠,甚至不是個愛家的正人君子,兩人為此大打出手。
經(jīng)歷了宗教與好友的雙重背叛,奈德只能寄情于繪畫。
某日,他在圖書館借閱繪畫書籍時意外找到一本邪神典籍,他很快沉迷其中,意圖召喚邪神向墮落的喬爾與主教復仇。
這本邪神典籍,其實是未來基金賄賂圖書館管理員博格,偷偷放進去的。
目的是透過(坑害)別人了解關于邪神的信息。
之后,奈德就開始創(chuàng)作構成儀式所需要的掉SAN畫。
專研邪神典籍途中,受到鎮(zhèn)上豪族索菲亞家雇用,教導其千金索菲亞繪畫,并在教導期間,向索菲亞傳教,不料反而培養(yǎng)出了一個信仰比自己堅定的邪教徒。
儀式實施當天,奈德邀請部分鎮(zhèn)民觀賞畫作收尾。
奈德念出咒語后,大部分睡著的鎮(zhèn)民受儀式影響夢游至教堂被邪神吞噬,謝依也是在此時目睹父親被奈德殺害。
然而,殺死喬爾后奈德反而中斷儀式,多數(shù)鎮(zhèn)民失蹤,泊拉奈特陷入邪神腹中,從此開始了五年的永夜。
不知情的鎮(zhèn)民先是要求主教想辦法解決此事,但愛德華無法解決也無所作為,至此失去權勢,成為過街老鼠,就連流浪漢阿諾德、男娼辛笛也可以對他拳腳相向或冷嘲熱諷。
再之后想離開泊拉奈特的人們逃離了此地,卻也沒有傳出成功逃出的消息;
留在泊拉奈特的這一部分人則紛紛出現(xiàn)了夢游的怪癥狀,他們會夢到儀式舉行前自己的一舉一動,而夢游的身體則重復著那些行為。
夢游癥十分致命,一旦在夢游期間被叫醒,夢游者就會死去,因此人們會盡量避免入睡。
然而,這一舉措又容易導致過度勞累而猝死。
五年下來,幸存者們的心態(tài)已從惶惶不可終日,變得得過且過。
這五年間,陷入停滯的泊拉奈特卻是暗流涌動,被本地人稱作夜游者的外地人會突然出現(xiàn)在教堂中的畫室,他們過了一段時間后便會消失,就如出現(xiàn)時突然,故并不受到鎮(zhèn)民歡迎;
信徒索菲亞試圖完成儀式,但因為缺乏咒語而裹足不前;
博格受未來基金蠱惑,帶著它們提供的自保藥物,以夜游者身分回到泊拉奈特。(筆者推測)
他表面上熱心公益,實際目的監(jiān)視大眾,并嘗試形成破局,卻因他身為泊拉奈特本地人而無法去到當初沒去過的地方。
如今,新一批夜游者來到這座永夜城,卑鄙的外鄉(xiāng)人們是否能打破局面,令泊拉奈特脫離無盡暗夜?
?
跑團故事???????
(第二集)
眾人清醒于一處狹窄幽暗的半地下畫室,眾人皆不清楚如何來到此處,彼此之間亦不認識。
所有人身著常服,隨身物品也沒有丟失,只是脖子上都多了一塊寫有「泊拉奈特的夜游者」的金屬牌子。
醫(yī)森與薇薇安首先打破寧靜,先后做出自我介紹,其他人則依然保持高度警戒。
隨后,芭赫做出了極其可疑的宣言,惹得在場的眾人既尷尬又忌憚。
凱文與醫(yī)森發(fā)現(xiàn)畫室地板散落著調(diào)色盤與畫筆,一旁古怪的畫作更是令兩人感到極度不適,明明只是色塊無規(guī)則地搭配,卻讓兩人猶如進入漩渦一般。
由于室內(nèi)略為擁擠,阿爾率先推門而出,很快幾人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一家修道院中,而從外頭一片漆黑推測,時間應該是午夜。
霎時,一陣尖叫聲劃破原本的寂靜無聲,眾人立刻穿過街道,來到一間剛剛開燈的房屋外。
薇薇安見到屋內(nèi)有人,正猶豫是否要敲門時,芭赫便已上手敲響房門。
應門的是一位青年,他對門外的眾人保有極高警戒,并一眼認出眾人夜游者的身分。
由于芭赫言詞不一、態(tài)度不佳,青年很快便關門熄燈。
就在吃了閉門羹后,眾人聽到了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幾人或就地找掩護,或呆站在原處。
不久,從街的另一頭走來了三人,他們似乎在夢游。
其中一人不幸與薇薇安相撞,詭異的是,他竟立刻醒來并在大叫后死去,著實把薇薇安嚇得不輕。
目睹全過程的尼娜,突然被拉進屋中。
青年對夜游者的行為感到不解,交談中,尼娜慢慢了解到:
自某天起,伴隨著白晝消失,一場怪病席卷了泊拉奈特。
患者將不受控制地夢游,并且極易在夢游期間因驚擾而死亡。
鎮(zhèn)民為避免得病,除了避免睡覺外,還減少了不必要的外出,也自然不會踏足眾人清醒的那處畫室。
青年并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夢游癥,之所以醒來是因為剛剛做了個噩夢。
尼娜向青年索要一些食物果腹,乘此機會她觀察了這座小屋,小屋裝潢樸素,一旁有著一家三口多年前的畫像。
不一會兒,青年帶著食物回來,兩人就自己的身分姓名做了簡單介紹,尼娜這才知道青年名叫謝依,畫像中出現(xiàn)的雙親皆已逝世。
門外,阿爾想跟著夢游者,失?。?/p>
芭赫則跟著一位夢游者來到酒吧,眼見對方拐入酒吧中,她便在記下地點后返回謝依家前。
凱文再次敲響謝依的大門,盡管夜游者們彼此并不認識,但是看在尼娜的面子與凱文的誠懇份上,謝依決定暫時收留一行人。
醫(yī)森也沒閑著,他迅速查看死者,發(fā)覺對方死于心臟衰竭。
謝依認出死者是鎮(zhèn)上的一位農(nóng)夫,在對芭赫的無情言論表達反感后,他告訴想要埋葬尸體的眾人,晚一點會有人來處理。
?
(第三集)
謝依告訴想要埋葬尸體的眾人,晚一點圖書管理員博格可能會來收尸,另外,還有一件事令夜游者們感到懷疑,博格似乎不會夢游。
幾人很快決定去探訪博格,臨行前,他們向謝依要了些食物,卻得知除了給尼娜的份以外,已無其他余糧。
了解到泊拉奈特的鎮(zhèn)民會到森林打獵后,幾人兵分二路,阿爾與尼娜前往森林,其余人去找博格。
按照謝依提供的路線,凱文等人來到圖書館,敲門后不久,一位年約二十多的男人,前來應門。
他睡眼惺忪,很明顯是被睡到一半被吵醒的。
博格狐疑地看著四人,并且明顯對芭赫有更高的警戒心,芭赫也察覺到了這件事,便上前與博格進行一段不大友善的生硬交流。
當中,醫(yī)森為了緩解氣氛開了個黃腔,險些讓談話直接中止。
千鈞一發(fā)之際,一旁的凱文頂住房門,他語帶誠懇,將幾人的來歷與拜訪他的目的述說給博格,博格則在凱文的擔保下,同意眾人進入圖書館。
薇薇安很快就沉浸于書堆當中,凱文則詢問起鎮(zhèn)民不離開這個小鎮(zhèn)的原因。
博格坦白,想離開的人早離開了,留著的只是在等死,不過看看外面的情況,無論是離開還是留下,下場基本一致。
他還進一步補充了謝依的敘述:博格提到五年前的某日,不少人罹難,永夜也就此開始。
然而,由于對外來者的不信任,博格并不打算透露太多。
在芭赫拿出獎章,試圖證明自己可信的尷尬舉措后,凱文又問道是否有人能夠將眾人聚集到泊拉奈特。
根據(jù)眾人的經(jīng)歷,博格推測幾人應該是事件發(fā)生后開始莫名出現(xiàn)卻又莫名消失的外地人—
本地人依金屬牌上所寫,稱之為夜游者。
他并不清楚夜游者從何而來又到哪去,不過以前主教權勢滔天,他可能知道個中緣由。
至于主教晚點可能出現(xiàn)在酒館,想套話逢迎拍馬即可。
一番交流過后,博格睡意全失,干脆更衣與凱文、醫(yī)森前去處理尸體,薇薇安埋首于書堆中,芭赫則到街上閑逛。
另一邊,阿爾與尼娜來到森林,兩人發(fā)覺整片森林有如活物,給人一種強烈的不安感。
阿爾從中敏銳地觀察到野獸的行跡,并在生命感紛亂的樹林中,瞄準獵物,一槍放倒。
上前查看,生物既像山羊又似鹿,死到臨頭還比個中指,尼娜氣得當場將其結果,并就地分解。
回到凱文這邊,幾人回到謝依家附近,此時謝依已從回籠覺中醒來,得知尼娜隨獵人去打獵時感到有些驚訝。
博格對尸體一番鑒定,除了復議醫(yī)森先前地判斷外,更表示死者是因長時間為避免睡后夢游而累死的。
醫(yī)森本想繼續(xù)追問,博格卻起身表示,眾人邊處理尸體邊說。
醫(yī)森也只好配合對方,以武王舉鼎的奇特方式搬運尸體。
四人信步來到河邊,路上博格說起有關夢游與五年前的事件—
五年前某日,許多人無故失蹤,夢游癥也隨之發(fā)生。
如今鎮(zhèn)民不過數(shù)十人,負責維護秩序的教會人士亦在五年前失蹤大半,目前只剩下主教一人。
四人至河邊,凱文與醫(yī)森發(fā)現(xiàn)要渡過這條不寬但流速不慢的河流有些難度。
博格告訴兩人事到如今已不用多余的儀式,挖個洞埋尸即可,并示意兩人趕緊工作。
就在醫(yī)森上手埋尸之際,凱文又問起失蹤事件發(fā)生前是否有異?,F(xiàn)象發(fā)生,博格搖了搖頭給出否定答案。
(第四集)
博格回答:五年前失蹤事件前,情況一如往常,一切皆是突然發(fā)生。
醫(yī)森又問尖叫與猝死是否有關,畢竟死者死亡前與眾人剛來到泊拉奈特時,都聽到了尖叫聲。
博格聽聞,轉身盤問謝依,問他是否尖叫,后者顯得有些不悅,他否認這件事,堅稱自己只是做了惡夢而已。
埋完尸體,凱文與醫(yī)森欲邀請心情不佳的謝依到酒館吃飯,但由于剛剛的問話,謝依很快就走掉了。
兩人并不理解謝依為何不爽,博格認為他可能是夢到失蹤的父母,他們于五年前與大多數(shù)人一并失蹤。
語畢,凱文仍要去酒館,醫(yī)森則與博格返回圖書館查看薇薇安的進度。
打獵的兩人順利回到謝依家,見到屋內(nèi)沒人,放下肉就到鎮(zhèn)上尋找謝依。
兩人碰巧見到芭赫,了解博格等人去埋尸的事。
三人通過泊拉奈特那缺乏維護的街道,見到的鎮(zhèn)民不多,他們不是匆匆路過,就是躲在窗后凝視著三人。
突然,不遠處傳來吵架聲,三人趕過去,發(fā)現(xiàn)是一個妖嬈的男娼因另一個男人沒錢支付服務費而將對方趕出屋外。
被趕出來的人衣著破爛,眼看入門無望,便走向尼娜三人。
那人明顯不爽三人的圍觀行為,對三人嗆聲過后還撞了尼娜一下。
尼娜當然忍不了這口氣,掏出暗器就要上前理論,阿爾見到尼娜面色不善趕緊拉住她。
然而,面對身后騷亂,那人表現(xiàn)出事不關己的態(tài)度,這讓阿爾決定不再阻攔尼娜尋仇。
沒有了阻攔,尼娜立刻拿刀抵住那人脖頸,不料對方對此異常淡定,只是要尼娜別來煩他。
這時,尼娜發(fā)現(xiàn)這個五十多歲中年男子身上的破爛衣物居然是一套主教服飾,原來他就是三人正在尋找的主教。
在后方的阿爾很快也注意到此事,三步并作兩步,把尼娜從主教身旁拉開,主教獲得人身自由后便轉身緩步離去。
尼娜未能報仇也不能報仇,只好跟蹤主教看他要去往何處。
目送尼娜遠去,阿爾與芭赫計劃從男娼處獲取情報。
不過,他們一來沒錢,二來只有阿爾一個男人,就怕直接接觸會無功而返,因此芭赫臨時變裝成一個氣質與男娼接近的男性,希望增加一點成功率。
很快,兩人敲響了男娼家的房門,男娼見兩人顯然不是本地人,便有些戒備。
一番尷尬的交談后,阿爾與芭赫得知,男娼叫做辛笛,在鎮(zhèn)上做些皮肉買賣;
剛剛被趕出去的主教名叫愛德華,在五年前干過不少壞事。
他因看不慣愛德華以前作惡多端,現(xiàn)在又沒有錢,所以就出言奚落對方,反正在這絕望的泊拉奈特大不了一死了之。
雖然如此,愛德華應該沒能力將夜游者們帶到鎮(zhèn)上,至于要打探消息,辛笛則推薦兩人到圖書館問博格,也就是說他們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為了打探清楚愛德華做過的壞事,芭赫決定犧牲色相誘惑辛笛開口,但他對另一個gay并不感興趣,反而是阿爾引起了他的興趣。
說定,兩人旋即進入屋中。
隨博格回去的醫(yī)森與薇薇安會合,兩人又繼續(xù)在書堆中翻找資料。
片刻過后,薇薇安聽到玻璃碰撞聲,隨聲悄悄溜過去,只見博格似乎在擺弄什么。
薇薇安扭頭將事情告訴醫(yī)森,后者令其繼續(xù)找書,自己前去探探博格虛實。
醫(yī)森來到博格身旁,假借請他喝酒開始套話,不過博格對此毫不客氣,當場要起了Dollar。
深知有得必有失的道理,醫(yī)森掏出半數(shù)錢財謊稱是全數(shù)家當欲購得他的情報。
(第五集)(小劇場)
面對醫(yī)森的「全數(shù)家當」,博格顯然有些嫌棄。
更糟心的是,這些錢甚至無法打聽到玻璃瓶與其內(nèi)容物的實際用途,博格只愿意透露那是他用于自保的東西。
面對博格的貪財性格,醫(yī)森忍著要與他撕破臉的沖動,決定等到其他人回來之后再做打算。
鏡頭回到男上加男的阿爾那邊。透過交談他了解到辛笛有一個哥哥,跟自己一樣是個獵人,于五年前失蹤;
而博格在主教失勢后出面處理許多雜事,是鎮(zhèn)上保持基本秩序的大功臣。
辛笛并不明白阿爾這些外鄉(xiāng)人為何想調(diào)查真相,但他仍將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訴同床的阿爾:
主教在失蹤案前曾耗資修建教堂,并從外地招募眾多畫師與一位本地畫師一同作畫。
教堂竣工后,外地畫師僅留下一位,聽說那人曾為宮廷作過畫。
竣工不到半月,失蹤案發(fā)生,兩位畫師與大部分鎮(zhèn)民一齊消失,主教也因過去飛揚跋扈以及事后無所作為而迅速失勢。
伴隨著主教失勢,教堂相關地區(qū)如:畫室便無人問津。
于失蹤案消失的人不只有自己的哥哥,還有辛笛所有的親朋好友,其中便包括一位經(jīng)常到畫室與本地畫師偷情的小三。
這位本地畫師并不是別人,正是謝依五年前失蹤的父親。
之前去到酒館的凱文陸續(xù)見到跟蹤主教的尼娜與無所事事的芭赫,三人一邊共享消息一邊看著酒館內(nèi)的人醉生夢死。
突然間,酒館某處爆發(fā)了爭執(zhí),一個流浪漢扮相的男人揮拳將愛德華擊倒在地,并威脅若再見到愛德華就要殺了他。
凱文見狀趕緊前去扶起準備離開的愛德華,并譴責流浪漢的行為。
然而,愛德華并不領凱文的情,受到全鎮(zhèn)排擠的他堅信,外鄉(xiāng)人只是想從他口中得到泊拉奈特的情報。
愛德華離開酒館,并表達了對失蹤案的毫不知情與毫不關心,他告訴跟上的凱文,畫室現(xiàn)在歸山上大戶索菲亞家族管理,自己已無任何權利與義務。
語畢,他便不再理會凱文。
同一時間,芭赫則向流浪漢搭話,不過對方不愿與外鄉(xiāng)人交流。
這時,芭赫靈機一動,進入廁所一通變裝,將自己裝扮成了辛笛的模樣,意圖用他的身分套取信息。
不料,流浪漢也和男娼無話可說,場面頓時尷尬萬分。
見此窘境,尼娜以謝依為切入點與流浪漢攀談,此法奏效,流浪漢還給他到了杯酒。
成功打開局面后,她又根據(jù)自己的身世夾雜一些謊言,將自己塑造成受養(yǎng)父欺凌,孤苦伶仃的可憐孩子。
阿諾德聽聞,便感嘆欺負孩子的人渣哪里都有,經(jīng)進一步詢問,基本能確認他意有所指的那人便是主教愛德華。
接著阿諾德問起了尼娜來到泊拉奈特后的經(jīng)歷,令人意外的是,當他聽到博格時,似乎略有微詞。
一旁,被阿諾德打槍的芭赫眼見一計不成,便又生一計,她突然對著阿諾德搔首弄姿,然而無效。
氣極敗壞之下,芭赫破罐破摔,以辛笛的身分大聲指責阿諾德對自己的態(tài)度。
阿諾德顯然不會與服務過主教的男娼有交集,他直接反問芭赫是否是想對自己圖謀不軌。
芭赫一急,竟隨口胡謅主教對自己作過很多「事情」。
(小劇場內(nèi)容)
安老板對主教與失蹤案的關聯(lián)感到疑惑,只只正欲解釋,安老板便直接猜出是因為主教與失蹤案有關,而是他不作為。
一旁的窩瓜立刻拿達克夏爾的事Cue安老板,逼得安老板大呼窩瓜想弄死她。
(第六集)
芭赫此言一出,全酒館的人皆對那不存在的情節(jié)引頸翹望。
乘著眾人起哄之際,尼娜向阿諾德問起了博格有何可疑之處。
后者表示,在這種絕望環(huán)境下,保持對公共事務的熱忱本身就很怪異,還有,博格似乎沒夢游過。
此外,阿諾德是個居無定所的流浪漢,出現(xiàn)在鎮(zhèn)上各處屬情理之中,但他居然也能在人煙罕至的地點見到博格,彷佛在監(jiān)視泊拉奈特眾人一般,這就十分反常。
雖說如此,阿諾德還是加了一個但書,博格并沒有做出危害他人之事,懷疑他的人也只有自己而已。
另一邊的芭赫眼見自己捅了簍子,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觀念,與阿諾德相約晚點在辛迪家相談,反正到時候是辛笛處理這件事了。
鏡頭轉回圖書館,薇薇安閱覽群書良久,突然見到一本既沒有書名,自己也看不懂內(nèi)容的舊書。
她與一旁的醫(yī)森一通商量,決定由醫(yī)森引開博格的注意,自己將書偷偷帶離圖書館。
很快,醫(yī)森找到博格開始攀談,兩人先從圖書館這些先前搜集的以及主人去世后送抵的書籍開始聊起。
之后,兩人聊到夢游是否具有傳染性,博格透露,鎮(zhèn)民們夢游的內(nèi)容皆是失蹤案發(fā)生前一陣子的所作所為。
當被問到自己夢不夢游時,博格毫不掩飾地敷衍醫(yī)森,更甚者,他突兀地提起謝依、辛笛、阿諾德這些醫(yī)森不知道,但其余人接觸過的人的名字,并提議醫(yī)森可以向他們求證。
眾人相聚于謝依家一番交談,躺在床上的謝依突然起身向外走去。
快速商量后,眾人決定兵分二路,尼娜、阿爾、醫(yī)森跟蹤夢游的謝依,其余人到山上拜訪索非亞。
尼娜三人跟著謝依來到修道院庭院,醫(yī)森發(fā)現(xiàn)庭院壁上劃有三十多道劃痕,其用途應該是用來計數(shù)。
此時,謝依不知踩到什么,眼看就要跌倒之際,尼娜立刻上前溫柔扶住謝依,對方也在被扶起的當下醒來。
經(jīng)過大姊姊尼娜一通安慰,謝依語帶哽咽說出自己每次作夢都夢到失蹤發(fā)生當晚,在夢中他總是突然醒來并看到街上全是夢游者。
透過后續(xù)交談,三人了解謝依雖許久未至教堂,但他曾在教堂畫室學過作畫。
根據(jù)其印象,畫室墻上并不存在奇怪畫作,反而有一幅由他父親繪制的圣母像。
阿爾聽完,意識到失蹤案可能與新教堂有關,便決定一探,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一些內(nèi)幕。
很快,阿爾見到了新教堂的恢弘壁畫,主題皆是圣經(jīng)故事,不消片刻,他在壁畫不起眼處發(fā)現(xiàn)兩個簽名,喬爾與奈德。
阿爾回去與謝依確認,喬爾是謝依父親;
奈德則是那名外地來的畫師,教堂竣工后,被索菲亞家聘為繪畫家教。
至于索菲亞則是一個性格良好的富家千金,與謝伊境遇類似,雙親都是在五年前失蹤。
在兩人交談的同時,醫(yī)森觀察了謝依的狀態(tài),結論是他十分疲勞,三人便將謝依帶回住所讓他好好休息。
另一邊,凱文三人行至山上拜訪索菲亞,芭赫還在途中卸了個裝。
三人于索菲亞用膳前與她見面,對方不理解為何凱文想將畫室租下。
凱文對此回答地滴水不漏,并以防止有人見到怪畫為切入點,問起索菲亞是否見過那些畫。
索非亞的回復與另一邊謝依的說法雷同—她沒見過那些畫,甚至因父母與老師奈德于教堂失蹤,自己很少到那處傷心地。
由于失蹤前,奈德表示自己要到教堂完成畫作,父母亦到教堂見證,故能確定父母與老師是于教堂失蹤。
教堂則于失蹤案發(fā)生后無人踏足,主教亦連帶受鎮(zhèn)民唾棄,但鎮(zhèn)民仍心存僥幸未將他處死。
筆者小聲說:好想買設定集,但是淘寶這個平臺對我很不友善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