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理念等級制($-1)——用絕對知識,消解場域論,給出本體論

今天繼續(xù)講主義主義,它場域論已經(jīng)沒有了,我們前面講的都是標準模型,今天講的是場域論已經(jīng)消失了,There is no theory of field.沒有場域論的情況,場域論是缺席$,這種缺席,抵達方式是通過黑格爾的絕對知識進入的點位就是3-2-4-1。你要抵達這個點位,你首先要進入、能夠抵達3-2-4-1。就是你能夠?qū)λM行認識的前提是能夠抵達絕對知識。
然后3-2-4-1目的論上這個1就是辯證運動了,它不會卡住,場域論上就是沒有…
?這么一個主體$-1是崇高的癔癥化主體、最極端的癔癥化主體,他能獲得絕對知識。
簡單來講的話就是他的這個主體性,每一個否定的環(huán)節(jié)都運動得最快,而且都恰到好處就在那個位置上,就使得這個辯證過程能夠轉(zhuǎn)起來,但是這個只在于本體論上是1的這種情況。
?我把這個點位$-1叫做理念等級制,雖然它宣稱自己是存在論,它也宣稱自己后面是本質(zhì)論,但實際上它是理念等級制,就是ideal hierarchy of beings或者hierarchy of ideas.
但它偽裝成是一個存有論。這個里面主要包含《邏輯學》里面的存有論和本質(zhì)論的前面部分——大體到現(xiàn)象論之前或者應該是大體到物·平等的客體性之前——就是直到本質(zhì)論運動到有平等的物之前,這個理念等級制是不會消失的。
$-1-【1234】,最后這個4就是它本質(zhì)論都沒辦法囊括的一部分,就是黑格爾辯證法它中間會有脫節(jié)的地方-無意識的地方。
這種無意識會變成現(xiàn)代病癥、現(xiàn)代主體性的病癥,也就是精神病理化。
這邊的4($-1-4)代表人物就是弗洛伊德把握的;
前面這個123($-1)-(123)是黑格爾把握的。
?今天就告訴你:
$=絕對知識+崇高癔癥化 這么一種主體性狀態(tài),它能夠給主體性barred(杠掉),所以它本來就是3,但是它被barred了、變成不可能的、你不能夠去反思它的。這種情況下是沒有場域論的。
這個時候的這個1本身就是一個理念等級制,就直接把握理念的……這個理念等級制來自于哪里?在本體論上這個1來自于哪里?來自于語言。1:語言內(nèi)部的符號學張力;但是這個張力現(xiàn)在是沒有的,所以它是一個符號性的等級制。所以我們就把它寫成語言、融貫的語言。這里1($-1的)可以寫成語音-語音中心主義的語音...融貫的語言,它說出來就是感覺是?you find this,你認為它是中間是非常融貫的,所以他能寫成一本書,他能寫成一本《邏輯學》。但是只是《邏輯學》的前面部分,后面這個2($-2)到概念論的時候,本體論上會裂開,或者說就本質(zhì)論的開始的時候,本質(zhì)論的后面一部分的話就會是2,本體論就會裂開。
所以我不認為黑格爾的存有論和本質(zhì)論是一個非常好的區(qū)分,他中間的切歪了,很簡單,我認為我的四分法切的對,他的三分法切歪了。
?我們在教授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教授他的那個三分法,正反合的過程。
所以這個所謂的正反合這個題,我還是想了用主義主義把它消解掉,因為主義主義有這個4($-1-4)可以敞開,這里面可以有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位置——標準模型要對它進行拓展。
它這個本體論上標準模型就是…這個1($-1)其實就是本體論本身。
他認為他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本體論,甚至他認為他在這么一個崇高癔癥化的主體所把握的這個本體論($-1),它($-1的1)進一步變成2、3,不能變成4。
黑格爾變不成4,變成2和3之后,就123·123·123...這樣去循環(huán)起來了。
他最后抵達3-3-3,黑格爾認為這就是最佳狀態(tài)了——實際上就是尼采的3333,同一個狀態(tài)。
3333就是全部都被中介完畢,完全中介性
但這是不可能的,it's impossible,為了比較詳細的揭露這個不可能,實際上我們接下來講的這整個理念等級制就是《邏輯學》。
但是這個《邏輯學》它不預設(shè)場域……或者說它($)場域論就是3241,然后開始(3241)-1234這樣轉(zhuǎn)起來。
?我們今天做的這件事情就是試圖用主義主義這個工具,它缺省前面一個格,現(xiàn)在只有后面三個格,它有多少種情況?有64種情況。基本上可以涵蓋他《邏輯學》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以及它不能涵蓋的一些環(huán)節(jié),因為《邏輯學》的環(huán)節(jié)基本上就3x3x3=27。偶爾有個例外,什么推論還是那里會有四個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邏輯學》都是三段論的,三個三個三個。但是也有它不能把握的地方——也有這個后面《存在與時間》對于里面的環(huán)節(jié)——《存在與時間》就是對于里面的環(huán)節(jié)的補充。我們甚至會調(diào)用到《存在與時間》以及《觀念二》對于《邏輯學》里面環(huán)節(jié)的補充。
《邏輯學》里面會有缺省好多環(huán)節(jié),這里面《邏輯學》本身不能把握的一些張力,后世的哲學家把它進行了補充。
所以在這樣我們來看的話,這最后形成這么64個體系,這64個體系,你把它看成是個近代辯證法大全。
好,那今天就講到這邊。
?這個體系它缺省場域論,如果場域論與本體論都缺省,只有后面這兩個,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我們要考慮有人完全不思考場域和本體。
完全不思考不是說“我就放空了”
你要把你1字頭預設(shè)的東西去掉,然后你也不行動,你要進入一種特殊的精神狀態(tài),比如說你要把這個場域論前面給它放空掉,你要抵達絕對知識。你要把本體論給它放空掉,我覺得你大概是要抵達......一種什么狀態(tài)?
本體論能夠放空,我覺得怪怪的,它們對應的是不同的認知狀態(tài),不同的一個精神狀況,這個我要自己去探索,我自個兒還沒嘗試到,把場域論放空——就是完全沒有場域論不是4,4不是沒有場域論,4是通過實踐,然后讓你的行動本身就是這個場域論的發(fā)生學機制。
現(xiàn)在是刻意放空,它是可以做的,it could be done,it’s different,就是我們寫的時候就不寫它了我們直接就寫本體論,這個時候本體論站到前面去 “我是老大了”
所以黑格爾的《邏輯學》實際上就是一個本體論占老大,所以這個時候本體論自稱它就是什么?——邏輯,它自稱自己是邏輯、邏各斯、Logistic,它覺得自己是真理的運行規(guī)則、就是這個世界本身的發(fā)生學機制。它就認為它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身的發(fā)生學機制。
所以我們今天就切入……
但是在我看來,當它本體論是1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理念等級制,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統(tǒng)治關(guān)系的想象,而且是個千秋萬代的一個想象。對于統(tǒng)治關(guān)系的一個spiritualized imagination...
所以這個狀態(tài)實際上是一種……當然你要會這個,you have to know it,這個東西內(nèi)稟在所有人的意識結(jié)構(gòu)里,因為內(nèi)稟在你的主體性發(fā)生學機制,就是這個機制跑到后來,把你的主體性跑出來,所謂的理念論最后把你的主體性也跑出來的。
這里面的環(huán)節(jié)都是辯證性的,因為本來我這個就是1234,這個4只是個例外,4是一種不可能性,黑格辯證法是不把握這種4的,他偶爾會把握到,其實黑格爾辯證法把握到這4了……
他以為自己……就是我們會告訴你,比如說……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我會一個格一個格地把黑格爾辯證法的環(huán)節(jié)重新整治一下,他那個33制在我看來是不對的——it's wrong,?totally wrong!辯論法的格應該有四段,齊澤克說的辯證法應該有四段,它最后有一個真正的合題,中間那個有虛假的合題,最后有真正的合題。黑格爾自己實際上有的時候是錯失真正的合題的,有的時候他沒有錯失,有的時候他錯失了,有的時候他沒有錯失真正的合題,他又以為是后面的另外一個正題了。
所以說我們這個過程也就是說黑格爾辯證法的一個修補過程,一個修補,或者說一個更正。我們要做的就是更正黑格爾的辯證法,可能不是更正黑格爾本人,但是黑格爾的行文體例,他那個33制,把它更正掉。
就在我這里比如說……
就前面沒有,前面我就打個X好了,我這個$甚至我可以把它寫成X,X-1-1-1
后面就知道了,我就今天不跟你亂扯了,時間不早了,就講到這里goodbye.
?
?
?