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
很遺憾現(xiàn)在才看《流浪地球》,對大片一直沒有非常熱切的態(tài)度,但是看完,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后悔沒有到電影院看。
今天B站首頁有一個行星發(fā)動機的建模視頻,摘錄了一段點燃木星的片段,正好機緣巧合有時間,于是在嗶哩嗶哩無限礦業(yè)公司搜索了一下,不出意外看見了它。不得不說,在良好的彈幕氛圍下觀影,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
作為一個起點網(wǎng)文的老書蟲,看電影時,經(jīng)常會糾結于過于狹窄的人物關系,拯救人類的大場面就限于一個國、乃至一個城,這很不合理,也不好看。
但是這部電影完全不一樣。一般電影很難見的全局觀,并且是我難以想象的全局觀。劉電工級別的世界觀,其恢弘大氣從開始一直震撼著我。短短125分鐘,有主要人物劇情,加上整個大局的推動,有條不紊,無懈可擊。當我看到幾人打算點燃木星時,我是有點失望的,感覺想要的大局觀感沒用了。但是很快后面就補上了以色列科學家提出,各國人員前來,以及另外兩座發(fā)動機也被啟動。瞬間將個人英雄主義很強的行為化做集體行動的一部分,使其不突兀地決定了整個地球的命運。
看完全片,只余震撼,不愧是大劉的作品。這才是真正的“大”片。
至于質量方面,各種原作的細節(jié),大氣的場面,同樣當?shù)蒙稀按蟆逼@一贊譽。吳京點燃木星,最后說的那一段話,首尾呼應,情深意切,讓人濕了眼眶。至于飽和時救援,更不必說,本片特色,中國式的集體主義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我看來,其實是勝于那種西方英雄主義的。集體力量的匯聚,那種團體、乃至階級、乃至種族的力量,才是可以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改天換地的偉大力量。
無數(shù)在幕后的信息被塞入電影,卻不雜不亂,沒有被繁雜的時間線拖住,取其一段,卻又能管中窺豹,直面浩瀚,可以說是第一次見。不愧是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才疏學淺,想到什么說什么,還請閱者見諒,只是一個普通人的隨筆。只感覺看完這佳作,不趁著胸口一口氣寫點東西,實在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便有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